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儲銀行違規被罰4550萬!去年領33張罰單 合計罰沒1968萬元

2021-01-17 雷達財經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宏晶

1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就多家金融機構違規作出處罰,包括國開行、國銀租賃、工商銀行、郵儲銀行、長城公司、長城新盛信託、長城華西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處罰金額合計1.995億元。

其中,郵儲銀行部分分行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具保本承諾、出具與事實不符的理財投資清單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被銀保監會以罰款4550萬元;同時,對2名責任人員分別予以警告並處罰款10萬元和5萬元的行政處罰。

雷達財經查詢銀保監會、央行官網,發現2020年郵儲銀行共收到33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1968萬元,處罰涉及信貸資金監管不到位、代理銷售行為不規範、銷售誤導、欺騙投保人等多個方面。

違規被罰4550萬 理財業務投訴量居大行前列

1月8日銀保監會發布的處罰中,郵儲銀行涉及的違法違規行為達26項目,包括同業業務、信貸和理財業務等。

在理財業務中,郵儲銀行違規行為包括理財投資收益未及時確認為收入、部分分行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具保本承諾、出具與事實不符的理財投資清單、投資權益類資產的理財產品違規面向一般個人客戶銷售、理財投資接受第三方銀行信用擔保、代客理財資金用於本行自營業務,未實現風險隔離、理財產品相互交易,未實現風險隔離、通過基礎資產在理財產品之間的非公允交易人為調節收益、理財風險準備金用於期限錯配引發的應收未收利息墊款、使用非代客資金為理財產品墊款等方面。

針對郵儲銀行部分分行上述違法違規行為,中國銀保監會依法予以罰款4550萬元。

同時,時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揚州市分行行長楊衛紅、副行長張社建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揚州市分行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具保本承諾、出具與事實不符的理財投資清單行為負有責任,受到警告處分並分別被罰5萬元、10萬元。

實際上,郵儲銀行的理財業務投訴量位居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前列。

根據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通報,2020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中,郵儲銀行投訴量3029件,環比增長38.3%,佔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投訴總量的11.1%。

此外,第三季度郵儲銀行平均每千營業網點投訴量76.4件,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第六位;平均每千萬個人客戶投訴量50.1件,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第五位;信用卡業務投訴量1044件,環比增長76.4%,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第六位;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460件,環比增長60.3%,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第五位。

在涉及理財類業務投訴方面,郵儲銀行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首位。2020年第三季度,郵儲銀行理財類業務投訴量690件,環比增長17.3%,佔郵儲銀行投訴總量的22.8%。

2020年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郵儲銀行理財資產規模增長至9795.11億元,其中個人理財餘額8476.17億元,個人理財淨值型產品佔比提升至38.74%。報告期內郵儲銀行來自於理財業務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為19.02億元。

2020年領33張罰單 合計罰沒1968萬元

雷達財經查詢銀保監會、央行官網,郵儲銀行2020年共被銀保監會和其派出機構開出33張罰單,罰款金額合計1968萬元,涉及信貸資金監管不到位、代理銷售行為不規範、銷售誤導、欺騙投保人等方面。

其中在2020年1月2日,據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公布的「反洗錢處罰公示〔2020〕第1號」顯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山東省分行因數次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累計遭罰款465萬元。

2020年3月份,銀保監會對郵儲銀行立案調查,發現首先該行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包括在代理保險業務中,存在銷售行為可回溯制度執行不到位的問題;制度落實文件制定滯後;可回溯視頻未傳遞給保險公司或缺失;質檢不合格業務佔比較高。

銀保監會調查發現,郵儲銀行代理的人保壽險涉及可回溯管理的業務中,人保壽險共質檢60226筆。其中,最終質檢不合格59083筆,質檢不合格率98.1%;合格件僅1143筆,其中包括經補錄合格的566件。

其次,是欺騙投保人。郵儲銀行如東縣支行銷售人員存在對分紅型保險產品承諾固定收益的問題,在投保業務視頻中,銷售人員介紹「這是一款收益保證型產品,2年不退保,且中途不領取,年化綜合收益率可達3.2%-3.4%」,但實際該產品的分紅是不確定的。

對於調查中發現的違規行為,銀保監會決定對郵儲銀行總行罰款50萬元,對郵儲銀行如東縣支行罰款30萬元。

2020年4月份,郵儲銀行監管標準化數據(EAST)系統數據質量及數據報送存在以下違法違規行為:資金交易信息漏報嚴重;貸款核銷業務漏報或錯報;貿易融資業務漏報;分戶帳明細記錄應報未報;分戶帳帳戶數據應報未報;錯報總帳會計數據;關鍵且應報欄位漏報或填報錯誤。罰款合計190萬元。

2020年10月29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石家莊市分行存在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的違法行為,被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處罰款126萬元。

2020年11月30日,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市分行因未按規定報送帳戶開戶資料;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受到警告處分並被罰款176萬元。

2020年12月24日,天津銀保監局公示的行政處罰顯示,郵儲銀行三家支行合計被罰150萬元,原因為違規辦理國內保理融資業務,以個人帳戶歸集、過渡政府非稅收入,被他人截留貪汙問題。

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郵儲銀行營業收入2165.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3%;歸屬於銀行股東的淨利潤達528.44億元,較上年1-9月遞減2.66%。淨利息收益率和淨利差分別為2.40%和2.35%。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資產總額11.1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172.36億元,增長8.98%。截至報告期末,按照貸款質量五級分類,集團不良貸款餘額為497.6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88%,撥備覆蓋率為403.21%。

截至報告期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51%,一級資本充足率11.81%,資本充足率13.86%。

相關焦點

  • 銀監會8月公布罰單174張 花旗銀行收單筆千萬巨額罰單
    此外,有36人的違規行為被提出警告。中國郵儲銀行8月份共收到8張罰單數量最多據統計,在公布的110份單位罰單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共收到8份罰單數量最多,其次是中國工商銀行,共收到6張罰單。8家監管機構分別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8個不同分行進行了處罰,其中受處罰金最多的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重慶分行,該行因為違規發放零首付貸款、違規開立銀行承兌匯票、違規發放個人消費貸款被罰90萬元。相比於郵儲銀行受到的單筆罰款數額,工商銀行每單受到的處罰數額相對較少。據統計,工行二道江支行、昌樂支行、遵義京華支行、鄆城支行等4家分行都受到了30萬元的處罰。
  • 銀保監會就7家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行為開出21張罰單 罰金合計近2億
    來源:金融時報原標題:7家機構被罰!合計處罰近2億元!所為何事? 1月8日,銀保監會就7家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行為開出21張罰單,處罰金額合計近2億元!據官網消息,近期,中國銀保監會嚴肅查處一批違法違規案件,對國家開發銀行、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銀租賃)、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郵儲銀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長城新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新盛信託)、長城華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華西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員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 監管連出大額罰單 四家銀行合計被罰1265萬元
    罰單信息顯示,此次公布的銀保監罰單中,興業銀行北京分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北京分行、新韓銀行浦西支行和富陽農商行的4張罰單所涉及的金額合計高達1265萬元;違規事項涉及「違規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供融資」、「違規通過同業投資規避監管指標」、「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違規向法人股東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等多種類型。其中,興業銀行北京分行被罰金額最大,達到600萬元,佔比近半。
  • 又見反洗錢巨額罰單!這家資產近萬億銀行,被罰1948萬!
    面對嚴峻的形勢,監管正在加快完善相關法規、加大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治力度。為身份不明客戶提供服務等北京農商銀行被罰1948萬9月30日,央行公布的罰單顯示,北京農商銀行因「四宗罪」被罰款近2000萬元,相關責任人同時領罰。
  • 上海銀監局開出最大罰單 花旗銀行被罰1064萬元
    其中,花旗銀行部分分行因發放房地產貸款違反利率規定,以及信用卡違規整改不力,疊加共罰沒1064萬元。是迄今上海銀監局層面對商業銀行做出的最高罰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此次上海銀監局開出的六張罰單中,房貸、同業等領域成為銀行違規的集中高發地。據統計,今年以來,上海銀監局開出的行政罰單共32張,這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25張。
  • ...通道業務窗口指導 監管開出33張罰單 中信信託和五礦信託等違
    國慶節後短短10個工作日,三地監管部門接連公布了對4家信託公司的5張罰單,違規事項主要涉及房地產信託業務、通道業務和信保業務。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2019年以來,約20家信託公司共計收到來自各地銀保監局的33張罰單,合計處罰金額2445.36萬元,被罰公司、罰單數量和處罰金額均為近5年來的新高。
  • 違規!六大行全領罰單,中國農業銀行獨攬3份
    5月9日,銀保監會官方網站一次掛出9份行政處罰決定,8家銀行累計被處罰金額達1970萬元,6家國有大行全部在列,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分別被罰款270萬元、270萬元、260萬元、430萬元、230萬元、190萬元。
  • 又有3家銀行收到大罰單
    來源:供應鏈金融SCF_770素材來源:銀保監會網站2021年伊始,銀保監會一口氣開出21張罰單,對國家開發銀行、國銀租賃、工商銀行、郵儲銀行、長城資產、長城新盛信託、長城華西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員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處罰金額合計1.995億元。
  • 光大銀行2020年收到銀保監會34張罰單 合計罰沒1349.53萬元
    記者 李娜 實習記者 閆佳佳 報導  1月5日,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大銀行")因未經行政許可終止分支機構,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五條,遭銀保監會罰款90萬元。
  • 信託資金違規購地 五礦信託被罰30萬負責人被罰5萬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五礦信託因信託資金違規購地被罰30萬,業務負責人被罰5萬國慶剛過,針對房地產業務違規的罰單再度出爐。10月11日,青海銀保監局共下發3張罰單,其中2單罰單針對五礦信託。具體來看,五礦信託因盡職管理不到位,導致信託資金用於收購土地,被處以30萬元罰款。此次不僅五礦信託受到處罰,相關違規業務負責人也被處以5萬元罰款。今年以來,房地產信託監管趨嚴。
  • 再現支付機構領百萬級罰單 騰付通財付通等四機構被罰
    根據央行深圳中心支行12月31日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因違反支付業務相關規定,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騰付通電子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付通」)、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付通」)分別被處罰金230萬元、90萬元、614萬元和877萬元。
  • 上半年,銀行業收到銀保監發出的1461張罰單!
    今年上半年,銀行業共收到銀保監開出的1461張罰單,共計罰沒4.13億元。其中,單筆最大罰單由中信銀行領到,被罰2020萬元;而農業銀行收到的罰單數量最多,合計95張;陝西銀保監局以131張罰單,成為上半年處罰最勤的監管機構。
  • 銀保監會開重磅罰單:六大行、中信、光大合計被罰1970萬
    銀保監會開出重磅級罰單,工農中建交、郵儲、中信、光大等銀行合計被罰1970萬元。5月9日晚間,銀保監會披露的多張罰單顯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等8家銀行因監管標準化數據(EAST)系統數據質量及數據報送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均領到數百萬元級別罰單。作出這一處罰的時間為4月20日。
  • 2020年銀行業罰單一覽:3800餘張罰單罰超15億 千萬級別罰單頻現
    企業預警通App顯示,2020年,銀保監會及各級銀保監局共披露了3878張罰單(以銀保監會官網公示日期計,下同),合計被罰約15.42億元,罰單數量與數額均超過去年全年,且多家銀行單筆罰款金額超過千萬。  從罰單數量看,下沉至各地的農商行為領取罰單的主力軍。同為中小銀行的城商行同樣為監管重點,去年共有68家城商行被罰,超過城商行總量的近一半。
  • 與郵儲銀行共同成立直銷銀行?拼多多:消息不實
    銀行招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合計被罰750萬元8月5日,中國銀保監會上海監管局一舉開出5張罰單,罰沒總額高達750萬元,此次罰單矛頭指向招商銀行、交通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與興業銀行。(中國基金報)消金界點評:招行被罰系因該行信用卡中心對某客戶個人信息未盡安全保護義務,且該中心對某信用卡申請人資信水平調查嚴重不審慎。
  • 銀保監會連發21張罰單,同業、理財業務是重點
    1月8日,銀保監會一口氣公布了21張罰單,這是今年銀保監會公布的首批罰單。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國銀租賃、工商銀行、郵儲銀行、長城公司、長城新盛信託、長城華西銀行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合計被處罰1.995億元。
  • 廣發行僑興窩案共罰沒超20億 銀監會清算同業違規
    2017年12月29日,銀監會官網公告,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恆豐銀行、興業銀行鄭州分行、興業銀行青島分行、天津濱海農商銀行、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河北省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吉林環城農村商業銀行、吉林舒蘭農村商業銀行、吉林永吉農村商業銀行、吉林蛟河農村商業銀行、吉林公主嶺農村商業銀行、吉林乾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罰沒金額合計13.41億元。
  • 上海銀監局處罰6家銀行 花旗銀行被罰1064萬元
    原標題:上海銀監局處罰6家銀行花旗銀行被罰1064萬元  11日,上海銀監局發布六張行政處罰單,花旗銀行、上海銀行、華夏銀行、天津銀行、農業銀行均遭處罰,合計罰款逾1400多萬。  其中,花旗銀行部分分行因發放房地產貸款違反利率規定,以及信用卡違規整改不力,疊加共罰沒1064萬元。
  • 「嚴監管」仍是銀行業關鍵詞全年13張千萬級罰單涉及這些違規高發區
    「千萬」級罰單共13張從銀保監局、各地銀保監局開出的「千萬」級罰單來看,共12家銀行被罰,另外,銀保監會溫州監管分局也在2020年開出1張「千萬」級罰單。13張罰款金額上千萬的罰單涉及銀行包括民生銀行、浙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廣發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襄陽分行、中信銀行、上海銀行、興業銀行、上海浦發銀行、北京銀行以及交通銀行溫州分行,合計被罰約6.07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13張罰單中,2張罰單金額上億。
  • 銀保監會3天開33張罰單 華康保險代理公司被罰19.3萬
    1月4日,銀保監會發布了一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因編制虛假報告、妨礙依法監督檢查,永安財險及相關負責人共被罰59萬元。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除了上述這張罰單外,3個工作日內,銀保監會官網還先後公開披露了北京、湖南、湖北、新疆、深圳等地銀保監局罰單共32份,涉及金額約225萬元,保險中介機構成此次監管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