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怎麼辦?家長如何預防青少年抑鬱症?睿智燈塔

2020-09-12 睿智燈塔家庭教育

抑鬱症不分男女,也不分老少。據研究表明,近年來抑鬱症患者主要出現在青少年當中,青少年抑鬱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對家庭以及未來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怎麼辦呢?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在青少年中。由於同伴的壓力、家庭關係、學業期望、生理變化等因素,導致青少年心理出現煩躁、憤怒、悲傷、絕望、經常哭泣、自我傷害等心理現象的產生。

什麼是青春期抑鬱症?

當你的孩子有以下情況時,可能是ta患上了抑鬱症:

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懷著悲傷或易怒的情緒。你的孩子可能會說他們感到悲傷或憤怒,有時也會淚流滿面或脾氣暴躁。

不再喜歡那些曾經讓ta快樂的事情。

體重或飲食量的顯著上升或下降。

不再想和家人或朋友待在一起。

缺乏精力,無法完成簡單的事情。

感到沒有價值、內疚或自卑。

難以集中精力或做出選擇,可能伴隨著學習成績的下降。

不關心未來會發生什麼。

雖然身體正常,但會感到疼痛。

經常想到死亡或自殺。

以上的跡象可能出現在沒有抑鬱的孩子身上,但當這些症狀同時頻繁出現時,則可能是抑鬱的前兆。

因此,作為家長應該重視起來。


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還將抑鬱症篩查納入了大學生健康體檢的內容中。

那麼,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怎麼辦?家長如何預防青少年抑鬱症呢?

具體方法有以下幾點,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讓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運動,並且鼓勵孩子和朋友或家人積極聯繫和進行娛樂活動。

2、與父母一對一,對孩子的良好行為進行表揚,鼓勵他們尋找自己的長處,拉近親子關係。

3、尋找孩子悲觀的原因,和孩子談論一些欺負行為,如果孩子表現的很悲觀,建議父母加強引導和關注。如果無法解決,建議尋求幫助。

4、減少孩子的壓力,因為大多數青少年壓力承受能力較低,家長不要對孩子提出過多的要求。

5、與孩子交談並傾聽他們的愛與支持,鼓勵青少年分享自己的感受,包括對死亡的看法,引導孩子以更加積極的方式看待問題。

6、要讓孩子遠離刀具、繩子、酒精等危險用品。

7、需要整理一份清單,用於孩子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打電話給內心信賴的人。

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怎麼辦?以上就是關於如何預防青少年抑鬱症的幾點建議和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父母。同時,希望家長平常能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關注孩子的各種問題。

關注睿智燈塔,了解更多孩子成長信息。睿智燈塔和各位家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患有抑鬱症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青春期抑鬱症?
    文章轉載自睿智燈塔公眾號,一個有溫度的分享者,給家長和朋友們帶來更多育兒方法,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並關注!後來,父親把醫院的診斷證明發給了老師,確認曾某確實患有抑鬱症。但是沒想到,還是出現了這樣的慘劇。那麼,孩子患有抑鬱症怎麼辦?
  • 青少年抑鬱症如何識別?怎麼辦?這份指南收好了
    青少年時期本是有夢想、有活力、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花樣年華,但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悲劇開始頻繁地刺痛我們的眼球。其中,青少年抑鬱症最為高發。 如何儘早識別孩子心理狀況的異常,如何正確與他們相處,提前預防青少年抑鬱症?
  • 抑鬱症「魔爪」伸向青少年
    「真不知道怎麼辦了,孩子『懶』在家裡,怎麼勸怎麼罵都不願意來上學。」2020年9月,陝西省寶雞市石油中學心理教師劉海燕,在校園裡碰見了一位為孩子辦請假手續的家長。簡單聊過幾句,劉海燕意識到,「這孩子有非常典型的抑鬱症症狀」。家長聽了她的建議,帶著總是「提不起精神」「怏怏不樂」的孩子去了醫院精神科,診斷結果是「重度抑鬱症」。
  • 青少年抑鬱症越來越普遍?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研究結果表明,每8名青少年中就有1名患有抑鬱症,而且青少年抑鬱症傾向於反覆發作。 一旦青少年經歷了一次抑鬱症發作,他很可能會再次出現抑鬱。 哪些青少年容易出現抑鬱症? 心理因素:青少年出現抑鬱的原因有很多。
  • 青少年該如何應對抑鬱症的發生?家長限制小孩玩手機對嗎?
    該如何應對高發的青春期抑鬱問題?首先,青少年正處於人生的困難時期。許多正在發生的變化,身體、心理的變化會讓你感覺生活在失控。眾所周知,很多時候,青少年的「喜怒無常」、長時間睡眠和不願與家人在一起會被認為是「正常」行為而被忽視,作為家長或青少年本人,應該注意自己是否有以下行為:1、睡眠習慣的改變。2、無所事事,對生活沒興趣。3、生活、學習或者工作中難以集中注意力。
  • 青少年抑鬱症,如何拯救你,我的孩子?
    許多人現在都患上了抑鬱症,這其中,不乏許多十幾二十歲的花季少年和少女。而抑鬱症也在危害著許許多多學生的健康,得不到良好的治療,從而喪失了生命,造成了一個一個的人間悲劇……許多人現在都有患抑鬱症的風險,新聞報導上面有許多孩子自殺身亡的事件報導,就不完全統計,全球現在患有抑鬱症的人數約有四億人,這個龐大的數字背後是一個一個的人間悲劇。
  • 青少年抑鬱症,如果影響他們的一生?
    在我們印象中,青少年應該是蓬勃向上,充滿朝氣的一群人,那為什麼會患有抑鬱症呢?一方面,如果父母有過婚姻離異、經常吵架等方面的問題,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嚴重的影響,再加上有的時候無暇顧及孩子的心情,就會因此患有抑鬱症;另外一方面,有些父母對孩子期望值很高,希望孩子方方面面都是優秀的,從來不會顧及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導致孩子因為壓力過大而出現抑鬱症。
  • 青少年抑鬱症如何正確引導?
    抑鬱症在近些年比較常見,這個疾病還可以出現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抑鬱遠不止心情不好這樣簡單,它是一種可能會影響到個體生活各個方面的嚴重健康問題。那麼,青少年抑鬱症如何正確引導?南京精神病院醫生講解青少年抑鬱症如何正確引導:1、培養青少年的興趣愛好。
  • 青少年抑鬱症的跡象和症狀?家長該如何溝通?
    青少年雖然是在學校時期,但是繁重的學習壓力和家長殷切的期待,足以讓他們的內心充滿壓力。據數據統計表明,約有近30%的青少年在壓力大的情況下出現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可怕的是,他們幾乎沒有受到關注和適當的治療。
  • 警惕青少年抑鬱症
    青少年從家人、朋友、團體中獲得的合適的支持、尊重、理解越高,其主觀幸福感就越高,也越能有效預防抑鬱的發生。  青少年抑鬱的概念  抑鬱影響到了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和生活質量,嚴重者會悲觀絕望,甚至自殺。因此,抑鬱作為21世紀影響人類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對於青少年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 面對越來越普遍的青少年抑鬱症,我們應該怎麼做?
    有相關數據統計,我國17歲以下的青少年中,約3000萬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高達20多萬,其趨勢逐年上升。且我院青少年抑鬱症的接診總量也大幅上漲,由此可見,抑鬱症年輕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 青少年抑鬱症會自愈嗎?家長做好這幾點,守護孩子心理健康
    青少年如果是出現輕度的抑鬱症,通過積極的開導,及時採取適當的有氧運動以及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將自己的困難和不開心及時的傾訴出來,慢慢可以自愈。青少年抑鬱症的預防,首先就是要從不給自己設置過高目標開始。另外父母也要多鼓勵孩子,儘量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從性格上進行改變,多看別人的優點。
  • 紅網調查|青少年抑鬱症:正在慢慢被看見
    2020年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確定了試點地區到2022年的工作目標,任務中特別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像胡果這樣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正在慢慢被看見。
  • 青少年抑鬱症|他們不是「青春期叛逆」,而是「抑鬱症」
    老師、家長、同學都不理解抑鬱症,更不理解她為什麼會患上抑鬱症。青春期是抑鬱症的高發階段,也和青少年自身的生理特點有密切關係。他們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壓力,可用來應對壓力的工具卻更少。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人格重塑的階段,這個時期裡他們本身的氣質就是抑鬱的。但如果小時候的依戀關係建立得很好,就可以順利度過青春期。
  • 青少年抑鬱症很可怕,但也沒有那麼可怕
    其中,與學生有關的有兩項:一是把抑鬱症情緒篩查加入了高中和高校的學生體檢項目,二是要求青少年教育,也就是學校教育配備心理健康老師、增設課程等。具體如下:應該說,青少年教育是預防青少年抑鬱症最好的措施。上邊方案中寫道:「每學期聘請專業人員進行授課,指導學生科學認識抑鬱症」。我讀到這句話,頭皮就發麻,這就類似於在高速公路上設置標誌牌,告訴你此處事故多發,或者水庫邊設置提示水深嚴禁下水。這種教育並不能在孩子的內心建立起真正自覺的防線,因為抑鬱症也不是孩子想要的,更不是他們想得就可以得,或者不想得就可以不得。
  • 青少年期抑鬱症的日常應對策略
    註:此文為詳細介紹青少年抑鬱症的應對,如果你已經度過了其中的某個階段,可以跳過翻看剩餘內容。在青少年時期經歷抑鬱症首次發作的鬱友很多,在這樣關鍵的成長期經歷抑鬱症是一件較為棘手的事情:身體需要營養和健康的身心以支持,身體的發育、學業開始繁重並處在關鍵時期、處在叛逆期等等。
  • 青少年抑鬱症別被忽視
    引發全網關注的「初三男生被家長扇耳光跳樓身亡」事件將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再一次帶到了大眾視野。青少年時期本應是有夢想、有活力、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花樣年華,但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悲劇卻開始頻繁地刺痛我們的眼球。其中,青少年抑鬱症尤為高發。
  • 紅網調查|青少年抑鬱症:正在慢慢被看見
    2020年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確定了試點地區到2022年的工作目標,任務中特別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像胡果這樣患有抑鬱症青少年,正在慢慢被看見。
  • 年少也知愁滋味——青少年抑鬱症父母的必備指南
    對於那些孩子有患抑鬱症的家庭來說,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滿挑戰。 這些家庭中的父母可能會在每一個細節上都變得小心翼翼,有時孩子病情的波動也會令他們手足無措。 對於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來說,家人可能是他們唯一的希冀,理應成為能夠提供支持和溫暖的港灣。
  • 青春期抑鬱症:當叛逆碰到抑鬱,作為家長要怎麼辦?
    ,逐漸打開心扉,但社會對抑鬱症的關注普遍集中到青年和老年群體,大家漏掉了最需要關心的青少年。3、家族遺傳性因素對青少年抑鬱起一定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青少年引發抑鬱症的原因。約一半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家裡,至少有一個人患有抑鬱症。青少年的高級推理能力讓他們更容易去「揣摩言外之意」,放大他們對情境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