千萬商品房成了火爆投資品?深圳樓市調控需要什麼硬核政策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近期,深圳某新樓盤「萬人搶房」再次發酵,《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的文章,強調「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

十幾萬元一平方米、超過1000萬一套的商品房,居然成了火爆的「投資品」。具體的火爆場景,比如代持或合夥認籌、高價收購名額、「認籌貸」、200萬炒中籤號等,這幾天傳得沸沸揚揚,這裡就不細講了。當下要做的是,對於深圳樓市的本質、問題、對策,需要重新審視。

首先,深圳樓市的本質,不是供應問題,而是槓桿炒作問題。說實在的,不控制違規炒作、違規加槓桿,不控制包括銀行、私募、小貸、擔保等各路資金逐鹿深圳,深圳新房市場供應端多幾個、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新樓盤,根本無法達到釜底抽薪的降溫效應,反而因新房限價,人為創設「套利效應」,在各路資金加持下,只會讓樓市更加火爆、上漲預期更強。

其次,深圳居民炒房,不再是資產保值增值訴求,而是「加槓桿」套利的訴求。經常聽到有人說,資金無處存放,存銀行貶值、投資股市虧損,只好去買房。其實,真金白銀拿自己的錢炒房的,很少很少。多數情況下,炒房客都是盤算著怎麼從銀行套錢出來。當下,市場利率低於房貸利率,史無前例的「利率倒掛」,一遇上新房限價,便激發出了加槓桿炒房的盛景。

再次,深圳所謂的「空間逼仄」的問題,本質上就是個偽命題。這幾年,深圳產業升級快,大量一般產業騰退、企業外遷,釋放出了大量的空間,產業空間足夠了,看看居高不下的寫字樓空置率,能說深圳缺空間嗎?深圳「缺住房」,本質上是炒作的結果,樓市繼續瘋炒下去,大家都想去炒房、多買幾套,住房就永遠不夠;如果不再炒作了,住房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最後,深圳的樓市調控,如果還想達成「多元目標」,既要…、又要…、還要…,希望在中間騰挪,那給市場傳達的信號就是「繼續做多」。今天的深圳,已不是昨天的特區了,上上下下的期待很高,要在增長和轉型、民生和保障上做出示範,更要在包括樓市調控在內的城市治理上做出示範。1個月前的40周年大會上,領導人對深圳的期望是,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重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目前來看,儘管近年來深圳在供給側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增加供應、推進公共住房建設、規模化租賃等,但調控政策遠遠未達到精細化、科學化的水平。未來,深圳樓市怎麼調控?首先,金融部門必須要與住建部門形成監管合力,本位主義、「一畝三分地」思維害死人。相關的工作方案,其實在2018年「7·30」調控、2020年「7·15」中早有規定。但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要避免「以文件落實文件」,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的慣性。

其次,稅收工具很關鍵。7月24日的「房地產工作座談會」上,領導人就強調,要發揮財稅政策作用,有效調節住房需求,這次又強調了。其實,只要把個人所得稅按「差額的20%」用好,再輔以常規的其他稅收、融資成本等,對控制市場預期的效果就大不同了。有問題要正視,暴露問題是好事,估計政策的調整已經在路上了,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最後,對不同類型的需求做細分,並在政策上區別對待,保護真正的剛需、以重稅抑制投機炒作。

(作者系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原標題為:《深圳樓市調控,需要什麼硬核政策?》)

相關焦點

  • 央媒點名深圳!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
    新華時評: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  新華社深圳11月28日電 近來,部分城市樓市火爆,一些「網紅」樓盤甚至出現「萬人搶房」「眾籌打新
  • 「一城一策」將成樓市調控關鍵詞!樓市調控不再...
    自2016年3月內地多個城市出臺調控措施至今,本輪房地產調控的持續時間超過以往任何一輪調控,特別是進入2018年後調控頻率有增無減。但從去年年底開始,多個城市的「限購」或「限售」政策迎來鬆綁,加上交易稅費和房貸利率調降等消息,樓市調控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近日,濟南和鄭州相繼傳出樓市調控部分鬆綁的消息。
  • 媒體稱樓市調控遭遇強大博弈 上漲壓力仍未徹除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本周末又有一次新開盤,而因為現在銷售火爆,必須預定並交納2萬元的定金才可以有選房的資格。杭州某樓盤銷售人員:目前的話整個樓市還是比較小熱,因為本身資金流向、國家調控啊,各方面利率增長啊,加上一些投資環境比較惡劣,相對來說樓市還是一個比較保值的方向。記者又前往位於市中心上城區的賽裡綠城麗園,這裡銷售的都是160㎡以上的大面積並且是高層住宅。
  • 深圳住建局赴長沙交流樓市調控和監管工作,將互相借鑑經驗
    消息稱,深圳市住建局考察組對長沙房地產調控和房地產市場監管工作成效、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給予高度評價。會上,長沙市住建局房地產市場監管處詳細介紹了長沙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做法和經驗,相關業務處室(單位)就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和從業人員管理、商品房銷售管理、全裝修等工作進行了深入研討。
  • 深圳出臺樓市「新八條」!史上最嚴!炒房投機客動了誰的蛋糕?
    「新8條」力度非常大,實施之後讓深圳樓市的調控力度在不少方面超過了京滬、拋離了廣州,堪稱全國最嚴的城市之一。但由於深圳落戶比京滬容易,所以整體的調控力度應該說跟京滬各有重點,仍然在一個級別。跟廣州相比,深圳調控力度則領先了很多。廣州目前2個區不限購,4個區人才購房全面放鬆。其他區的調控力度,也遠不如深圳。總之一句話:深圳的房票變得更加稀缺,如果你有一張,千萬要珍惜它。
  • 深圳出臺樓市「新八條」!號稱史上最嚴!炒房投機客動了誰的蛋糕?
    但由於深圳落戶比京滬容易,所以整體的調控力度應該說跟京滬各有重點,仍然在一個級別。跟廣州相比,深圳調控力度則領先了很多。廣州目前2個區不限購,4個區人才購房全面放鬆。其他區的調控力度,也遠不如深圳。總之一句話:深圳的房票變得更加稀缺,如果你有一張,千萬要珍惜它。
  • 樓市調查 | 深圳「打新」風波中 萬科前海網紅盤入市熱浪
    除了提示目前深圳調控政策相關規定外,還特別針對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的「打新熱」現象,提示不排除政府相關監督部門出臺相關政策舉措,以保障「房住不炒」政策落地。其中,萬科還對近期深圳樓市「打新」的熱門話題——代持,做出一系列風險提示,包括導致個人房產稅的繳納、增加購房成本、影響個認/家人購房、可能影響產權代持者的個人徵信記錄等等。
  • 樓市驚變!深圳打響調控第一槍,炒房客動了誰的蛋糕?
    傳聞近一周的深圳樓市調控,終於落地。7月15日,深圳市住建局等八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提出八項措施,涵蓋限購年限、信貸、稅收、豪宅稅等方面內容,堪稱深圳最嚴樓市調控政策。那麼,它到底嚴在哪裡呢?1、從需求端,堵!
  • 躁動的深圳樓市|什麼催生了2019年「現象級」深圳樓市?
    2019年年底,深圳樓市「翹尾」行情很明顯,11月新房住宅和二手住房分別成交3196套和8013套,同比分別增長61%和92%,二手房成交量創2016年4月以來新高。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製造了「現象級」深圳樓市?
  • 蕪湖樓市調控收緊,房價已破萬元大關,未來樓市買房有保障了
    而前10個月,蕪湖樓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總量為439.02萬平m,同比增長8.3%。2020年11月蕪湖樓市,新房累計成交3204套,環比漲幅6.2%,成交總面積為376586m,環比漲幅5.1%。無論從房價年漲勢,還是從樓市成交量來看,蕪湖樓市整體還是在上行的。
  • 深圳調控見效了:二手房成交跌去8成 中介們轉戰臨深城市
    深圳調控見效了:二手房成交跌去8成 中介們轉戰臨深城市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31 10:00:51
  • 樓市調控處處有,深圳卻來長沙取經,Why?《2020年度長沙樓市白皮書...
    年中時,深圳來長沙考察交流房地產市場管理工作。考察交流一過,長沙樓市一如既往,反倒是深圳買房人哭了,史上最嚴的調控新政出爐了!  有個在深圳廣為流傳的段子,充分說明了人們的心情:【嗶嗶嗶】的!我帶客戶從龍華來羅湖,走到一半,客戶失去了購房資格!  深圳和長沙的房價,應該是大城市裡的兩個極端,一個極高,一個極低!
  • 樓市再傳大消息!又一城加碼樓市調控:商貸最低40%
    簡單理解就是,有房有貸再買房就是6成首付,有房無貸再買房就是4成首付,調整二套首付比例為60%,有助於打擊炒房行為,保護真正的剛需客。今年寧波這個城市曾經兩度放寬落戶條件,吸引大批人口的到來,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寧波市常住人口為854.2萬人,全年新增常住人口34萬,新增人口數僅次於杭州、深圳和廣州。人來了購房需求自然就增加了。其實,早在7月份寧波為了維護市場健康發展,相關部門就已經發布了相關調控新政。如今年底為何調控再次加碼升級?一方面寧波這幾個月樓市太火熱了!
  • 一周鄭州樓市速遞:建業進駐經開物流園/深圳調控/康橋玖璽園開盤
    商品房銷售額66895億元,下降5.4%,降幅比1—5月份收窄5.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辦公樓銷售額下降28.0%,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下降25.5%。二政策調控7月以來,中國樓市迎來一腳「急剎車」。
  • 中一套暴賺500萬 深圳豪宅「打新」遭萬人哄搶 總價2000萬...
    中一套暴賺500萬,深圳豪宅「打新」遭萬人哄搶,總價2000萬竟成「剛需房」!新華社重磅發聲   深圳土豪的購買力和執行力著實驚人。
  • 2020上半年樓市真相是什麼?房產中介的工資條告訴你
    「這個月的收入確實喜人,但是深圳這次的政策力度太大,下個月就不知道怎麼樣了。」建波面對自己的工資條喜憂參半。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18日電(彭婧如)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6月70城房價以及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數據透露了樓市哪些變化?上半年樓市經歷了什麼?
  • 深圳樓市「魔幻」之後是「靜默」:4月以來僅兩新盤入市,高價二手...
    每經記者:甄素靜 每經編輯:魏文藝千萬級公寓秒光、天價「喝茶費」重現、二手業主跳漲惜售、經營貸違規進入市場……3月以來的深圳樓市表現可謂魔幻。而魔幻的表現之後,今年「五一」假期的深圳樓市表現卻未如所期,大家似乎都在靜默地等待。
  • 深圳樓市開始「退燒」 專家稱購房者需求仍然還在
    在調控組合拳作用下,持續高燒的深圳樓市顯現出降溫跡象。深圳樓市漲幅領跑全國整個2015年,深圳市民王飛鵬都在焦慮中度過。3年前,他和女友從外地跳槽到深圳一家金融機構,月薪近萬元。為節省開支,他們租住在關外的一個花園小區。「當時想著,先拼搏兩年,攢夠首付款就在這邊買一套小戶型」。
  • 深圳業主漲價聯盟撞上鐵板,樓市調控再無死角
    但這也許意味著,中國房價調控終於傳導到了最後一個環節。當民間終於明白中央不會讓房價暴漲之時,當打砸售樓處也不管用之時,當大半身家全壓在鋼筋混凝土盒子時,或是追求超額利潤的衝動,或是資產貶值的恐慌,就會久久盤桓在業主的心頭。現在,一群業主跳了出來,試圖以個體的力量延續「樓市只漲不跌」的傳說。
  • 什麼信號?這一城再次加碼樓市調控!7月以來已有超30城出手
    其中,對於貸款沒有結清的購房者,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6成。寧波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7月寧波發布房地產調控「十條」新政後,落實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個別樓盤投資客較多、部分特殊群體以落戶和離婚為手段投資炒房、利用贈與規避限購限售政策等,亟須管理部門予以明確監管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