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將至,給家中的老人送上一份節日禮物成為小輩們的心頭事。太原市民田女士別出心裁,想給父親買一個玩具,但逛遍了省城大小商店也沒有找到適合的。「都說『老小孩,老小孩,人越老越像小孩』,怎麼就沒有讓老人們解解悶的玩具呢?」
記者在走訪調查過程中也發現,玩具廠商們似乎已經遺忘了老年人這個群體,在市面上很難找到老年玩具的蹤影。其實,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年代裡,老人也和孩子一樣需要玩具的陪伴與慰藉。有位心理學教授曾說過,老年人往往擁有更重的好奇心,玩玩具不但可以滿足他們的精神需要,幫助他們排解寂寞、愉悅身心,還能起到鍛鍊手指、靈活大腦、延年益壽的作用。
「除了看電視我還能幹什麼?」
「除了看電視我還能幹什麼?」家住尖草坪區滙豐苑社區的劉虹感慨道。兒女不在身邊,不喜歡飼養寵物,如今不少老人面臨著枯燥無味的老年生活。
劉虹今年68歲,兒女都不在身邊,平時在家除了看電視、打撲克,就再沒有其他娛樂活動。劉虹的幾個關係較好的朋友相繼被兒女接到國外居住,劉虹常感孤獨。有一次,劉虹的一位朋友給她介紹銀髮玩具,也就是老年玩具,說是在國外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玩具,比如拼圖、手工製作等。朋友告訴劉虹,由於生活環境的變化,許多老人缺乏交流、溝通和傾訴,如果長時間精神得不到寄託,很容易患上抑鬱、焦慮症,甚至老年痴呆症,只是在家看電視更容易讓老人內心抑鬱。可劉虹尋遍了太原各大市場,也沒有發現專門為老年人定製的玩具,雖然拼圖、積木這些益智類玩具很多,可要麼過於簡單沒有挑戰性,要麼過於繁瑣老人根本無從下手。
見習記者 何光暉
每天靠打牌打發時間
9月18日,在小店區恆大小區涼亭內,程明生老人和幾位牌友正在打牌、聊天。程明生和他的牌友幾乎每天都相約一起打牌,以此來打發時間。
程明生老家在呂梁市,退休那一年,家中添了小孫子,住恆大小區的兒子希望老兩口能夠搬來一起住,既可以照顧老人,老人也能幫忙照料孫子。初來時,老兩口每天忙活著照顧孫子,時間也沒有那麼難熬,可隨著孫子逐漸長大,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老兩口越發感覺生活空虛。「每天送孫子上學後,老伴就忙著買菜做飯,我卻閒得發慌。」程明生說。漸漸地,程明生發現小區內和自己情況類似的老人還真不少。程明生將自己的想法和這些老人一說,大家很快達成共識。
見習記者 楊永慧
市場上兒童玩具「一統天下」
記者走訪省城幾家大型商場及玩具批發市場,發現沒有一家在銷售專門的老年玩具。
在雙塔寺街一家商場的玩具櫃檯,記者看到兒童玩具「一統天下」,電動的、毛絨的、塑料的、充氣的兒童玩具應有盡有,就是沒有一件老年人專屬玩具。記者詢問有沒有老年人玩的玩具,售貨員拿出來的是跳棋、圍棋等,並稱「這些可能適合老年人玩」。
記者在解放路一處玩具批發市場轉了一圈,也沒有發現有老年人專屬玩具。一名商戶稱,她幹玩具銷售已經有七八年,還沒有聽說過哪家玩具廠有專門針對老年人開發的玩具。這名商戶稱,近年來到她店裡挑選玩具的老年人或者來為父母挑選玩具的市民明顯增多,她大多都是推薦魔方、串珠、疊疊樂、多米諾這些玩具。另一名銷售玩具的商戶也坦言,老年人的玩具需求在增加,但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玩具針對的都是0歲至12歲的孩子,老人只能選擇一些兒童玩具來「充數」,或者選擇老幼皆宜的孔明鎖、華容道、九連環,專門的老年人玩具他還沒有聽說過。
見習記者 米穎
益智玩具不僅僅是孩子的專利
記者走訪了太原市各大公園和廣場,在公園裡,經常能聽到一些特殊的聲音,如響亮的類似鞭炮的聲音,如響聲空靈時高時低的「嗡嗡」聲,原來,這是一些老人在打陀螺、抖空竹。老人們告訴記者,類似陀螺、空竹這樣的玩具不僅健身,還能益智,是很適合老年人玩的玩具。
一些老人告訴記者,陀螺不同於健身操等其他鍛鍊項目,打陀螺可以鍛鍊人體協調性和腕部力量,還能集中人的注意力,培養人敏銳的觀察力;而抖空竹也是一項多功能的綜合性體育運動,做各種花樣動作時,眼睛需要時刻注視空竹在空中旋轉變化的位置,大腦要隨時做出反應,以便準確地完成動作。長期下來,眼睛和大腦都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鍛鍊。此外,記者對一些商場及淘寶相關網店進行了調查,發現益智玩具越來越受到老人們的歡迎,除了陀螺、空竹,市面上出售的九連環、孔明鎖、智力積木、迷宮玩具等益智玩具,不僅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也有不少老人購買。家住下元小區的王女士告訴記者,七旬的父親經常和六歲的兒子一起玩智力積木等玩具,有時候還會在電腦或手機上玩「俄羅斯方塊」等益智遊戲。
見習記者 樊藍舒
老年人多玩玩具有益健康
說起玩具,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想到小孩,那麼,玩具只適合小孩玩耍嗎?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機能在逐漸退化,反應也會越來越遲鈍。太原市金剛裡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孟民生告訴記者,老年人適當地玩一玩玩具,對延緩衰老有著很大的作用,可以減緩甚至阻止老年痴呆症的發展。
孟民生介紹,當今社會,老齡化越發嚴重,獨居孤寡老人日益增多,老人有一定的興趣愛好,不僅會給枯燥的晚年生活增加許多調味劑,還可以幫助老人打發時間、驅走孤獨、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健康而延年益壽。
孟民生表示,年齡越大用腦機會越少,注意力和認知能力隨之下降,記憶力也開始減退。老年人可以選擇棋牌玩具,在娛樂的過程中既可以充分鍛鍊腦細胞,又可有效預防記憶力減退和老年痴呆等病症的發生。老年人玩太極球和核桃能有效鍛鍊小腦功能,提高手腦與肌肉協調能力,促進血液循環。孟民生建議老年人多參加一些有目標、有對象的群體活動,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還可結交新朋友,緩解老人的孤獨感。
見習記者 米穎
選玩具首選能強身健體的
家住迎澤區廟前街辦南海街二社區南海東街北一巷的居民趙康成這幾日在四處打聽,哪裡有賣陀螺的,社區幹部賈飛建議他可以去尖草坪小商品批發市場找一找。
原來,趙康成的父親在公園看到有人打陀螺,覺得既好玩又能鍛鍊身體,就讓趙康成趕緊買一個。趙康成的父親今年已經67歲了,自從退休後就一直賦閒在家,無事可做。前不久,老人在迎澤公園散步時,看到幾個中年人在打陀螺,覺得很有意思,便讓兒子去找找哪裡有賣陀螺的。趙康成說,堅持打陀螺對肩周、頸椎、腰椎間盤突出,都是有好處的。在給老年人選購玩具時,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符合老年人的年齡特點,應該多選擇那些能幫助老年人活動手腕、腰腿的,能達到在娛樂中強身健體的玩具,這類型玩具以體育玩具居多。
另外,考慮到很多老年人獨居的特點,為了幫助他們排解孤單、寂寞的情緒,做子女的可以選擇拼圖玩具、互動玩具等,可以活躍思維、消磨時間、排遣寂寞。還有一些子女為老年人買回一些「活玩具」,比如貓、狗等,也是非常好的,這些「活玩具」還可以和老人們互動,相比普通的玩具更具優勢。
見習記者 王婷婷
老年玩具市場潛力大
每天上午和下午,小店區八一社區橡膠廠宿舍院內,老年人們三五成群地坐在居民樓下。社區主任王愛花介紹,八一社區屬於老年型社區,老年人的娛樂項目非常單一,除了下棋、打撲克和打麻將外就沒別的了。
說起老年玩具,院內的老人不約而同地都指向了象棋和麻將。當被問到是否願意購買益智類或者動手類的老年玩具時,大家都表示願意購買,一位姓吳的老人說:「我們下棋和打麻將都是在打發時間,如果有其他的娛樂活動,我們也會接受的。」記者了解到,由於市面上適合於老年人的玩具少之又少,老年人只能將娛樂活動局限於下棋和打麻將這些單一項目中。因為觀念等原因,目前國內生產老年玩具的企業非常少,而在西方發達國家,針對老年人的玩具早已成為市場熱點,如美國的玩具產品中有40%是為老人設計的。「其實老年玩具的市場還是非常大的,現在老年人越來越注重健康,多開發一些益智類或者動手類的老年玩具,肯定會受老年人的喜愛。」王愛花說。與王愛花一樣,不少人對老年玩具的前景充滿信心,塢西社區主任郭鈺濤說,融合了養生保健等實用功能的老年玩具非常適合於老年人。「雖然老年玩具有很多優勢,但在便攜性和價格等方面需要結合老年人的特點。」郭鈺濤說。
見習記者 褚亞勇
記者手記
把「玩具」擴大到「玩聚」
人生各個階段都是需要玩具的,因為玩具能給人以愉悅的心情,不僅在心理上獲得滿足,也會讓人變得更加陽光開朗,而這些對老年人就尤為重要。
面對適合老年人的玩具較少的現狀,有社會學家建議老年人及其家人不妨考慮將玩具的範圍擴大,可用其他的替代物。比如書畫、書籍等人文氣息濃厚的作品。
此外還可以將玩具升華,由「玩」到「聚」。建議老年人多參加一些有目標、有對象的群體活動,比如,過節時子女們不妨帶老人去爬爬山,進行一些戶外的活動。把玩具的概念擴大,尋找存在於社會中的大玩具,以滿足老人愉悅身心的需要,給老人帶來更多的快樂。
原標題「老年玩具,被遺忘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