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精英父母正在通過一場辯論培養孩子

2020-12-13 育論場

撰文 | 吾 易

編輯 | 陳某凡

全文共2879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

英語學習普及的今天,你是否思考過,國內應試教育下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是否能夠滿足國際環境對人才的要求?

隨著留學低齡化和中產階級的崛起,有能力且有資源、致力於對孩子進行精英化教育的家庭已經開始先人一步,注重對孩子英語語言之外能力的綜合培養。對這些家長來說,通過英語戲劇表演、演講、辯論等方式學習英語,是直接高效且能夠培養孩子多方面能力的有效方式,其中,英語辯論更是在培養孩子思辨能力上獨樹一幟,正在獲得越來越多家庭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01

英辯賽事裡的稚嫩面孔

你見過小學生在辯論賽中用流利的英語舌戰群雄嗎?

隨著辯論圈子逐漸進入大眾視野,英語辯論也開始呈現低齡化趨勢,英辯不再是各大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獨霸舞臺,中學生甚至小學生也開始站到了辯論臺上。有數據顯示,每年有數十萬名中小學生奔走於各大英語辯論賽場之間,這些稚嫩的面孔,成為了英辯賽事裡最吸引眼球的風景線。

英語辯論賽場是綜合語言、思維、論辯能力的綜合較量。目前國內接受度較高的辯論賽制是公共論壇式辯論(Public Forum Debate,簡稱PF)、英國議會制辯論(British Parliamentary Debate,簡稱BP)和中學生議會制辯論賽制(World School Debate Championship,簡稱WSDC),除此之外,還有模擬聯合國(Model United Nations)等賽制形式。

公共論壇式辯論以NSDA(全美演講與辯論聯盟National Speech and Debate Association)和NHSDLC(中國高中生美式辯論聯賽National High School Debate League of China)為代表,每年比賽不下三十場,辯題會在賽季到來之前公布,辯手會有2-3個月的準備時間。

7年級學生獲得NHSDLC上海賽區初中組冠軍

中學生議會制辯論賽制和英國議會制辯論都屬於即興辯論,其中BP是世界普及度最高的辯論形式,從辯題公布到比賽開始,辯手只有15分鐘的時間做準備,是一種強調辯手現場反應能力和綜合知識儲備的即興辯論形式。

從辯題準備時間可以看出,對賽制的選擇會根據學生的能力決定,一般PF適合新手作為基礎來打底,通過PF賽事不斷積累辯論技巧和各類知識。BP和WSDC這種即興辯論,則更適合於具有豐富辯論經驗和知識儲備的辯手。

各大賽事的「推波助瀾」,帶動了英語辯論在各個學校的熱潮。賽事以外,辯論愛好者們紛紛創建俱樂部、社團,自發舉行校內比賽、聯賽,辯論圈子裡的學生趕場走局,好不熱鬧。

英語辯論賽事的辯題不同於節目《奇葩說》的辯題那樣,來得更具腦洞和趣味性,也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簡單的是與非。其辯題一般都是關乎政治、軍事、科技、文化,甚至國際性的大議題,例如:地區貿易組織是否有利於亞洲政治穩定性?公共衛生服務應擴大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範圍嗎?

你可能認為成人尚且對這類辯題都很難拿捏,對中小學生來說就更是無從下手了。然而令人吃驚的是,針對這類辯題,一些中小學生不但能夠條理明晰地說出自己的觀點論據,甚至還展現出了不亞於成人的遠見卓識。

02

一場綜合性的競技冒險

在英語辯論中,孩子受益之深非常規英語教學可比。

英語辯論對綜合能力提升的正面影響已經得到業內廣泛認可。除了考驗學生的嘴上功夫外,英語辯論還需要閱讀大量的資料作為知識儲備,實實在在地考驗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公開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心理抗壓能力和領導力等各項素質。

辯論的動態機制,使得每一場辯論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場極具難度又充滿趣味和驚喜的冒險。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們的英語語言及各項技能的潛力同時迸發,進步的幅度相當可觀。

探知到英語辯論所潛藏的價值,目前,國內已有不少行業人士開始試水英語辯論教學培訓。

來自新加坡的資深辯論導師溫慶霖,頂著曾擔任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副總裁判長的光環,與曾擔任哈佛大學辯論委員會教練的美國人Jordan聯合創立了說匠SpeechCraft,在上海、成都、南京、臺北、杭州等多地開設了多個分校,集結了一批國內外專業辯手,專門為學生提供辯論教學。

說匠教練和學生們參加第五屆上海國際辯論公開賽

辯論能力的提升只有靠不斷地積累和實戰,因此類似說匠這樣的辯論培訓機構大都按照目前主流的辯論賽制,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具體安排進階課程,同時再搭配相應的比賽,讓學生在實戰中得到鍛鍊。

在辯論圈裡,你會經常聽到一句話就是「go home and read more」。就辯題「美國應該停止向沙烏地阿拉伯提供武器的銷售嗎?」為例,說匠創始人溫慶霖告訴我們,學生們課後除了需要收集大量的資料外,教練們還會給他們補充美國與沙特的關係、中東局勢等知識,這裡面會涉及到政治、歷史、宗教、資源、領土等多方面的內容點,幫助學生梳理邏輯,將知識進行內化。

對於辯手來說,每一個辯題都是不斷延伸、挖掘、深化的過程。在這條打怪升級的路上,沒有裝腔作勢的投機取巧,有的都是能夠上場的「真刀真槍」的實力。

03

對英語辯論的認知才剛剛起步

我們注意到,國內大部分線下英語辯論賽事和辯論培訓機構,目前都主打「通過辯論培養孩子思辨能力、英語語言溝通能力」,這也正是多年來中國應試教育下英語語言學習中的盲點。

許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已經發現,傳統英語教學在培養外語人才上較難做到學以致用,與國際化人才的標準更是相去甚遠。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孫有中,他曾在《外語教育與思辨能力培養》一文中指出:「我們的外語教育與思辨能力培養相去甚遠。外語教育往往專注於語言技能的打磨,不重視學科訓練和人文通識教育,因而大量的教學活動都是在機械模仿和低級思維層面展開。」或許正是基於這種考量,家長們普遍熱衷於為孩子報名英語口才相關的線上線下培訓機構。

說匠課堂上正在辯論的學生

但值得注意的是,活躍在各個賽場上以流利的英語進行辯論,對各種國際時事、社會新聞進行評論的中小學生們,大都來自於國際學校,或是公校中千挑萬選的拔尖學生。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的辯論氛圍遠沒有歐美國家那麼濃烈,只有個別國際學校和家庭正視了辯論的價值,並將辯論納入孩子的培養體系之中。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精英教育」。對於精英教育,始終都存在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精英教育是選擇佼佼者進行培養,還是將學生教育成精英?是許多家庭選擇了精英教育,還是這些家庭早早就發現了現有教學機制中存在的弊病,並對其進行補缺?

拋開金錢投入的考量,英語辯論沒有普及的很大原因在於國內教育缺乏對英辯的「認知」。在孩子的培養上,有能力有遠見的家庭往往比常人更容易觀察到孩子培養的短板,因此這些家庭早早就走在了前列。

在溫慶霖看來,中國的英語辯論環境正在改善,他認為「中國傳統語言學習思路更看重分數,在語培市場轉換和升級期間,類似英語口才的活動會慢慢開始湧現。辯論要比一般的培訓要更難一些,所以市場的反應也會更慢一些。」

溫慶霖和他的學生們

談到英語辯論對孩子的改變會有多大,溫慶霖回憶了自己多年辯論的經驗和執教過往,給出了這樣的答案:「英語辯論帶給孩子的改變是非同凡響的,不僅僅是語言培養,更是幫助孩子們打開了新的世界。」

在專業辯論的世界裡,辯題是不斷更新的,語言是靈活的,學生在這個過程得到的永遠是最新的信息,得到的也是永不過時的能力。我們也期待著英語辯論在國內能夠越來越普及化,衝出狹窄的「精英圈子」,讓更多的孩子不再是霧裡看花,都能夠享受到英語辯論帶來的快樂和成長。

參考資料:

《外語教育與思辨能力培養》,中國外語。

- - - END - - -

相關焦點

  • 緩解中國父母式焦慮之: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於是,當代中國父母們開始產生危機意識——我們的孩子將來如何面臨嚴酷的競爭?在想媽看來,父母們的焦慮是正常的,正如我們的父輩過去操心我們的現在一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提前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才是父母們緩解焦慮的解藥。
  • 從總統競選辯論,看美國教育中怎樣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
    良好的表達能力和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成為總統的必要條件,那麼美國的學校是如何培養孩子這些能力的呢? 和中國填鴨式知識性教育不同的是,美國的教育鼓勵學生以討論、辯論和自由提問的方式,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也是父母的一場修行
    培養孩子是父母的一場修行,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進步,父母也會進步,也會經歷著一次次的蛻變。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同時也是在修煉父母平和的情緒。教育的終點要落在孩子身上,然而起點卻要從父母這裡開始。沒有哪一個人生來就會做父母,每個人都要不斷去學習。
  • 川普和希拉蕊第二場辯論前,看看美國父母怎麼給孩子解釋總統大選
    因此,無論是政府、媒體以及專家,都紛紛給出意見和建議,使得父母可以通過日常談話、一起看競選演講和辯論以及讀書,來幫助小朋友理解大選。總體來說,他們認為和孩子一起討論大選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學習如何進行富有成效的討論,並且給孩子提供實踐的機會。下面綜合摘錄了部分博客和評論家的觀點。1.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大選提供了契機,來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 高三寒假寫作指導:精英教育從來就不是放養出來的
    我方的辯題是:快樂教育就是一場騙局! 在中國,有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分別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一位清華教授憤慨地說,這三種垃圾教育,純粹是一個騙局。所以,我方認為快樂式放養讓孩子沒有規則意識。 江蘇無錫的一家火鍋店,一個小孩很沒教養地跑來跑去,店家好言勸告,父母回曰:孩子高興就好!
  • 郝劍民:訓練孩子的語言思維習慣培養孩子成為精英階層
    郝劍民:一是我們培養了幾萬名學生;二是已授課大概達到了上百萬節;三是我覺得更有效的回饋與社會,幫助家庭解決很多孩子英語學習的問題。更重要的我們做到精英階層的教育和培養,而不是滯後的教育,我們把孩子的教育提前到了3歲到12歲這個階段,讓孩子更有效的來培養語言技能。
  • 父母與孩子修行一場,再不做就晚了!
    相對於父親安裝監控,監控兒子,也有位母親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看書。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隱隱感覺到心痛,又不禁不讓人不免深思,我們作為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這是一個難題,不好解。對於如何教育孩子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著名心理學家:父母2種「常見」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低情商的孩子
    著名心理學家:父母2種「常見」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低情商的孩子「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 ——《情商》作者、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現實生活中,我們家長一直重視孩子的教育與成績,很少重視孩子的情緒教育,但是由於社會的發展。無論是學校還是工作中,會發現孩子的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孩子的情緒管理與情商。
  •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正在步步緊逼自己的孩子
    因此,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應運而生,而他們的孩子成了這些父母的「希望」。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正在步步緊逼自己的孩子,第一條是過分關注學習。中國式父母在孩子上學階段過度注重學習成績,忽略了對孩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高考是一個學生改變命運的最好機會,但絕不是唯一機會。許多家長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培養自己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報了許多補習班,這對一個天真孩子真的很好嗎?從孩子幼兒園就培養各種知識,無異於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 《育見未來精英》 中高端家庭教育父母必修課
    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擁有贏在未來的精英素質?青少年效能訓練國際認證講師精英社父母課程體系編委會專家近10年教育行業管理經驗她授課風格真誠、簡明易懂,通過豐富的實踐與案例分析來協助家長正確看待親子關係中出現的問題,累計開展線上線下家長課程100+場,直接受益1000+個家庭。
  • 中國家庭式「直升機父母」,正在傷害孩子
    朱媽媽的這種做法,就是中國家庭式「直升機父母」——他們正在傷害孩子,而不自知。他們喜歡硬塞給孩子一些自以為孩子需要的東西,不惜以付出自我的方式,來過度幹涉孩子的生活,但中國家庭式「直升機父母」,無異於在用親情捆綁住孩子的手腳:孩子,我為了你,什麼都願意付出,你必須得聽我的!你該怎麼活?交什麼朋友?去哪裡?做什麼工作?
  • 【春季英語辯論班】:英語辯論第三期新辯題,一起來「舌戰群雄」吧!
    辯論就是把真理變成智慧的語言向聽眾闡述的能力。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隨著英語的普及,如何培養英語的綜合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成為家長關切的重點,這也影響著孩子將來是否能滿足世界公民的需要。
  • 階層正在通過教育實現固化:你還敢接受快樂教育?
    如果不爭學區房,那麼就只能等待分配到普通學校,就沒有優質的教育資源,所謂學習,可能也只是滿足了教育規定的一種形式,這樣的教育也許只能成為大國掃除文盲的一種辦法,但是如果想要培養一個人才甚至社會精英,這是遠遠不夠甚至是不可能的。
  • 這個問題不僅值得思考,而且值得辯論
    這個問題不僅值得思考,而且值得辯論。2019年7月份,SELF煮酒論道中,就小學生階段,學習奧數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進行了一場辯論。在這場辯論中,邀請了5位「多重身份」的重量級嘉賓,他們是科學家、教育家、家長、奧賽獲獎者等。
  • 中國精英教育的短板,卻是美國精英階層熱衷的入場券
    本文來自: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在現有的教育模式下,中國精英教育專注於提升孩子學術成績,體育教育則被大多數人視為冷門。然而,這一被中國教育圈邊緣化的項目,卻在美國精英階層受到熱捧。究其原因,是因為體育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又能培養其未來職場能力,符合北美文化崇尚的所有精英特質,競技體育也因此成為美國式精英的主要養成渠道。
  • 尋找合作夥伴| 青少年中英文演講與辯論課程
    這五方面素質整體性的提高,才能為演講和辯論的呈現帶來質的提升。一個孩子在舞臺上瀟灑自如地表達,離不開他的自信,離不開他出色的邏輯思維能力,離不開他對於自己人生和這個世界的思考,更離不開他對於觀眾情緒的準確把握和了解。
  • 精英教育真的能為社會培養精英人才?又有多少人能接受精英教育
    作者:wuhui2020何謂精英教育?​ ​ ​精英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培養社會精英人士,就是所謂的高智商,高學歷,高素質人才。 ​ ​精英教育不是物質追求與享受,不是特權意識,精英的產生離不開自身艱苦的學習及各種歷練。精英教育不是指單純通過考試分數來培養「考試型」人才,而是以綜合素質提高來衡量學生的培養目標。
  • 如何個性化培養精英
    根據國家發展的總體安排、社會的變化、世界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教育自身演變的規律,可以預判未來中國教育將有重要發展趨勢。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研判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研究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對於今日中國教育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未來需要的是什麼類型的人才,如何培養適應新時代的人才。
  • 培養出「精英孩子」的家庭,一般都具有這些特徵
    孩子的社交能力,一定是要從小開始培養的。知識豐富的父母,在孩子成長道路上,能教會孩子很多,給孩子起到幫助的作用。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在乎程度,很大程度上能讓孩子更好的進行學習,父母和孩子一同的學習,能夠更好的培養孩子的自覺性。我曾見過一個媽媽,為了培養自己女人的英語口語能力自己也報了班和孩子一塊學習,甚至比孩子學的更認真,孩子和媽媽比賽記英語單詞,小小的年紀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3000多個單詞詞彙,這樣的詞彙量讓人驚嘆。
  • 為什麼要培養領導力 四招輕鬆培養孩子的領導力
    原標題:為什麼要培養領導力 四招輕鬆培養孩子的領導力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衝刺。所以我們需要把目光放得更遠。精英的時代,孩子還是需要領導力的。怎樣讓孩子挑出自己所關心和擅長的世界,擁有統領全局的意識和觀念,創造新價值,是孩子未來出類拔萃的關鍵 。如何培養孩子的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