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親自給這位開國中將寫委任書,一生清廉離職後留下了7000萬

2021-01-08 歷史潮河

今天給大家介紹這位將軍他在1955年授勳儀式上被授予中將,所以是一名開國中將,他的名字叫張達志。他16歲就參加了紅軍,值得說道的一點就是毛主席一生就寫了一封委任書,而這封委任書就是為張達志所寫的。

張達志還有一個外號那就是布衣將軍,那就是不管什麼時候,張達志將軍總能和士兵們打成一團。而且時刻關心士兵們的生活,他曾經收繳了很多土豪劣紳的財物,但是張達志將軍分文不取,全部上交給政府。

張達志將軍總能走到群眾中了解老百姓的狀況,自己生活也十分簡譜,經常也就吃點一些簡單的飯菜。他十分反對公款吃喝,曾經有人給與會人員加了一道狗肉,當時張達志十分生氣,決定誰加的就得自掏腰包,最後讓那個人補交了170元的狗肉錢。

毛主席在一生革命生涯中只寫過一張委任狀,這張委任狀就是為張達志親筆譽寫的。那是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央軍委將張達志調到抗日前線任八路軍120師警備6團政委。臨行前毛主席在鳳凰山麓窯洞裡親筆在麻紙上給他寫了委任狀,勉勵他到前線要英勇殺敵,講究戰術打好遊擊。

張達志中將除了生活簡樸,同時還號召大家大力發展生產力。在任蘭州軍區司令員期間,張達志號召全軍區大搞農牧業生產,改善部隊訓練和生活設施條件。1969年張達志調離蘭州軍區,竟然為軍區積累了7000多萬元資金。

張達志中將是值得學習的楷模人物,他才是人民所需要的好官!

相關焦點

  • 這位布衣將軍,毛澤東為他寫過委任書,離職時留下了幾千萬!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他的名字叫做張達志,出生於1911年,小時候進過私塾念書,由於聰穎好學,就繼續升至小學讀書,長大後的張達志抱著一顆愛國心投身到了革命活動中去,自此開始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在接下來的抗戰歲月中,張達志憑藉著自己的驍勇善戰逐漸晉升到了領導指揮階層,即使他身處高位,但卻總能跟戰士們打成一片,從不居功自傲,張達志的一生極其節儉,吃的簡單,穿的是補丁,因此軍中人送「布衣將軍」一稱。後來張達志帶領軍隊進行大西北建設,為了改善當地的惡劣條件,張達志帶頭建設,幾年後他調離之後,還向中央呈報剩下7000萬元,這該是一位多麼廉潔的將領!
  • 這位開國中將出版了很多作品,封面都是主席給他寫的一封信
    開國中將方強徵戰半生,離休後,又開始進行文學創作,共出版了近10部作品,比如《紅軍戰士話當年》《為祖國而戰》《赤誠集》等等。有趣的是,這些作品的封面都一樣,而且是一封信,就是毛主席在1945年給方強寫的。
  • 這位開國少將是誰?母親過70大壽,主席親自題寫「國之賢母」祝壽
    熟悉毛主席的人都知道,他本人很反對封建迷信,也不提倡祝壽,這位老婦人是什麼來頭?為什麼能讓毛主席親自為她題詞祝壽呢?這還要從她的兒子姜齊賢說起。1905年,姜齊賢出生於湖南婁底一個社會底層家庭,父母是走街串巷的小商販,共養育了七個子女,姜齊賢是最小的一個。
  • 毛主席一生詩作無數,但寫詩詞讚揚的同志只有這三位
    他從1927年跟隨毛澤東走上井岡山,到1963年逝世,風風雨雨伴隨毛主席,被毛主席稱為「一生共事的人」。1946年,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二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副政治委員的羅榮桓,被診斷為腎癌。在去莫斯科治療前,毛主席以中央和他本人的名義給史達林發報,稱:「羅同志是我黨重要財富和久經考驗的忠誠幹部,希給予最好的治療。」關切之情,溢於言表。
  • 這位開國中將立場非常堅定,主席稱讚說:他是我們的榜樣
    1964年1月1日,開國中將朱明病逝,享年61歲。在朱明的追悼會上,楊成武將軍致悼詞說:「朱明同志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具有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堅持黨的原則,維護黨的利益。」確實,朱明將軍的革命立場之堅定,早在1930年就經過了考驗。1930年冬天,因紅一方面軍肅反委員會主任李韶九的肅反擴大化,激起了紅軍將士的很大牴觸,最後被逮捕。
  • 為開國大典拍照的女攝影師去了,侯波一生留下許多經典
    侯波的一生是傑出而又平凡的。她用手中的照相機真實記錄了新中國建立初期這一段重要的歷史,她的作品記錄了一代開國領袖人物的光輝形象,拉近了領袖與人民群眾的距離。這些作品最終成為寶貴的歷史影像檔案,流傳在一代代觀眾眼前。侯波在不同場合多次說過:「中國有許多優秀的攝影師,由於歷史的偏愛,我才能成為這樣一個幸運者。」
  • 名字霸氣的六位開國上將,成就很大,後兩位是主席親自改名
    建國後,李天佑是廣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還當過代司令員,副總參謀長。第二位,楊得志這個名字好,「少年不得志,走馬遊新市」,自古以來,很多人鬱郁不得志,而楊得志卻很「得志」。其實楊得志本來叫楊敬堂,參加革命後哥哥給他改名叫楊得志,哥哥為革命而犧牲了,這個名字卻護佑楊得志一生。
  • 終生勤學的開國將軍:湖北紅安籍上將秦基偉,從不識字到自寫傳記
    這位戎馬一生、戰功卓著的開國名將,終身如饑似渴、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更讓人佩服、受益。開國中將,1988晉升為上將的秦基偉虛懷若谷求學忙秦基偉1927年剛開始參加革命時,由於沒有讀過書,導致很多問題。抗日戰爭最艱苦時期,他每晚都在寫寫記記。渡江戰役當日,他在江邊上記錄作戰簡報,記下了兩千餘字的戰地日記。
  • 開國將軍中的邵東人:李壽軒中將
    文丨林 子 跟著毛主席打天下開國將軍共有147名,其中21名中將,126名少將。那中將李作鵬、肖望東、餘秋裡、梁必業、梁興初、王恩茂、吳法憲都是特別有名的。那麼,邵陽籍的開國將軍有哪些呢? 經查,邵陽籍開國將軍共7人,兩位中將,五位少將。今天,我們給各位介紹李壽軒中將。
  • 177位開國中將中,這3位功勳卓著且都享百歲高壽,有何秘訣?
    177名開國中將中,這3位功勳卓著且都享百歲高壽,有何秘訣?從槍林彈雨中走來的開國將軍,無不是經歷過人生的沉浮,卻仍享百歲高壽,實在是一個奇蹟,他們的長壽之道又是什麼呢?100歲:中將羅元發(1910-2010)羅元發將軍,閩西新羅區人,是彭總麾下一員虎將。1947年3月,國民黨軍胡宗南部34個旅25萬兵力重點進攻延安。
  • 皮有功少晉中六字背後的大文章,這位開國中將為何能得到特別提拔
    小編想和大家講的這個人,如果按照當時評選軍銜的標準,可能少將都勉強,然而當他的少將軍銜報送毛主席審閱時,卻被毛主席親自點名晉升中將,並留下了那膾炙人口的六字批語:皮有功,少晉中!他就是開國中將,原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將軍。皮定均,1914年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8年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英山縣童子團團長。
  • 堪稱最低調的開國元帥,一生淡泊名利,流水不爭先,許世友對其讚不絕口
    在十大元帥中的羅榮桓,是一位很另類的存在,不僅僅還是因為他的政工身份,還有的就是他低調的性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位堪稱最低調的開國元帥,一生淡泊名利,流水不爭先,許世友對其讚不絕口
  • 此人一生三次改名,歷經數次磨難僥倖存活,終成開國中將
    此人參加過無數次戰役,歷經數次磨難,僥倖存活,他一生改過三次名,1955年大授銜時,他在國外學習,聶帥還專門去國外授予他開國中將軍銜,他就是方強。方強,原名方鰲軒、方長,1911年1月26日生於湖南平江縣長壽鎮。
  • 這位開國中將資歷高,三個時期內都是軍長,還有位勤務員當了上將
    在戰爭題材電視劇《亮劍》的原著小說裡,提到過一段關於軍人資歷的故事:馬天生政委有一次看到一名上將給中將敬禮。 在歷史上當然也有原型,起因是三位將軍出自同一個班,而老班長被授予中將,兩名戰士被授予上將,比如開國中將陳先瑞將軍,韓先楚和劉震上將就是例子。
  • 舉世矚目的開國大典,為何要安排在下午3點?毛主席受高人指點
    但是新中國的開國大典卻是列外,在這樣一個舉世矚目的日子裡,開國大典卻選擇在1949年的10月1日下午3點舉行,這又是為什麼呢?相傳,在開國大典舉行前,毛主席和中央領導們研究開國大典的舉辦時間,中國人向來講究選好日子,而且作為國慶節,日期也要好記才行,於是大家的共識就定在了10月1號這天。日期定下來了,但具體10月1日幾點舉行才算是「良辰吉日」呢?
  • 皮定均由少將晉升中將,中原突圍,毛主席為何印象深刻?
    在這次戰役中,在陳毅元帥和粟裕大將的指揮下,華東野戰軍消滅了6萬多敵軍,創造了解放戰爭以來的之最。今天,我們聊聊解放戰爭之初的中原突圍。在這次突圍中,皮定均率領第1縱隊的第1旅,承擔了掩護大部隊突圍的任務。在此之後,轉戰24天,在保留建制的情況下,成功抵達了根據地。因此,皮定位讓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先,我們聊聊當時的情況。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的時候,國家為了表彰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一千多名將領將帥軍銜。這些將帥避免不了的也是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
  • 開國中將出獄後,落戶濟南與妻子相伴晚年,去世後實現唯一遺願
    位於贛南的吉安,戰爭年代曾有5萬多戰士為祖國獻出生命,倖存者中也走出不少開國功臣,唯一一位開國中將就是吳法憲將軍。1915年,吳出生於永豐,小時候讀過幾年書,但因為家庭原因輟學後便和父親在佃耕處放牛。年僅十五歲的吳就有著很深的思想覺悟,積極響應號召,加入我組織。
  • 曾澤生:國軍雜牌中將到志願軍王牌軍長,毛主席為何勸他先別入黨...
    原標題:曾澤生:國軍雜牌中將到志願軍王牌軍長,毛主席為何勸他先別入黨 一個好的社會制度,能讓一個壞人變成好人;而一個壞的社會制度,則能讓好人變成壞人。而前國軍中將,後來的解放軍第50軍軍長曾澤生,則用自己一生的經歷,詮釋了兩種制度下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和生存空間。
  • 開國「第一中將」名單一覽表
    軍官軍銜評定的五要素:任職、素質、能力、資歷、軍功,1955年至1965年,共有1614位將軍獲得將帥軍銜,其中包括了10名元帥、10名大將、57名上將、177名中將、1360名少將。開國第一中將--徐立清徐立清,1910年4月出生於河南省商城縣吳店區申家灣。1929歲參加當地農民自衛軍,然後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入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