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奧數利大於弊,還是弊在於利
談起小學生奧數的問題,家長與孩子們都是一肚子苦水。孩子們學起來很痛苦,有些題目讓研究生、博士也會做到懷疑人生。小學奧數真的成了家長們的心結。
那麼小學生到底要不要學奧數呢?這個問題不僅值得思考,而且值得辯論。
2019年7月份,SELF煮酒論道中,就小學生階段,學習奧數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進行了一場辯論。在這場辯論中,邀請了5位「多重身份」的重量級嘉賓,他們是科學家、教育家、家長、奧賽獲獎者等。這是一場極具有價值的辯論,正反雙方論點充足,依然沒有明確的利弊之分,對於小學生奧數學與不學的問題,依然需家長自行判斷。這麼多大咖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自然也無能為力。但是,大咖們的論點帶給我們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無論小學學習奧數利大於弊,還是弊在於利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作為家長如何正確地看待這個問題,作出合理的選擇。
02好奧數與變態奧數如何分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葉盛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物理老師李永樂老師,一致認為,現在的奧數漸漸走向「變態」。
現在奧數變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讓小學生學習一些初中、高中的知識點,這無疑是強人所難。很多培訓機構為了增加家長的焦慮感,提高營業創收的目的,通常會設計一些難度係數高或者怪異的題目給孩子測試,試問有幾個孩子能測試通過呢?
為了考入私立初中,絕大部分家長開始帶五年級孩子做小升初準備,去各大培訓機構參加測試和報名。然而結果不言而喻,明明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卻妥妥地測試成了學渣。
眾所周知,奧數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訓練孩子大腦思維結構,讓孩子具有更多的解題思路,思維更靈活,為以後的學習能力打下基礎。然而,家長們得搞清楚孩子學的是好奧數還是變態奧數。
現在很多培訓機構師資水平有限,有的老師簡單地將奧數題歸類解題公式,孩子往往處於背公式答題模式,根本沒有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很多孩子不懂公式背後的思維邏輯。其實,奧數並不是簡單地理解為解題套路以及技巧問題,奧數啟發孩子邏輯思維,從內而外地學懂學透,領悟到真正的思辨能力。
其實,奧數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全世界範圍內也只有極少一部分孩子適合學習奧數。對於那些吃不飽的孩子,有能力學習奧數的孩子完全沒必要擔心。如果孩子課業內的知識都難以掌握,應該重點鞏固學校數學基礎知識。
03 家長要有破局的能力
在我國,雖然這些年教育資源趨於均衡化,但優質資源還是比較稀缺的,大部分的孩子只能依靠補課,來彌補學校教育資源不足帶來的知識受限。還有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家庭,為了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通過奧數學習來增強競爭力躋身私立學校。
而小學生為什麼要上奧數班,最大的原因受教育分層的影響。眾所周知,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中考是一道坎,大約有50%的孩子將與高中無緣,這一批孩子將接受職業技能類學習,更沒有可能跨入大學的大門。為了躋身於高等學府,家長們不得不接受應試教育下的雞娃模式。奧數成了分層篩選的工具。家長普遍認為,若無緣上大學,孩子將來便沒有機會躋身於精英階層。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沒有家長願意接受分層教育。
教育分層是一個世界性話題,美國的精英教育正是最好的證明。威廉·德雷謝維奇教授在《優秀的綿羊》一書中,將美國的精英教育批判得淋漓盡致。他將那些常春藤學子比作優秀的綿羊。他認為那些極具天分的天之驕子充滿焦慮、膽小怕事,對未來一片茫然,缺乏好奇心和目標感,善於解決問題卻不知道為什麼要解決問題,就像缺乏獨立思想的綿羊,盲目地過著人生。有些人直到中年才發現自己的愛好、人生方向。
如果不想讓孩子成為下一個優秀的綿羊,家長需要有破局的能力。
家長們最擔心的問題是,不學奧數會不會影響孩子升學的問題。但實際上,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的高揚老師認為:學習奧數,只是讓家長在心理上讓孩子與其他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了,並沒有發生什麼本質性的變化。更多時候,奧數是家長的一種心理安慰。
小學奧數學與不學其實對孩子成為一位優秀的人沒有直接的關係。最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與其糾結奧數的問題,不妨思考一個問題,你希望孩子獲得怎樣的人生?
如果拋開太多外來因素的幹擾後,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原來目的很簡單。我們需要一個健康、幸福、積極向上的孩子。沒有功利之心地培養孩子,才是我們教育的本源。
04避免思想被裹挾
無論是群體思維還是從眾心理都會影響家長們的判斷。比如,家長們都迫切希望自己孩子更優秀,如果周圍孩子都去補奧數,那麼多數家長也會跟風補。家長們認為群體思維多數是正確的,無論是各種培訓宣傳廣告還是教育口號,無疑不是在侵蝕家長們的主觀思想。
例如: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打著教育大旗引導人們思維意識的改變。家長們的選擇未必是自己真正的選擇,是否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是否受到外來力量的推動?
從心理學的角度,從眾心理通常影響我們的認知,很多家長無意識地被裹挾前行。
摒棄周圍一切幹擾因素,理性思考幾個問題:我家孩子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是否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讓孩子學習不喜歡的奧數呢?我家孩子的優點是什麼?
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尊重孩子天性,最大化地培養孩子的優勢。著名教育家呂叔湘先生說:教育近乎農業生產、絕非工業生產。
所以,我們不需要像工業化生產一樣,將孩子培養成一模一樣的。教育孩子就應該像種莊稼一樣,每一顆種子都是具有生命力的,而且生命力旺盛。作為家長,應該像對待種子一樣對待孩子,給他們適當的生長環境,水分、陽光、肥料等,讓他們長成自己本來的樣子。
05接受孩子是個普通人
最近,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的演講在網上火了,因為劉教授說了一句: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像劉教授這樣的人都能夠接受孩子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為何不能呢?
我們很多家長好高騖遠,總認為孩子將來大有可為。無限次的拉高成績上線,孩子考了99分,還要問問怎麼少考了一分,容不得孩子失敗。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得有個度。認識孩子,是家長最應該面對的事情。
奧數學習本來就具有針對性,不是人人都適合學習奧數。因此,家長們更應該認清現實,接受孩子是個普通人,更利於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普通人不代表平庸,普通人依然可以優秀。事實證明,那些學過奧數的孩子未必一定大有可為,那些沒學過奧數的孩子也一樣優秀。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因材施教,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給予最好的祝福與支持。
06結語
奧數要不要學的問題與鋼琴要不要學的問題如出一轍。大量腦科學證實了孩子個體之間的差異是存在的,所以凡是與孩子相關的教育,絕對沒有統一標準的答案。我們不能盲目跟隨眾人的選擇而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