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18申論:如何寫好一篇簡報
簡報是傳遞某方面信息的簡短的內部小報。是具有匯報性、交流性和指導性特點的簡短、靈活、快捷的書面形式。常見的簡報有三種:一是會議簡報,主要反映會議交流、進展情況;二是情況簡報,反映人們關注的問題,供機關領導參考;三是工作簡報,報告重大問題的處理情況以及工作動態、經驗或問題等,這幾種在近幾年的申論考試中都曾經出現過。它的格式包括標題和稱呼,在申論考試中除非題幹中明確提到簡報的寫作對象,一般我們只寫標題即可。http://ah.huatu.com/zt/ahskbm/
例:請你根據「給定資料1」的內容,將與會人員關於「好政策」的有關見解,匯總整理成一份簡報(20分)要求:(1)內容全面,緊扣材料;(2)觀點明確,簡明扼要;(3)語言流暢,條理清晰;(4)不考慮格式要求,不超過400字。
本題就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匯報反映情況類簡報,需要將會議的主要情況整理清楚,其實相當於概括類題型的延伸。題幹中「匯總整理」一詞,提示我們本題在作答時要注意總結歸納,不能一味的將材料裡面的信息點簡單羅列。材料1中共介紹了7位參會人員的發言,A講述了蘇東坡治理西湖的故事,B介紹明代的一條鞭法,C講了限塑令,D講美國如何推動民眾參加養老保險計劃,E講述了日常官員在反四風中的煩惱,F和G表達了好政策要反饋和修正。從材料內容看,400字將7位參會人的發言並非不可能,但注意題幹要求我們整理的是「好政策的有關見解」,並不是關於好政策的故事,所以在答案中不適合出現一些具體事例。
7位發言人中只有D和G是直接表達見解的,其餘都是具體事例,我們必須從事例背後抓住好政策的見解。我們知道,一般歸納概括類的題都會需要找到的一個合理的分類角度來書寫答案,例如時間、空間、主體等。本題也不例外,通過D和G的內容我們不難看出他們是從「政策反饋修正」層面提出的見解,這顯然屬於政策的後續方面,我們按照這一邏輯再結合材料可以將政策分為前期(制定)、中期(宣傳、執行)、後期(反饋)這幾個方面,這樣就解決了本題中「匯總整理」這一要求,使簡報的內容變得條理清晰、簡潔明了。所以本題的答案最後可整理為:
關於「好政策」討論的簡報
市政府組織了一次關於「好政策」專題討論會,相關專家及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參會。現將關於「好政策」的見解匯總如下:
一、政策制定層面:好的政策要從群眾利益出發,做到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要實地考察、考慮長遠,內容上做到標準統一、變繁為簡,容易操作。
二、政策宣傳解讀層面:好政策在宣傳解讀時要及時到位,通俗易懂。
三、政策執行層面:要落實到位,善於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有充足的資金保障,能發揮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作用,執行過程中要儘量簡化程序,執行方式靈活。
四、政策修正層面:好政策要聽取反饋意見,不斷補充修正,要有延續性,不斷調適漸進。
由於簡報的寫作目的在於簡明扼要才能讓讀者在短時間內了解內容,所以同學們在書寫簡報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注意條理的清晰,可按照匯報事物發展(如本題,或者按照要素:表現→原因→影響→對策)的順序書寫,也可根據事物的特點書寫;二要注意語言的簡潔,結合概括題的特點不要出現過於詳細的事例描述,簡報的寫作必須注意做到簡短、明快,用儘可能少的文字說清楚必須說明的問題,主要內容可分條列項;三簡報的寫作既不同於文字作品,也不同於評論文章,要以陳述情況為主,做到客觀實在。在撰寫過程中只要我們把握要領就能,找準匯報的角度,就能寫出一份出色的簡報。
華圖教育 吳靜
2018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