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是中醫聖賢發現的一種規律,即每日的十二個時辰是對應人體的十二條經脈的。如上圖所示。實踐告訴我,這個子午流注既簡單易懂又有奇效。2004年八月的一天下午5點多鐘,李老師手捂著胸口來找我,她說:「我一到下午5點就胃疼的厲害」我一看這是在腎經的時間裡(17--19點),一定是腎經不通,使腎水不得溫煦,寒氣犯胃所致,我順手給她按摩腎經,結果真是不通則痛,她疼的直叫,但胃卻不疼了,我真的不敢相信會這麼快見效。我和李老師都很驚奇,她告訴我:連檢查帶治療已花了三千多塊了。我又在每天18點給她按摩了一周,後來我回訪了李老師,胃再沒疼過。
大家記住這個圖,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裡,為了大家便於記憶和使用,給大家列出時間表:
每天子午流注的循環走向是從肺經開始到肝經結束,如此循環不停。
3-- 5點 寅時肺經
5-- 7點 卯時大腸經
7-- 9點 辰時胃經
9-- 11點 巳時 脾經
11-- 13點 午時 心經
13-- 15點 未時 小腸經
15-- 17點 申時 膀胱經
17-- 19點 酉時 腎經
19-- 21點 戌時 心包經
21-- 23點 亥時三焦經
23-- 1點 子時 膽經
1-- 3點 丑時肝經
告訴你一個訣竅:
如果你在哪一經對應的時間裡發病,那你就是哪一經不通,病根就在這一經。您就按摩這條經。比如:你在肝經(1--3點)咳嗽,就說明肝經不通或肝有火,即中醫所說的木(肝)刑金(肺)。《黃帝內經》咳論篇第三十八,「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俗話說真傳-句話,我這可是真傳哦,望您能掌握子午流注,準確判斷病因,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裡!下面貼上2012地球一次華麗的十二時辰和人體經絡時表,以方便掌握十二條經絡。誠謝!
手太陰肺經 寅時(3點至5點)—肺經旺。寅時睡得熟,色紅精氣足;
「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寅時,有肺病者反映最為強烈,如劇咳或哮喘而醒。
手陽明大腸經卯時(5點到7點)—大腸經旺。卯時大腸蠕,排毒渣滓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清晨起床後最好排大便。
足陽明胃經辰時(7點到9點)—胃經旺。辰時吃早餐,營養身體安;人在此時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溫和養胃的食品如稀粥、麥片、包點等。過於燥熱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現嘴唇乾裂、唇瘡等問題。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種疾病。
足太陰脾經已時(9點至11點)—脾經旺。已時脾經旺,造血身體壯;「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洩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質量好,所以嘴唇是紅潤的。唇白標誌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誌寒入脾經。
手少陰心經午時(11點至13點)—心經旺。午時一小憩,安神養精氣;「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氣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段,對於養心大有好處,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手太陽小腸經未時(13點到15點)—小腸經旺。未時分清濁,飲水能降火;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於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如小腸有熱,人會幹咳、排屁。此時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腸排素降火。
足太陽膀胱經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旺。申時津液足,養陰身體舒;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循環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遺尿。申時人體溫較熱,陰虛的人最為突出。此時適當的活動有助於體內津液循環,喝滋陰瀉火的茶水對陰虛的人最有效。
足少陰腎經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旺。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人體經過申時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階段。此時不適宜太強的運動量,也不適宜大量喝水。
手厥陰心包經戌時(19點至21點)—心包經旺。戌時護心臟,減壓心舒暢;「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經戌時最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此時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看書聽音樂、或做SPA、跳舞、耍太極……放鬆心情,釋放壓力。
手少陽三焦經亥時(21點到23點)-三焦經旺。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能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得到最好的休養生息,對身體對美容十分有益。百歲老人有個共同特點,即在亥時睡覺。現代人如不想此時睡覺,可聽音樂、看書、看電視、練瑜伽,但最好不要超過亥時睡覺。
足少陽膽經子時(23點至1點)—膽經旺。子時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醫理論認為;「肝之餘氣,洩於明膽,聚而成精。」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汁有多清,腦就有多清。」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沒有黑眼圈。反之,常於子時內不能入睡者,則氣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時因膽汁排毒代謝不良更容易生成結晶、結石。
足厥陰肝經丑時(1點至3點)—肝經旺。丑時不睡晚,臉上不長斑;中醫理論認為:「肝藏血。」「人臥則血歸於肝。」如果丑時不能入睡,肝臟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所以丑時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臉色晦暗長斑。
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Medicine,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早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手少陽三焦經亥時(21點到23點)--三焦經旺。 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時三焦能通百脈。
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得到最好的休養生息,對身體對美容十分有益。
百歲老人有個共同特點,即在亥時睡覺。
現代人如不想此時睡覺,可聽音樂、看書、看電視、練瑜伽,但最好不要超過亥時睡覺。 養生之道:此刻要保持心境平靜。不生氣,不狂喜,不大悲。如果你跟老婆夜裡吵架,而且賭氣很嚴重,夜裡11點氣都還沒消,那你第二天一定精神萎靡不振。
足少陽膽經子時(23點至1點)—膽經旺。子時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中醫理論認為;「肝之餘氣,洩於明膽,聚而成精。」
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
「膽汁有多清,腦就有多清。」
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沒有黑眼圈。
反之,常於子時內不能入睡者,則氣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時因膽汁排毒代謝不良更容易生成結晶、結石。養生之道:臨床證明,心臟病患者大多數在夜間發病和死亡。家裡如果有心臟病人,要加強觀察,備好救心丸。這時要上床睡覺,有利於骨髓造血。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
食療法:花生、芝麻、核桃仁、葡萄、香蕉、番茄、蓮藕、韭菜、木耳、螃蟹、雞肉、牛肉、海帶等。
足厥陰肝經丑時(1點至3點)—肝經旺。丑時不睡晚,臉上不長斑;中醫理論認為:「肝藏血。」
「人臥則血歸於肝。」
如果丑時不能入睡,肝臟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
所以丑時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臉色晦暗長斑。養生之道:必須進入熟睡狀態,讓肝臟得到最充足能量。如果丑時不入睡,肝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虛火旺盛的人,在這個時候睡著,還能夠降虛火。
建議飲食多選擇:花生、芝麻、核桃仁、山楂、葡萄、香蕉、李子、番茄、蓮藕、韭菜、木耳、牛肉、雞肉、海帶等。
十二經脈的流注順序:十二經脈的流注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陰陽相貫,首尾相接,逐經相傳,到肝經為止,從而構成了周而復始、如環無休的流注系統。將氣血周流全身,起到濡養的作用。
手太陰肺經寅時(3點至5點)—肺經旺。
寅時睡得熟,色紅精氣足;
「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寅時,有肺病者反映最為強烈,如劇咳或哮喘而醒。養生之道:此刻人體需要大量呼吸氧氣,進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較深的睡眠。
在這個時候,如果您咳醒的話,最好是喝杯溫開水,能夠緩解一下,還可以去肺燥。
建議飲食多選擇:白菜、梨子、豆腐、豆漿、牛奶。
手陽明大腸經卯時(5點到7點)—大腸經旺。卯時大腸蠕,排毒渣滓出;「肺與大腸相表裡。」
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進入興奮狀態,
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
清晨起床後最好排大便。養生之道:趕緊起床,起床後喝杯溫開水,然後奔進廁所把一天積攢下來的廢物,都排出體外吧!
不過上廁所不要太趕,很多老年人中風是因為這樣引起的。我們不如休息10-20分鐘清醒清醒頭腦再去。
建議飲食多選擇: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足陽明胃經辰時(7點到9點)—胃經旺。辰時吃早餐,營養身體安;
人在此時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早餐可安排溫和養胃的食品如稀粥、麥片、包點等。
過於燥熱的食品易引起胃火盛,出現嘴唇乾裂、唇瘡等問題。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種病。養生之道:此時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給它東西填飽,它就一直分泌胃酸。
餓久了,就會有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炎、膽囊炎等危險!
飯後一小時後按揉胃經可調節胃腸功能。
足太陰脾經已時(9點至11點)—脾經旺。已時脾經旺,造血身體壯;
「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洩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
「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
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質量好,所以嘴唇是紅潤的。
唇白標誌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誌寒入脾經。養生之道: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虛會導致記憶力下降等。這段時間是我脾經開穴運行的時間,也是護脾最好的時間段,已經要吃中午飯了,有條件的建議在家做飯多選擇牛肉、羊肉、豬肉、扁豆、番薯、馬鈴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水果可以選擇蘋果、橘子、檸檬、柳橙、等。茶水可以選擇綠茶、花茶、蜂蜜水等。
手少陰心經午時(11點至13點)—心經旺。
午時一小憩,安神養精氣;
「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
心氣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
人在午時能睡片段,對於養心大有好處,中午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養生之道:此時是心經開穴運行的時間,我們飯後都想睡一會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克制了這種欲望,如果有條件只要稍微的睡10分鐘也會對我們的心臟有很大的幫助,也不要擔心會發胖因為時間很短,還可以幫助腸胃蠕動減少負擔。另外在飲食上也可以選擇對我心臟有益的食物,如飯前吃個番茄,水果可選蘋果葡萄,茶水可選紅茶、綠茶、花茶,其他還有紅豆、番薯、金針、紅棗、雞肉等。
手太陽小腸經未時(13點到15點)—小腸經旺。
未時分清濁,飲水能降火;
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於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如小腸有熱,人會幹咳、排屁。
此時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腸排素降火。養生之道:小腸經在運行的時間段,小腸亞健康多表現為:腹瀉、吸收功能下降、易頸部疼痛、頭部頭痛、耳鳴、風溼等、如出現下腹部脹氣或疼痛、易出汗和便秘、嚴重風溼病等現象那就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在飲食上可以多選擇紅豆、西瓜、南瓜、冬瓜、雞肉等。
足太陽膀胱經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旺。
申時津液足,養陰身體舒;
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循環在體內。
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遺尿。申時人體溫較熱,陰虛的人最為突出。
此時適當的活動有助於體內津液循環,喝滋陰瀉火的茶水對陰虛的人最有效。養生之道:膀胱最活躍的時候,適合多喝水。要想尿尿,這個時候一定不要總是憋著,否則久了,就會有「尿瀦留」等情況發生。即是說膀胱括約肌出現沒有彈性的狀況。飲食建議:木耳、黑芝麻、黑豆、胡椒、羊肉、雞肉、牛肉。
足少陰腎經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旺。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
「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
人體經過申時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階段。
此時不適宜太強的運動量,也不適宜大量喝水。養生之道:對於腎功能有問題的人而言,在這個時候按摩腎經的穴位,效果最為明顯。
此時是腎經開穴運行的時間,在飲食上可以建議選擇芝麻、香蕉、花生、海帶、金針、韭菜、黃豆、木耳、螃蟹、烏賊、牛肉、羊肉、鴨肉、雞肉、羊乳、番薯等。
手厥陰心包經戌時(19點至21點)—心包經旺。
戌時護心臟,減壓心舒暢;「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
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
心包經戌時最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
此時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看書聽音樂、或做SPA、跳舞、耍太極……放鬆心情,釋放壓力。養生之道:現在是心包經運行的時間,心包經的虛症大多表現為潤滑液分泌不足、心跳異常、氣喘、失眠多夢、心悸亢奮、語言障礙、手掌發熱等。心臟不好的人最好在這個時候敲心包經,效果最好。此刻應該給自己創造安然入眠的好條件。最好不要劇烈運動。
時間哲學《黃帝內經》說:跟著月亮走最養生。
《黃帝內經》跟著月亮走最養生。自古至今,養生是亙古不變的話題,早在古代很多醫學古籍中就有相關記載,並一直延用至今。《黃帝內經》記載養生應跟著月亮走。下面一起來看看如何跟著月亮走可達到養生目的。
據《黃帝內經》記載: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大概意思是,人在月圓時氣血比較旺盛,月缺時氣血較虛,月亮盈缺變化對人類健康影響深遠。因此,養生也要跟著月亮走。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人體約有80%為液體,月球的吸引力也能像產生海水潮汐那樣對人體發生作用,引起生理潮。所以滿月時,因氣血旺盛,人易激動,要儘量解壓,養心;月圓或月缺時,氣血較虛,則要提高身體免疫力、注重防病。
朔日氣血虛朔日(陰曆三十、初一、初二)月缺時,白天陽氣漸弱,夜晚陰氣漸虛,機體抵抗力下降。這幾天要注意添衣避寒,保持情緒穩定;勿食寒涼食物,適當進補。如黃芪當歸雞湯:將雞腿1隻切小塊,與當歸5克、黃芪15 克、清水1000克放入鍋內,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至雞腿熟爛,加鹽、料酒調味後食用。此外,可在睡前拍打後背,先拍正中,再拍兩側,從上至下拍50~100次,有助於夜間的血液循環。
弦日易發舊病弦日(陰曆初六、初七、初八和二十二至二十四),尤其是在陰曆月初的下半夜和清晨、月末的下午和傍晚。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中老年人應在弦日加強營養,扶正祛邪,及時防寒保暖,儘量不與呼吸道病人接觸。
望日血氣上浮望日(陰曆十四、十五、十六)月圓時,容易血氣上浮而出現頭暈頭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等症狀。高血壓和消化道疾病患者切忌進食辛辣或過於溫補的食物,以防加重病情。可在清晨服用雪羹湯:將荸薺去皮切成片,海蜇頭洗淨切碎,同放入鍋內加水燒開,煮10餘分鐘後飲用。
可見,養生不僅與季節變化有關係,還與其他萬物變化有關。
喜歡本文的希望能支持一下本人,打賞買本書吧,而且還能開卷有益呢。
現在我們跟出版社聯繫後,以團購的方式把這本書帶給大家。現在只需56元,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