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減肥

2020-10-09 冬哥慢生活


引用第一編第2章中關於習得性無助的試驗對應的減肥心理

習得性無助與自我決定

對具有控制感的好處的研究也同樣在動物研究中,被關入籠內而無法逃避電擊的狗,會習得一種無助感,之後這些狗就算處在其他可以逃避懲罰的條件下,也只會被的畏縮。狗如果學會了自我控制(成功地逃避開第一次電擊),會更容易適應新的情境。研究者馬丁.賽利格曼指出這種習得性無助在人類情境中也有類似之處,例如,抑鬱或苦惱的人變得被動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努力沒有任何作用。無助的狗和抑鬱的人都遭遇了意志癱瘓,被動順從,甚至死氣沉沉的冷漠。

對立志減肥的人來說,不管使用何種減肥方式,如果沒有堅持,且中長期都不見效果,在重複一次兩次以上的不成功減肥經歷後,會深受打擊,意志崩潰,然後就是順從,順從於身體的肥胖,順從於心理上的壓抑、不在乎,對減肥將會再也提不起熱情。除非生活上或者身體上出現因身體肥胖而引起的重大變故,才會再次激發減肥的意念。然而,往往此刻已經為時已晚。

引用第二編第6章從眾,行為和態度

拖延同樣是對自我傷害的無意識的放任。(sabini & silver,1982)。一位學生知道就要交期末論文了。可他每次做論文時都分散注意力——一會是視頻遊戲,一會是電視節目——看起來沒有什麼大危害。但是,漸漸地,這個學生根本就無法完成論文了,他甚至沒意識到自己實際上已經決定不做論文了。」

此範例同樣適用於運動減肥或增肌的人群,如果你每次都要找一些藉口,比如沒吃東西,或吃的太飽,或者心情不好,或者參加個難以推脫的聚會,以此來拖延你的訓練行程,三番五次以後,你會發現你的訓練成績停滯不前了,或許你還沒有意識到,實際上,你已經放棄訓練了。同時,你還可能獲得上面第一條的論斷。

關於肥胖人群在社會中所遭受的偏見與困境

偏見

第一編社會思維第2章實驗研究:探尋因果關係:鑑於實驗篇幅太長,不作引用。簡單講述一下實驗結果所證實的內容。

絕大部分人對肥胖人群有行動遲緩、懶散、馬虎、不善交流,自我封閉等等不良偏見與歧視,而偏見歧視會影響他人與肥胖者的行為態度。如年輕男性對首次見面的肥胖女性不是那麼熱情,愉悅度不高,表現的比較木訥冷淡,而對應的是,肥胖女性會對對方的冷淡做出回應(既然你對我不感興趣,那我也沒必要熱臉貼你的冷屁股),由此又反向證實了對方的偏見。偏見加深固化了。

困境

斯蒂文·高特麥克(Gortmaker others,1993) 對370名年齡在16~24歲之間的肥胖人士進行了研究。當7年之後再對這個人群進行回訪時,他們發現,與另一個近5000人的對照組女性人群相比,這一人群結婚的可能性與高薪收入的可能性都要更低。

第三編第9章偏見

在尋求愛情或工作時,肥胖者——尤其是超重的婦女—前途黯淡。在若干相關的研究當中,肥胖者結婚的更少、只能獲得初級的或不大好的工作,收入也更低。在實驗研究中(讓其中的一些人扮成肥胖者),他們被知覺為缺乏魅力、不太聰明、不太快樂、缺乏自我修養,不夠成功(Gort-maker & others,1993;Hebl&Heatherton.1998;Pingi-tore & others. 1994)。人們甚至會貶低那些僅僅是站在或者坐在肥胖者周圍的人(Hebl & Mannix,2003)。事實上,體重歧視明顯超過了種族或性別歧視,它表現在職業的每一個階段中—僱用、安置、晉升、薪酬、獎懲和解僱(Roehling.2000)。

這兩段引用完全不需要再過多置喙,自己思量吧。

所以,不管怎樣,胖北鼻們,請一定要熱情,積極。當然,最好還是把減肥計劃擺在你首要位置。

引用內容取自《社會心理學》,這個國慶無所事事看了一半多點,或許後面還有相關方面的內容,如果有到時候再發。

題目其實不怎麼搭,但是我就想往上套。[左上]


相關焦點

  • 從心理學層面上談「減肥」
    「減肥」是很多女性在一生當中會反覆做的一件事情,有一句話是「生命不息,減肥不止」。那人為什麼會胖?除了生物原因和生活習慣的原因之外,從心理層面上看「胖」其實也是人內在心理狀態的一種反射,或是心理上的一種需求。
  • 如何利用心理學減肥?
    作者:無限延伸的三角前些天,我寫了一篇文章《心理學告訴你很多朋友在後臺留言問我,如何利用心理學減肥,女性發胖的原因等等問題,今天我就來聊聊。1.她截了圖,做了手機封面每天看,減肥就像打雞血。③保持彈性而包容的瘦身心態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文章中我一直用的是「瘦身」而非「減肥
  • 減肥引發的心理學隨想
    今年的525心理活動中,在討論我愛我的表現中,調查到因為自己的形體問題而節食減肥的時候,調查各種常見的學生表現時,看學生怎麼選擇,聽學生的表述是一件很意思的事。活動結束以後,也有學生主動諮詢,ta講自己有過因為他人的評價而減肥、減少社交活動的時候,他人的評價、自己的想法讓自己很痛苦,總覺得別人在一起就是在說ta的體型或者ta的壞話。
  • 心理學:為什麼經常說減肥的人減肥都會失敗?
    把兩組女生分為兩組人,一組是有節食的限制性飲食者,而另一組是沒有節食減肥的非限制性飲食者。這組女生被告知參加一項&34;的研究。他們被要求參與三盤甜品的品嘗,每組中有一半的女生同意為期一周的減少卡路裡的節食。對於不節食的人來說,當進行味道評定的時候他們吃的甜餅克數未受預期的節食影響。而那些節食的人所吃的甜品數是不節食者的2倍還多。
  • 王歌心理瘦身被評為"中國減肥行業暢銷品牌"
    >   北京中調法治網(記者 張青凡)在2020年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到來之際,王歌心理瘦身被北京中調法治網和北京中調市場調查中心聯合評為「中國減肥行業暢銷品牌   王歌健康產業集團是一家專注於運用心理學來幫助人們科學減肥的專業服務機構。由著名幸福心理學家、三合一心理瘦身系統創始人、被譽為「中國心理減肥之父」的王歌導師創辦。 王歌健康產業集團旗下運營的品牌「王歌心理瘦身」,就是為客戶提供「科學減肥不反彈」整體解決方案和一站式服務。
  • 心理學冷知識第二篇
    心理學冷知識第二篇1興奮的時候瞳孔會變大兒理學家研究證實人的情緒變化首先會反映在不自覺的瞳孔變上想減肥,先換個小碗你的食量確實與容器大小有關。研究發現,如果加大一份義大利快餐面分量,大家食量也會隨之變大。雖然這些人吃了更多的東西,飽的感覺卻和分量增加之前沒有什麼差別。提供食物越多,食客們感到飽的時間就越晚。把「換個小碗」加入到你減肥計劃裡面去吧!5.
  • 減肥還要心理學?心理專家:減肥反彈是一種心理病,懂了自然能瘦
    昨天晚上,一個諮客問我,陳老師,你做心理諮詢,我減肥減不下來你能諮詢嗎在減肥這件事上,每個女孩可能都有一本自己的血淚史。健身、打卡、「吃草」......為什麼減肥總是容易反彈明白這些問題不僅利於減肥大業,還可以幫助你更加了解自己,為以後生命中會出現的其他美好改變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你首先應該過上一種新的生活,同時思考擁有一個新的體型的自己擁有一個什麼樣的身份感。你要反覆梳理你的心理狀態,你的減肥大計可能才會順利實現。
  • 減肥達人14年持續領跑減肥訓練營
    時間撥回14年前—2006年,減肥達人成立,首次開啟國內集運動、營養、心理全方位管理的減肥訓練營,在封閉式減肥訓練營中異軍突起,現已發展為行業規模和信賴度雙佳機構。和其他減肥訓練營不同的是,它以減肥效果為導向的同時,匠心打造科學減肥不反彈系統,幫助渴求減重、減脂、塑型的人群養成健康體格以及重塑自信、在減肥訓練營獲得從內到外的蛻變。
  • 減肥?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這讓我想起了一本書,一本講述「認識自己」的書(裡面也有提到一大堆關於減肥的話題,尤其是節食減肥)。那就是美國心理學家馬丁·賽裡格曼所著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他是積極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著名的理論「習得性無助」。1998年,他以史上最高票數當選了美國心理協會的主席。他講述的課程,總是哈佛聽課人數最多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這本書是塞利格曼的通俗科普讀物。
  • 減肥期間,為什麼建議你選擇快走,而不是慢跑減肥?
    過度肥胖容易引起的疾病是:脂肪肝,心臟疾病以及三高疾病等等,降低體脂率,減肥瘦下來就成了必須要去完成的一件事。減肥常見的運動方式就是跑步,不少人一開始選擇了跑步作為自己的運動方式,前期的減肥效果非常明顯,體重下降得很快,身材也會漸漸地瘦下來。
  • 影響你生活各方面的心理學冷知識,你居然不知道
    這個世界上總有些奇妙的心理學知識是我們不了解的,但是卻從生活的各方面時時刻刻地影響著我們。以下這些冷門心理學知識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卻真實地影響著大部分人的生活。減肥是女人們一生執著的事業,減肥就等於抗拒美食,所以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很多人在減肥的時候會選擇聞味道滿足自己對美食的嚮往,但是聞了之後不吃來減少卡路裡的攝入。
  • 吃播心理學:為什麼我們喜歡看別人吃吃吃?看別人吃真能減肥嗎?
    而對於很多吃播的觀眾來說,觀看吃播的目的是為了減肥。看別人吃,真的能降低自己的食慾嗎?很多想要減肥的人,通過看別人吃,來滿足自己想要吃東西的欲望。在心理學上,這是一種代償心理的表現——當一件自己想要做,可是卻無法去做或者需要自我克制時,就會尋找其它的形式來獲得自我滿足。也就是說,通過看吃播,實際上,我們想要滿足的是自己想要吃東西的欲望——特別是一些不健康、高熱量,甚至是暴飲暴食的行為。
  • 減肥需謹慎!|變態心理學速遞
    環顧四周,你身邊有沒有女孩子為了減肥拼命節食、買減肥貼、吃減肥藥? 臨床心理學表明:神經性厭食症的核心症狀就是——對肥胖的強烈恐懼以及對苗條的狂熱追求。比如一個患厭食症的女孩,在別人眼中是一個極其瘦弱、病態的女孩;而她自己卻在鏡子裡看到的是一個某些身體部位仍然需要減肥的女孩。
  • 減肥到底有多難:《超級減肥王》研究者採訪記
    秉著好奇的態度,《醫藥日報》採訪了持證治療師和減肥專家Armando Gonzalez,我們稱其為摩多博士,他曾在其畢業論文中論述了八步減肥計劃,並用於前一期《超級減肥王》的參賽選手上。    我認為減肥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它能治癒世間很多困擾,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因此,我開始進行研究。在獲得了心理學學士學位後,我開始研究食品和自我形象的關係。當時我正打算開啟我的博士課題,開始決定要弄清楚我要研究什麼問題了。不過我當時覺得要弄清楚的問題太多了。
  • 「意志力」運用有訣竅,節食減肥沒必要
    4月5月不減肥,6月7月徒傷悲。我遇到不少朋友,都是經歷幾次減肥後,反彈特別明顯,甚至還有越減越肥的趨勢。在這次疫情的集體居家「圈養」下,幾乎每個人平均長了5-10斤,常有人問我,有什麼心理學的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減肥嗎?答案是有的。
  • 還在節食減肥、健身減肥?心理學讓你不痛苦的減肥
    我們通常會在想要減肥的時候開始節食,比如持續多少天、每天吃幾頓、多少量的食物、制定菜譜和時間表等等,節食要求十分嚴格,我們完全靠自律去執行,這種標準有時會讓一些人有絕望的感受。慢慢地過一段時間,總會有一些人有失控的時候,比如嚴格按照這個食譜做了5天,突然不知道因為什麼(可能是外界因素或者他人影響)開始進食高熱量的食物。
  • 了不起的我 自我發展心理學
    比如,想養成新習慣、想擺脫一段糾結的人際關係、想走出職場迷茫期……都能在書裡找到實用、有效工的具,實現轉變與突破,比如減肥,我有足夠的動力想減肥,但就是容易半途而廢。這本書說,之所以改變不了是因為我們內心的「防禦機制」。「這種防禦機制讓我們追求穩定和可控,排斥改變與發展,令我們想要轉變的願望和現實的行動形成強烈的衝突。
  • 在減肥的你,正在被別人左右你的人生
    「當你能通過自己的力量完成減肥這件事,你就能完成世界上所有的事」這句話是減肥課上第六節課的一句話,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在我的腦海裡。我猛地一使勁,失敗了兩次的我,終於沒有放棄,穿過了那條坡度很大的坡。我當然也可以選擇,每天拿出幾個小時,來研究減肥心理學,研究每個來求助的肥胖者的心理學成因,研究如何幫助她們走出目前的困境?輕鬆高效地減肥!而面對這樣一個好學問,我可以選擇只是一個人獨樂樂,讓自己用半年時間瘦了37斤,然後獨自享受著身邊人的驚訝和讚美。
  • 11.11來了,請《成功心理學》為你的人生助力
    文 // 琅琅看到《成功心理學》,是否覺得又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雞湯?《成功心理學》幫助各行各業的人們盡己所能地達成自己的目標與理想。用清新明了的語言,引導我們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探索各自的成功。以減肥做闡述就是:1、達成減肥目標,要有具體清晰的行動計劃。2、要有可測量的標準,設定減重的明確指數。3、要保證減肥目標在可實現範圍,目標太大達不到會滅了信心。4、定的減肥目標符合自身實際情況,要具有能實現的身體及客觀條件。5、你的目標是現在開始,還是未來某個時間實行,並設定達成目標的時長。
  • 覃健玲:減肥食譜一周瘦10斤快招可信嗎?居家瘦減肥是什麼方式
    為什麼有人胖了那麼多年沒見他著急,一說減肥,急成這樣?奉勸各位,減肥一定不要圖快,你有時間研究快速減肥方法,不如好好想想怎麼慢點胖。減肥越快,反彈越快,這是減肥的共識,誰都逃不出,誰都破不了。每個月減掉原體重3%-8%,就算你很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