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黴豆腐,小心變質,注意這4點,不易長雜菌

2020-12-20 翠兒香廚房

做黴豆腐這些細節要注意,不是長黴就能吃,小心中毒,朋友家的黴豆腐變質,那是沒有注意這4點,產生雜菌

昨天一個朋友過生日,只請了幾個要好的朋友,小編一大早便過去幫忙。朋友的廚房倒是大,在一個角落裡見了朋友做的黴豆腐正長著黴菌,朋友說是做的黴豆腐,可是黴菌的顏色有些雜,為了怕朋友不知道,連忙告知這豆腐已經變質了。

小編不僅提醒了朋友,也要在這裡提醒友友們,不是長了黴菌的豆腐就可以做黴豆腐,黴菌也有區別,別不小心把變質的豆腐做成黴豆腐吃了,不僅容易中毒,對身體造成危害,拉肚子,製作時一定注意這4點

1、為了避免豆腐長雜菌,製作時一定要講究衛生,買回來的豆腐必須經過處理,最好洗洗再切塊,還得上蒸籠蒸一蒸,所用容器用開水燙一下。

2、蒸好的豆腐塊晾乾水份,可以放入保鮮盒,再用保鮮膜蓋住,放置陰涼乾燥處,溫度還得把握好,發酵豆腐得溫度一般在十二三度左右。想要做豆腐乳還是把季節分好吧!一般自然溫度春秋冬季節做最適宜,在家裡夏季最好就不要做了,容易長蛆!

3、豆腐長的黴菌看顏色就能區分,一般為米白色或者淡黃色,這屬於正常的,如果發現有多種雜色黴菌,想必就是受感染了,容易變質。一般溫度合適十天左右黴菌就很長了。還有一步才能等待食用。

調佐料,小編喜歡用配有香料的辣椒麵裹豆腐乳,一般的辣椒麵裡有花椒八角,山奈,白糖,鹽,花椒,味精,其他的香料小編也不喜歡放。

4、裹辣椒麵至少需要將黴豆腐入白酒中裹一圈再裹辣椒麵,之後入罐,密封,放入冰箱保險室,等待一周後,就可以食用了。豆腐乳最好放入1到5度的冰箱裡,否則會繼續發酵,產生其他雜菌,變質!

小編也喜歡自己製作的黴豆腐,平時沒事就愛研究吃得,也被老公嘲笑是好吃嘴,但也無所謂,這只是一種愛好,作為精神支柱也蠻好的!

相關焦點

  • 黴豆腐
    黴豆腐的製作工藝雖不複雜,但需要的時間卻比較長,從做豆腐到變成黴豆腐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而且春天太潮溼,夏天、秋天天氣太熱,食物容易變質,都不適合做黴豆腐;只有到天氣寒冷的冬季,新鮮豆腐在經過長時間的發酵之後,才可以做出綿軟可口的黴豆腐。因此,在吉安的很多鄉下,到了冬天,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做黴豆腐,但以永豐的最為好吃。
  • 不容錯過的美味,黴豆腐和黴魚你吃過哪一種?這樣的美味如何製作
    走在美食的風味小街上,有兩種不容錯過的美味,黴豆腐和黴魚,這樣的美味它們是如何製作的呢?黴豆腐又叫作豆腐乳,是豆腐在經過發酵後製作出來的大豆類食品。黴豆腐的製作工藝雖不複雜,但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從做豆腐到變成黴豆腐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而且,春天太潮溼,夏天和秋天太熱,食物容易變質,不適合做豆腐。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新鮮豆腐才能長時間發酵,才能製成柔軟可口的黴味豆腐。因此,在吉安的很多鄉下,到了冬天,家家戶戶都會做黴豆腐,但以永豐的最為好吃。做黴豆腐很講究鮮豆腐的細嫩、乾濕。
  • 哪種黴豆腐更好吃?老手一看黴菌就知,不是白毛也不是黑毛
    黴豆腐,又名「豆腐乳」、「菽乳」,它是人與微生物共同創造的成果,其製作的手法被稱為「發酵」。經過黴菌的繁衍,大量的微生物激發出豆腐的活力,加鹽或辣椒麵醃製,就有了風味獨特的中國芝士。要製作出品質上佳的黴豆腐,優良的水質,傳統的工藝配方以及特殊的發酵菌群三者缺一不可。
  • 在家裡製作黴豆腐的秘訣,學會這3點,豆腐起黴快又多
    在家裡製作黴豆腐的秘訣,學會這3點,豆腐起黴快又多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新的一天又是這麼可愛,大家好,我是「愛做美食的小薇」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希望各位看官給小編動手評論點讚喔!您的每一次評論點讚都會帶來好運氣喔!
  • 黴豆腐發黴還能吃嗎?發黴有幾種顏色?腐乳怎麼才算壞了?
    黴豆腐發黴有幾種顏色1、正常發黴顏色如:白色、黃色,這在其他地方叫做毛豆腐,是黴豆腐在製作過程中不條件任何東西,自然發酵,讓蛋白酶和附著在菌皮上的細菌慢慢滲入到豆腐坯的內部,然後逐漸長出毛茸茸一層的黴菌,黴豆腐也就做好了。
  • 爺爺醃製豆腐乳的秘方,只需注意「這3點」,存放兩年都不壞
    進來的小夥伴可以給小佳點個關注哦爺爺醃製豆腐乳的秘方,只需注意「這3點」,存放兩年都不壞離過年也就一個月的時間了,在農村,很多人就會醃製鹹菜,不僅味道好,保存時間還長,就拿豆腐乳來說,它的醃製方法其實沒那麼難,只是要注意裡面的一些小細節,小編的爺爺就特別會醃製豆腐瑞,每次他會醃製很多的豆腐乳,這樣兒女們回來後就可以帶點出去
  • 老年人吃黴豆腐真的對身體有好處嗎?你真的知道嗎?看專家的理解
    經常吃黴豆腐真的對我們的身體好嗎?黴豆腐的製作原料其實就是豆腐,我們普通所吃的豆腐通過接種黴菌之後發酵所製成的風味食物,就得到了黴豆腐。很多的人都認為黴豆腐並沒有什麼營養,這還真的想替黴豆腐討回一點公道,黴豆腐的營養價值其實真的是不低啊,這大豆類食品的營養價值都比較的豐富,況且黴豆腐還是難得的「發酵類豆製品」,含有很多食物都提供不了的維生素K2,各位可千萬不要小看黴豆腐。
  • 老年人吃黴豆腐有什麼好處呢?
    做為一個70後對於黴豆腐可以說是有很深的感情。記得小時候,經常捧著罐子去小賣店買黴豆腐。那時候的黴豆腐都是裝在一個大罈子裡,賣貨的用特製的長夾子給你夾,而且要特意叮囑老闆多給來點湯。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把掰開的饅頭抹上一層黴豆腐,然後就那麼咬著吃。
  • 時光醞釀的黴豆腐,纏繞舌尖的鄉愁
    讓我情不自禁地想回到故鄉去嘗嘗外婆親手做的黴豆腐,因為黴豆腐給我帶來的不僅是其獨特的美味,還有來自親人無私的愛!記得曾經有一位作家寫道:「家有黴滷壇,像是把菜園子搬到了灶頭邊。」這是給予了黴豆腐味道方面的高度評價。小時候,家裡的餐桌上總有那麼一碟黴豆腐來當下飯菜,那時候我們家吃的黴豆腐都是外婆做的。
  • 南方人為什麼這麼喜歡黴豆腐?
    李子柒製作泡菜被韓國人民網絡圍攻,本來是一分享泡菜醃製技術與歲月靜好的生活態度的視頻,卻被韓國人民敏感的民族情結所破壞,至於這泡菜是否是韓國的美食文化,答案在大家心裡,不言而喻。而這起「小泡菜」糾紛,倒是讓我注意到年末將至,和泡菜一樣存在的下飯菜,大家都在忙碌著準備了,就比如今天文章所要提到的「主角」——黴豆腐,而來自四川綿陽的李子柒小姐姐在以往作品中也是有這黴豆腐的詳細做法。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這黴豆腐到底是什麼東西?
  • 奶奶醃製「黴豆腐」秘方,這幾個配料很重要,「起黴快」鹹香下飯
    奶奶醃製「黴豆腐」秘方,這幾個配料很重要,「起黴快」鹹香下飯其實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已經好了很多,而現在我們身邊的東西是越來越發達了,在以前的時候,人們身邊完全沒有冰箱的存在,所以說他們為了能夠讓食物保存的時間更長,也是想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到最後就發現把食物發酵一下
  • 農村阿婆:醃「黴豆腐」起黴快,不止要放鹽,重點在這3種食材
    醃製和發酵是農村人在沒有冰箱的情況下保存食物特有的方式,久而久之,發酵和醃製給食物帶來的獨有風味,漸漸徵服人們的味蕾,發酵和醃製成的獨特美食令人垂涎,最家常的莫過於一道「黴豆腐」,這道菜看似簡單,實則大有文章,農村阿婆:醃「黴豆腐」起黴快,不止要放鹽,重點在這3種食材很多人第一次見到黴豆腐
  • 做豆腐乳時,別把黴豆腐直接放入醃料裡了,多做這一步,味道更好
    導讀:做豆腐乳時,別把黴豆腐直接放入醃料裡了,多做這一步,味道更好記得以前上高中的時候,離家特別的遠,所以就要在學校的宿舍裡面住宿,每隔兩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每次回家的時候就是改善生活的時候,爸媽也會買一些平時能儲存時間長的東西讓我帶去學校裡吃。
  • 黴豆腐製作技術要點
    鄉村似歌那時候上學,尤其是上高中時期,就經常帶自家的一些小菜,什麼蘿蔔乾啊,臘肉、辣醬的,其中也有黴豆腐。黴豆腐基本上比較普遍,因為便宜,製作也方便,幾乎家家都能做的起。我們家都是用辣椒製作的黴豆腐,那味道怎麼現在大半夜的寫寫想想,這個黴豆腐真讓人流口水啊。湖南城鄉居民習慣在冬至前後制臘魚臘肉,將魚肉用鹽醃四五天後掛當風之處晾乾,然後用木屑、穀殼、橘皮、花生殼燻烤,或掛柴灶上燻煙,至其色金紅,叫「冬臘肉」,可貯留至次年夏日不腐。
  • 變質酸湯子的毒素有多強?食品安全千萬別馬虎
    米酵菌酸是一種會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它主要產生於發酵的玉米面製品,變質的鮮銀耳、木耳,其他變質澱粉類製品(糯米、小米、高粱和馬鈴薯粉等)中。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範志紅介紹,製作酸湯子時,用水浸泡玉米面或玉米碎,任其自然發酵,產生酸味。這個過程非常危險,因為很容易被致病菌所汙染。
  • 小心!你的母乳可能變質了
    導讀:小心!你的母乳可能變質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小心!你的母乳可能變質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上次我們討論如何解除焦慮可能源於母乳餵養。
  • 除了變質酸湯子,這些常見食物也可能成「殺手」→
    這不,最近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竟奪去了黑龍江省雞東縣8人性命。細思極恐,很多常見食物其實也會像變質的「酸湯子」一樣,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具有致命危險,可很多人卻並不知道。這10種食物也得小心煮熟就沒事?有些毒素很「抗造」日常生活中,食物中毒現象屢見不鮮。比如保存不當、過期變質的食物,很多人怕浪費,以為加熱一下就能殺死細菌,照吃不誤,結果釀成大禍,追悔莫及。
  • 60歲姥姥:做黴豆腐時,「竅門」只有3個字,保存2年,怎麼都不壞
    其實家裡喜歡喝粥的朋友們一定會喜歡黴豆腐的,因為有時候不想吃飯,喝粥的時候,就會弄一疊豆腐乳在旁邊非常的開胃,如果吃飯的時候,沒有特別下飯的菜,也可以準備一點豆腐乳來開開胃。是一種很好的下方菜。小全發現非常多的長輩都愛吃黴豆腐,黴豆腐又叫貓餘,是南方非常常見的一種豆製品,屬於徽菜。非常的美味,不過現在經過加工,有非常多不同的味道。
  • 熬豬油的小竅門,不用放油,熬出的豬油雪白無異味,也不易變質
    本期導讀:熬豬油的小竅門,不用放油,熬出的豬油雪白無異味,也不易變質豬油是我們很熟悉的一種食用油,是在豬身上提煉出來的油脂,又叫:葷油、豬大油。炒菜或者燉菜,烘焙等,都可以用到豬油。熬豬油如果不掌握好熬豬油的竅門,熬出的豬油易發黑,油熬出的豬油容易變質,不易保存。熬豬油一般有三種熬法:水熬、油熬、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