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歆藝和袁弘的婚姻,一直恩恩愛愛熱熱鬧鬧。和之前她的情況相比,似乎張歆藝現在活得很自在和灑脫。不過她在節目《出逃兩日又如何》中對袁弘說,一方面為自己失去的自由而苦惱,一方面又希望能維持著這樣的幸福。這引發了人們對婚姻和自由的討論,結合當下年輕人的生活壓力,似乎這種討論能得到很多共鳴。
同時,另一個熱點話題也在年底引起人們的討論,那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生娃?而大家公認的答案是,經濟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如今生養孩子的壓力,有的人算過一筆帳,從孩子出生到上大學,至少得花六十多萬。
而有的人也從「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人的選擇」這一話題,說出對婚姻的看法以及為何如今年輕人不大樂意要孩子的原因。有人說,看著自己的父母一輩的辛苦和婚姻的遭遇,讓他們對婚姻有所懷疑。而已經結婚的人,也有疼覺得自己被養成如今這個樣子,讓他們對自己親自撫養孩子的能力和願望產生懷疑。
這讓我想起一個朋友。今年疫情緩解後,她來看我,我們已經五年多不見。作為不再年輕的我們,只能按照聯合國對青年的定義,自我安慰是年輕人。
不過我和她不同的是,我依然單身獨居,而她已經結婚十年。但是她告訴我她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累,這種累讓她如今依然和老公選擇不要孩子,但也沒有說以後就要做丁克家庭。
我問她是什麼樣子的累?
她說這種累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經濟因素,但對於她並不是主要的。
首先是原生家庭方面。
她小時候父母的那種婚姻狀態和培養孩子的方式,多少讓她對婚姻有所顧忌。她父母是那種比較傳統的家庭,父親經常比較粗暴的對待母親,有時候喝醉酒了就對母親呼來喝去,一點兒也不避諱孩子。雖然她父親沒有對母親動過手,但是她感覺父親從未給母親過笑臉,那種冷漠比動手家暴還難受。
而她母親卻甘之如飴,從來不會抱怨這種生活。而且,在她母親的心中,似乎丈夫比女兒更重要,所以從小對她就比較敷衍,她很難感受到母愛。這種狀況之下,她多少對母親這一角色有些看法,所以她不想要孩子。
她說:「女人潛意識裡選老公的標準,是向父親靠攏的。」
其次她當初對是不是要結婚,就舉棋不定。她覺得那時候只是想給自己的人生找一個錨點,讓自己沒有一種心靈上的漂泊感而已。但是如今她發現好像這婚姻讓她失去了自我,儘管她沒孩子,在家裡也沒多少事兒做。但就這樣,她還是感覺累,好像十年的婚姻讓她停止了自我思考。
最要命的是,她很愛她老公。這是一種十分矛盾的心態。
說完她的感受,她問我為何選擇單身獨居?這種感覺是不是有一種 享受孤獨的美?
我自己琢磨了下,這些年我的生活,似乎也談不上什麼孤獨,也沒什麼激情。就是按部就班地過日子,壓力也不少,只不過沒有家庭和愛情的壓力而已。
每一天我都在想是不是我需要什麼改變?但總是找不到。日子還是繼續的過。但當看到別人為家庭而苦惱,為孩子而頭疼的時候,我就退縮了。因為,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和愛人。進入他人的生活中,會不會影響太多?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承受這一切?或許得等到我再有實力一些,才能考慮這問題。
至於孤獨的美,倒是沒有。只不過,我們大多數人都在追求美好,但更多時候只能隨波逐流。這不是什麼壞事。
至少我比起我的朋友,我知道我是誰,我在做什麼,我能感覺到我到底哪兒累。不像她,有一種說不出的累。
2020快結束了。感謝我的朋友,讓我多年以來一直平靜的大腦,終於思考了一次。願世間的一切,能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