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鬱症會自愈嗎?家長做好這幾點,守護孩子心理健康

2021-01-21 醫聯媒體

青少年如果是出現輕度的抑鬱症,通過積極的開導,及時採取適當的有氧運動以及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將自己的困難和不開心及時的傾訴出來,慢慢可以自愈。青少年抑鬱症的預防,首先就是要從不給自己設置過高目標開始。另外父母也要多鼓勵孩子,儘量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從性格上進行改變,多看別人的優點。

青少年抑鬱症會自愈嗎?

一般青少年出現輕度抑鬱症是可以治好的。輕度抑鬱症的青少年,通常自己能夠知道自己的情緒變得低落,並且能夠感覺到自己經常不開心,體力有所下降等易於症狀。如果在這時自己能夠在生活方面採取一些方法就可以自愈。這時青少年患者每天要堅持進行一些有氧運動,能夠提高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的功能。

另外平時也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像是聽歌、唱歌、運動、積極的交朋友,能夠轉移注意力。通常和一些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人交往,對朋友傾訴一些困難和不開心,讓身邊的人可以幫助青少年開解抑鬱情緒,這樣慢慢就可以得到消除。但是中重度抑鬱症一般難以自愈。

青少年如何預防抑鬱症?

青少年抑鬱存在有一些易感因素,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抑鬱症。如果青少年的父母單方或者是雙方存在有抑鬱症的話,孩子出現抑鬱症的機率就會相對比較高,尤其是母親出現產後抑鬱症,孩子出現抑鬱症的機率會更高。

預防青少年抑鬱症,首先家長要改變自己的性格,改變抑鬱思維。也就是遇事要儘量往積極的方面來想,平時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多看孩子的優點,儘量去鼓勵孩子。家長的態度對於孩子預防抑鬱症會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另外就是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學習成績是對孩子最大的壓力,這時儘量不要在學習方面有過高的目標。

相關焦點

  • 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怎麼辦?家長如何預防青少年抑鬱症?睿智燈塔
    抑鬱症不分男女,也不分老少。據研究表明,近年來抑鬱症患者主要出現在青少年當中,青少年抑鬱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對家庭以及未來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怎麼辦呢?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在青少年中。由於同伴的壓力、家庭關係、學業期望、生理變化等因素,導致青少年心理出現煩躁、憤怒、悲傷、絕望、經常哭泣、自我傷害等心理現象的產生。
  • 請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謹防青少年抑鬱症
    有不少人把抑鬱症歸結於性格或心理上出現了問題,以為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會患上抑鬱症。事實上,抑鬱症並不是單純的心理問題,開朗的人也會得抑鬱症。抑鬱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類綜合症,它不僅包含沮喪悲傷,還有喪失興趣、疲倦、焦慮、厭食或暴食、失眠或嗜睡等因素。
  • 青少年患抑鬱症人數顯著提高,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
    導讀: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都關注到了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問題上來,也漸漸地發現其實孩子的成長並不是無憂無慮的,尤其是在青少年時期的關鍵階段,他們的三觀建立和個人思想的形成都到了至關重要的時間。,很多青少年都會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心理問題,其中就有我們最常聽聞的抑鬱症。
  • 青少年該如何應對抑鬱症的發生?家長限制小孩玩手機對嗎?
    青少年是我們國家以及民族的未來,因此,青少年的身體、心理健康對國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青少年的身體、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近日,教育部宣布中考體育將達到和語數外同分值水平,國家將全面重視青少年身體方面的健康問題。然而,另外還有個問題便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 青少年也會患抑鬱症?「幕後黑手」到底是什麼,你了解嗎?
    前段時間頻頻有青少年跳樓自殺的新聞,很多孩子跳樓輕生的「幕後黑手」就是抑鬱症。關於抑鬱症,之前並不被大家了解,但是隨著越來越多孩子的患病率,讓大家不得不接受它的嚴重性。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每天的事情就是學習,沒有什麼其他的壓力來源,不明白孩子為何患病,也分辨不出來抑鬱症的病症。
  • 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平臺:幫助青少年做好心理健康防護
    面對網絡上實時更新的疫情信息,青少年朋友們可能會感到迷茫、緊張不安,甚至出現恐慌。面對疫情,如何緩解青少年朋友們的焦慮和恐慌?如何幫助他們做好心理健康防護?「同心戰疫 守護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專項行動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聯合華心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發起,推出「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平臺」。
  • 被忽視的青少年抑鬱症 | 家長多留意,孩子才不會太「矯情」
    據統計,有接近75%的青少年抑鬱症患者未得到適當的治療,其中在10至19歲的青少年中,抑鬱症是致病、致殘的主要原因。在國內,兒童青少年抑鬱障礙發病率高達4.8%—22.8%,近年來,青少年抑鬱症呈現患病率上升且發病年齡下降的趨勢。
  • 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市首個兒童心理衛生專科門診開診 張冰 張晗     下周起,我市首個兒童心理衛生專科門診正式在市人民醫院(中醫醫院)開診。    今後,我市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無須出疆,在本市就能得到專業化、規範化的診治。
  • 抑鬱症篩查納入高校體檢,現在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還來得及嗎?
    這個提議也是直接上了熱搜,多數網友紛紛表示支持,這樣可以很好的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但是也有部分網友比較擔心,如果說孩子被查處心理問題被學生以及老師知道後,會不會受到歧視造成二次傷害。根據最新數據調查顯示,抑鬱症越來越往低齡化趨勢進發了。
  • 抑鬱症「魔爪」伸向青少年
    其中,家庭關係尤其是親子關係,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尤為重要的因素。 面對青少年抑鬱症,作為第一監護人的家長應對得好嗎? 「大多數家長發現孩子患病,是從孩子宣布不上學時開始的。」張進說,面對孩子的情緒變化,家長們通常缺少「警醒」和「覺察」,並不願意承認孩子病了。
  • 高中、大學體檢將篩查抑鬱症!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 青少年抑鬱症,如何拯救你,我的孩子?
    許多人現在都患上了抑鬱症,這其中,不乏許多十幾二十歲的花季少年和少女。而抑鬱症也在危害著許許多多學生的健康,得不到良好的治療,從而喪失了生命,造成了一個一個的人間悲劇……許多人現在都有患抑鬱症的風險,新聞報導上面有許多孩子自殺身亡的事件報導,就不完全統計,全球現在患有抑鬱症的人數約有四億人,這個龐大的數字背後是一個一個的人間悲劇。
  • 心理健康納入體檢,確診抑鬱症、雙相障礙的孩子很可能會激增!
    部分青少年、兒童在這類家長的影響下,也會形成錯誤認知,對身邊的抑鬱症同齡人患者指指點點,甚至嘲笑、捉弄。另一方面,絕大部分抑鬱症、雙相障礙患者非常敏感,他們會敏銳地感覺到外界的異樣目光。甚至有可能別人只是表達關心,不敢刺激他們,他們也會將此理解為蔑視和揶揄。總之,這些都可能會加重患者的病情,容易形成二次傷害。
  • 心理健康納入體檢,確診抑鬱症、雙相障礙的孩子很可能會激增
    這對青少年群體猶為重要。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加強對各類人群的常規心理體檢和篩查。這就是《抑鬱症防治方案》中要求各體檢中心要增加情緒狀態評估的主要原因。《浙江省精神衛生條例》第13條中明確要求: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將心理健康評估納入居民健康體檢項目範圍,城鄉居民參加常規健康體檢,可以自願選擇進行心理健康評估。毫無疑問,這是一項重大的、體現社會進步的民生措施,不但有助於提高大眾對抑鬱症的認知,還推動了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抑鬱症防治工作。
  • 抑鬱症和焦慮症一樣嗎?為何焦慮症能自愈,抑鬱症卻不能?
    抑鬱症和焦慮症一樣嗎?抑鬱症和焦慮症,都是現代社會發病率比較高的心理疾病,很多人可能搞不清楚兩者的區別,錯誤的認為抑鬱症就是焦慮症,其實抑鬱症和焦慮症不是同一個疾病的,並且兩者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區別:由於焦慮症和抑鬱症都是比較多發的心理疾病,很多人對於焦慮症和抑鬱症會產生混淆,其實焦慮症和抑鬱症無論是在症狀表現還是在調節方法上區別都是比較大的。焦慮症的主要的症狀特點是患者會持續的心情緊張,無名擔心,坐立難安。
  • 謹防兒童抑鬱症!孩子出現這四種情況時,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
    是起病於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的以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精神障礙,他的起病很隱蔽,相比較大人來說,沒有十分明顯的症狀,更不容易被發現,常常被家長忽視,得不到及時的發現與治療,兒童抑鬱症就會在孩子身上逐漸壯大,蠶食著孩子的內心。
  • 青少年抑鬱症患者健康教育處方
    青少年抑鬱發作時主要表現為每天或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情緒低落、興趣和愉快感明顯減少或喪失、精力下降、言語減少、思考或集中注意力困難、自責、自我評價低、焦慮、易激惹、悲觀消極等,並常常存在飲食、睡眠問題及多種軀體不適,持續至少兩周。青少年抑鬱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甚至會導致部分青少年出現自殺行為,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亟需全社會共同關注。
  • 抑鬱症並不陌生,那抑鬱症可以自己恢復嗎?它能自愈嗎?
    如果得了抑鬱症,該怎麼做呢?抑鬱症可以自己恢復嗎? 如果抱有這樣的想法,只會是存在一種結果——你可能根本等不到它自己恢復的那天! 抑鬱症能自愈嗎?
  • 兒童也有抑鬱症?重視心理問題,從孩子開始
    兒童也會得抑鬱症嗎?是的,兒童也會得抑鬱症。而且對於兒童來說,抑鬱症的危害比成年人大得多。有研究表明,抑鬱在兒童中的發生率是0.4%到2.5%,而在青少年中發生率可能上升到5%到10%。這種抑鬱狀態是非常複雜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學校老師經常會忽視孩子的抑鬱表現。經常因此耽誤病情。許多輕生的青少年其實都是有抑鬱症的,這極其容易被忽視。一般來說,一些行為的轉變是最先被留意到的,比如成績明顯的退步,在課堂上溜號。或者成為班級裡的笑柄。
  • 「情緒體檢」為青少年心理健康護航
    不久前,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將情緒狀態評估納入體檢項目,要求各地探索開展抑鬱症等綜合防治工作。 青少年正處在心理叛逆期,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有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和恐懼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