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該如何應對抑鬱症的發生?家長限制小孩玩手機對嗎?

2020-11-19 榮新奇教授

青少年是我們國家以及民族的未來,因此,青少年的身體、心理健康對國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青少年的身體、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近日,教育部宣布中考體育將達到和語數外同分值水平,國家將全面重視青少年身體方面的健康問題。然而,另外還有個問題便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不斷上升的數據統計表明,青少年的抑鬱症呈不斷上升趨勢、並有大量青少年的抑鬱情緒在增加。其中一項研究報告稱住院的青少年在過去的十年裡,自殺行為或自殺想法增加了一倍。其他數據顯示,自1960年以來,青少年自殺人數增加了兩倍。如果把這兩個統計數據放在一起,你就會清楚地看到,青少年抑鬱是一直在呈上升趨勢的,且沒有一點緩和的趨勢。隨著青少年抑鬱症的增多,青少年飲酒和吸毒的人數也在增加。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鄉村小鎮,這些問題的新聞報告到處都在。

那麼作為父母或者青少年本人,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心理方面已經有些」問題「了呢?該如何應對高發的青春期抑鬱問題?

首先,青少年正處於人生的困難時期。許多正在發生的變化,身體、心理的變化會讓你感覺生活在失控。眾所周知,很多時候,青少年的「喜怒無常」、長時間睡眠和不願與家人在一起會被認為是「正常」行為而被忽視,作為家長或青少年本人,應該注意自己是否有以下行為:1、睡眠習慣的改變。2、無所事事,對生活沒興趣。3、生活、學習或者工作中難以集中注意力。4、經常感到無助、自我否定、內疚等、遠離家人朋友。5、體重變化大、學習成績下降明顯。6、易怒、悲傷、流淚。當有上述6點中的某些現象時,應該家長注意或自我注意,這可能是抑鬱症的開始。

那麼該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呢?抑鬱症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沒有正確的心理引導,導致前面的現象加重並慢慢形成心理問題或抑鬱症。這裡給大家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1、限制上網、手機、社交媒體平臺的使用時間。

這一點相信很多家長在這方面有做過努力或者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建議在限制時間的時候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要暴力幹涉,讓青少年合理安排時間,不要沉迷於其中。

2、學習或提高自理能力

當人們患上抑鬱症時,首先要停止的事情之一就是被人照顧,要自理。這包括營養、個人衛生和睡眠。為了幫助減少青少年抑鬱,需要更多地關注教育孩子良好的自我保健習慣和習慣。這包括每天鍛鍊身體,哪怕是小運動。體育鍛鍊對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都有好處。它能讓內啡肽運轉,從而增加幸福感。

3、增強自尊和自信

養成增強自信和自尊的習慣可以幫助那些患有抑鬱症的人。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開始每天記錄自己的成功。在每一天結束時,寫下你一天中至少三次成功的經歷。這些東西可以是大項目,也可以是小細節;重要的是你每天都這樣做。這有助於你看到你正在成功的領域,而不是專注於你似乎失敗的領域。

4、尋求專業幫助

很多青少年會認為尋求心理諮詢會有一種恥辱感、不好意思的表現,包括抑鬱,其實當我們談論和解決心理健康和抑鬱的話題越多,我們就能越快消除這種恥辱感。如果你是一個患有抑鬱症症狀的青少年,或者你是一個家長,你的孩子出現了抑鬱症狀,請立即尋求幫助。專業心理諮詢師、催眠師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少走彎路,有多種方法可以幫助你克服這些挑戰。

相關焦點

  • 青少年抑鬱症的跡象和症狀?家長該如何溝通?
    青少年雖然是在學校時期,但是繁重的學習壓力和家長殷切的期待,足以讓他們的內心充滿壓力。據數據統計表明,約有近30%的青少年在壓力大的情況下出現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可怕的是,他們幾乎沒有受到關注和適當的治療。
  • 青少年出現抑鬱症狀,家長該如何應對?
    編者按 世界衛生組織有一項專門針對抑鬱症患者的統計數據,發現有75%的患者的抑鬱首次發作都是在兒童期或者青春期。疫情期間,我們聽到很多孩子因為一點小小的不順心,離家出走或自殺的新聞,這些悲劇的發生歸根結底是因為孩子心理上的疾病未被重視。
  • 青少年期抑鬱症的日常應對策略
    註:此文為詳細介紹青少年抑鬱症的應對,如果你已經度過了其中的某個階段,可以跳過翻看剩餘內容。在青少年時期經歷抑鬱症首次發作的鬱友很多,在這樣關鍵的成長期經歷抑鬱症是一件較為棘手的事情:身體需要營養和健康的身心以支持,身體的發育、學業開始繁重並處在關鍵時期、處在叛逆期等等。
  • 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怎麼辦?家長如何預防青少年抑鬱症?睿智燈塔
    抑鬱症不分男女,也不分老少。據研究表明,近年來抑鬱症患者主要出現在青少年當中,青少年抑鬱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對家庭以及未來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怎麼辦呢?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在青少年中。由於同伴的壓力、家庭關係、學業期望、生理變化等因素,導致青少年心理出現煩躁、憤怒、悲傷、絕望、經常哭泣、自我傷害等心理現象的產生。
  • 青少年抑鬱症越來越普遍?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研究結果表明,每8名青少年中就有1名患有抑鬱症,而且青少年抑鬱症傾向於反覆發作。 一旦青少年經歷了一次抑鬱症發作,他很可能會再次出現抑鬱。 哪些青少年容易出現抑鬱症? 心理因素:青少年出現抑鬱的原因有很多。
  • 家長應該如何面對青少年抑鬱?
    青少年面對許多壓力,從青春期的變化到關於自己是誰、可以與誰融洽相處的困惑。這些混亂和不確定狀態的存在使得區分正常的成長的煩惱與抑鬱症並不總是容易的事情。然而,青少年抑鬱遠不止心情不好這樣簡單,它是一種可能會影響到個體生活各個方面的嚴重健康問題。幸運的是,青少年抑鬱是可以治療的,家長也可以在其中提供幫助。父母的愛、引導和支持對於抑鬱症青少年的康復、讓生活回歸正軌大有裨益。
  • 抑鬱症「魔爪」伸向青少年
    青少年為何是抑鬱症防治的重點人群?近年來,青少年抑鬱症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學校心理教育工作面臨哪些困難?如何織密青少年抑鬱症防治網?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面對青少年抑鬱症,作為第一監護人的家長應對得好嗎? 「大多數家長發現孩子患病,是從孩子宣布不上學時開始的。」張進說,面對孩子的情緒變化,家長們通常缺少「警醒」和「覺察」,並不願意承認孩子病了。
  • 小孩玩遊戲充值後,法律明確規定這錢可退,家長又該如何操作呢
    近期全國發生多起小孩在家上網課,拿家長手機玩遊戲高額充值,看直播高額「打賞」主播的事件,充值「打賞」的數額還不小,有的竟能高達十萬元以上。比如下面這兩位。小孩玩遊戲竟將奶奶7萬元養老錢一充而光某地的彭先生爆料,其兒子明明拿奶奶的手機玩遊戲,充值了7萬多,全家人也正急得焦頭爛額。
  • 青少年抑鬱症患者健康教育處方
    姓名: 性別: 年齡: 診斷:青少年抑鬱症是起病於青少年時期,以反覆出現的抑鬱發作為主要表現的精神障礙。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晰。遺傳因素與該疾病相關,心理社會因素(如應激性生活事件)可能誘發該疾病的發作。
  • 騰訊遊戲登錄準入門檻再提高,真的能限制青少年玩遊戲時間嗎?
    實名制和防沉迷系統此前,騰訊曾推出網絡實名制和防沉迷系統,以期通過身份證號驗證和限制遊戲時長來遏制青少年的遊戲癮。3月份又推出「兒童鎖」系統,要求13周歲以下的兒童要想玩遊戲必須通過家長的解鎖驗證。但是在試點過程中,一些不玩遊戲的家長被迫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潛在客戶群體的遊戲癮。青少年真的會因此減少玩遊戲嗎?騰訊的試點活動真的只是為了限制青少年的玩遊戲時間嗎?也許還需要再認真斟酌。
  • 年少也知愁滋味——青少年抑鬱症父母的必備指南
    要區分青春期的成長煩惱和真正的抑鬱症,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我們可以學著去了解如何識別抑鬱症的跡象和症狀,並最大程度地給予孩子幫助。 今天,我們將為家長們提供詳盡的指導和建議,或許能夠幫助大家度過艱難的時刻。
  • 孩子抑鬱症?關於青少年抑鬱你不了解的真相
    編者按:最近接到的青少年諮詢愈發地多了。其中有很大一類都是家長和孩子拿著診斷找到我們,孩子被診斷為抑鬱症。然後這時候孩子的家長一下子就亂了陣腳,因為在家長的認知裡,這種病症是他們沒見過的也是沒有應對過的,所以很多時候家長來找到我們的時候都是慌亂和無助的。今天這篇文章洪揚老師會通過一些案例和理論帶大家走近青少年抑鬱。抑鬱症是什麼?
  • #家長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鬱症#
    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表揚了她,然後她母親緊接著說了句「用功,假用功。」言語裡那股子說反話,鄙夷嘲諷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醫生急得跳腳:「又說了又說了……」無奈,真的就是無奈,無論怎麼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要去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醫生們辛辛苦苦修修補補把孩子的心理問題救回來了,家長一句話,前功盡棄。
  • 開學了,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如何引導
    您的孩子喜歡玩手機嗎?,對孩子使用手機加以限制。儘管現實中一定有不少自律的家長,但我們的確也能看到一些家長,一邊呵斥孩子不要玩手機,一邊又在孩子面前醉心於手機不能自拔。,找到應對方法。但是還是建議父母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比如可以乘孩子睡覺或者寫作業時,發完所有該發的簡訊和郵件。
  • 家長居然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鬱症?
    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表揚了她,然後她母親緊接著說了句「用功,假用功。」言語裡那股子說反話,鄙夷嘲諷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醫生急的跳腳:「又說了又說了……」無奈,真的就是無奈,無論怎麼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要去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醫生們辛辛苦苦修修補補把孩子的心理問題救回來了,家長一句話,前功盡棄。
  • 青少年抑鬱症,如何拯救你,我的孩子?
    許多人現在都患上了抑鬱症,這其中,不乏許多十幾二十歲的花季少年和少女。而抑鬱症也在危害著許許多多學生的健康,得不到良好的治療,從而喪失了生命,造成了一個一個的人間悲劇……許多人現在都有患抑鬱症的風險,新聞報導上面有許多孩子自殺身亡的事件報導,就不完全統計,全球現在患有抑鬱症的人數約有四億人,這個龐大的數字背後是一個一個的人間悲劇。
  • 警惕青少年抑鬱症發生的這兩類表現,讓抑鬱結束在萌芽階段
    青少年抑鬱症是一個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會導致持續的悲傷感和對生活的興趣喪失。它會影響青少年的思維、感覺和行為,並可能導致情緒以及功能身體方面的問題。儘管抑鬱症可能在生活中的任何時間發生,但很多時候都難以被發覺,從而導致錯失最佳的治療幹預時間,那麼,青少年抑鬱症發生會有哪兩類表現呢?
  • 青少年抑鬱症如何識別?怎麼辦?這份指南收好了
    青少年時期本是有夢想、有活力、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花樣年華,但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悲劇開始頻繁地刺痛我們的眼球。其中,青少年抑鬱症最為高發。 如何儘早識別孩子心理狀況的異常,如何正確與他們相處,提前預防青少年抑鬱症?
  • 如何避免青少年發生自殺悲劇?心理幹預和家庭關注才是正確的道路
    不可忽視的青少年抑鬱症近年來,因「青少年抑鬱症」引起的相關事件成為頻頻發生,這群處於風華正茂年紀的人每一件青少年自殺事件都應引起家長們的重視,在關注孩子的學習和身體健康的同時,保證他們的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刻不容緩。
  • 孩子假期玩手機遊戲上癮了,開學該怎麼辦?
    面對即將開始的新學期,有不少學生暑期裡玩手機遊戲玩到晝夜不分,甚至廢寢忘食。那些試圖把孩子從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旁拉出來的家長都知道,把孩子和社交媒體、在線遊戲和視頻分開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青少年還不夠成熟,無法控制自己使用智慧型手機,但家長如果簡單地沒收手機往往會適得其反,給孩子帶來焦慮和逆反行為,甚至學業下滑和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