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慢病品類市場,有一類藥一年賣了近300億!

2020-12-20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我國慢病支出總費用的明顯增長。2016年我國衛生總支費用46345億元,其間複合增長率高達15%。其中,慢病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70%左右,2016年約為32441.5億元。


  中康CMH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7月間,心血管類、降血壓用藥、糖尿病用藥、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四類慢病用藥在零售渠道的總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203.85億元,同比增長近40%。由此可見,近年來的慢病市場絕非一斑。

  根據衛生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份,中國確診的慢性病患者已超過2.6億人,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85%,且發病率還以每年8.9%的速度逐步遞增。

  與之對應的,我國慢病支出總費用的明顯增長。2016年我國衛生總支費用46345億元,其間複合增長率高達15%。其中,慢病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70%左右,2016年約為32441.5億元。

  老年人是慢病多發群體,而我國的老齡化狀況也日益嚴重。官方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3億,老年人口佔比日益提升。

  另一方面,根據衛計委發布的《中國家庭健康大數據報告(2017)》,高血壓、糖尿病等傳統意義的老年病,已經開始向年輕群體蔓延。

  心血管類銷售穩居第一,市場規模近300億元

  就零售渠道而言,心血管類、降血壓用藥、糖尿病用藥、抗腫瘤和免疫調節用藥佔據了慢病市場的過半份額,近年來仍保持持續增長。

  中康CMH數據顯示,零售藥店慢病藥銷售裡,心腦血管類穩居第一,2017年市場規模達272.63億元;其次是降血壓藥品,該市場規模為186.83億元;糖尿病藥品市場規模為121.12億元;抗腫瘤和免疫調節藥品市場規模112.05億元。

  抗腫瘤和免疫調節類增幅最大,同比增長超1.8億元

  以今年7月份為例,抗腫瘤和免疫調節銷售額為12.96億,同比增長1.83億;心血管類藥品為23.48億,去年同比增長1.82億;降血壓16.28億,同比增長0.91億;糖尿病11.24億,同比增長1.05億。

  目前,癌症已成為了影響國民健康的主要殺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國一年約有420萬人被診斷為癌症,有280多萬人死於癌症。隨著患病人口的增加,抗腫瘤藥物的需求也在持續擴大。

  以肺癌為例。2015 年,我國肺癌藥物的市場規模達到 226.50億元,較 2014 年的197.61 億元增長14.62%。從 2010 年的 90.53 億元到 2015 年的 226.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21.13%。

  從月均銷售來看,心腦血管類藥品的月銷售一直維持在20億元左右,其次為降血壓藥,達15億元左右;糖尿病用藥、抗腫瘤和免疫調節用藥在去年上半年其間,月銷售一直未破10億,2017年下半年則相繼進入「十億俱樂部」。

  心腦血管類藥品在零售渠道裡TOP10的產品銷售佔據了總份額的51.4%。

  下面是各藥品的具體份額和增長情況:

  以下為降血壓藥TOP10:

  糖尿病用藥TOP10:

  2015年發布的慢性病消費者購藥行為研究數據就顯示,慢病患者去藥店購藥的頻次遠高於醫院,消費者在藥店和醫院的購藥量比例約為7:3。如今藥店所佔比重仍在逐漸加大。

  隨著醫保控費、公立醫院藥品零差率、藥佔比限制、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新醫改政策陸續實施,間接推動了醫療機構處方外流進程,部分區域開展了門診特病、慢病定點藥店醫保結算試點,也將直接推動患者向零售藥店流動。

  由此看來,慢病藥品銷售、慢病服務管理、慢病人群的日常幹預儼然成為了零售藥店未來發展的新藍海。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4000億市場,這20個藥最好賣
    原研藥、創新藥半年大賣1600億!醫保談判品種大多為近年新上市且臨床價值較高,價格也相對較高的創新藥或獨家品種,醫保談判後藥品的價格大幅度降低,使得藥品的可及性大幅提高,市場需求旺盛。
  • 叮噹快藥天津慢病藥大幅補貼降價
    自2020年4月份以來,國家第二批集中採購在天津落地,新增32種慢性病常用藥覆蓋心腦血管、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平均降幅達53%。「4+7」集中採購政策除了影響醫院的慢病藥價格之外,是否同樣影響到院外的藥店市場?為了一探究竟,天津電視臺記者來到當地的叮噹智慧藥房(鹹陽路店)。
  • IT有病,聯盟有藥
    解釋雲時代的歡笑,套用一句廣告語:美來自內心;美來自企業嚷嚷自己IT越來越跟不上的迫切需求,市場蛋糕的快速增長;更來自聯盟的緊密合作,像戴爾與XSKY、Fit2Cloud在內的10家大中小IT服務商們組建的未來就緒企業雲聯盟(FRECO)。IDC說全球公共雲服務市場將在2017年增長18%,總計2468億美元。
  • 一類禁賣非藥 一類禁刷保健品
    6.39萬家醫保藥店被查處,促使新的監管機制誕生,未來醫保藥店將分為兩類:一類為慢病醫保定點藥店,禁售非藥品,可享慢病處方外流紅利;一類為普通醫保定點藥店,可擺放銷售非藥品,但禁刷保健品。醫保定點藥店,要分類管理了針對這一突出問題,為保證各類利好慢病患者用藥新政的實施,防止定點藥店盜刷醫保卡,醫保局在最近又針對性的出臺了管理辦法。在普通醫保藥店基礎上,針對慢病患者用藥,進一步擴大醫療保險慢性病定點零售藥店數量。
  • 靠賣「神藥」一年賺300億,害了多少人
    或許大家也曾看到過,我國一些保健品品牌進行瘋狂宣傳時,給出了非常誇張的宣傳方式,甚至還將自己旗下的保健品包裝成了「神藥」。多年時間中我國不少人被這些「神藥」坑過,不少家庭還因此被會毀掉。提及我國保健品「巨頭」,大家應該會聯想到之前已經倒下的權健吧。
  • 賣藥不如賣「成人用品」?這個市場飛速擴張,超過7成女性有需求
    而如今就有這樣一個是很「暴利」的行業,但是這些東西只為成人開闢,讓很多人「難以啟齒」,那就是成人用品市場。畢竟如今這個時代,下海創業賣東西的人越來越多,而賣的東西也都五花八門,賣「成人用品」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 1針神藥賣1344億 修美樂能治哪些病
    世界上賣得最好的藥是什麼?是13億人感冒時常喝的板藍根?還是《我不是藥神》中爆紅的格列衛?  答案是一種大部分人都不太熟悉的藥物——Humira(中文名為「修美樂」)。  修美樂之所以賣得好,關鍵原因是它能治療的疾病非常多,而這些疾病大多是難以治療的病症。  公開資料顯示,修美樂的通用名為阿達木單抗注射液。自其上市以來,先後在美國和歐盟等地獲批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和克羅恩病等14種疾病。其主要針對的類風溼關節炎和強制性脊柱炎,是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患病人數較多且較難治癒的兩種疾病。
  • 疫情之下的慢病管理與連鎖藥房
    慢病管理之痛慢性病是指不構成傳染、具有長期積累形成疾病形態損害的疾病的總稱。典型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據統計,2019 年我國有近 2.9 億心血管病患者與 1 億糖尿病患者,人群基數十分龐大。慢性病患者需長期服用處方類藥品控制病程。
  • 京東健康靠賣藥收入百億,高瓴資本300億美元估值的作業能抄嗎?
    出品丨公司研究室文|曲奇京東健康離上市又近了一步。12月1日,京東健康將IPO價定為每股70.58港元,擬籌資270億港元。招股書顯示,京東健康2019年百億收入靠線上賣藥所得,這讓其看起來更像一家線上藥房。2020年8月,高瓴資本8.3億美元領投京東健康B輪融資,由此成為第二大股東。投遍整個大健康賽道的高瓴資本,沒有錯過京東健康。高瓴這筆投資,值得二級市場投資者抄作業嗎?
  • 300億關節炎用藥市場爭奪戰,哪些品種表現出眾?
    概況抗體藥物佔七席目前,骨關節炎(OA)、風溼性關節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RA)治療藥物市場主要由非甾體抗炎藥、抗風溼藥、生物工程類藥物、糖皮質激素、植物藥製劑及其他藥物等構成。2015年,全球OA、RA治療市場中銷售額TOP 10品種是:阿達木單抗、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單抗、塞來昔布、阿巴西普、託珠單抗、戈利木單抗、阿司匹林、賽妥珠單抗和雙氯芬酸。這10個品種銷售額達422.35億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長5.98%。其中,抗體藥物佔七席,佔據87.52%。
  • 京東健康為1300萬湖北慢病患者送上救命藥 處方藥全國輕鬆購
    來源:證券日報為了更有針對性的幫助湖北地區面臨斷藥困境的慢病患者,京東健康旗下京東大藥房在2月10日上線了面向湖北地區的「慢性病患者斷藥求助登記」平臺。記者獲悉,截至發稿前,該平臺求助信息已突破16000條,80%在平臺登記的慢病患者用藥需求得到解決。目前,我國慢性病患者約有4億,湖北地區的慢性病群體達1300萬。許多高血壓、糖尿病、癲癇、精神類疾病群體需要定期複診,購藥。在這個非常時期,許多地區前往醫院不便並存在交叉感染風險,對於慢性病群體來說,複診、買藥成了一大難題。
  • 靠賣保險套、壯陽藥起家,竟然引領時代「健康潮流」
    京東健康在招股書中就有說明,其所銷售的非藥產品包括保健產品、醫療用品及器械,後者又可細分為計生用品、成人用品、隱形眼鏡、及康復和健康監測醫療設備,而情趣用品和安全套又只是成人用品和計生用品下面更細分的品類。對此,京東健康方表示,具體到某一細分品類的GMV(成交總額)相關數據他們內部也並沒有統計過,京東健康是靠壯陽藥、保險套撐起3000億市值這個說法毫無憑據。
  • 賣藥不如「賣套」?10年漲4倍,7成女性有「需求」?數據已暴露了
    從京東健康發布的數據中能發現,京東健康在2019年的營收達到了108億元,佔據收入超七成的來自「非藥產品」,而其中僅有29%的收入來自藥品品類。網友可能要疑惑了:奇了怪了!名字叫「京東健康」,聽起來不就是主打賣藥的嘛?怎麼僅有29%的收入來自藥品呢?
  • 二胎放開需求增長:孕婦營養保健品市場規模或近300億(附圖表)
    根據CTR中國母嬰人群研究,近40%的孕婦在營養保健品上的花費超過2000元。按照年1700萬孕婦群體人數測算,按照營養保健品花費比例,估計孕婦營養保健品的市場規模接近300億。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保健品市場發展趨勢(1)人口老齡化:消費基數增大需求欲望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約2.5億,佔總人口的17.9%。近幾年,老年消費迅速增長,預計2050年老年消費規模將達61.26萬億元。
  • 網際網路醫院發力分級診療慢病管理,健客重構醫療場景劍指智慧健康
    也是在這一年一度的大會上,健客對外宣布了其將投入2億資金打造健康創新基金,目的便是圍繞慢病管理打造一個真正的健康生態圈。健客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謝方敏表示:「健客集團加大慢病管理布局的力度,也是希望藉助技術變革和醫患教育新互動形式的雙輪驅動力,如何圍繞患者為中心正確傳遞醫學價值來進一步加快H2H生態下的多元化場景布局。」
  • 他一年賣出3000萬件內衣獲投近億元,開店1700家要做「下沉市場...
    作者|史素雲\王慧瑩 來源|小飯桌(ID:xfzmedia)在中國近2000億的內衣市場中,有3000多個品牌且呈區域性分布,年銷售額超10億的寥寥無幾。與大多數國家女性內衣是整個女裝中集中度最高的細分品類不同,中國的內衣市場由於仍處於高度分散狀態,有中國服裝業的最後一片藍海之稱。而目前國內唯一一個稱得上是「國民內衣」的品牌市佔率也在逐年下滑,近5年更是關店2000多家。這背後除了產品與品牌的老化,最大的問題是加盟模式或許並不適用於中國內衣市場目前的發展階段。
  • 苗藥老字號貴州百靈發新芽「網際網路+慢病管理」描成長藍圖
    從前,對於貴州百靈(002424,SZ)的印象,維C銀翹片、咳速停糖漿是其家喻戶曉的產品,獨家苗藥銀丹心腦通軟膠囊是業績王牌,而如今,「騰愛·糖大夫」血糖儀、百靈中醫糖尿病醫院,這一系列詞語逐漸成為貴州百靈身上的又一全新標籤,圍繞著糖寧通絡膠囊的研發和推廣,公司與騰訊展開合作,利用網際網路切入慢病管理平臺與大數據分析。
  • 一針7600元的神藥,全球賣出1344億,在中國卻少有問津
    世界上賣的最好的藥物是什麼?一款藥,一年能賣多少錢?可能會有人從銷售量考慮:賣的好必然銷量高。而每個人都會購置的藥無非就是治頭疼腦熱的藥物。這樣,賣的最好的會不會是某種止痛藥或者感冒藥?量大銷售額高?還有人會從銷售價格考慮:銷售額高必然是單價貴的緣故。
  • 大變局:來華24年,一年營收300億,家樂福中國終於還是賣了!
    1995年,家樂福中國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是最早一批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外資零售企業之一,主營大型綜合超市業務。截至2019年3月,家樂福中國在國內擁有約3,000萬會員,開設有210家大型綜合超市、24家便利店以及6大倉儲配送中心,店面總建築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覆蓋22個省份及51個大中型城市。
  • 36氪首發 | 用「生活方式幹預+網際網路」管理慢病,「山丘聯康」獲數...
    另外,他們還會為每位會員配備7*24小時私人健康管理專業團隊,對患者進行全面科學的院外管理,搭配CGM等智能硬體的全程監控,通過解決控(控制血糖指標)、調(提升糖脂代謝能力)、逆(掌握控糖技能)這三個問題,幫助患者實現減藥停藥,並維持代謝相關指標長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