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已成為青少年第二大死亡原因,背後的緣由引人深思

2020-10-10 諮詢師尤可

大部分人似乎是通過不斷發生的悲劇而被動的認識和了解抑鬱症。

不斷發生的慘劇使抑鬱症被冠以「生命收割機」的名頭,人們越來越重視抑鬱症和了解到抑鬱症的「威力」。

全球有超過3億的抑鬱症患者,而在我國,抑鬱症患病率已達到2.1%。

更觸目驚心的數據顯示,青少年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是抑鬱症。

大部分家長很難把抑鬱症同活潑開朗的青少年聯繫在一起,但研究顯示,抑鬱症正在呈現年輕化趨勢。

青少年患抑鬱症有一定的生理因素:該年齡段的青少年正是快速發育的階段,內部情感兩極化,情緒起伏大,矛盾性的心態導致青少年出現叛逆期。

隨著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突然高漲,青少年內向體驗更深刻,情感生活越來越重要,世界觀開始形成,交友範圍開始縮小,並且開始重視人際關係

被孤立、被嘲笑、被排擠、被冷落、被校園暴力的青少年更容易形成封閉、沉默寡言的性格,因為人際關係的失衡和缺乏社會支持而患上抑鬱症。

在該階段最重要的是學業,中考、高考、父母望子成龍的期望、同學間彼此的各項競爭、環境適應能力差都是抑鬱症的導火索。

就像《小歡喜》裡面的宋倩對英子的嚴厲管教,最後英子不堪忍受患上抑鬱症。

當父母給予的壓力和期望超過了孩子的心理承受水平,孩子長期的忍受和不良情緒的堆積,就會形成抑鬱症

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家庭環境,原生家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父母頻繁爭吵、缺乏父母關愛和照顧的環境中成長的青少年會比在充滿父母關愛環境中長大的青少年更易患上抑鬱症。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依戀,當父母陪伴和教養時間較少,孩子的安全感大幅度下降,內心更敏感和孤獨。

青少年價值觀的不完善以及心智的不成熟性,讓青少年在遇到抑鬱症時,會採取極端的自殺行為。

抑鬱症看似悄無聲息,但它依然是有跡可循。

若是發現青少年有以下跡象,家長們要注意了:

1、與父母對著幹,表現為生活雜亂無章、亂扔衣物,甚至逃學、夜不歸宿、離家出走;

2、身體不適,表現為食欲不振、體重下降快、常常出現乏力感;

3、睡眠障礙,表現為睡眠障礙、失眠、易被驚醒等;

4、安全感低、常常出現嚴重的負罪感和無用感,經常有消極想法和消極情感;

5、精神運動性阻滯,表現為行動遲緩、整日無精打採、對任何事提不起興趣;

這些是青少年抑鬱症的跡象判斷,若這些現象持續時間長,家長還需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及時診斷治療。

很多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的家長因為對抑鬱症的了解甚少,而錯過了孩子最佳的治療時間。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訴求和想法是不可理喻甚至無理取鬧的。

當孩子的訴求一次次的被忽視後,慢慢的就封閉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不願意和父母傾訴

就像那句話:「沒人覺得我病了,他們只是覺得我想太多了。」

當自己的心事無處可說、無人理解時,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因為缺乏理解和支持,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和嘲笑,最後選擇走上絕路。

當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找你傾訴時,不要打著各種「為你好的」理由去規勸他們,他們需要的僅僅是你的聆聽和理解

因為你的態度和評價對他們來說很重要,你的一句負面評價可能會讓他們跌入絕境,你的一句鼓勵可能是把他們從泥潭中拉出來的援手。

理解和陪伴的同時,鼓勵抑鬱症青少年進行體育運動、多參與有益身心的社會活動。

幫助抑鬱症患者培養積極心態,關注積極的方面,將注意力從消極的地方轉移開

了解和學習關於抑鬱症的知識、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社會、學校、家庭都應該要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讓青少年健康成長,遠離抑鬱症!

文章作者簡介:諮詢師尤可,專注於青少年心理,用文字剖析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心理。

#關注精神健康#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是15-29歲人群第二大死亡原因 患者治療率不足10%
    原標題:抑鬱症患者治療率不足10%   本報訊(記者 劉歡)今天是「世界衛生日」,國家衛計委將「共同面對抑鬱,共促心理健康」確定為今年的主題。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
  • 青少年自殺事件頻頻發生:抑鬱症將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第二把利劍
    曾某,女,15歲,從該小區25樓跳下,將樓下試圖接住女兒的父親贈某某砸傷,兩人經搶救無效死亡。我想很多人曾被這位父親的勇敢和他對女兒偉大的愛感動著。但是,我們不知,在過去短短幾個月時間裡,很多孩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了以極端的方式離開了人世。
  • 年輕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竟然是抑鬱症?
    【抑鬱症並不遙遠,笑容可能只是他們的偽裝】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並正確看待抑鬱症! ​
  • 抑鬱症納入高中體檢「虎媽、狼爸」雞娃背後是病了的青少年
    近日,一則「將抑鬱症納入高中及高校學生體檢」的消息登上了熱搜,消息中明確了對於中學、高等院校學生心理建設的重視。消息一出引發全民熱議,「青少年抑鬱症」、「心理健康」等話題再次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然而,人體從百米高空墜落的巨大衝擊力將父親擊傷,最終父女二人皆因搶救無效死亡。
  • 抑鬱症納入高中體檢 「虎媽、狼爸」雞娃背後是病了的青少年
    近日,一則「將抑鬱症納入高中及高校學生體檢」的消息登上了熱搜,該消息來源於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確對於中學、高等院校學生心理建設的重視。消息一出引發全民熱議,「青少年抑鬱症」、「心理健康」等話題再次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
  • 抑鬱症成為第二大殺手 我國加大抑鬱症防治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有關要求,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鼓勵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近日印發《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體檢中心、高等院校等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抑鬱症篩查。
  • 青少年心理素質抗壓能力差,成為患抑鬱症的原因,社會該如何解決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青少年的心理素質能力和抗壓能力,普遍要比同齡段歐美孩子要差好多,在我國青少年特別是初高中患抑鬱症的概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五點三六,在這之中女生的患病機率要普遍高於男性,截止到目前,抑鬱症已經上升到全球第四大疾病負擔之一,大約有七分之一的人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不經意地受到外界或內心的壓抑來觸發抑鬱症的發病機率
  • 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什麼原因導致抑鬱症?
    一、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根據央視報導,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有人認為,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而正是因為這種錯誤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並不能被及時發現同時進行治療。抑鬱症的三大主要症狀:情緒低、興趣降低、精力及行為減少。
  • 青少年抑鬱症越來越普遍?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在美國青少年中,自殺是意外事故之後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據估計,每年有50萬名青少年嘗試自殺,其中大約5000人會死亡。 這只是大概數字,但可見,青少年自殺已經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其中,青少年抑鬱症往往是根本原因。
  • 抑鬱症已經成為了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抑鬱症帶給我們的威脅越來越大,現如今,抑鬱症已經成為了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最近,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其中將抑鬱症納入了學生健康體檢內容,並且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那麼如何進行抑鬱症自查,如何消除抑鬱情緒呢,遇到抑鬱症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 青少年抑鬱症:致死率僅次於車禍,但父母對它卻一無所知
    2014年比2013年增長了52%,2015年更比2014年增長了89%,而抑鬱症已經成為繼車禍之後,14-28歲人群的第二大致死原因。青少年抑鬱症的後果不言而喻,但更值得人警醒的是,這些青少年背負的,不僅是抑鬱症的痛苦,還有父母的不理解。
  • 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逐年上升 國家衛健委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預計現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療。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而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 提起抑鬱症,我們似乎總聽到這樣的評價:「現在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生活已經夠好了,還是太矯情。」所以這次,我們就來聊聊被誤解的抑鬱症和被忽視的青少年抑鬱症。
  • 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怎麼辦?家長如何預防青少年抑鬱症?睿智燈塔
    抑鬱症不分男女,也不分老少。據研究表明,近年來抑鬱症患者主要出現在青少年當中,青少年抑鬱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對家庭以及未來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怎麼辦呢?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在青少年中。由於同伴的壓力、家庭關係、學業期望、生理變化等因素,導致青少年心理出現煩躁、憤怒、悲傷、絕望、經常哭泣、自我傷害等心理現象的產生。
  • 抑鬱症不是「作」!患病率達2.1%,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
    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但是能接受有效治療的患者卻不足一半在10至19歲的青少年中抑鬱症是致病和致殘主要原因為什麼青少年在無憂無慮的年齡,反而抑鬱症頻發?劉歡歡介紹,青少年患抑鬱症的原因有很多,如體內激素水平變化、自我意識急劇發展以及學業等各方面的壓力,都能影響情緒,從而誘發抑鬱症。
  • 青少年自殺的背後原因
    青少年自殺現象越來越越嚴重!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每每聽到這樣的消息,相信每個做父母的都會感到十分痛心和惋惜!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如今的這種現象呢?有人提出是缺乏死亡教育,是因為青少年無知者無畏。有人提出是抑鬱症而引起。還有人提出是現在的青少年太脆弱了。更有人提出現在孩子缺乏挫折教育,是因為父母太過溺愛孩子。.
  • 「警惕」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
    抑鬱症,更像是一場「重感冒」。而且,它離我們每個人並不遙遠……作為高發病率的常見疾病,抑鬱症正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其中,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群是我國抑鬱症的重點防治人群。因此,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並正確看待抑鬱症!
  • 抑鬱症患者背後的「燃燈者」
    在每年約有100萬人自殺的龐大患者群體背後,如今已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支持者。這些為小黑屋點燃燈火的人,有的是抑鬱症患者或家屬,有的是專業的從業者。這是一種比身體疾病更易沾染「恥感」的疾病。在中國,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萌生過自殺念頭的任可,不能忍受抑鬱症成為「死亡」的緣由;她社群裡的患者,為了到醫院取藥,對單位編造出痛經、拔智齒、為家裡的貓做絕育等眾多理由。
  • 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逐年上升 國家衛健委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預計現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療。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而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提起抑鬱症,我們似乎總聽到這樣的評價:「現在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生活已經夠好了,還是太矯情。」
  • 青少年抑鬱的家庭因素
    有研究顯示表明,在全球範圍內,抑鬱症已成為青少年繼車禍之後的第二大致死原因。事實或許因國家和地區而異,但重視孩子的心理成長,應當成為一種教育共識。青少年抑鬱症的發病率較高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了,例如高考壓力、情感受傷、心理壓抑等是常見的青少年抑鬱症發病原因,不過具體青少年抑鬱症的原因是什麼呢?現在的早戀已經從高中提前到中學,甚至小學,而懵懂、速食的愛情更是讓諸多感情經驗不足的學生倍受傷害,脆弱的感情一旦出現變故,就很容易誘發青少年抑鬱症。
  • 紅網調查|青少年抑鬱症:正在慢慢被看見
    如今,胡果已21歲,這道手腕上淺紅色的刀割痕,依舊依稀可見。她在2018年才被確診為重度抑鬱,但從初一開始,自我傷害的行為已持續了10年。「克制不住自己,就像吸毒一樣」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11月5日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大約每五個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正遭受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在15至19歲的青少年群體中,自殺位列第二大死亡原因。胡果承認自殘是痛的,但是痛感幾乎成了唯一起作用的發洩方式。「感覺自己是一副軀殼,需要一點疼痛來找到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