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被譽為一個叫「春」的城市,唐代韓愈寫下了「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的詩句讚美宜春。宜春風景美,有明月山等名山,文化底蘊足,有禪宗文化,市內擁有兩大名寺、三大祖庭、十大寺院和上千座佛塔,縱橫九嶺山脈,綿延500裡。銅鼓縣是「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江西省十大紅色景點」。
宜春有三位開國中將,他們都非常有名。分別是杜平、王宗槐、周赤萍,他們當中誰的成就高,誰年齡大,你知道嗎?我們不如通過閱讀本文,來緬懷他們。
一、杜平
杜平(1908年——1999年),江西省宜春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杜平將軍家貧,中學畢業後,常為鄉民書寫對聯,戰爭年代,杜平將軍書法興趣中斷。杜平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開始了在人民軍隊的漫長革命生涯。建國後,他又赴朝鮮參戰,參加在板門店舉行的朝鮮停戰談判工作。曾任東北軍區政治部主任,瀋陽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南京軍區政治委員。1982年11月,杜平退休後,對書法的興趣愛好又被點燃了,其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全軍展覽,被譽為「將軍書法家」。
杜平於1999年逝世,享年91歲。
二、王宗槐(1915年—1998年),原名王永開,江西省宜春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王宗槐,15歲參加紅軍。他雖然是一個老紅軍,打仗卻不多,從參軍第三年開始,就一直是搞組織和青年工作。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他擔任八路軍總部總政治部青年科長。王宗槐文武全才,出席了在延安召開黨的七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十九兵團軍政治委員,昆明軍區副政治委員,二炮兵副政治委員。
夫人是範景明,王平上將是他的姐夫。王平上將和王宗槐親如兄弟,見到王宗槐沒有結婚,於是將妻妹、白求恩醫校學員範景明介紹給了王宗槐。範景明,她1922年出生於河北阜平。結果,兩人一見面,還真對上了眼!可是當時,醫院有規定,沒有畢業不能結婚,這樣王宗槐就去了陝北。
1944年初,範錦明白求恩醫校畢業了。王平於是讓旅長鄧華把範錦明帶回陝北去「成親」。婚後生育兩男四女六個孩子。1998年王宗槐逝世,終年83歲。
三、周赤萍,原名鄒迪(1914年-1990年),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新坊鄉高富嶺村人,一九三一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政治委員,冶金部副部長,福州軍區政委。
解放戰爭的遼瀋戰役中,黑山阻擊戰擋住了國民黨軍廖耀湘兵團西進的通路,終於使該兵團10萬大軍陷入東北野戰軍包圍並被全殲。指揮黑山阻擊戰的,是司令員梁興初,政委周赤萍。解放東北後,周赤萍任第47軍政委,揮師南下,參加圍殲白崇禧集團的戰役,隨即主持大規模的湘西剿匪,以一年多時間結束了延續達600餘年的湘西匪患。 他也由此結束了國內革命戰爭生涯,轉戰韓戰前線。此後他曾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兼政委,於1955年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
1990年周赤萍逝世,終年77歲。
值得一說的是,宜春這三位開國中將,除周赤萍是袁州區人外,杜平和王宗槐都是宜春萬載縣人。其實在宜春九位開國將軍中,萬載人也是最多的,有五人。
宜春的三位開國中將,你現在都知道是誰了嗎?
如果您有幸看到本文,請為這幾位開國將軍點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