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謹防青少年抑鬱症

2021-01-21 騰訊網

有不少人把抑鬱症歸結於性格或心理上出現了問題,以為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會患上抑鬱症。事實上,抑鬱症並不是單純的心理問題,開朗的人也會得抑鬱症。抑鬱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類綜合症,它不僅包含沮喪悲傷,還有喪失興趣、疲倦、焦慮、厭食或暴食、失眠或嗜睡等因素。

青少年抑鬱症患者近些年也是與日俱增,成績壓力、學校人際關係、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家庭榮耀的希望……眼下的獨生子女一代,早已背負了太多超過他們年齡的壓力,而抑鬱症是高壓力人群最容易患的精神疾病之一。

鄭州市精神病防治醫院接收過一個患者小飛,中考分數公布的第二天被家長帶到問診,李平安主任在跟小飛溝通中,發現了問題。

「我再也沒臉回學校了,學沒法上了,我聽也不想上了」。小飛一直向父母、李主任說這句話。原來,小飛的成績一直非常好,中招前的模擬考試,他考了近600分,老師鼓勵他一定要上重點高中,他自己也是充滿信心。可分數一下來,他只考了551分,與他平時的水平相差較大。

看著失望的老師、傷心的家長,小飛一下子對生活喪失了信心,開始驚恐萬分,呼吸困難、出汗、發抖,感覺大難臨頭。李主任診斷後,確認小飛是典型的精神抑鬱症。並且在那幾天,醫院已經接診了十幾個這樣的孩子,都是考試成績不好而導致精神抑鬱。

李主任介紹說,每年高考、中考前後,會有不少考生因為壓力、焦慮、或者是成績出來後現實和理想落差太大,出現精神方面的疾病,家長應及時幫助孩子穩定情緒,恢復正常的心理狀態。首先,幫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發洩對象,讓孩子好好傾訴一下;其次,可以帶孩子外出旅遊,讓他們放鬆心情,衝淡鬱悶的情緒;最後,要幫助孩子總結考試教訓,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青少年抑鬱症的主要特徵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無精打採,它往往可以出現許多伴隨症狀,常見的有:目光呆滯無神,表情冷漠,易激怒,敏感,焦躁不安,厭倦,膽小,注意力不集中,易受驚嚇,常伴有自責自罪感,認為自己笨拙、愚蠢、自暴自棄,唉聲嘆氣,對周圍的人和事不感興趣、退縮、抑制、沒有愉快感等。

在行為上有這些特點:多動,害怕去學校,不願社交,故意迴避熟人,不服從管教,逃學,表達能力差,成績差,記憶力下降,離家出走,甚至有厭世和自殘、自殺行為等。

鄭州市精神病防治醫院李平安主任提醒廣大家長朋友,要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對於孩子不能只是要求學習要好,更要關注身心健康。一旦發現有些問題,也不能過度責備,而應當積極引導,幫助樹立恢復健康的信心,在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康復氛圍。讓孩子儘早走出陰霾,重新煥發青春的光彩。

相關焦點

  • 高中、大學體檢將篩查抑鬱症!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 抑鬱症篩查 謹防汙名化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2020年10月10日是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為弘揚攻堅克難的偉大抗疫精神,進一步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養,倡導社會關注、支持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定為中國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
  • 青少年抑鬱症患者健康教育處方
    姓名: 性別: 年齡: 診斷:青少年抑鬱症是起病於青少年時期,以反覆出現的抑鬱發作為主要表現的精神障礙。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晰。遺傳因素與該疾病相關,心理社會因素(如應激性生活事件)可能誘發該疾病的發作。
  • 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怎麼辦?家長如何預防青少年抑鬱症?睿智燈塔
    抑鬱症不分男女,也不分老少。據研究表明,近年來抑鬱症患者主要出現在青少年當中,青少年抑鬱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對家庭以及未來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青少年患有抑鬱症怎麼辦呢?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在青少年中。由於同伴的壓力、家庭關係、學業期望、生理變化等因素,導致青少年心理出現煩躁、憤怒、悲傷、絕望、經常哭泣、自我傷害等心理現象的產生。
  • 父母幫助抑鬱症青少年的康復手冊指南|飛米粒心理健康公益普及
    一些沮喪的青少年(通常是欺凌的受害者男孩)會變得好鬥和暴力。青少年抑鬱症還與許多其他心理健康問題有關,包括飲食失調和自我傷害。如果您的青少年聲稱沒有什麼不對,但對導致沮喪行為的原因沒有任何解釋,則應該相信自己的直覺。如果您的青少年不願接受您的建議,請考慮尋求可信賴的第三方:學校輔導員,喜愛的老師或心理健康專家。重要的是使他們與某人交談。
  • 李香玲: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希望檢察機關積極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構建心理疏導機制,設立心理諮詢室,開通維權熱線電話,有效預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從事教學工作20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新泰市青雲街道實驗學校英語教師李香玲非常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 青少年抑鬱症,如果影響他們的一生?
    隨著當前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快,手機、平板、遊戲機等電子設備正在不斷地「入侵」我們日常的生活,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情緒變化卻沒有引起父母的重視,特別是在80後.90後的父母當中,有時孩子哭鬧不開心的時候,都是採取最簡單的方法,把手機或者平板扔給孩子去玩。
  • 抑鬱症「魔爪」伸向青少年
    2020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加大對青少年等重點人群的幹預力度,要求各個高中、高等學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設置心理輔導(諮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等,對學校在青少年抑鬱症預防、幹預方面的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 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福建中華技師學院建議這樣做
    當下,關於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根據相關機構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全球範圍內存在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兒童人數直線上升,光是我國至少就存在3000~5000萬的青少年兒童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極大的影響了他們未來的成長、學習、生活甚至是未來的前途。
  • 抑鬱症是青少年頭號殺手(圖)
    家長關注心理健康 互動成為書香節最大亮點之一  本報訊 (記者黃丹彤 通訊員劉振毅)昨天是本屆南國書香節第五天,進場人數達7萬人次。到目前為止南國書香節前5天總進場人數達到54萬人次,與上一屆為期5天書香節的42萬總進場人數整整超出12萬人次。
  • 關注心理健康,關愛青少年成長
    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意識,使轄區青少年能夠健康茁壯成長。10月11日,西固城街道牌坊路社區聯合西固區教育局,特邀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西固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志願講師沈小翠在轄區央美培訓小鎮舉辦了以「關注心理 呵護成長」為主題的活動,轄區近三十餘名青少年及家長參加了本次活動。
  • 「情緒體檢」為青少年心理健康護航
    不久前,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將情緒狀態評估納入體檢項目,要求各地探索開展抑鬱症等綜合防治工作。 青少年正處在心理叛逆期,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有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和恐懼症等。
  • 警惕青少年抑鬱症
    然而家庭、學校、社會對青少年抑鬱的識別率卻非常低。  父母如何預防和幹預青少年抑鬱  青少年期,孩子要經歷一定的心理衝擊和轉變,適當的叛逆是孩子在向成人世界宣布自己的話語,父母大可不必擔心。如果孩子出現嚴重自責,感到成長受阻時,則需要父母合適的引導,必要時進行保護性醫療。
  • 父母如何幫助抑鬱症青少年的康復指南|飛米粒心理諮詢公益普及
    青少年抑鬱症還與許多其他心理健康問題有關,包括飲食失調和自我傷害。抑鬱症可能給您的青少年帶來巨大的痛苦,並擾亂家庭的日常生活,但您可以採取許多措施來幫助您的孩子開始感覺良好。第一步是了解青少年抑鬱症的模樣以及發現警告信號後該怎麼辦。
  • 世界兒童日-TFBOYS王源和你一起關注國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
    關注兒童心理健康全國兒童青少年患病率是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如果家有青少年,不妨用來比照一下孩子近來的行為表現,看看孩子是否心理健康。TFBOYS王源和你一起關注國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目前兒童孤獨症(自閉症)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但是兒童心理問題還遠遠不止,兒童抑鬱症、多動症、分離焦慮症等等都還不被大眾所熟悉,兒童心理問題的教育普及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青少年抑鬱症很可怕,但也沒有那麼可怕
    其中,與學生有關的有兩項:一是把抑鬱症情緒篩查加入了高中和高校的學生體檢項目,二是要求青少年教育,也就是學校教育配備心理健康老師、增設課程等。具體如下:應該說,青少年教育是預防青少年抑鬱症最好的措施。南京師大的楊啟亮教授曾經發問: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這麼好,為什麼心理健康問題卻越來越突出?他說:那是因為學校裡有一門課叫心理健康。教育無痕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從來就不是簡單的告知。
  • 青少年抑鬱症如何識別?怎麼辦?這份指南收好了
    青少年時期本是有夢想、有活力、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花樣年華,但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悲劇開始頻繁地刺痛我們的眼球。其中,青少年抑鬱症最為高發。 如何儘早識別孩子心理狀況的異常,如何正確與他們相處,提前預防青少年抑鬱症?
  • 青少年抑鬱症別被忽視
    引發全網關注的「初三男生被家長扇耳光跳樓身亡」事件將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再一次帶到了大眾視野。青少年時期本應是有夢想、有活力、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花樣年華,但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悲劇卻開始頻繁地刺痛我們的眼球。其中,青少年抑鬱症尤為高發。
  • 青少年抑鬱症|他們不是「青春期叛逆」,而是「抑鬱症」
    根據2008年中國健康委的數據顯示,中國有接近3千萬兒童和青少年(小於17歲)有抑鬱情況。研究表明,遺傳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創傷以及環境壓力等,可能都與之相關。青春期是抑鬱症的高發階段,也和青少年自身的生理特點有密切關係。他們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壓力,可用來應對壓力的工具卻更少。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人格重塑的階段,這個時期裡他們本身的氣質就是抑鬱的。
  • 正確看待青少年抑鬱,多方合力化解青少年心理困擾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球抑鬱症患病人群累計超過3.5億人,中國是抑鬱症疾病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約有5400多萬人患有抑鬱症。青少年抑鬱問題也越來越受關注。今年9月,國家衛健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