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親子依戀關係是用時間「堆」出來的

2020-09-15 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伍仞)開學季,幼兒園新入園孩子的分離焦慮情緒引人關注。日前,在由廣州市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共同打造,「羊城宣傳思想文化優秀創新團隊項目」支持的廣州市家庭科學育兒第一課上,專家介紹,從寶寶出生開始就注意養成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往往能讓孩子入園過程更順利,同時為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打下重要基礎。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保健部梁晶晶博士介紹,在寶寶小時候,良好的親子依戀表現為孩子將主要撫養人(比如媽媽)作為「安全基地」,向周圍自由探索;當媽媽離開時,寶寶會表現不安,甚至哭泣;當媽媽回來時,寶寶會很開心地跑上前擁抱媽媽。如果孩子不親近媽媽,媽媽離開時看起來也不難過,媽媽回來時孩子無動於衷;或者媽媽在的時候也很焦慮,害怕媽媽離開,媽媽離開後難過甚至哭泣,媽媽回來後想要靠近媽媽,但又表現為對媽媽拳打腳踢類似生氣的行為,抵抗母親的溫暖;又或者孩子在靠近媽媽時忽然跑開,或者開始的時候情緒很平穩,但是突然情緒爆發,有反常的情緒表現,這些都屬於不安全型依戀。

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從寶寶出生開始構建。母乳餵養除了營養學上的好處外,同時也是母親和孩子親近的絕佳過程,是奶瓶餵養所不能替代的。同時,父母親自己參與到孩子的養育過程,也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前提。「孩子小的時候,有需求只會哭,父母要及時回應孩子,給他建立安全感;孩子大一點後,我們就多陪伴,不要事事包辦,多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勵孩子去探索,這樣能增強他的自信心和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梁晶晶說。

梁晶晶還提供了一個讓親子關係更親密的五字小訣竅「眼耳口手心」:和孩子交流時,看著孩子的眼睛,關注他的反應和情緒;認真傾聽他的想法;及時給孩子回應;多豎大拇指點讚,少豎食指指責;與孩子全心全意地聊天、沒大沒小地玩耍。「記住,好的親子關係,是用時間『堆』出來的!」

相關焦點

  • 親子關係:如何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
    依戀是寶寶開始對經常照顧者產生的一種依賴。這種親子依戀關係分為兩種類型:安全型依戀和不安全依戀。一旦媽媽離開了,他會時不時的用眼神去尋找媽媽,等待媽媽出現,以媽媽作為他的安全港灣。這種類型的孩子在媽媽離開後,就會大哭大叫,極力反抗。等到媽媽回到他的身邊,他表現出很矛盾,一面想讓媽媽安撫他,另一面又拒絕和媽媽接觸,但會時不時地瞅媽媽一眼。這類小朋友剛上幼兒園時就會哭很長時間。
  • 四種親子依戀關係 養出四種孩子(二)
    親子依戀關係中,扮演主角和佔主動地位的,當然是爸爸媽媽。想要建立好的親子依戀關係,父母分工,各有不同。法國心理學家瓦隆指出,孩子對大人的依戀對於他們自身的心理發展是必需的。孩子的社會化發展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依戀的形成。如果沒有這種依戀心,寶寶就會感到驚慌和恐懼,甚至精神萎縮,這種影響會阻礙寶寶未來愛好、志向、人格等的建立。因此,孩子在0~3歲的嬰幼兒期與父母建立良好依戀關係非常重要。
  • 建立健康安全的親子依戀關係,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從孩子出生開始
    親子依戀關係有三種,安全依戀型的親子關係,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1、短暫不安後能自行平靜,這種親子依戀關係也叫安全型依戀關係這個類型的孩子在父母準備離開時會表現出戀戀不捨,並在離開後的初期表現出難過的情緒。但是他們的注意力會很快被別的事物所吸引。
  • 如何建立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這將影響孩子一生~
    如何建立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嬰幼兒時期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尤其是形成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對一個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至關重要。怎樣的嬰幼兒親子關係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 多半是媽媽,沒有建立好「親子依戀關係」
    於是,她們就特別羨慕那些親子關係融洽、孩子依戀父母的家庭。這就涉及到母親與孩子之間是否建立了安全的親子依戀關係。親子依戀關係,是孩子情緒社會化的一個重要標誌,是孩子與母親之間的一種特殊的感情聯結,即孩子對母親產生的依戀關係。
  • 親密有度,才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前提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孩子與家長的關係卻好像越來越脆弱。到底該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但是現在很多家庭的親子關係都處於不健康的狀態,不是過分依戀就是過於疏離,而這些都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失度的親密關係,影響孩子健康成長親子關係是我們來到世上的第一個人際關係,它對孩子性格的形成、品質的培養、意志的磨練十分重要。
  • 深度分析《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看見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真相
    親子關係的內核就是「依戀「。《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一書中解讀了,父母是孩子最初接觸到的世界,童年時期和父母關係,相處模式是如何影響孩子成年後的職場,社交關係,婚姻關係等。所以不願打破固有的模式,繼續用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再去對待孩子,也可能是用了新方法但見效不快,就放棄了。「這就導致上一代具有破壞性的家庭關係和互動模式被傳遞給下一代。如果下一代依然無所覺知,就會繼續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這就是原生家庭模式的代際傳遞。
  • 良好親子關係是成功家庭教育的起點
    家庭人際關係中,親子關係的質量對孩子發展的影響最為重要,此外,父母婚姻關係的質量對兒童心理發展也具有深刻的影響。教育專家朱永新認為,人的一生,實際上就生活在四個地方—子宮、家庭、學校和職場。家庭伴隨人的一生,是人生最重要的場所。
  • 她分享 | 如何建立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這將影響孩子一生~
    她分享 | 如何建立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嬰幼兒時期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尤其是形成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對一個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至關重要。怎樣的嬰幼兒親子關係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 孩子太依賴父母怎麼辦親子關係的依戀怎麼處理春恬花花託育分享
    孩子太依賴父母怎麼辦 親子關係的依戀關係怎麼處理春恬花花託育分享每到幼兒園、託育園開學就會有很多幼兒園託育園的新生哭鬧不願意上幼兒園和託育園。長期和父母相處導致寶寶很黏家長,產生過度依賴是需要調整的。那麼孩子太依賴父母怎麼辦 親子關係的依戀關係怎麼處理。春恬花花國際託育園帶來相關介紹。
  • 學前兒童依戀關係的發展
    >一、依戀的內涵親子關係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親子關係是指兒童早期與父母的情感聯繫,即依戀。廣義的親子關係是指父母與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養態度與方式。依戀是嬰兒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和情感聯繫的傾向,強調身體的接觸和情感上的寄託。二、依戀的發展1.嬰兒依戀發展的階段嬰兒與主要照料者(如母親)的依戀大約在第六七個月裡形成。同時,對陌生人會開始出現害怕的表現,即「認生」。
  • 親子依戀關係關鍵期要抓住,3種類型其中一項,錯過影響孩子智力
    所有的父母都想擁有一個健康、快樂,又能與自己建立良好情感聯繫的孩子,看著夫妻二人複製出來的「產品」,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這種天倫之樂,別提有多開心了。事實上,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對親子依戀類型對號入座了。
  • 復工沒時間陪娃?這7個細節幫你保持良好親子關係
    ,保持良好親子關係呢?孩子內心是敏感的,家長用這樣的方法,不僅會加重孩子分離的不安,還會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對父母逐漸產生不信任。家長可以大方地和孩子告別,同時告訴孩子明確的下班時間,或者回來會給他一個驚喜,然後再給孩子一個吻或者擁抱。堅持一段時間,孩子會慢慢把你出門上班看成生活中平常的事情。
  • 養育路上必須知道的「依戀理論」,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
    親密育兒來自於依戀理論(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而這個對於嬰幼兒階段的養育真的非常重要。尤其當我在看到這一方面的研究數據,真的有一點擔憂。 睡眠調整中很多父母擔心的安全感,也就是是否會影響孩子跟父母的依戀關係。 這篇會儘量減少字數,只說重點,讓大家能不要花太多時間也能稍微理解一下依戀理論跟其重要性。
  • 孩子和父母親子依戀關係沒有建立好,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得重視
    所以她急忙帶孩子前去醫院進行了檢查,醫生在了解了孩子的情況後,認為孩子出現這些表現,可能是因為婷婷與孩子之間的親子依戀關係沒有建立好,所以才導致孩子在親子關係上,存在著一些問題。 但究竟是什麼是親子依戀關係,想必很多家長和婷婷一樣,對此毫不清楚,更別提與孩子建立正向的親子依戀關係了,下面就帶各位家長具體的了解一下。
  • 「父母系列」親子關係中的「情感依戀」
    ta,但我們累死累活,都在為了ta……ta現在什麼都不跟我們說,我們也想和ta多些交流,但孩子現在大了,我們想管也管不了……我也不懂ta怎麼突然變成了這樣,以前都很乖很聽話的,現在各種跟我作對,我的工作已經很忙了,每天回來還是爭取時間陪ta,看看ta的作業……我們經常跟ta說,學習就是很重要,學習不學好,ta以後要怎麼辦啊,我們沒法不著急,一著急
  • 解析《芳華》:探究「親子依戀關係」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及現實意義
    《芳華》之所以能引發觀眾共鳴,不僅是因為他們的青春故事真實動人,而且還因為我們能從中看出個體和周邊人物和外界環境的深層關係。其中,主角何小萍是《芳華》"親子依戀關係"層面的核心人物。原生家庭影響她的性格、交際和處事習慣,負面"親子依戀關係"的陰影一直延續到她加入文工團後。
  • 依戀關係才是關鍵,最理想的依戀類型是這種
    親子之間不同的依戀關係,會養育出3種依戀類型的孩子什麼是依戀關係?依戀是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表現,是嬰兒與主要撫養者(通常是媽媽)之間最初的社會性聯結,也是嬰兒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誌。一般發生在嬰兒經常接觸、關係最密切的人之間。
  • 依戀關係形成軌跡圖?趕早不趕晚,和諧親子關係爸媽請提前熟知
    依戀關係是指我們與親人之間建立的一種情緒狀態,這樣的情緒狀態會影響我們彼此之間的親緣關係,它主要分為4個內容,如圖所示而他是個情緒的內容和特點,在圖中也有明確的標出來,我們也可以從圖中看到不同的依戀關係,會對兩人之間的感情造成不同的一個態度,孩子也是如此,如果他們沒有與父母建立好的依戀關係,最後只會變為疏離型,就像我們例子當中提到的這位孩子和自己的母親弟弟關係都不好,他也不會想要在這個家庭裡成長
  •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
    通過對孩子們行為模式的觀察、記錄、分析,安斯沃斯將嬰幼兒的依戀分成三種類型:安全型依戀、反抗型依戀、迴避型依戀。雖然這三種親子依戀關係的核心都是依戀,但是反映出孩子的人格特點、行為表現卻有相當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