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層面上談「減肥」

2020-11-04 柏燕誼心理諮詢師

「減肥」是很多女性在一生當中會反覆做的一件事情,有一句話是「生命不息,減肥不止」。那人為什麼會胖?除了生物原因和生活習慣的原因之外,從心理層面上看「胖」其實也是人內在心理狀態的一種反射,或是心理上的一種需求。

第一點,過勞肥。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無論怎麼勞累,但是都不會因為累而瘦下來,反而會因為累而變得更加的胖,其實累是源於自己的工作強度、生活強度變得很大,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也就是我們在內心當中會感覺到有一種緊迫感,所以讓自己會用很多事務性的工作來完成對於自己內在緊迫感的一個舒緩。

那麼這樣的一種內心的緊迫感其實就是「壓力」。當壓力達到一種焦慮狀態的時候,其實人內心當中的不安全感,就會讓自己內在有一種消失的恐懼。所以反而在越累的狀態下,我們就越會更多食物熱量的攝取,糖分的攝取。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肥胖就不會因為勞累而減少或消失。

第二點,當人們在情感上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就容易讓自己吃更多的東西,所以也會容易發胖。比如在失戀的時候,或者是有一些重要的情感關係出現矛盾、衝突、爭吵的時候,人會不由自主的想要吃東西。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就是因為人內在的情感上感覺到即將失去或失去了的一種恐懼感,讓他感覺內在力量的匱乏,所以他需要用一種象徵著力量的東西的攝入來完成對於情感力量喪失的補充。

在象徵層面上,力量的攝入有一個最好的東西就是「食物」,它能夠真實的讓我們感覺到我們吃進去了的東西有熱量、有飽腹感......所以在這個狀態下,人也很容易願意吃東西,發胖也就會隨之而來。所以人在失戀、失業或者是有一些重大的情感衝突、人際關係矛盾的時候,就比較容易出現吃東西發胖的狀態。

第三點,當人的整個狀態不太好的時候,容易通過讓自己身體變得龐大來讓自己有一種安全感。大家會發現,其實在動物界當中,比如大象其實是非常溫和的,他們不太有主動攻擊性,但它身軀非常龐大,所以其它動物也不太會主動對它進行挑釁,因為它看起來很高大威猛,外在有一種威懾力。

所以如果人內在安全感特別的匱乏的時候,會在潛意識當中希望自己能夠有自我保護的一個狀態。自我保護的一個外在表現就是讓自己看起來是高大威猛、不可侵犯的。所以一般內在安全感非常脆弱的人也容易發胖。

我們在諮詢的過程當中常見到的是,比如說出過車禍的人,他在車禍之後就會容易變胖,這其實也是他內在對於這個突發事件帶來的安全感喪失的恐懼,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安慰,所以他會無意識的讓自己變得更加的龐大來抵禦那些有可能發生的危險。

所以當你不論多麼累,情感多麼低落,內心多麼忐忑......在這樣的狀態沒有讓你變瘦,或者沒有讓你維持在一個正常的體重狀態,反而會因此而變得更胖的時候,那我們可能就不能單純的只用運動和控制飲食的方式來實現減肥的目的了,或許我們要更多地從加強內在心理的力量、內在情感的力量,內在安全感的力量上,來實現自己想要瘦身的這個目標。

所以從心理學層面來看,外在的胖其實和我們內在的心理狀態是緊密相關的。

- 柏燕誼 -

心理諮詢師

暢銷書作家

各大媒體特約心理專家


預約面對面/視頻諮詢/工作坊詳情

請聯繫手機號

15911014499(微信同號,小小白老師)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如何利用心理學減肥?
    作者:無限延伸的三角前些天,我寫了一篇文章《心理學告訴你很多朋友在後臺留言問我,如何利用心理學減肥,女性發胖的原因等等問題,今天我就來聊聊。1.變瘦的三個小妙招上面針對的是胖和瘦的心理動力學層面,最後來分享行為層面的一些方法,三個經過閨蜜李瘦瘦成功論證過的小貼士。
  • 心理學與減肥
    引用第一編第2章中關於習得性無助的試驗對應的減肥心理對立志減肥的人來說,不管使用何種減肥方式,如果沒有堅持,且中長期都不見效果,在重複一次兩次以上的不成功減肥經歷後,會深受打擊,意志崩潰,然後就是順從,順從於身體的肥胖,順從於心理上的壓抑、不在乎,對減肥將會再也提不起熱情。除非生活上或者身體上出現因身體肥胖而引起的重大變故,才會再次激發減肥的意念。然而,往往此刻已經為時已晚。
  • 半月談:近9成大學生減肥半途而廢?
    原標題:半月談:近9成大學生減肥半途而廢?自律、科學是關鍵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全國40餘所高校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2.73% 受訪大學生對自己的體型表示不滿意,77.78%受訪者有減肥的經歷或正在減肥,而減肥計劃執行到一半終止的受訪大學生佔89.61%。
  •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3個層面決定問題能否改變,實現自我提升
    作者馬丁·塞利格曼博士被尊稱為「積極心理學之父」,並於2017年獲得了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他在就任美國心理協會主席的演講中,發表過一個引起了很大轟動的觀點,他說:「很多心理學家都在努力幫助病態的人減少痛苦,而我的志向是要讓幸福的人更加幸福。」這場演講,宣告了「積極心理學」的誕生。
  • 心理學是什麼?——心理學筆記1
    因為工作原因,我讀了很多以心理學作為理論基礎的書,如《非暴力溝通》《遊戲力》《正面管教》《孩子挑戰》等等,這些書給了我很多角度去理解兒童行為背後的心理學機制,也讓我對心理學越來越好奇。終於決定開始系統地學習心理學,這裡會更新我的學習筆記,算作是對自己的督促。
  • 牧者談:基督教心理學課程體驗心得
    它幫助我成長蛻變,並建立以神為中心的生活,這一點完全不同於社上那些以人為中心的心理學。
  • 昔日魯能核心談減肥:每天上秤,只吃麵包,「白斬雞」照片不生氣
    昔日魯能核心談減肥:每天上秤,只吃麵包,「白斬雞」照片不生氣說到「白斬雞」,球迷可能就會想到去年臺灣媒體報導的那次新聞,一時間讓中國足球陷入了很大的調侃漩渦,作為被臺灣媒體針對的事件主角,王永珀在近日的節目中回應了相關的一些故事
  • 《讚揚與責備》從心理學層面解釋為何我們喜歡讚揚討厭責備
    這本書將會從心理學層面給出科學的解釋。同時,這本書還給我們介紹了各個溝通場景下,利用好讚揚與責備的方法,幫助我們更加高效地與人溝通。核心內容第一,是什麼原因,讓我們都愛聽讚揚,討厭責備。讚揚與責備的背後,都有哪些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 毛不易談減肥成功,把運動當成習慣,你的減肥就算成功一半了
    毛不易談減肥成功,把運動當成習慣!這個好習慣,你也要學習!9月15日,毛不易在《脫口秀大會》上說自己跳舞可愛之後,開始說自己是減肥成功了,雖然成功了,但是沒有一個人誇他瘦下來變好看了,哈哈哈哈哈,太搞笑了吧,真的是實屬"不易"。
  • 減肥?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果不其然,她飲食的總熱量偏少,再加上運動,整體的身體狀態已經算不上和諧。女性生理上也受到了影響,大姨媽有段日子沒來了……我比較委婉的跟她指出,你現在並不需要減脂了,尤其是不能再進行節食。你本身已經非常瘦了,多吃一點,讓身體舒緩一下,恢復一下。對整體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會更好一點。
  • 為啥減肥屢屢失敗?因為你不知道心理減肥術
    遠方: 但是根據我的經驗,我可以猜到:你嘗試過減肥,而且可能是很多次,甚至為此還花過不少錢精力,但是結果總是不令人滿意。曲老師可以從心理學的層面幫助我們分析分析減肥還有肥胖原因嗎?在這裡我以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肥胖的原因。 其一、當事人可能是情緒上容易焦慮的人,他身體發胖的機率會大一些。因為人在焦慮時,血糖會大幅度降低,,而血糖降低又會導致人們產生飢餓感。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有的人,在經歷了一些令他情緒焦慮、煩悶的事情後,他如果沒有一個基本的情緒調節能力,那麼他就會覺得必須要吃點東西,才能讓自己感到好一些。
  • 在科學研究層面,認知心理學是當今科學界一個興旺的領域
    著名認知科學家A·屈森斯指出,「如果認知科學包含從計算模型之中得到心理學理論,並且表述理論就是使之實現的方法,那麼為了理解認知科學理論建立的實質,我們就需要理解計算、表述載體、表述內容和心理學解釋之間的關係。這個任務從根本上說是多學科的。」
  • 從心理學視角談我國的金融系統風險
    筆者作為一個心理學人士,本來與金融不沾邊,對金融也缺乏深入研究,但是對於系統則有比較深入的思考,下面從心理學視角,從一個普通人對金融的理解,談一下這個話題,以圖拋磚引玉!一,關於系統馬雲說中國金融沒有系統風險,因為沒有系統,這話顯然不準確。
  • 減肥引發的心理學隨想
    今年的525心理活動中,在討論我愛我的表現中,調查到因為自己的形體問題而節食減肥的時候,調查各種常見的學生表現時,看學生怎麼選擇,聽學生的表述是一件很意思的事。活動結束以後,也有學生主動諮詢,ta講自己有過因為他人的評價而減肥、減少社交活動的時候,他人的評價、自己的想法讓自己很痛苦,總覺得別人在一起就是在說ta的體型或者ta的壞話。
  • 文摘 | 社區心理學與解放心理學
    他的這段發言,除了再一次反映主流心理學的知識總是在世界大戰與資本主義商業發展中獲得發展這個事實之外,更指出了主流心理學的視域(或其知識範疇):心理學可以談社會衝突,但是不談社會結構;心理學可以談個人態度改變,但是不談整體社會變遷;心理學可以談個人心理發展或群眾心理,但是從不談歷史與社會……凡此種種,都是主流心理學知識論的立場選擇,若再加上實證主義的取徑,活脫脫就是自然科學與其應用的翻版
  • 從心理學層面看:離婚率攀升背後是人們一項心理能力的缺失
    上一代人什麼壞了先修修,這一代人什麼壞了就換新的!親密關係的缺失從心理層面上說,離婚率和出生率的問題背後的根源是「親密關係」的缺失。親密關係是人類關係的核心,也是人類抵禦各種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關鍵屏障,但是直到今天依然很多人對親密關係知之甚少。
  • 《肖申克的救贖》:從心理學的角度談老布的人物結局
    下面,我將從心理學的角度對老布這個人物的結局展開分析。老布悲劇性結局的選擇及背後的心理原因在《變態心理學》一書的第五章節中,對自殺的這一現象展開了分析說明。心理學中把自殺分為了情緒性和理智型,其中,情緒性自殺常常由於爆發性的情緒所引起,比如委屈、激憤、賭氣和報復等,可以說得上是一種衝動型自殺。在這種情緒狀態引發的自殺一般來說進程較快,發生得很突然。
  • 從心學到心理學:智慧諮詢師學思歷程⊙周學儒
    二年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收穫很多,分析心理學的思想核心便是來自中國文化的「自性觀」,其以象徵性理論為基礎,通過對夢境或沙盤遊戲中呈現的潛意識意象進行體驗與分析,進而使人深入集體潛意識來完成「自性化」的歷程。在學習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分析心理學所談的「自性」與中國文化中儒家心學所討論的「自性」有何差異?
  • 李湘談生產後減肥經歷,一個月瘦20斤,大S忍不住感嘆:太狠了!
    李湘談生產後減肥經歷,一個月瘦20斤,大S忍不住感嘆:太狠了!最近幾年綜藝節目越來越火爆,各式各樣的綜藝節目層出不窮。在大s復出之後,也以主持人的身份開了一檔節目,叫做《beauty小姐》。在最新一期的《beauty小姐》中談到了減肥的話題。說到減肥做為明星應該是最有話語權的。
  • 行為心理學:女人言語和行為的不一致本質上是認知失調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關於性這個話題,大多數人都是迴避的,因為自程朱理學大行其道後,存天理,滅人慾,宣揚人們追尋天理,循道而行,克己醒身,修身養性。這在心理學上也得到了驗證,行為心理學認為,剖析人類自身的行為是人類自我認識的關鍵。既然性不再是讓人談之色變的話題,那為什麼很多女人嘴上說不願意,身體卻很誠實呢?女人在當時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是真心要和對方發生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