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廳局級年薪40萬,30歲拿30萬的國企職工,都什麼級別?

2020-12-13 騰訊網

  央企廳局級年薪40萬,30歲拿30萬的國企職工,都什麼級別?

  每天分享有趣、有料的職場觀點、職場資訊、職場感悟、職場趣聞和職場故事

  導語:在大眾們眼中,國企職工跟公務員一樣都是受人追捧的香餑餑。雖然他們的工資水平沒有私企高,但工作相對輕鬆,福利好,穩定不裁員,在外體面,受人尊重,因此很多人都想法設法想要進入國企過工作。

  說起國企職工的工資,在大家的印象裡並沒有什麼吸引力。經常能聽到身邊在國企中的朋友抱怨,說工資太低,生活困難。想要提高收入,只能通過升職提幹來實現。領導的收入和普通的基層職工的差距有著巨大的鴻溝,於是才有了人人都想當官的說法。

  然而剛剛有位網友在職場論壇裡發帖疑問,他說自己的家人是央企裡的廳局級,年薪大概在40多萬,如果是縣處級的話,年薪大概要少十來萬,也就是30多萬的樣子。工資基本都是跟職務級別掛鈎的。可是現在有不少人說自己30出頭在國企裡就能拿到30萬的年薪,這讓他非常的吃驚,他們現在都是什麼級別?難道年紀輕輕地已經成了正處級幹部了?

  對於這位較真的網友提出的問題,小編也是非常的好奇,這些整天曬自己高工資的國企員工,他們到底都是什麼級別呢?其他網友們看了之後,心中也頓時燃起了熊熊的八卦之火,在評論區裡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網友一:朋友圈的高幹這你也當真?他們都是一畢業就年薪百萬的人,正處太低了,怎麼著也得是個省部級啊。滿嘴跑火車,反正不用交稅,也沒人去查,還不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現實裡實現不了,還不讓在網絡上過過嘴癮?

  網友二:你說的那是沒什麼利潤的虧損國企吧?現在很多國企都已經市場化了,他們的工資也都是按照市場標準定的。特別是那些盈利能力很強的企業,級不級別對他們來說不重要,企業賺了錢,大家的工資自然都很高的。

  你對此事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分享,大家一起交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央企和國企有什麼區別?
    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央企肯定是國企,但是國企不一定是央企。只要是國有控股的企業都可以稱之為國企,不管這個背後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而只有中央控股的企業,才可以稱之為央企,地方政府控股的企業,只能叫做國企。
  • 國資委下屬央企是什麼級別?有什麼職責?
    中央企業(簡稱:央企),作為中國國有企業,長期以來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按照中國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中國的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 不要輕易從央企國企辭職,看懂這3點,「安穩」才是稀缺資源
    原來那家私企一共就幾十個人,所謂總監頭銜,就像美髮店裡的理髮師一樣,是個人都報「總監價」。低薪很低,年薪吹的很高,但你掙不出20倍的利潤根本拿不到。據說,他去私企後,由於水土不服,以前在央企裡當「大爺」,到那裡都是「孫子」,不創造高額利潤就沒有任何地位,最後一算年收入,連央企的三分之一都拿不到,而且啥福利都沒有,連張紙都不好意思拿回家用。
  • 國企和央企誰更「強」?以後別再說「央企最好」,最賺錢是……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自己在國企上班,也有人說自己在央企上班。那麼國企和央企,兩者究竟是什麼關係呢?其實這兩者的關係十分簡單,一句話即可概括:央企一定是國企,而國企不一定是央企。簡而言之,國企是比央企還要高一個等級的企業。
  • 同等年產值1000億的公司,外資及民營企業員工相當於國企級別
    在中國同是年產值1000億的公司,外資企業及民營企業對應央企和國企什麼級別?如果用你現在的崗位去對應公務員,會是什麼行政級別呢?中國的央企和國企視企業大小及重要性分為以下幾個類型:正部級企業:比如直屬國資委領導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屬於正部級央企;副部級企業:比如4大國有保險公司、8大國有銀行,及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中信集團等企業;廳局級企業
  • 為什麼不要輕易從電廠辭職,特別是國企、央企等電廠?
    第一,先用客觀數據來說明這個問題,不要輕易從央企(含優質國企)辭職。 根據今年應屆生就業意願統計,央企排名第一(綜合收益高),歐美知名外企第二(年薪高),地方優質國企(性價比高)第三,知名高薪民企(如BAT華為頭條等),第四是日韓外企,等等。
  • 央企和國企的區別是什麼?央企的福利待遇到底好不好
    經常有人問,央企和國企的區別是什麼?央企的福利待遇到底好不好?怎麼才能進入央企工作從而獲得長久的保障呢? 一、央企和國企的區別 1、國企是全民國有制企業的簡稱,央企是中央直屬企業的簡稱。
  • 網際網路公司年薪40萬,國企20萬,985本科生曬出選擇後直言後悔了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選擇工作的時候,都希望自己能夠找到高薪的職業崗位,得到領導賞識,這樣就可以儘快的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可是越來越多從業者都和這種機會失之交臂,就是因為在選擇工作的時候過於冒失,沒有經過仔細調查,因此才後悔莫及。
  • 北漂曬出在外企年薪:年入130萬卻不願意幹,鐵心想去30萬的國企
    說起國企,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福利待遇好,因此國有企業成為很多年輕人找工作的首選,同時也是無數家長眼中的正式單位,所以近年來,哪怕國企工資並不高,也吸引著很多人的目光,擠破頭也想考進國企混個一官半職。在某職場社區,一名網友表示,他同系的師弟就有放棄外企高薪,去國企上班的想法。
  • 為啥說不要從國企辭職?外行人說瞎話,內行人算好這4本「帳」
    作為國企、央企、私企都工作過多年的老HR,眼睜睜看到無數人「勇敢」地衝破「體制」的「圍城」,夢想著一飛沖天,然後衣錦還鄉,「亮瞎」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老上司老同事。告訴你一個殘酷的現實,大多數從國企尤其是央企跳槽的人,都折戟沉沙了,少有飛黃騰達者。有幾個底層邏輯,這裡要說幾點乾貨,直接戳中跳槽人的「盲區」和「痛點」。為什麼不要從央企辭職?
  • 副部級企業的總經理什麼級別?
    副部級企業名單在我國副部級的企業只存在央企,地方國企(含省屬國企)最多就是廳局級的企業,所以要看副部級的企業,只能在央企中搜尋。按照產業屬性以及管控的主體,目前我國的央企一共分為四大類:1、實業類央企:截止2019年末,實業類央企一共有96家,具體名單如下,96家企業均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職責,其中序號1-49的49家央企為中央管理的副部級單位,領導班子由國務院國資委企幹一局管理,其中正職由中央組織部任命;序號50-96的47家中央企業為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廳局級單位,領導班子由國務院國資委企幹二局管理
  • 公務員下海首選國企:跟部長同級別的年薪可上千萬
    原標題:公務員下海首選國企:跟部長同級別的年薪可上千萬 公務員下海首選國企是政企不分的表現 公務員薪酬排名已從2008年的第8位,下降到2011年的第12位 近幾年的兩會,公務員工資改革的話題都備受關注,今年亦如此。
  • 國企高管基本薪酬參照公務員標準 方案年底前公布
    必須雙軌並行  一位央企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薪酬改革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主管部門正為其監管下的企業劃定級別,並確定各個職位高管的行政級別。  「將來會進一步規範組織任命的國企高管薪酬,其基本薪酬會參照相同行政級別的公務員工資標準制定,同時取消或減少職務津貼和績效獎金,但會加大中長期激勵的考核。」上述消息人士稱。
  • 一次弄清丨2020最新央企名錄及其行政級別劃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央企 即中央企業,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或委託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出資人職責,領導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託中央組織部、國資委等其他中央部委管理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6月5日國資委公布最新央企名錄。
  • 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縣處級-鄉科級
    中國領導職務級別有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 國企和央企的合同工是正式的嗎?很多人沒有搞清狀況
    問題:國企和央企的合同工是正式的嗎?先說結果,現在大部分的正式工都是合同制的,目很多國企和央企都在改制,基本不再招聘編制內的員工了,所有新入職的都是合同工,這也是國家發展的一個趨勢,除了公務員、事業單位之外,其他所有的企業都向合同工靠攏,不過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可能10年也可能上百年,畢竟這種間涉及到部分人的利益,不是那麼好分割的。
  • 2020最新盤點:中國最全央企名錄及其行政級別劃分!
    判斷一個單位對應的行政級別,最簡單的方法是看一把手的任命權。一把手由中組部、國務院國資委或其他部委任命的,就是央企;由地方黨委、國資委任命的,就是地方國企。 公務員,教師 ,國企單位是一般人眼裡的鐵飯碗工作。體制內的崗位既穩定又體面,因而每年都吸引大批畢業生投身這些領域。公務員考試也是一年比一年火爆,國企招人也面臨激烈競爭。
  • 聚焦:央企高管薪酬改革破冰是否參照公務員
    央企負責人薪酬水平是同期滬深上市公司主要負責人的大約2至3倍,顯著偏高。   「此外,與城鎮在崗職工的收入相比,央企負責人年薪也顯著偏高。」劉學民說,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國企負責人試行年薪制初期,薪酬大約為12萬元,是同期全國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十多倍。近年來,央企負責人年薪酬水平大約是同期全國城鎮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1474元的二三十倍。
  • 公務員與同級別國企高管收入差距:被建議去企業
    1991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規定社會養老保險費用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實行社會統籌。企業職工養老從「單位保障」邁向了「社會保障」。在這個階段,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也進行了研究探索,但改革進程相對滯後,仍實行單位退休養老制度。改革的不同步,兩種制度在籌資方式、待遇計發調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形成了所謂的養老「雙軌制」。
  • 年薪30萬,有哪幾種方式構成?
    >,換算成年薪就是26w~30w之間,我們都叫年薪30萬,或者號稱年薪30萬,這個不叫吹水,在製造業,我們叫可浮動公差範圍內。 第二種:基本月薪x12個月+(1~2)個月年終獎 這種情況下的年薪30萬也不少,很多公司都有,反正年終獎這個是錦上添花,公司給你是運氣好,當作福利,沒有不要太計較,心態放平緩,那麼這種方式,年薪30萬,我們的基本月薪是在什麼範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