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瑜伽開髖你所要知道的幾件事

2021-01-07 瑜伽徒聊瑜伽

大家常說的髖關節,是以骨盆髖臼以及大腿骨股骨所構成的關節,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我們站立支撐以及行走的功能,在瑜伽的練習也十分重要,很多的課程主題都會圍繞在髖,因為它不只是情緒的中心,以脈輪能量的角度來看,海底輪以及生殖輪也位在髖關節。

就三平面動作分析的角度來看,髖當然也有矢狀面的屈曲伸展,冠狀面的外展內收,水平面的外轉內轉,對應到瑜伽體位法,矢狀面的是直劈,冠狀面的是橫劈,水平面的動作比較像束角式或盤腿。

這三平面的動作會有相關,但絕對不會畫上等號。曾經有學生跟我說,有老師說她為什麼直劈橫劈都可以,但束角式卻膝蓋很高,為什麼?當你了解肌肉跟動作後,答案就非常明顯了,「這三平面的動作會有相關,但絕對不會畫上等號」。

所以練習的時候,三平面的均衡練習非常重要,加上身體是如此複雜,也絕對不是只有標準三平面的動作,因為髖關節是球窩關節,有相對大的自由度,代表同時你也需要一樣的穩定控制能力,才能真正打開髖的活動度。

另外一個比較被忽略的是骨頭的形狀。

骨幹傾斜角度

指的是股骨頸跟股骨幹在冠狀面的夾角,人出生時這個角度大概是140度,隨著我們年齡的慢慢長大,夾角縮小到125度左右。角度明顯大於125度叫做股骨外翻(coxa valga),明顯小於125度叫做股骨內翻(coxa vara),講回到瑜伽體位法,這個會決定一個人橫劈叉角度。

股骨扭曲

指的是股骨頸跟股骨幹在水平面相對的旋轉,由上往下看是股骨頸跟股骨幹內外軸的夾角,嬰兒出生時大約是40度,隨著我們年齡的慢慢長大,夾角慢慢縮小到約15度,為正常前傾角(normal anteversion)。此角度明顯大於15度稱為過度前傾(excessiveanteversion),外觀呈現可能是內八字小於15度稱為後傾(retroversion),跟瑜伽體位法的相關就是像束角式,盤腿等等。

當然我們也沒那麼無聊為了練瑜伽體位法,就去照X光要確認一下角度,因為除了股骨的形狀會影響,骨盆本身的樣子還有不對稱都會影響,所以回到練習,不是努力練習一切就會成功,也不是努力練習就會變成前面的老師或隔壁同學一樣開,所以尊重自己的身體,安全練習,平衡練習,才是最重要的。

帶著正確的觀念去練習,才不會有過度的期待而讓自己或學生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相關焦點

  • 關於瑜伽開髖,你所不知道的那二、三事
    關於髖關節在瑜伽中大有文章,無論是豎叉、橫叉、一字馬等,都離不開開髖的練習,當然髖骨靈活不僅對練瑜伽有好處,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大有裨益,要知道髖關節是以骨盆、髖臼以及大腿骨、股骨所構成的部位,平時支撐我們獨立行走,靈活的髖骨可以讓我們的下肢動作更矯健,同時離生殖區域比較近,時常開髖還有利於血液循環
  • 練瑜伽別只顧著開髖,這些關於髖部靈活和穩定的知識你應該知道
    當瑜伽人談論髖部時,通常是開髖,開髖……但其實髖過於靈活,未必是好事,這就要提到一個髖部「過於靈活「的概念 ,靈活性和穩定性是矛盾統一的,當髖關節的靈活性太多,一般意味著缺乏穩定性。所以要學會在體式中保持髖部的穩定。在瑜伽習練中,靈活的髖部常常被羨慕,我從不否認需要在這個區域增加靈活性。但是當髖部的運動範圍已經到達一個很大的程度,再繼續「開」對於身體的功能就會造成傷害了。這時候髖部的練習重點最好放在髖穩定的練習上。
  • 瑜伽問答,髖開了,臀部會變大嗎?
    堅持的練習,你才會感受到瑜伽帶給你的前所未有的體驗,關於健康,關於生活,關於生命……問答回顧請點擊標題查看:所謂的「髖」,是個關節。關節是身體上可以活動的組件。當你的屁股和腿動的時候,這個關節就會運動。髖關節的運動可以有很多類型,比如髖的摺疊-前屈,胯的外展-戰士2的後腿,髖的內收-牛面式,髖的內旋,髖的外旋等。
  • 初學者想在瑜伽中開髖,先要搞懂髖關節的6大方向,再談開髖方法
    瑜伽練習如何開髖?幾乎所有瑜伽習練者都關心的問題。首先你要知道髖關節有6個活動方向。他們分別是:前屈、後伸;外旋、內旋;外展、內收。這6個方向又分為3組,每一組正好是一對相反的2個方向。我們在每一次開髖練習時,你可以選擇某一組為主題,也可以選擇兩組或者全方位開髖為主題。只要開髖,必須是成對的練習,不能只練習一組中的某一個方向,這樣才能保證平衡開髖,安全開髖。
  • 練瑜伽必須開髖嗎?為你帶來詳盡的解釋(附上動作分析)
    練習瑜伽必須開髖嗎?我想很多練習瑜伽的小夥伴都有這樣的疑問,其實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開髖的好處有很多,例如可以提升身體的柔韌程度、訓練自身的平衡感以及靈活下肢等,總之開髖之後你會解鎖很多高難度的瑜伽動作,同時還會對你的身體素質有綜合性的提升,所以開髖還是有諸多好處的。
  • 經驗告訴我:瑜伽有效的開髖動作很多,但安全的開髖方法就一種!
    9個開髖動作:力量和柔韌一步到位,高效又平衡!昨天一連有三個人給我發信息,都是問瑜伽裡什麼動作開髖最有效,希望能夠早日完成一字馬。瑜伽裡有效開髖動作實在是太多了!瑜伽本身就是圍繞脊柱的運動,脊柱和髖是分不開的,所以說大多數動作都有開髖的效果。
  • 開髖太難?瑜伽帶輔助開髖體式,助你「全方位」打開髖部塑造好身材
    開髖太難?瑜伽帶輔助開髖體式,助你"全方位"打開髖部!以前的文章裡面經常講到開髖,可以真正的開髖是什麼,很多人卻不知道,但如果我說到習練哈奴曼式、全形式、坐角式都是開髖的體式,小夥伴就又都懂了,但是這些體式太難,想要利用這些體式開髖,難上加難。
  • 訓練柔韌性要循序漸進,三式瑜伽伸展,開髖提臀,解鎖高難度體式
    【文章導讀】訓練柔韌性要循序漸進,三式瑜伽伸展,開髖提臀,解鎖高難度體式!瑜伽運動的很多動作經常讓人覺得非常神奇,比如說一個身體並不出眾的普通人,每天瑜伽練習也是循序漸進的,並沒有特別高深的動作體式。但是經過長時間的瑜伽薰陶,她的身體往往能完成許多匪夷所思的高難度體式,令人十分驚嘆!其實對於很多瑜伽初學者來說,練習身體柔韌性是瑜伽一個必經的階段,畢竟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把身體素質整個地基打好,我們才能完成更多、更優雅的動作。而開髖往往是我們通向高難度瑜伽的第一個挑戰!
  • 自己練瑜伽不會開髖開肩?一口氣為你詳解6套完整的開肩+開髖序列
    給大家分享6套完整的開肩開髖為主題的練習序列。提到開肩開髖,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難、疼這些消極的想法。其實開間和開關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方法對,有足夠的耐心,給自己的身體足夠的時間,也並不一定要伴隨著疼痛才可以的,完全可以做到無痛開肩開髖。
  • 5個高效開髖的動作,開髖到底有什麼好處?當你把髖打開就知道啦
    我們都知道,在瑜伽練習中開髖是一個坎,而且是一個必須要跨過去的坎。經常看到小夥伴們在評論之下方留言問:開髖有什麼用呢,為什麼一定要開髖呢?開髖的好處有好多:1、恢復關節原本的活動範圍,保護膝關節和腰椎。我們說過開髖不是要增加髖關節的活動範圍,而是它恢復他原本的活動範圍。
  • 正確進行瑜伽開髖練習,清掃骨盆垃圾,滋養子宮
    想要提高或者是想要做到一些比較有難度的瑜伽體式,我們不僅需要循序漸進的練習,此外我們還需要輔助的練習——開髖訓練說到開髖,大家腦袋想到便是劈橫叉和劈豎叉。但是從生理學方面來說,開髖是由6個不同的方向。橫叉叫做髖關節的外展,豎叉的前腿叫做髖關節的彎曲,後退是髖關節的伸展,髖關節還有3個方向:外旋、內旋、內收。這6個方向的打開才叫做真正意義上的開髖。
  • 開髖提臀擁有技巧,先用瑜伽拉伸筋骨,輕輕鬆鬆塑造身材
    【文章導讀】開髖提臀擁有技巧,先用瑜伽拉伸筋骨,輕輕鬆鬆塑造身材!我們每個人練習瑜伽的目的不盡相同,有些人是為了減肥瘦身,有些人是非了塑形美體,而有些人則是單純的為了保持健康,無論我們是處於哪一種目的,將瑜伽練好肯定是沒錯的。
  • 「開髖」太痛苦?這幾個體式幫你輕鬆開髖,氣色好了,人也瘦了
    經常做一些開髖的練習,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排毒,還能伸展我們下半身,讓我們身體更加輕盈,氣色更加健康哦!我們在瑜伽的練習中,經常會做到開髖的體式,而腹股溝是連接大腿和腹部的重要區域,是整個生殖系統最大的排毒系統。因此。經常打開髖部,伸展腹部溝,可以預防婦科疾病,女性更要多多練習哦!
  • 24套瑜伽練習序列圖:開髖、開肩、睡前、修復,總有一套適合你
    所以今天把手機裡面珍藏的一些比較實用的練習序列分享給大家,簡單的分成4大組,當然很多的練習序列可能既可以開髖也可以開肩,既可以靈活脊柱,又可以緩解下背部不適,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序列,第一組序列:瑜伽輔具的運用1、伸展帶的運用,下圖這組的伸展帶的應用
  • 9個超級有效的瑜伽開髖體式,讓你輕鬆開髖!
    當你長時間伏案工作後,站起來或當你坐下準備冥想時,你的髖部有沒有向你訴說它疼痛和僵緊的悲傷故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回答是肯定的。髖是身體活動的中心樞組,髖關節的靈活與否,對腿部和腰的靈活性有很大影響。髖若僵緊,就像穿了一條碼數太小的褲子。髖、胭繩肌和脊柱的活動範圍減少,感覺不適。打開髖部這個區域能增加下肢末端的循環效率,獲得更大的活動範圍,幫助你在冥想和坐姿中感覺更加輕鬆舒適。要想保持髖的打開和靈活,就要在日常練習中加入更多的開髖體式。
  • 開髖對於練瑜伽很重要,這7個小動作幫你柔軟全身,塑造優雅氣質
    千萬不要強求自己,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開髖才是最好的。開髖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可以幫助你改善駝背,提升整個人的氣質。話說千遍不如付諸實踐,下面這幾個體式就能幫助我們更好的開髖了呢。一、雙腿併攏在一起,並保持山式站立的狀態。
  • 瑜伽開髖,收藏這組體式就夠了,來看看你適合練習哪些體式
    在瑜伽練習中,開髖一直是較為重要的練習,經常被提起。從解剖學上講,髖部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區域。當我們說到開髖時,是指骨盆,腿,下脊柱和尾骨周圍的肌肉。這些包括大肌肉群,例如髖屈肌,膕繩肌,臀肌,內收肌(大腿內側)和外展肌(大腿外側),以及許多較小,較深的肌肉,包括梨狀肌和腰大肌。
  • 6 個瑜伽經典的開髖動作,你都做過嗎?
    首先開髖有什麼好處呢? 1,消除負面情緒,髖部對應的脈輪和情緒有關。 2,促進骨盆血液循環,伸展腹股溝區域,改善痛經。 3,緩解下背部和坐骨神經痛,久坐一族要多加練習。
  • 最溫和的瑜伽開髖體式,躺著就能輕鬆開髖,你要不要試試!
    名稱:臥鴿式,針眼式目標: 開髖,膕繩肌伸展級別:初學者好處:這個姿勢伸展了臀部,下背部和大腿後部的腿筋周圍的肌肉。當您長時間坐著時,髖屈肌通常會繃緊,而跑步和進行大量運動的人的腿筋通常也會繃緊。通過保持它們的靈活性,您將能夠更好的練習姿勢和運動。這個姿勢也有助於您為坐姿和後彎做好準備。體式詳解仰臥,膝蓋彎曲,腳掌放在地板上,抱左膝蓋到胸前。
  • 開髖不收髖,胯部越來越寬
    在練習瑜伽的過程中,開髖是很重要的一步。當髖關節緊張時,會導致我們運動受限,進而引起身體其它部位代償。代償會帶來身體功能失衡,引起脊柱側彎,盆骨前傾等。而且緊張的髖關節還會影響血液循環。因此很多人比較重視開髖,而針對開髖的瑜伽體式也比較多,如束角式、廣角式、新月式、青蛙趴等都是很好的開髖體式,大家練得也比較多。但是開髖後很多人忽視了閉髖,胯部越來越突出。髖部有6個活動方向,只有6個方向都得到同樣程度的伸展,才能保證髖部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