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什麼?」 之序曲篇 ——記兩年文學課程

2021-02-13 一顆種子計劃

點擊上方👆「一顆種子計劃」一鍵關注公眾號

作者:馮瓊瓊  

責編:徐陽  Emily黃螢雪 

美編:Emily黃螢雪

北京寒意漸濃,我們在冬日的暖陽裡讀著詩,也讀著散文。

和十幾位少年一起感受文學帶給我們的啟迪,暖陽光影,美好的教學生活,再一次激起了我分享的熱情。

高中最後兩年的文學教學,我和孩子們以「詩歌」開啟,以「長篇小說」結束。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位詩人,而每一個孩子,都將在未來的兩三年,跨越花季和雨季,由少年蛻變為青年,以青年的姿態進入更為開闊寬廣的人生,譜寫他們人生的長篇小說。

而我,作為極其有幸陪伴他們走過這一程,牽著他們的手送他們去更廣闊世界的那位文學老師,能夠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便是這兩年的文學課程。

在這兩年的文學之旅中,我希望能帶領他們由感性閱讀進入理性思考,在保護好他們對世界的豐沛想像和情感的基礎上,發掘出他們理性的力量,希冀他們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築建好自己堅固而開放的精神空間,最終以好奇、積極、開朗、自信、堅韌的姿態走出我的文學課堂。

這個課程是孩子們和我的一趟幸福旅程,也是孩子們、我、作家們、文學書籍、批評論文、文學理論專著一起合奏兩年、聆聽兩年的交響曲。



對你而言,文學是什麼?

你和文學之間,有什麼故事嗎?

我用這兩個感性的問題,借「文學」這個詞的力量,去啟動我們向內思考和向外分享。我們啟用感性的力量,來探究文學課程和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生命之間的關聯。

分享完各自與文學的故事後,我們開始閱讀大家們與文學的故事。

我選取了魯迅在1922年12月寫下的《吶喊》自序其中「我的夢很美滿」那兩段,讓孩子們分3~4人的小組討論兩個問題:

文學對於魯迅而言,是什麼?

你們認同或者不認可?理由是什麼?

孩子們需要將討論出的結果列出思路填在一張電子海報頁面上,佔這張海報的1/4,建議放在左上,然後分享他們的思考和討論。示意圖如下:

這兩個問題,和前面的感性問題是一致的,但回答兩個問題需要運用到理性的分析技能:需要與文本和作者交流,需要讀取信息,需要理解文本、運用批判性思考技能,也需要與同學交流和商討思想觀點和知識,還需要組織信息並呈現和表達出來。

魯迅是現代的文學大家,甚至可以稱得上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孩子們出於對魯迅的崇敬,以及對文字中的信息的解讀,回答第一個問題」文學對於魯迅而言,是什麼?」非常容易。

而第二個問題「你們認同或者不認可?理由是什麼?」自然引發了爭辯,爭辯的焦點,主要是來自由跨時空的時代背景差異帶來的文學觀念上。十年級(高一)的孩子,早已經會根據時代背景來理解不同觀點的產生和合理性,也能夠從多重視角考慮思想觀點。

在回答這個問題呈現的多元角度上,在發展對立或者相反的觀點上,孩子們的能力都不容小覷,完全不輸訓練有素的成人。

令我驚喜地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當下時代帶給這一代孩子們的對平等的主張,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其中一組同學(白朗行、陳馮旭)在表達「認可不認可」的時候,他們說:

「我們認可魯迅先生對於文學在特殊背景下是改變國民精神工具的觀點,但是我們不認可這個觀點之前魯迅先生對於普通個體生命的評價,魯迅先生文中說:

 『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我們不認同這一點。」

在他們看來,每一個個體的生命,無論是啟蒙的精英,還是未被啟蒙的民眾,在生命價值上是平等的,一個人無論如何愚弱,他/她的病死或者悲慘的命運都是不幸的,他們的生命都有價值。

這一組孩子反對的是「精英生命價值高於普通民眾」的觀點,他們表達的是生命平等的價值觀。

在「現代大家」魯迅之後,我安排的是孩子們閱讀「當代大家」莫言在2012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發言,問題還是那同樣的兩個:

文學對於莫言而言,是什麼?

你們認同或者不認可?理由是什麼?

孩子們把這個文本的討論要點列在問答海報的右上1/4,並且分享和表達。示意圖如下:

兩個同樣的問題,既喚起了孩子們對文學與自身的意義的思考,又藉由兩位跨時空的中國文學大家的文字,讓孩子們看到了文學對於不同人的不同意義。

為了進一步激發和完善孩子們對於文學本質的思考,我讓孩子們做了一個小小的情境創設表演。

在一個虛擬的跨時空「大師論壇」上,孩子們演繹著魯迅與莫言兩位作家,向對方表達自己關於文學之於自身、之於國民、之於時代、之於人類的意義。

孩子們在虛擬的情境中,做真實的思考和思辯,在溫和的表達和激烈的爭辯中,孩子們由對文學模糊的感性認知上升到了文學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審美性的理性分析,對文學的本質產生了更深層的理解、更審辨的反思。

對完成文學本質的理性思考後,我們再去體會文學給予我們的感性享受。孩子們欣賞了兩首表達愛情的詩歌,戴望舒的《雨巷》和舒婷的《致橡樹》,對同一個問題進行了討論,並分別將兩首詩表達的要點列在了同一張海報的左右下角:

這兩首詩中對愛情觀的不同表達,是下面一個虛構故事的基石和出發點。孩子們需要發揮想像來創作一個故事:《雨巷》裡的戴望舒遇見了《致橡樹》中的舒婷,會發生一個什麼故事呢?

故事演繹完,海報也完成了。這裡把張雨格、呂佳駿、王俊楊小組所做的海報分享給大家。

如果把這四個人物放在一個時空,一個社區,將他們關聯起來,會有什麼衝突?會有什麼故事?

這張海報上承載了文學四種文學體裁的形式,在這張海報串起的故事裡,有詩歌、有散文、有小說,也有戲劇。

孩子們在完成這張海報的過程中,閱讀和分析了兩首詩歌、兩個散文片斷、討論並創造了一個戲劇片斷,一個小說故事。

最重要的是,海報上的這四張圖所代表的文學觀、人生觀、愛情觀,在一個時代,相互關聯。這就是與孩子們悉悉相關的生活,就是他們要感受和思考的人生。

孩子們感受到了文學與他們的生命、他們人生的緊密關聯,我們文學交響曲的序曲也到了尾聲。

在序曲尾聲處,孩子們在他們的筆記本下記錄下「開啟文學旅程」的初步思考: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文學?我們要怎樣學習文學?

我們是如何以各種方式受到文學文本的影響的?

 [1] IBO國際文憑組織出版物:《語言A:文學指南》(2021年首次評估)29頁。

序曲過後的第一章奏鳴曲,是我們隨秋而來的詩歌單元,期待下次與您分享。

圖片選擇網絡或教案截圖。

相關焦點

  • 人生是什麼,文學寫什麼
    ——白先勇■人生是什麼,文學寫什麼文|lilya白先勇先生在《白先勇細說紅樓夢》裡開篇對《紅樓夢》第一回的解讀,就提出來「文學寫什麼」的大命題。為什麼文學裡以悲劇收場的結局特別多,因為作者明白,只有道盡那些未寫完的遺憾,才能讓現實中的人更明白:珍惜每一個此刻的當下。以前讀書時,教我們文學史的老師說,文學是「人」學,文學史其實也是一部「人」的發展史,這和白先勇先生所說的一致,人生是什麼,文學就寫什麼。
  • 文學巨匠馬克·吐溫的《苦行記》
    在1862年春夏之交,他以「喬西」作筆名寫了一些短文,被維吉尼亞市《地方企業報》接受了。這些短文都寫得很成功,結果給這位年輕人贏得了一份意外的收穫——《企業報》聘請他做記者,周薪二十五美元。因為在礦區裡,無論是從事正當勞動還是進行投機買賣,克萊門斯都混得不夠得意,所以便決定接受下這個職務。   1862年8月他進入《企業報》,在那裡工作了兩年之久。
  • 2020新書淘寶之文學:以文學的力量勇攀高峰
    非虛構方面,當年北京「四大名編」之一的張守仁《名作家記》,記述他與數十位著名作家的交往,堪稱「活的文學史」。唐朝暉歷時兩年十個月,訪問三百多工人,真實記錄了首鋼職工在改革開放40年中的巨大變化和貢獻,完成了《百鍊成鋼》,飽含了他在採訪過程中面對首鋼這樣一個古老又新生的龐然大物以及對工業文明的深度思考。    2020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還有兩本散文不容忽視。
  • 王炎|外國文學是什麼?
    我們當下的現實是,與外國文學相關的研究與教學活動,在國內隸屬於兩個機構:一是「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的外國文學,機構設在高校中文院系;二是「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外語系的外國文學。兩種「外國文學」有何異同?高玉有篇論文《論兩種外國文學》專論此事,認為中文學科下的外國文學以翻譯成中文的文本為依據,而外語學科則採用原文。
  • DP中文備考丨文學課程之個人口頭評論
    根據大綱,普通課程和高級課程的考生都需要通過對一部中文原著文學作品和一部翻譯文學作品的文體形式特點、作品主題內容以及手法技巧的運用等方面進行有論有據、條理完整、清晰流暢的口頭分析和評論,同時還要考察和研討作品對考生所選擇的全球性問題的呈現方式及其效果。
  • 大貓聊文學:如何學好漢語言文學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知之」到「好之」到「樂之」,是治學過程中的三個臺階,而興趣則是攀登這些臺階的重要動力。其次,要注意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習效果的好壞。學習中文專業,要注意運用哪些學習方法呢?
  • 大學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都要上什麼課程?
    學漢語言文學的學生都要學什麼課?想知道漢語言文學學生需要學習什麼課程嗎?這裡分享一下我所了解到的信息。漢語言文學,文科專業,主要就是兩個部分,漢語言,文學。這看上去像是廢話,說了跟沒說一樣,但是,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的確如此。具體細分東西自然就多了,漢語言包括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包括中國文學(又可以分為古代文學,現代文學)、外國文學。具體的書目,自然更是多。大學中具體開設的課程,都是圍繞上述分類進行的。 課程名稱也幾乎一樣。
  • 日本的文學碑和文學散步
    日本各縣市均有的近現代作家的文學碑總計數千處,是種有趣的文化現象。芥川龍之介是大正時代的代表小說家之一,三十五年的生涯中寫下了《羅生門》《竹林中》《蜘蛛之絲》等一百五十多篇短篇小說,1935年7月,在寫完《續西方人》後的次日(24日)天未明時服毒自殺。日本兩大文學獎之一的「芥川賞」就是為記念和表彰他的業績而設立的。
  •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什麼 漢語言文學就業方向
    每年的熱門報考專業都有漢語言文學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做什麼的呢?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學什麼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什麼  漢語言文學主要學習的內容就是語言和文學兩個方面的內容,語言包括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綱要一些課程,文學就是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當代文學、外國文學之類的文學性課程
  • IB中國文學課程學習方法與推薦讀物
    IB課程非常重視學生的語言,IB中文分為中文A,中文B,中文Ab initio,每種課程下面又有小分支。這使得IB中文課程對中國學生來說也並不輕鬆。就拿IB中文來說,分為中文A,中文B,中文Ab initio; 每種課程下面又有小分支,比如中文A下面又分為中文A:文學和中文A:語言和文學,每種下面又再細分為高級(High Level,簡稱HL)和標準級(Standard Level,簡稱SL),以供不同中文背景的學生學習。
  • 中國文學的本義是什麼?
    所謂外兩篇,當然沒有輕忽唐突之意,只是說這兩份講錄恰可用為《中國文學史》的某種補充,是其「文字、文學、文化」結構說的一份展開。二書序言中,龔先生多次強調「文學是人文活動之一端,它有具體的人文脈絡,成於特定之社會文化中」,而自近世始,學科分化以致論文學者或僅能就作者生平、篇籍流傳時加考證,或單純作章句文辭之賞析,太過集中於作品本身,輕忽作者與其時代,加以文史哲早已分家,則更不免僻陋之譏。因此,純文學研究雖於作品文學性多有闡揚,但矯枉過正,見木不見林,或淪為一種窄化內縮式的文學研究,無法照見文心之全體。
  • 《世界文學發展史》中國上古文學之三:《商頌》
    中國上古文學之三:《商頌》 《商頌》是表現殷商時代所謂"國之大事"的祭歌,同時也是商族的史詩。我們之所以稱其為史詩,基於兩點主要原因。
  • 《北大文學課堂》:跟隨大師足跡,發現文學之美,傳承北大精神
    曾經有一個笑話:問在北大讀書是什麼體驗?回答是「一塌糊塗」(一塔湖圖)。其實,這個諧音梗說的是北大的三個關鍵性建築:博雅塔、未名湖和新建的北大圖書館。在萬千學子心中,北京大學是一所神聖的殿堂,是值得為之拼搏奮鬥的目標。北京大學之所以有今天的歷史地位,離不開蔡元培等歷任校長的苦心孤詣,更離不開那些辛勤耕耘的老師們。
  •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並舉辦簡介會(圖/人間社 黃慧莊),2017年2月通過研究院的審批,將與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合辦「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此佛碩課程是中大有史以來第一個批准的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面對香港地區以及全世界,深具意義。
  • 給同學們的信:國難之時,應當重拾對文學的信仰
    「中國文學(下)」課程的同學們:我不想說「你好」,因為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說寫信加上你好二字有點俗,但是又不知道加什麼好,因為知道大家似乎並不太好。這個春節是大多數同學進入到大學以來第一個春節,應該也是你們第一個閉門不出的春節。我想說的是,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國難。
  • 【SS獨家】英語學習,成功真的有捷徑系列之八:文學分析寫作升級課程介紹
    ,我們的Lv.1課程為眾多學生夯實了文學分析寫作的基礎,在萬眾期待下,Sister Sophie又新推出文學分析寫作課程升級版L2,幫助孩子們寫作之路越走越紮實有信心。為使這一期文學分析寫作Lv.2春季課程內容更具深度,校長Sophie經常駕車6小時,往返於多倫多與京士頓,和Wesley老師反覆商討、不放過每個細節。在原有的Lv.1課程,教你形成觀點細節的基礎上,學會主觀分析比較,縱深發展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及批判性思維能力,讓孩子們的文學分析寫作水平更上一層樓。
  • 山東師範大學自考漢語言文學難度大嗎
    山東師範大學是山東省開辦成人教育最早的高等院校之一,山東師範大學自考漢語言文學好考嗎?考試難度大不大?漢語言文學專業是自考中的熱門專業,本科階段的考試科目共11門,都是純文科,相對來說難度低一些,下文具體給大家介紹下山東師範大學自考漢語言文學都有哪些考試科目?
  • 王佐良《今日中國文學之趨向》與抗戰英文宣傳冊(上)
    現撰文試對這批文獻進行簡要的歷史考察和內容梳理,特別對先父王佐良教授所著Trends in Chinese Literature To⁃day(《今日中國文學之趨向》,以下簡稱《趨向》)這本專冊進行研究探討,並以最新發現的另外四十多篇他的早期著作為補充參考,概述文獻的內容提要及其歷史意義,闡釋其思想發展脈絡、文學方法源流以及風格特點。
  • 文學之我思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毋庸置疑,40年來,我們的文學取得了歷史性的輝煌業績,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然而,身處這樣一個波瀾壯闊、呼嘯猛進的時代,我們也需要思索,如何讓文學與時代比翼齊飛,與人民並肩前進;需要靜下心來,對當下文學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深長的反思。
  •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什麼專業,選擇需要慎重
    最後漢語言文學專業除了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外,還可以考取教師資格證成為教師。2. TA 的課程概覽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由兩大塊構成:文學和語言。文學包括外國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古代文學/民間文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