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文學碑和文學散步

2021-01-12 騰訊網

[摘要]日本各縣市均有的近現代作家的文學碑總計數千處,是種有趣的文化現象。

作者:龍昇(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河北昌黎人,現居日本福岡,出版《血色煉獄》、《日籍華人》,傳記《我在東瀛六十年》等)

在日本隨處可見詩碑、歌碑、句碑、文學碑。詩碑是刻有詩句的石碑,無需解釋;歌碑是刻有和歌的石碑,和歌是日本的一種詩歌形式,最早的和歌集《萬葉集》載有和歌4500首,而分布在日本各地的「萬葉歌碑」就有2000處,當然還有更多的歌碑;句碑是刻有俳句的石碑,日本俳聖松尾芭蕉的句碑數以千計。這些詩碑、歌碑、句碑的碑有的方正規矩,但多為削得平平卻形狀隨意的大石片,而更多的常常是臥於地上的一塊大石頭。文學碑是刻入和歌、俳句或小說的一節的碑,就我所見,日本的文學碑尤其是為記念近、當代小說、散文、隨筆作家而設置的碑。日本各縣市均有的近現代作家的文學碑總計數千處,是種有趣的文化現象。

芥川龍之介是大正時代的代表小說家之一,三十五年的生涯中寫下了《羅生門》《竹林中》《蜘蛛之絲》等一百五十多篇短篇小說,1935年7月,在寫完《續西方人》後的次日(24日)天未明時服毒自殺。日本兩大文學獎之一的「芥川賞」就是為記念和表彰他的業績而設立的。芥川龍之介文學碑有多處,其中一處在東京墨田區兩國小學校的西北角,那是一面黑花崗巖石碑,上面刻有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杜子春》的終結之句。此文學碑為何設置於此?因為芥川龍之介是這所小學校的畢業生,文學碑是1990年作為小學校創立115周年紀念活動之一而設置的,還因為《杜子春》是面向兒童的小說。

(東京芥川龍之介文學碑)

太宰治,是無賴派作家,自作和抄襲之作多多,他曾取得「芥川賞」。他生於1909年,1948年與愛人富榮一起投水自殺,和芥川龍之介同樣死於自殺,也與芥川自殺方式不同。他出生於青森縣北津輕郡,1944年回津輕週遊一圈後寫下了成名作之一《津輕》。如今,除去故鄉之外,津輕最北部也是日本本州島最北端的龍飛崎漁港,也設立著一座「太宰治文學碑」,那是因為《津輕》中有對龍飛崎的描述,碑文則是太宰治對那津輕路終點的描繪。

貧農出身的無產階級文學的代表作家小林多喜二的文學碑,位於能俯覽北海道小樽市全貌的旭展望臺上。因為他畢業於近旁的小樽商業學校,他的代表作《蟹工船》及《不在地主》均寫於小樽。小林多喜二文學碑,由他的同窗和生前好友們作為發起人募款,於1962年所建,高4.5米、幅寬6米,整體如一本立著打開的書,碑面為銅板,左頁下面的方洞裡鑲進一個勞動者面容的頭像、上部鑽出七孔表示北鬥七星,右頁上方是小林多喜二的浮雕像,中間的碑文是他從監獄裡寫給友人的信中的幾句話,表達的是對小樽的運河、倉庫、稅關、棧橋等街景和因乾重活而彎腰行走的人的熱愛。

(小樽市小林多喜二文學碑)

活躍於明治後期至昭和初期的小說家泉鏡花,曾因病在今神奈川縣逗子海岸休養,在1905年起的兩三年休養期中,寫下了神秘文學的傑作《春晝》《春晝後刻》及長篇小說《婦系圖》。由於泉鏡花作品中介紹了許多逗子的風土人情,因此,人們於1990年,在逗子市大崎公園設置了泉鏡花文學碑。泉鏡花文學碑很有趣,是一隻很大的石雕兔子,上刻泉鏡花的一首俳句。那隻兔子模樣的文學碑,很招兒童喜愛。為什麼是只兔子呢,原來泉鏡花幼年時其母說過「收集從你屬相數到七的東西會招來幸運」,結果數到七是兔,母親便送了他一隻水晶做的兔子,從此他一生喜愛兔子。

(逗子市泉鏡花文學碑)

小說、隨筆、詩作家林芙美子,青少年時代都在貧困、屈辱和顛沛流離中度過,18歲開始寫作,27歲時(1930年)發表的《放浪記》是她的成名作。但在日軍侵華時,她被報社派往中國,寫下多篇「從軍記」,太平洋戰爭時又被陸軍報導部派往南洋諸國寫戰地報導,因此被批判為「戰爭協力作家」。戰爭結束到1951年去世的六年間,她寫出了戰後日本普通百姓的悲慘生活,恢復了她的「波瀾萬丈」的寫作。她在多地放浪過,因此多地有其紀念館和文學碑。我在旅行中見到過兩處林芙美子文學碑,一在熊本縣天草島苓北町一家叫做岡野屋的旅館裡,她在那旅館僅住宿一夜,此後寫下了小說《天草灘》,後來旅店女主人為她建立了文學碑;另一處在她幼年時代住過的母親的故鄉——鹿兒島市櫻島古裡町,古裡也是溫泉鄉,林芙美子文學碑就在幾處溫泉旅館的馬路對面,臺階下坐著幼年的她的銅像,碑旁立著一手捧書一手持傘在放浪的她,文學碑上嵌著她的膾炙人口的形容女性的短詩「花のいのちは短くて、苦しきことのみ多かりき」,大意為「花之命短暫,且儘是悲苦事」。

(鹿兒島古裡林芙美子文學碑)

日本名古屋大學豐田講堂前有塊文學碑,是於1998年為中國作家鬱達夫樹立的,碑以福建廈門產的花崗石造成,碑面一側嵌有穿學生服戴學生帽的鬱達夫鑄像,像下有「鬱達夫」三字,碑面另一側刻有「沉淪」兩個大字。此文學碑體現了鬱達夫於1915年進入名古屋大學的前身第八高等學校、畢業後從名古屋去東京的途中、以讀書四年的生活體驗寫下了他早期名作《沉淪》……

(名古屋大學鬱達夫文學碑)

日本的詩碑、歌碑、句碑或許可統稱為詩碑。詩碑在中國隨處可見,比如許多地方都有的杜甫詩碑、白居易詩碑、李白詩碑,比如湖南郴州蘇仙嶺白鹿洞有「秦詞」「蘇跋」「芾書」(秦觀詞、蘇軾作跋、米芾書寫)的三絕碑,蘇州寒山寺《楓橋夜泊》詩碑、武漢東湖的「離騷碑」……不計其數。文學碑呢?湖南鳳凰縣聽濤山上鐫刻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的五彩石,在我看來既是沈從文的墓碑,也應算文學碑吧。在中國銘文為文學碑的,有一處是河北石家莊元氏縣的由「金學鐵文學碑」和「金史良文學碑」組成的「抗日文學碑」,二金是加入朝鮮義勇軍抗日的兩名朝鮮族或朝鮮人作家,曾參加過元氏對日軍的戰鬥。還有二處在延邊,一是延邊大學後山的記念朝鮮族學者、教授的「鄭判龍文學碑」,一是延邊州的朝鮮族小說家柳燃山的「柳燃山文學碑」。

日本有一種「文學散步」的或稱文學流派的文學樣式,我是通過見識到一座野田宇太郎詩碑和多次到福岡縣的水鄉小城柳川市散步而認識到它的。

七年前的一天曾驅車從福岡去同縣的小郡市辦事,趕上了那裡的七夕神社舉行七夕祭,「七夕祭」的後半場是文藝表演,要到傍晚才開始,便在天明時找到了與祭祀織女的七夕神社一河之隔的一座祭祀牛郎的牽牛神社轉了轉。還有時間,便徒步溜達到了不遠處的一個村落,村落中有一座神社,一所三井高等中學、一所松崎保育園,就在保育園隔壁,看到了一座「野田宇太郎詩碑」,當時並不知野田宇太郎是何等人物,問過村人後被告知是大詩人,那保育園就坐落在他原來的家宅上。

福岡縣柳川市濱河臨海,作為古代防禦和供水設施,城周與市中被人工開鑿的水濠圍攏和貫穿,成了一個玲瓏幽靜的水鄉小城。柳川孕育撫育出了北原白秋(詩人、歌人、童謠作家)、檀一雄(小說家、作詞家)、長谷健(小說家兒童、文學者)這樣大師級和獲得「芥川賞」的文人,也引來更多的文人墨客駐足、聚會,所以柳川也有文學之鄉的美譽。

初訪柳川是乘遊船觀覽水鄉風貌。次訪柳川是尋找朱舜水和給予他援助並成為他弟子的安東省庵的足跡、遺址。三訪柳川開始是沿河散步,經水邊的白秋道路到了北原白秋生家,途中看到了檀一雄文學碑、長谷健文學碑和許多詩碑、歌碑。長谷健的文學碑有點意思,因其愛吃豆腐,碑石和底座都做成了豆腐塊狀,每年12月裡人們會在碑前舉行「長谷健豆腐忌」的儀式,儀式後吃煮熱的「湯豆腐」。四訪柳川時才發現以前乘遊船的「乘舟場」的三層小樓前立著一塊「立秋詩碑」,而小樓一個門前掛著一塊上書「松月文人館」的牌子,便饒有興趣地登樓而上。

(柳川北原白秋「立秋」詩碑)

原來那小樓是明治末期的妓樓「懷月樓」,曾一度改為病院,後來是從大正時代直到1994年的料亭「松月」。它的二樓三樓牆上貼滿了許多文人墨客寫在「色紙」上的書畫,還掛著北川白秋和許多文學家的照片,其中有幅1977年七月在松月文人聚會的合影,照片中的人物是文藝雜誌《九州文學》同人劉寒吉、山田牙城、原田種夫等多人,其中一位就是野田宇太郎。

看介紹得知,「立秋詩碑」是為北原白秋的詠懷料亭「松月」的詩《立秋》所立,而「松月」是北原白秋主宰的短歌雜誌《多磨》九州大會召開的地方,是劉寒吉主宰的《九州文學》一些作品的產生地,還是給野田宇太郎的「文學散步」帶來黎明之地。野田宇太郎不僅是詩人,還是作家、文藝評論家、文藝雜誌編輯長,因其於1951年在讀賣新聞上連載了《新東京文學散步》並發行了暢銷的單行本,而始開「文學散步」的文學流派。但為什麼說料亭「松月」是給「文學散步」帶來黎明之地呢,還得從「松月」樓左側的一座「五足の靴碑」(五雙鞋碑)看起。

(佐世保市五足之靴文學碑)

1907年,創立「新詩社」、創刊了《明星》雜誌的歌人與謝野寬(鐵幹),帶著還是大學生的北原白秋、太田正雄、吉井永、平野萬裡四名文學青年,從東京出發到以柳川為中心的九州西部,做了近一個月的「南蠻情緒」(南蠻指葡萄牙、西班牙等南歐人)的旅行,然後五人輪流以一個共同的筆名給「東京二六新聞」寫下了題名《五足の靴》的系列紀行文章,作為南蠻文學的足跡留在了日本文學史中。那次旅行中,他們乘船瀏覽了柳川河,在料亭「松月」暢懷留宿。他們穿五雙鞋的駐足之地都留下了文學碑——「五足の靴碑」。比如福岡市中洲的有百多年歷史的川丈旅館前就有一塊「五足の靴碑」,它告訴今人說,那次五人旅行第一夜是在那裡度過的。

料亭「松月」樓左側的「五足の靴碑」的撰文便出自與他們隔了一代人的野田宇太郎,野田宇太郎多次介紹了《五足の靴》文章,多次主持了《五足の靴》的研討會、紀念會,所有這些都說明紀行文章《五足の靴》對他的《新東京文學散步》的影響,說明料亭「松月」是給他的「文學散步」帶來黎明之地。《新東京文學散步》發行後兩年,野田宇太郎又寫下《九州文學散步》《湘南伊豆文學散步》《關西文學散步》……直到1977年出版的《野田宇太郎文學散步》竟達28卷。他和那些書又影響了諸多文學家寫出了許許多多的「文學散步」。

將文學散步四字移動一下成為散步文學,它可給小說、隨筆作家永井荷風散步小巷尋找東京舊景往事寫出的原名《東京散策記》的《日和木屐》、可給小說家司馬遼太郎散步日本全國寫出的《街道をゆく》(《街道行》)下定義。文學散步還可以為文學、歷史、旅行愛好者沿文學家足跡、作品、文學碑提供一種散步、漫遊方式。

上述歌人與謝野寬(鐵幹)的妻子與謝野晶子也是歌人,還是作家、思想家。在北海道豐浦町禮文華海岸上有個「文學碑公園」,裡面有他們夫妻及歌人齋藤茂吉、小說家伊藤整的多座歌碑、隨筆碑。

這樣的「文學碑公園」在日本有多座,月前曾步行到我住的福岡市郊外山林中的一座原名「日本文學碑公園」的「片江風致公園」,在那裡看到了與謝蕪村、正岡子規、齋藤茂吉、北原白秋、林芙美子、夏目漱石、與謝野晶子、太宰治、森鷗外、永井荷風等22位著名文學家的詩碑、歌碑、句碑、文學碑,自喜是一次愉快的文學散步。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萬葉集》:在中國文學鏡像中找尋日本民族文學的出路
    但,它其實是出自日本奈良時代,著名歌人大伴旅人之手的和歌,收錄於其子大伴家持編纂完成的,日本第一部和歌總集《萬葉集》中,像這樣具有中國文學影子的詩歌在《萬葉集》中可謂汗牛充棟。《萬葉集》是在中國文學的浸潤下形成和發展的。
  • 日本文字文學的誕生與發展
    日本自古以來有豐富的神話、歷史傳說和原始歌謠。8世紀奈良文化時代,引進的儒佛經典對日本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催生了日本古代文字文學的誕生。日本從口頭文學到文字文學的過度期,由於日本沒有固有文字,仍需藉助漢字及其表現,這就給文字化帶來很大的制約。
  • 日本近代文學解讀的可能性
    講座人:陳多友講座題目:日本近代文學解讀的可能性講座語言:漢語講座時間:2017年5月12日14:30講座地點:逸夫樓第四階梯教室陳多友,男,教授,碩士生導師。1987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外語系,1989年取得吉林大學文學碩士學位,2007年獲中山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 日本文學逐步敗亡?
    中國古代習慣了用紀元的年號方法,時至今天在東亞文化圈中,日本是保留這種文化習尚的國家之一。而平成已進入了第27個年頭,今年2015年正是平成二十七年,過了四分一世紀的平成年代,或許也是檢視一下平成特質的適當時候,而文學或許正是一較具新鮮感的切入角度。鈴木洋仁在《平成論》中,特別以「在『文學』中的『平成』」一章,來分析他對平成文學的看法。
  • 日本留學:想去日本讀研?日本文學專業詳解!
    上回有小夥伴諮詢紐扣醬,說想要了解日本文學專業的相關諮詢,那麼想要去日本深造。學習文學專業的同學也請一定不要錯過今天的小科普啦~【簡介】一:什麼是日本文學?日本的文學系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為研究日本文學作品的日本文學系(國文學系)和研究外國文學作品的外國文學系。
  • 英國文學的獨特氣質: 「烏託邦文學」與「反面烏託邦文學」
    英國人對國家政治藍圖設計的濃厚興趣,也表現在文學創作中,由此形成了「烏託邦文學」。它是一種政治文學,對未來的國家政治和世界政治加以暢想、預測並予以形象表現。威廉·莫裡斯《烏有鄉消息》「烏託邦文學」是正面的、理想化的和建構性的,它的核心價值是人與社會的平等、自由與發展。當現實政治生活中出現了與烏託邦的核心價值相反的跡象時,英國作家便以「烏託邦文學」的語言、幻想與諷刺的手法加以批判、否定和解構,於是「反面烏託邦文學」或稱「反烏託邦文學」就出現了。
  • 日本文學在中國30年傳播歷程
    (商報記者 謝迪南)文 化  日本文學發展的力量讓全世界瞠目咋舌:在迄今東亞三位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中,除了泰戈爾,剩下的二位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都來自日本。在中國改革開放近30年的日本文學引進出版過程中,日本現當代的文學名家和文學經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鄰國的渠道,也讓我們收穫了閱讀的快樂,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養料。
  • 從二次元帶你走近日本文學
    小編想說的是,在這種情況下,還怎麼讓人真正愛上文學嘛!?無論你本身是否對文學有興趣,但是選擇學日語的你,對日本文學一無所知真的好嗎?那麼難道沒有簡單輕鬆的接近文學的方法嗎? 當然有啊,在日本這個全民都浸淫在「萌」文化的國家,已經連國家本身都能擬人成各色帥哥萌妹,還有什麼不可以「萌」?那麼今天就讓小編從二次元的角度帶你一窺日本文學,給你介紹能夠輕鬆打開文學世界大門的動漫作品。
  • 知識文學與力量文學,第18屆韓素音翻譯大賽參考譯文∣文學翻譯
    今天「高齋翻碩」給大家分享第18屆韓素音國際翻譯比賽英譯漢原文和官方參考譯文節選。適合MTI翻碩文學翻譯和專八翻譯備考學習原文What is it that we mean by literature?
  • 回到初衷──談翻譯與日本文學
    那時留學生很少,我常和日籍的學長與學弟在一起,參加他們的忘年會:有第一次會、第二次會、第三次會,他們稱為「梯子酒」(近似閩南語的續攤)。一次會很正式,老師學生都參加;二次會比較交心,大概老師就不參加了;三次會比較能敞開心,有時到學長家聊。若沒有參加二次會、三次會,好像很難真正了解他們。日文的「派對」用法很廣,可用於幾個人或數十人,或是一次會到三次會。
  • 《從長安到日本:都城空間與文學考古》:文學考古如何見證長安歷史
    郭雪妮新著《從長安到日本:都城空間與文學考古》,關注長安都市景觀在日本古代「漢」「和」文獻中的演變,跳脫了長安本身而突進到域外文本對於現實長安的書寫,別開生面,應該說是長安文學考古的嚆矢。全書的核心議題,即對在唐朝滅亡以前和以後日本建設國家的不同階段,日本文學文本中亦真亦幻的「真實長安」和「意象長安」進行了絕妙的對比,並將之落實到「東亞都城時代」長安都城真實空間在日本的復刻、變異和折射這一歷史背景中深入理解。
  • 致遠塾日本留學解讀:日本文學專業重要知識點匯總
    比如,英國文學研究,日本文學研究,中國文學研究。之所以根據國家,語種來區分,是因為文學的核心便是語言。在探究一個國家的文學藝術形式時,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要能夠閱讀原文。然後,在這個大框架下,再根據每個文學研究領域的時代,進行進一步區分。比如,日本文學一般分為:上代文學、中古文學、中世文學、近世文學、近現代文學五個時代區分。有時候還會包含「漢文學(日本受容的中國文學)」。
  • 廣州國際文學周將開幕,大批文學名家邀市民共赴文學盛宴
    打造新時代「文學之城」  文學周系列活動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以及「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交流和建設」兩大主題開展,包括「偉大時代的文學徽章——廣州國際文學周暨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盛典」開幕式、「花城國際詩歌之夜」、「回望手寫時代——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80年代手稿展(廣州巡展)」、「寫作坊廣州」發布會以及日本主賓國專題活動、粵港澳文學沙龍等
  • 閻連科解讀日本文學:《縮影》為何被軍國主義封殺
    日本作家德田秋聲在中國文學界,我們常談論歐洲、美國的文學,而對日本文學談論很少,一方面是意識形態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日本距離我們太近,過分熟悉,所以我們不去談論它。我最早讀到的日本小說是德田秋聲的《縮影》,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在中國出版,今天日本作家已經不太看他的小說,讀者幾乎已經忘記了。但是對於我和我這一代中國作家來說,是相當熟悉的,他是日本自然主義文學的一個高峰,而其最高峰的作品就是《縮影》,和《紅樓夢》一樣是沒有寫完的作品。自然主義文學是日本近代文學的一個重要流派,主張恢復到生活的原樣。生活是什麼樣子,就寫成什麼樣子。
  • 東京學術日本留學:日本大學院中國文學專業備考建議
    很多同學因為喜歡日本文化而選擇了日語專業,並且希望能到日本繼續研究日語。日本大學院中文學專攻主要研究的方向有:文學理論、文學研究、影視研究、英美文學、中國文學、日本文學等幾個方面。但是如果鑽研日本文學會涉及到日本文言文,對中國學生不是十分友好,大多數人都很難如願考入日語文學(非日本語教育)專攻。相對而言備考比較容易的是中國文學方向,這也成為了中國學生的一個熱門報考方向。但是,有很多人會疑惑,中國人為什麼要在日本做中國文學的研究呢?
  • 在日本,中國文學專業的研究室到底是什麼樣?
    今天是關於在日本學習中國文學的第二期內容,相信看了上一期欄目的小夥伴已經了解了為什麼要在日本學習中文,那麼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在日本學習中國文學,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學什麼?怎麼學?和國內的學習有什麼不同?今天丘丘膠就帶大家探訪一下日本的中國文學研究室。(以下情況因學校·教授而異。)
  • 閱讀日本文學經典從「小閱讀」開始
    太宰治,同樣成為「日本文學」的代名詞,這位擅寫「私小說」的天才作家,總能輕易抵達年輕人心中敏感和脆弱的角落。日本文學名作的魅力,還需名譯來傳達。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小閱讀·日本文學經典」系列收錄夏目漱石及太宰治的作品共計六部,選用日本文學知名譯者陳德文教授和譚晶華教授的精品譯本,盡善盡美地呈現了百年前名作的本來面目。
  • 日本文學專業好的大學有哪些及就業前景介紹
    日本的文學系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為研究日本的文學作品的日本文學系(國文學系)和研究外國的文學作品的外國文學系。本文蔚藍留學為大家帶來日本文學專業好的大學有哪些及就業前景介紹文學有很多分支,各個分支學習的課程不盡相同。
  • 淺析日本古代名著《平家物語》| 日本文學
    看過我們上一期的觀眾朋友們應該有所了解,《竹取物語》和《源氏物語》比較類似,都是貴族文學,而這次給大家介紹的《平家物語》則是一個標準的平民文學,《平家物語》在現代日本傳唱度也相當高,並且歷史上許多人都參與了
  • 從文學作品看明治時期的日本女性
    這種形象一方面源自外國讀者對日本女性一廂情願的想像,另一方面也源自眾多文藝作品的建構。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走向現代化的發展道路,表面意義上與「傳統」發生斷裂,形成了本土和西方思想兼容並包的局面,這一局面奠定了當代日本社會的基礎。因此,本文將焦點對準發生劇變的明治時期,一窺當時日本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