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這四大利率,買年金保險才不虧

2020-12-13 慄子學院

近一年以來,在銀保監會幾輪「大動作」下,4.025%這個數字出現了很多次,每次都引起巨大反響。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意味著以後再想要買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險,已經很難了。事實上,現在絕大部分4.025%的年金險也停售了。

這期間身邊也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有人問,什麼是預定利率,下調對買年金險有什麼影響?有人吐槽說,下不下調都無所謂,反正實際收益根本不可能這麼高,保險都是騙人的。

其實,大家之所以有這麼多疑問甚至質疑,最大原因是很多人根本從來就沒有搞清楚大部分年金險涉及的四個利率:預定利率、實際收益率、保證利率、現行結算利率。

我一直認為,與其道聽途說胡亂下結論,不如扎紮實實搞清楚要點再自行判斷。

買年金險到底虧不虧,看懂這四大利率,大家心裡就有數了。

預定利率

這是大家說得最多,也是被誤會得最深的一個概念。

所謂預定利率,其實是指壽險產品在計算保險費及責任準備金時,預測收益率後所採用的利率,其實質是壽險經營者因使用了客戶的資金,而承諾以年複利的方式賦予客戶的回報。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保險公司把我們交的保費拿去投資,但是不能白拿我們的錢,要考慮給我們一定的利率回報。不過,這個回報率是「毛利」,保險公司還要扣除相關費用的。

一般來說,同等條件下,產品的預定利率越高,折現到當前,我們所需交納的保費就越低,對應買到年金險的回報率也就越高,拿到手的錢也越多。但這樣,保險公司的投資壓力就會更大,如果投資回報率達不到預定利率,保險公司就會虧損。

所以,監管層(銀保監會)才會對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有所限制和管控。預定利率可以說是實際回報率的天花板。

根據監管要求,不同的人身險產品,最高預定利率分別為:

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上限3.5%;分紅型人身保險產品上限3.5%;萬能型人身保險產品上限3.0%;普通型養老年金險或10年期以上的普通型年金險,可以上浮至1.15倍,即4.025%,但銀保監最近頻頻出手後,以後預定利率只能是3.5%了;

其實這也是最近大家趕著上車的原因,預定利率4.025%,保險公司扣除各種費用後,給到我們的真實回報率會逼近4%;以後終身年金險預定利率只能是3.5%的話,那意味著保險公司給到我們的真實回報率,最多只能逼近3.5%。

複利相差0.5%,差距有多大,算一下就知道了。

假設在本金10萬,存入年限20年相同條件下,按4.025%算,複利終值為220168.148元,而按3.5%算,複利終值為198978.886元,相差21189.254元!

實際收益率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吐槽說,最後拿到手的跟預定利率有出入啊,哪怕是市場上預定利率同樣是4.025%的產品,最終到手的實際收益率也大不相同。

其實這是把預定利率等同於實際收益率導致的。

前面我們也說了預定利率是「毛利」,要扣除掉保險公司的費用率後,才是給到我們的真實回報率,即實際收益率。

由於運營成本不一樣,每家保險公司的費用率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些公司花巨資打廣告,這些不菲的費用,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家公司的費用成本越高,費用率越高,給到客戶的回報率自然就越低。

年金險的實際收益率,可以用excel的IRR(內部收益率)函數計算。它是所有投資產品的「照妖鏡」,投保前用IRR算一下,大概就知道真實收益率了。

我們可以看得到,市面上同樣預定利率4.025%的產品,有些實際收益率可以達到3.9%,有一些只有2%左右。

所以,扣除掉各種費用率後的實際收益率,才是我們買年金險要重點關注的。

保證利率

眾所周知,年金險一般來說分四種類型:傳統型年金險、分紅型年金險、萬能型年金險和投資連結保險。

而大部分年金保險結構都是由主險+分紅+萬能帳戶組成的,這就涉及到萬能帳戶的兩個利率:保證利率(也稱保底利率)和現行結算利率。

保證利率是寫在合同裡長期確定的最低收益率,不受時間、銀行利率下行、宏觀經濟下行波動等因素的影響,具備一定收益鎖定、長期抗通的特點。

說白了,白紙黑字寫在合同裡,是無法更改的,只要我們不退保,未來不管是0利率還是負利率,也不管保險公司是否虧損,我們放在萬能帳戶裡的錢,都得按保證利率與我們結算。

不同公司的不同產品,保底利率是不一樣的,低的只有1.75%,高的可達3%,投保年金險時,對保底利率有特別需求的,可以特別留意保證利率。

結算利率

萬能險的另一個利率,是結算利率,即萬能險當下的收益率。

銀保監會規定,萬能險的結算利率必須在官網或官微公布,每月一更新。

跟保證利率長期不變不同,萬能險結算利率是會變動的,最低不可低於保底利率,超過保底利率的部分都是不確定的。

目前各家保險公司的萬能產品的結算利率,一般都在4.5%—5.5%左右,收益高的在5.5%—6%之間。

我找了一些歷史數據供大家參考:

從結算來看,除了個別,其它都還不錯。希望未來都一直這樣。

但結算利率為浮動的,不保證的,未來怎麼樣變化,不得而知。

所以在投保時,適當關注保底還是很重要的。

最後再跟大家明確一句,預定利率就是預定利率,它≠實際收益率≠保底利率≠結算利率。

相關焦點

  • 年金保險的優點和缺點,這兩個坑一定要注意!
    年金保險似乎聽說的並不多,它到底是一類什麼樣的保險呢?或許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 下面奶爸就來和大家聊聊年金險。 年金保險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年金保險有哪些類型?
  • 「傳統年金保險+萬能型保險」雙主險產品大解剖
    觀點1:這種雙主險產品一個典型特徵【也可叫賣點】是:傳統年金主險一般都是即期年金,就是籤約後(5-10年)開始派發年金,且派發的年金直接進入萬能主險,實現資金的再投資,達到最終收益的提高。這與傳統養老年金必須到退休後才能領取、且領取的年金多為現金方式不一樣。
  • 2019年金保險產品排行榜
    以下著重介紹2019年廣受網友好評的年金保險:1.天安人壽幸福源(欣享)年金保險天安人壽的一款專為少兒定製的穩定增值,終身返還的保險理財計劃,並附加最低保證利率3%的鑫如意(萬能型),目前每月萬能結算利率5.8%,賦予孩子幸福生活的能力。
  • 年金險萬能帳戶的騙局:保險業的8個連環套
    這個萬能帳戶上市才幾個月時間,所以,五年內這個結算利率很高的總帳戶中,實際上根本沒有錢,保險公司把實際結算利率定得再高都不會虧,只是定高點來勾引你買他的年金險的。 如果這個總帳戶資金量很少,那麼一直用5%來結算也不會虧多少錢,但是如果這個總帳戶裡的資金過大,一直按照5%來結算,那麼保險公司的利潤就降低或者虧損。如果把結算利率調低呢?那就不方便繼續圈新的年金險韭菜了,因為實際結算利率要在官網公布的。
  • 人保開門紅溫暖金生年金險怎麼樣?年金險值得買嗎?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隨著大家理財意識的提高,這句話廣為傳播。不過在收益下滑的大趨勢下,很多理財產品大不如前。比如國民理財產品餘額寶,收益從 4% 跌到了 1.6%,少了一半都不止……於是,很多人想通過保險來打理資金,以年金險為例,不僅保單很安全,而且能穩定增值。前幾天有朋友問深藍君溫暖金生年金險是否值得買?
  • 2017年開門紅險企主打年金保險值得買:雙萬能帳戶
    基金商城1折起購   「有閒錢可以直接放到這個類似餘額寶的萬能帳戶裡,當天就有利息」,「隨進(追加)隨出(支取)、沒有手續費、帳戶也不收管理費」,「定期收益還享受活期的便利」,「3.5%的收益率也面臨下調,消費者現在搶到就是賺到」,「可追加,不買就沒了」……   各家險企為明年開門紅造勢、預熱主打產品正酣,保險銷售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言語,在微信上推介著可能尚且不被人知的高性價比產品
  • 一款IRR4%的年金,快要絕跡了
    前幾天,餘額寶7日年化利率創新低。一路看著它逐漸往下走,不得不感慨:在全球央行大放水、低利率的年代,連曾經炙手可熱的餘額寶也逃不了逐漸降低的命運。01有個朋友吐槽說,複利4%的理財保險也沒多高的收益,還不如買基金,炒股來得高。
  • 買600萬年金理財保險被騙?別慌,先看看年金險到底是個啥?
    這事兒和前幾天成都郫縣20歲的「新冠病毒」小姑娘一樣,網上很多新聞才出來,很多人就武斷的下結論形成了網絡暴力,後來翻轉了很多網友被啪啪打臉!所以這個600萬年金也非常值得琢磨。這篇內容動筆有好幾天,反反覆覆的修改了好幾次,後來想了一下,保險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專業性,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懂。下面是正文。
  • 工銀安盛人壽「尊享晚年年金保險」
    保險是愛  每個人都愛自己以及家人,不過愛是無形,又是寬泛的,人壽保險可以將人類的愛心變得具體和量化。保險是責任  人生與責任相伴,人們需要孝敬父母,需要呵護愛人,需要養育子女,人壽保險擔保人們盡到這些責任,即便在人們不在之時,這些責任依然在履行。
  • 中國人壽的國壽鑫福贏家年金保險(分紅型)到底好不好?
    最近很多人問到 中國人壽的國壽鑫福贏家年金保險(分紅型)好不好?怎麼樣?首先它是一款快返型年金+萬能帳戶的結構。是常見的3種理財型保險的其中一種。與市場上同類型的產品相比較,國壽鑫福贏家年金保險(分紅型)性價比一般般。(1)返還速度有點慢首先快返型年金的特點是返還錢的速度比較快,目前市場上比較優秀的產品,繳費結束後5年內都可以返還所有保費。
  • 「華實人生優享版終身年金保險」傾情上市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保險」),秉承多年精耕壽險領域的積累,在2021年來臨之際,放眼大眾人群生活所需,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傾情推出「華實人生優享版終身年金保險」,通過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保障規劃,幫助廣大客戶在這個變化的世界中身安、家安、心安。
  • 保險公司開門紅內幕揭秘:產品搭配主險年金返還+萬能帳戶 結算利率...
    由於開門紅期間保險公司宣傳力度大、業務員出單壓力也大,消費者在這段時間內有可能接觸到更多的保險產品信息,也更容易受到「高收益」、「限量搶購」之類的銷售誤導。   每年開門紅過去後,都有不少籤了人情單的消費者由於發現產品不合適而想要退保,但開門紅期間保險公司也確實會推出一些對消費者有利的促銷政策。
  • 2021年金險,只推薦這3款!
    就和每年的保險行業開門紅一樣,常開常新,相信今年線下大力宣傳的那些2021年金險產品,小夥伴們都很熟悉了~這兩天無論是我們後臺的用戶,還是已經買了保險的客戶,有不少都來問我某某年金咋樣啊,所以今兒咱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一、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買年金二、爆款2021年金險測評三、小花姐姐的話一、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買年金?
  • 5.5%利率、90天即可全額取現的保險?究竟是什麼鬼?
    可是「保險觀察」點進去之後,發現這竟是一個保險產品。在當下強監管背景之下,保險產品不允許包裝成理財產品快進快出,如果要全額退保的話至少需要5年。為了符合監管要求,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理財型"保險,比如年金險、萬能型、分紅型保險,在5年內退保都會收取一定比例的退保費用,只有5年之後退保才不收取手續費。
  • 太平e滿分年金險值不值得買,它的收益到底是不是騙人的?
    而太平e滿分年金險最低的投保年齡是18歲,這似乎有點本末倒置了吧?18歲再去投保,還需要這款產品分擔孩子未來的教育負擔?我覺得大可不必!太平e滿分年金險不足2:隨時加保有限制我們在支付寶的宣傳上可以看到,e滿分年金險寫的廣告語是隨時加保,但是從保險條款中了解到的則是停售後不可加保。也就是說,太平e滿分年金險的宣傳一點都不恰當,「隨時加保」就不太準確了。
  • 利率5%的理財帳戶,真這麼高?真實的保險萬能帳戶
    每年年末都是保險公司主推各種儲蓄理財型保險的集中時間,各家保險公司開門紅產品讓人眼花繚亂,無論產品內容如何,萬變不離其宗一定能見到「5%」這個利率展示,對資金做教育金、婚嫁金、養老金等等理財樣例所展示的收益也大都是圍繞在「5%」利率左右的「理財帳戶」進行。
  • 年末銀行「吸金」調查:代銷保險熱情升溫 年金產品走俏
    拿起一張宣傳材料,張曉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現在銀行存款理財產品利率不高,最近收益型保險賣得比較火,自己和家人也購買了這種保險產品。類似的推介保險產品情形在銀行網點正屢屢發生。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網點時發現,當客戶諮詢想購買銀行存款及理財產品時,多家銀行客戶經理未多推銷自家銀行理財產品,反而「主動力薦」代銷的收益型保險產品,存夠一定期限即可保本保收益成為這類產品的推薦賣點。張曉介紹,目前該行有零存整取的年金類收益型保險,分三年交和五年交兩種,1萬元起存,保本沒有任何風險。
  • 招商信諾人壽推出「自在金生」養老年金保險
    商業養老保險兼具壽險保險和養老規劃雙重功能,是補充社會養老不可缺少的工具。招商信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信諾人壽」)以契合居民養老實際需求,助力紓困社會養老難題為出發點,適時推出了「自在金生」養老年金保險,為月光族與焦慮族的退休生活量身定做「金色晚年」。
  • 小雨傘鑽多多年金險比普通年金險收益更高!原因是……
    研究了一圈周圍親朋好友如何理財,發現他們大多買的是年金險。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真是一臉懵逼:年金險應該是保險吧?保險還能理財??不過,我這人比較膽小謹慎,雖說身邊很多人買,但是還是想自己查查靠不靠譜。查著查著,發現年金險不簡單啊。它有普通年金險、普通年金險+萬能年金險、萬能型年金險等等產品形態。
  • 中國人壽年金險預定利率上調61% 壽險年齡上限最高達70歲
    這意味從1999年6月開始執行14年的利率上限正式放開。根據規定,普通型人身保險保單責任準備金法定評估利率由2.5%調至3.5%;普通型養老年金或保險期間為10年及以上的其他普通型年金保險,責任準備金法定評估利率可適當上浮,最高可達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