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慢阻肺,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種老年性疾病,與年輕人、嬰幼兒無關。其實不然,北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蔡柏薔教授介紹,慢阻肺現在不僅是成年人或老年人的疾病,發現慢阻肺與兒童時期存在關聯。現在對早期慢阻肺的認識已經擴大到出生以前、圍產期、兒童期和早年生活,這些時期也會受到危險因素的影響。
從妊娠期開始,就要關注慢阻肺
從這張「慢阻肺人生」的圖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從妊娠期開始,胎兒接觸危險因素,比如母親吸菸、不合理用藥、空氣汙染等,到兒童時期,再到成人,最後從成人到老年的這些過程中都會接觸到慢阻肺的危險因素,包括支氣管疾病,肺氣腫,支氣管炎。
因此,我們應該從妊娠期開始就要關注慢阻肺,不要局限於吸菸、生活汙染、有害接觸史等這些危險因素,早期的危險因素也很重要。
早期慢阻肺的危險因素
比如孕婦吸菸、慢阻肺家族史、遺傳因素、接觸汙染、出生時肺功能低下和/或出生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二手菸暴露等。
現在提出了早期慢阻肺的概念
早期慢阻肺的功能性定義和活動度還分為輕度慢阻肺、早期慢阻肺、早期慢阻肺伴有低疾病活動度和早期慢阻肺伴有高疾病活動度。
上圖所示的表格比較複雜,我們要抓住幾個要點,首先,診斷標準為FEV1/FVC<0.70(or <LLN),輕度慢阻肺患者的年齡一般在50歲以下;早期慢阻肺中,吸菸史>10包年,輕度慢阻肺患者和早期慢阻肺患者無頻繁發作;早期慢阻肺伴有低疾病活動度的彌散功能≥80%;而早期慢阻肺伴有高疾病活動度有明顯的急性加重,每年超過2次,彌散功能<80%。
慢阻肺的自然病程和早期診斷
慢阻肺是一種「沉默」的氣道疾病,發病早期常無明顯臨床症狀,已可能有肺部過度充氣的存在。隨著疾病進展,出現嚴重肺部過度充氣後才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常喪失早期診斷的機會。肺組織活檢研究發現,年輕、無症狀吸菸者的小氣道就存在炎性改變,無症狀吸菸者及慢阻肺Ⅰ期能觀察到增厚的氣道壁炎症呈進行性增加,高分辨CT下可發現氣道改變。
專家簡介 蔡柏薔
教授,現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任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主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慢阻肺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編委,基礎與臨床雜誌編委。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大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