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國慢病支出總費用的明顯增長。2016年我國衛生總支費用46345億元,其間複合增長率高達15%。其中,慢病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70%左右,2016年約為32441.5億元。
中康CMH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7月間,心血管類、降血壓用藥、糖尿病用藥、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四類慢病用藥在零售渠道的總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203.85億元,同比增長近40%。由此可見,近年來的慢病市場絕非一斑。
根據衛生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份,中國確診的慢性病患者已超過2.6億人,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85%,且發病率還以每年8.9%的速度逐步遞增。
與之對應的,我國慢病支出總費用的明顯增長。2016年我國衛生總支費用46345億元,其間複合增長率高達15%。其中,慢病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70%左右,2016年約為32441.5億元。
老年人是慢病多發群體,而我國的老齡化狀況也日益嚴重。官方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3億,老年人口佔比日益提升。
另一方面,根據衛計委發布的《中國家庭健康大數據報告(2017)》,高血壓、糖尿病等傳統意義的老年病,已經開始向年輕群體蔓延。
心血管類銷售穩居第一,市場規模近300億元
就零售渠道而言,心血管類、降血壓用藥、糖尿病用藥、抗腫瘤和免疫調節用藥佔據了慢病市場的過半份額,近年來仍保持持續增長。
中康CMH數據顯示,零售藥店慢病藥銷售裡,心腦血管類穩居第一,2017年市場規模達272.63億元;其次是降血壓藥品,該市場規模為186.83億元;糖尿病藥品市場規模為121.12億元;抗腫瘤和免疫調節藥品市場規模112.05億元。
抗腫瘤和免疫調節類增幅最大,同比增長超1.8億元
以今年7月份為例,抗腫瘤和免疫調節銷售額為12.96億,同比增長1.83億;心血管類藥品為23.48億,去年同比增長1.82億;降血壓16.28億,同比增長0.91億;糖尿病11.24億,同比增長1.05億。
目前,癌症已成為了影響國民健康的主要殺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國一年約有420萬人被診斷為癌症,有280多萬人死於癌症。隨著患病人口的增加,抗腫瘤藥物的需求也在持續擴大。
以肺癌為例。2015 年,我國肺癌藥物的市場規模達到 226.50億元,較 2014 年的197.61 億元增長14.62%。從 2010 年的 90.53 億元到 2015 年的 226.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21.13%。
從月均銷售來看,心腦血管類藥品的月銷售一直維持在20億元左右,其次為降血壓藥,達15億元左右;糖尿病用藥、抗腫瘤和免疫調節用藥在去年上半年其間,月銷售一直未破10億,2017年下半年則相繼進入「十億俱樂部」。
心腦血管類藥品在零售渠道裡TOP10的產品銷售佔據了總份額的51.4%。
下面是各藥品的具體份額和增長情況:
以下為降血壓藥TOP10:
糖尿病用藥TOP10:
2015年發布的慢性病消費者購藥行為研究數據就顯示,慢病患者去藥店購藥的頻次遠高於醫院,消費者在藥店和醫院的購藥量比例約為7:3。如今藥店所佔比重仍在逐漸加大。
隨著醫保控費、公立醫院藥品零差率、藥佔比限制、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新醫改政策陸續實施,間接推動了醫療機構處方外流進程,部分區域開展了門診特病、慢病定點藥店醫保結算試點,也將直接推動患者向零售藥店流動。
由此看來,慢病藥品銷售、慢病服務管理、慢病人群的日常幹預儼然成為了零售藥店未來發展的新藍海。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