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開國中將出版了很多作品,封面都是主席給他寫的一封信

2020-12-09 歷史客棧

開國中將方強徵戰半生,離休後,又開始進行文學創作,共出版了近10部作品,比如《紅軍戰士話當年》《為祖國而戰》《赤誠集》等等。

有趣的是,這些作品的封面都一樣,而且是一封信,就是毛主席在1945年給方強寫的。

方強參加紅軍後,曾擔任中央警衛營政委,跟毛主席的關係非常好,毛主席對他也非常信任。

1938年的一天,總政治部副主任譚政來向毛主席匯報工作,說組織部部長的位子一直空缺,沒有合適的人選。

毛主席在屋子裡轉了幾圈,思考了好一會兒,最後對譚政說:「我給你推薦一個人,方強,386旅的政治部主任,長徵時期就是師政委了,敢和李德鬥爭,敢和張國燾鬥爭,一點都沒動搖,政治上非常可靠,你們可以考察一下。」

譚政對方強也很熟悉,點頭說:「我看可以,方強完全可以勝任。」

再說方強,聽說自己要當組織部長,感覺壓力很大,那可是主管全軍高中級幹部的部門,我這點理論水平,能勝任嗎?

方強越想越感覺不能勝任這個崗位,於是,他鬥膽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表示自己的能力有限,可能無法勝任組織部長,要求先到組織部去當一個科長。

毛主席親自找他談話,鼓勵他說:「哪個人都不是天生就能勝任工作的,都是邊幹邊學,學中幹,幹中學。」

方強在毛主席的鼓勵下,走馬上任了,一幹就是4年。

1945年,方強出席了黨的七大。在這次大會上,方強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就《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提到的清算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這個意見,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視,在百忙之中,親筆給方強回了信,信中說:「來信收到了。很願同你一談,因準備七大,近日抽不出時間,等一會兒再定時間約談。病重望繼續休養,好了再做工作。」

就是這封毛主席的回信,方強保存了大半生,一直視為珍寶,並在後來出版的作品中,當成唯一不變的封面。

1958年,時任海軍軍事學院院長的方強,參加了軍委擴大會議,建議說,會議要確定一個指導思想:到底怎麼解決建設一支現代化軍隊與部隊中存在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問題。

為此,他寫了一份1600多字的建議,送到了秘書處。毛主席看了以後,親自在上面作了批示:「此件寫得很好,提出了問題,彭、黃、鄧看後還我。我暫時不宜於講話,先要他們把問題都放出來。過幾天,我準備找各小組長分別談一下,調查一下情況,摸一下底。」

在這個文件上,毛主席作了少有的批示,據工作人員統計,毛主席在648個字下面分別劃上了154條單橫線、雙橫線、波浪線和圓圈,由此可見主席對這個文件的重視程度。

方強離休後,堅持每天進行文學創作,並堅持每天鍛鍊,再加上性格豁達,無欲無求,一直活到了2012年,整整活了100周歲。

歷史客棧作者:荒沙

相關焦點

  • 毛主席親自給這位開國中將寫委任書,一生清廉離職後留下了7000萬
    今天給大家介紹這位將軍他在1955年授勳儀式上被授予中將,所以是一名開國中將,他的名字叫張達志。他16歲就參加了紅軍,值得說道的一點就是毛主席一生就寫了一封委任書,而這封委任書就是為張達志所寫的。而且時刻關心士兵們的生活,他曾經收繳了很多土豪劣紳的財物,但是張達志將軍分文不取,全部上交給政府。張達志將軍總能走到群眾中了解老百姓的狀況,自己生活也十分簡譜,經常也就吃點一些簡單的飯菜。他十分反對公款吃喝,曾經有人給與會人員加了一道狗肉,當時張達志十分生氣,決定誰加的就得自掏腰包,最後讓那個人補交了170元的狗肉錢。
  • 這位開國中將立場非常堅定,主席稱讚說:他是我們的榜樣
    1964年1月1日,開國中將朱明病逝,享年61歲。在朱明的追悼會上,楊成武將軍致悼詞說:「朱明同志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具有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堅持黨的原則,維護黨的利益。」確實,朱明將軍的革命立場之堅定,早在1930年就經過了考驗。1930年冬天,因紅一方面軍肅反委員會主任李韶九的肅反擴大化,激起了紅軍將士的很大牴觸,最後被逮捕。
  • 這位開國中將資歷高,三個時期內都是軍長,還有位勤務員當了上將
    在戰爭題材電視劇《亮劍》的原著小說裡,提到過一段關於軍人資歷的故事:馬天生政委有一次看到一名上將給中將敬禮。 在歷史上當然也有原型,起因是三位將軍出自同一個班,而老班長被授予中將,兩名戰士被授予上將,比如開國中將陳先瑞將軍,韓先楚和劉震上將就是例子。
  • 他是湖南唯一的楊姓開國中將,朱老總是他的證婚人,他是誰?
    楊姓是人口大姓,有40位開國將軍,其中湖南有5位,那麼誰是湖南唯一的楊姓開國中將呢?湖南楊姓開國將軍中有兩位上將,兩位少將,一位中將。我國唯一的開國女將軍李貞,就曾搭救過這位楊姓中將。湖南唯一的楊姓中將——楊梅生中將1、楊梅生中將,(1905年-1978年)原名楊勳梅,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淦田鎮一個小藥商家庭,曾上過兩年的私塾,後來因為家庭平困後來到藥鋪做幫工。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就像古時候的皇帝,他們都追求長生不老,想著千秋萬代,但是又有幾個皇帝是長壽的?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的時候,國家為了表彰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一千多名將領將帥軍銜。這些將帥避免不了的也是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
  • 吳姓開國將軍,他是唯一的江蘇人,中將軍銜,官至副國級!
    吳姓有多少開國將軍,答案是37人,有吳先恩、吳法憲、吳克華、吳信泉、吳信泉、吳瑞林、吳人鑑等7位開國中將。吳姓開國將軍,他是唯一的江蘇人,中將軍銜,官至副國級!吳姓開國將軍江西人居多,吳法憲、吳克華、吳瑞林都是江西人,吳先恩湖北人;吳信泉湖南人。吳人鑑也就是王諍將軍,他是江蘇唯一的開國中將,也是吳姓開國中將中唯一的江蘇人。
  • 開國中將派秘書看望陳錫聯,陳夫人喊道:首長的首長派人來看他了
    在開國中將中,有這麼一位特殊的將軍,他的履歷之老,讓很多上將們都望塵莫及,徐向前元帥稱他「老戰友」李先念主席則是稱他「老班長」可見其在軍中的地位,說到這裡,想必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他是誰了,他就是許世友,陳再道,陳錫聯等上將的老上級,詹才芳將軍。
  • 開國「第一中將」名單一覽表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1955年,剛剛誕生不久的新中國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度。從元帥到將軍,從將軍到士兵,授予軍銜,佩帶勳章。軍銜等級為六等十九級。
  • 他姓張,湖南人,101歲,是最後的開國中將!曾任國防大學校長!
    很多人都喜歡英雄,湖南的將軍很多,是第三大將軍省,也是平江起義的策源地,有202位開國將軍,有一位湖南人,他姓張,享年101歲,是最後的開國中將,1988年晉升為上將,他是誰?帶著疑問,給大家分享一下!
  • 177位開國中將中,這3位功勳卓著且都享百歲高壽,有何秘訣?
    177名開國中將中,這3位功勳卓著且都享百歲高壽,有何秘訣?從槍林彈雨中走來的開國將軍,無不是經歷過人生的沉浮,卻仍享百歲高壽,實在是一個奇蹟,他們的長壽之道又是什麼呢?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軍區空軍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兼國防科委副主任,開國中將。 生前在談到長壽秘訣時,他曾說:其實沒有什麼秘訣,主要是思想解放,保持心情的愉悅,小事不計較,大事好商量。
  • 江西宜春有三位開國中將,他們是誰?
    宜春明月山宜春有三位開國中將,他們都非常有名。分別是杜平、王宗槐、周赤萍,他們當中誰的成就高,誰年齡大,你知道嗎?我們不如通過閱讀本文,來緬懷他們。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杜平將軍家貧,中學畢業後,常為鄉民書寫對聯,戰爭年代,杜平將軍書法興趣中斷。杜平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開始了在人民軍隊的漫長革命生涯。建國後,他又赴朝鮮參戰,參加在板門店舉行的朝鮮停戰談判工作。曾任東北軍區政治部主任,瀋陽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南京軍區政治委員。
  • 230多位將軍組成合唱團,這位開國少將是武漢人,負責朗誦
    開國少將熊伯濤是湖北武漢人,1926年參加革命後,20多年沒有回過家,家裡的母親一直認為他還活著,所以一直在苦等著兒子回來。1949年,四野大軍南下,熊伯濤的母親聽說後,覺得兒子肯定在部隊裡,就在村口立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熊伯濤是我兒子。」路過的部隊看到這個牌子後,就報告給了時任第49軍副軍長的熊伯濤,熊伯濤這才知道母親還在世。
  • 他當過羅斯福大哥,站主席身後參加開國大典,這位黑幫大佬有多牛
    近代中國風起雲湧,英雄輩出,正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許多風雲人物在國家危難之際,都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有著令人欽佩的舉動。今天要說的這位人物,叫司徒美堂。你有可能沒聽說過他的名字,但你一定在開國大典的這張照片上見過他。
  • 他是開國少將,但享受中將待遇,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他是誰?
    大家都知道1955年授銜的時候,正兵團一般可以授予上將或以上軍銜,副兵團一般授上將。準兵團、軍級幹部一般授予少將或中將軍銜。而賀晉年是唯一的副兵團少將,賀晉年險些連少將都沒當上,紅軍時期賀晉年已經是紅27軍軍長,是軍級幹部,抗戰時期,賀晉年是三邊軍分區司令, 解放戰爭時,賀晉年都是縱隊司令併兼任第十五兵團的副司令。
  • 開國中將一生只打過一次仗,還以失敗告終,他究竟做出過什麼貢獻
    開國將軍大多身經百戰,為了新中國的建立九死一生,立下過汗馬功勞,做出過傑出貢獻。但有一位開國中將的一生只打過一次仗,還以失敗告終,他究竟做出過什麼貢獻,能得到中將軍銜。他的名叫賀誠。1926年他被校方開除,黨組織派他到廣東參加北伐。1926年夏,賀誠到國民革命軍做醫務工作,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12月他參加廣州起義,任第4師軍醫處處長,轉戰海陸豐地區。起義失敗後,他經香港轉至上海,創辦「達生醫院」,堅持秘密鬥爭。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只不過在我國近代歷史上,因為戰爭,很多無辜的人也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時期很多英雄戰了起來,他們願意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才得以建立起了新中國。 建國後,國家也沒有忘記這些英雄所做的貢獻,1955年舉行了授銜儀式,對那些有突出貢獻的英雄們進行了授銜,共有一千多位將領被授予了軍銜。那麼在這些開國將軍中,最早逝世的將帥都有誰呢?
  • 羅姓其實有三位開國中將,其中一人死後可姓羅,他曾任空軍政委!
    羅姓總計有30位開國將軍,其中三人為中將,他們分別是羅元發、羅舜初、羅福金。這三位羅姓開國中將,最有成就的是羅福金,他擔任過空軍政委、中國民航總局第一政治委員。生的時候用餘姓,死後用羅姓,從這點說,餘立金中將算羅姓。所以,百科查羅福金中將,也顯示為餘立金。在外界,他姓餘,但宗祠中他姓羅。餘立金,1913年生於湖北黃石大治縣花油樹鄉餘信欽灣,母親生下他就死了,父親把他送給他二伯父。15歲那年,養父母為餘立金找了一個童養媳。餘立金不同意,養父母就把他倆鎖進洞房裡。沒想到餘立金竟破門而出,逃走了。
  • 開國中將王近山從「王瘋子」向「吳下阿蒙」的蛻變!
    王近山是共和國開國中將,也是電視劇《亮劍》主角李雲龍的原型之一,正如電視劇中的李雲龍一樣,王近山將軍打起仗來也是勇猛無比,完全是一副拼命三郎的姿態。 有一次,在和國民黨軍的戰鬥中,王近山和一個大個子國民黨兵搏鬥,雙方都打紅了眼,纏鬥到了一起,結果兩人一同滾下山崖,國民黨兵當場身亡,所幸的是,王近山卻倖免於難,只是頭部被一個圓錐狀的石頭戳了個洞。
  • 他是主席的軍事高參,杜聿明見他羞愧低頭,官至兵團級卻僅授中將
    眾所周知,主席打仗是用兵如神,決勝於千裡之外,卻很少有人知道,主席也是有軍事參謀的,此人曾協助主席指揮了第二、第三次反圍剿戰鬥,有著主席高參的美譽。他的名字叫郭化若,在開國將軍之中他沒什麼名氣,不過他的經歷卻充滿傳奇色彩,郭化若出生在福建福州市的一個貧困家庭,家裡窮到了賣女兒的程度,他的妹妹被父母賣了。好在父母送他上了幾年私塾,9歲時他給一家報館抄寫通訊,藉此機會學習了不少知識,郭化若一邊打零工一邊念完了高中課程,1925年,21歲的郭化若考入黃埔四期,學習炮兵知識。
  • 這位開國少將是誰?母親過70大壽,主席親自題寫「國之賢母」祝壽
    熟悉毛主席的人都知道,他本人很反對封建迷信,也不提倡祝壽,這位老婦人是什麼來頭?為什麼能讓毛主席親自為她題詞祝壽呢?這還要從她的兒子姜齊賢說起。1905年,姜齊賢出生於湖南婁底一個社會底層家庭,父母是走街串巷的小商販,共養育了七個子女,姜齊賢是最小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