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詩作無數,但寫詩詞讚揚的同志只有這三位

2020-12-25 密州太守

毛主席是中國革命的領袖,不但政治軍事冠絕古今,就連書法、詩詞也堪稱曠世奇才。他一生創作詩詞無數,意境高遠,蘊涵豐富,「湖海蕩波瀾,全無斧鑿痕」。能夠得到主席寫詩讚揚,特別是主席的戰友和下屬能夠得到他專門寫詩讚揚的卻極其有限,僅有寥寥三人而已。

這三人中,最為著名的一首就是讚揚彭大將軍的小詩:「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

1935年10月19日,紅軍陝甘支隊在政委毛主席、司令員彭老總的率領下到達陝北吳起鎮,與紅15軍團勝利會師在望。然而,蔣介石為阻止兩軍會師,命令一路尾隨的寧夏軍閥馬鴻賓部和東北軍白鳳翔部3個騎兵團2000多人殺上前來,妄圖在會師之前重創陝甘支隊。長途跋涉、身體羸弱、給養不足的中央紅軍形勢陡然處於危機之中。

毛主席認為,不能讓敵軍騎兵一直跟著紅軍進陝北蘇區,必須乾淨利索地「砍掉這個尾巴」,作為與陝北紅軍會師的「見面禮」。彭老總受託,親自趕赴前沿觀察地形,仔細分析了敵騎兵的特點,決定利用吳起鎮的高塬深溝擺起一道口袋陣,砍掉尾巴。21日清晨,彭老總指揮紅軍主力在吳起鎮外的大峁梁設伏,全殲馬家軍騎兵團,史稱吳起鎮大捷。戰鬥進行得乾脆利索,顯示出彭老總卓越的軍事才能。

勝利的消息傳到後方,毛主席心情舒暢、興奮難耐,詩興大發,即興揮毫潑墨,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小詩贈給彭老總。謙遜低調的彭老總見到詩作之後,將最後一句「惟我彭大將軍」改成了「惟我英勇紅軍」後,將原詩退回給了毛主席。

十二年後,彭老總再次臨危受命,指揮二萬餘人,在陝北對抗胡宗南、馬家軍的二十餘萬精銳,首戰青化砭兩小時全殲第31旅旅部及第92團共2900餘人,取得西北野戰軍撤出延安後的第一個大勝仗,沉重打擊了胡宗南集團的氣焰,極大地鼓舞了陝北解放區軍民的鬥志。正率留守機關在陝北轉移的毛主席聞訊,再次手書此詩傳贈身處前線的彭老總。1947年8月1日,這首詩被刊登在冀魯豫部隊《戰友報》上。

作為黨內同志特別是軍方人物唯一生前得到毛主席贈詩的彭大將軍,剛正不阿,天下為公。這首小詩雖然是主席率爾操觚的即興之作,闡釋空間有限,代表不了他的真實水平,但是卻寫出了一個英勇無畏、縱橫馳騁、所向披靡、智勇雙全的大將軍形象,給了彭老總一個聞名世界的橫刀立馬的經典定格照。

1963年12月16日下午,羅榮桓不幸逝世。毛主席聞聽此噩耗,十分悲痛,幾天夜不能寐。一天深夜,主席深思之後,提筆寫下了七律《吊羅榮桓同志》:「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裡每相違。長徵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表達了對羅榮桓的信賴、依重和惋惜之情。

羅榮桓是共和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勳。他從1927年跟隨毛澤東走上井岡山,到1963年逝世,風風雨雨伴隨毛主席,被毛主席稱為「一生共事的人」。1946年,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二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副政治委員的羅榮桓,被診斷為腎癌。在去莫斯科治療前,毛主席以中央和他本人的名義給史達林發報,稱:「羅同志是我黨重要財富和久經考驗的忠誠幹部,希給予最好的治療。」關切之情,溢於言表。

解放後,羅榮桓任總政治部主任兼總幹部部部長,工作十分繁忙,由於過度勞累,腎病時常發作。毛主席知道後,在羅榮桓上報的一份幹部任免書上寫道:「榮桓同志,你宜少開會,甚至不開會,只和若干幹部談話及批閱文件,對你身體好些,否則難於持久,請考慮。」1958年3月,成都會議期間,毛主席甚至當面指示他,會中可以退席,不要勉強堅持下去,可以在宿舍看看文件。關心真是無微不至!

12月19日,毛主席親自參加了羅榮桓的追悼會,深深地向這位從秋收起義就開始跟隨他的「解放軍政治思想戰線的奠基人」之一的老部下三鞠躬,永遠送別了這位追隨自己三十多年的老部下。

1936年9月,被國民黨軟禁在南京著名作家丁玲在地下黨的幫助下化裝逃離南京 ,11月12日,歷經長途跋涉的丁玲等一行人風塵僕僕地來到陝北保安縣。這在當時陝北可是一件大事,著名作家投奔位於偏僻山溝溝的組織,其影響無疑是爆炸性的。毛主席聞聽丁玲來到延安,也非常高興,指示召開歡迎晚會,為老鄉丁玲等一行接風洗塵。

第二天晚上,在保安的窯洞裡為丁玲召開了歡迎會,毛主席、周總理、洛浦、博古等領導全數出席。 毛主席說:「你是從國統區來到蘇區的第一個作家,現在這裡的條件很差,打仗的人多,文化人少,你來了好,可以把蘇區的文化工作開展起來。你在上海領導過左聯工作,多想些辦法,多發揮一點作用。」丁玲也沒有辜負主席的期望,不久就發起並組織中國文藝協會,擔任主席。毛主席在成立大會上高興地稱讚「這是近十年來蘇維埃運動的創舉」。

之前,丁玲就是因為編輯刊物,撰寫文章,參與發表《上海文化界告全世界書》,呼籲抗日救國才觸怒了國民黨當局,被拘押在南京。這次歷經千辛萬苦投奔延安,就是抱定抗日救國的信念而來,所以到延安不久,她就要求上前線去。毛主席接到他的請求後,也大為驚嘆,高興地讚許道:「好啊,壯志凌雲,不讓鬚眉。」,並立即安排她奔赴隴東慶陽紅軍前線。

來到前線後,丁玲滿腔熱情投入了戰地生活:行軍、訓練、採訪、著作,夜以繼日,不讓一刻閒過。丁玲的出色表現,得到了紅軍官兵的好評,不久傳到了毛主席的耳朵裡。這位來自大城市的著名作家的優異表現,讓主席非常感動,創作了《臨江仙·給丁玲同志》:「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捲孤城。保安人物一時新。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陣圖開向隴山東。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將軍。」12月底,毛主席用電報把這首詞發給隨紅一方面軍赴三原途中的丁玲。

1937年初,丁玲回到延安,請毛主席親筆抄錄了這首詞,寫在兩張16開大小的淺黃色毛邊紙上。

丁玲是第一個到延安的著名文人,她的到來,給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藝運動增添了新鮮的血液,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作出了無法取代的貢獻。只可惜,1955年和1957年,丁玲兩次遭受極「左」路線的殘酷迫害,被下放到黑龍江墾區(現今湯原農場、寶泉嶺農場)勞動12年,「文革」中又被關進監獄5年。粉碎「四人幫」後,丁玲的冤案才逐步得到平反。正如林賢治所評價的那樣:(她是)一個具有巨大文學才能而為政治所吞噬的作家,一個忠實文學事業並為之苦苦掙扎的作家,一個未完成卻受到意外打擊而幾近碎裂的作家。

白崇禧太能自誇,竟然附會民間謠言:雷峰塔中白蛇精轉世

十大元帥中關係最為密切的兩位:相知甚深、親如兄弟

這一仗戰果太大,晉察冀軍區竟然不相信,複查後才通報表彰

180師失利後,他臨危受命接任師長,巧妙指揮重塑新形象

陸定一在太行黨校講「兔子吃雞」,陳再道、王近山聽得哈哈大笑

相關焦點

  • 《毛主席詩詞三十七首》再版
    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17周年,為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著名的「六三年版」《毛主席詩詞三十七首》近日由文物出版社再版,該書被譽為新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圖書之一,出版社在推出這本書時,還鉤沉了珍貴的出版故事。1963年 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毛主席詩詞》,收有毛澤東的37首詩詞。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岸人格
    中國的傳統文化深厚的土壤,與毛澤東的壓倒一切、不為一切所壓倒的大度氣概,不僅成就了他的千古詩作,而且彰顯了他偉岸的人格,濃縮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波瀾壯闊與驚心動魄。所以胡喬木曾經說過,毛澤東同志的詩詞可能比他的政治理論著作傳得更廣、更遠、更久。第二,為了增加同志們和加強同志們的詩詞修養,增加同志們對毛主席詩詞的知識。在文化修養中,詩詞修養具有獨到的功能,詩詞是一種語言的美,是一種感情的藝術。
  • 主席的一生,都安放在了詩詞中,筆桿子背後的槍桿子
    整首詞的戰鬥係數非常強悍,已經壓過了詩詞的韻律。我不喜歡從詩詞中挖掘戰鬥性,但我真的很喜歡這句「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但如果要通過詩詞研究毛澤東的一生,這首《滿江紅》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從1963年之後的10年,是歷史巨人毛澤東一生中留下的最後篇章。
  • 《世紀》雜誌 | 趙樸初修改陳毅詩詞遺稿始末
    28日,陳毅副總理(一排戴墨鏡者)在紫光閣接見了親善團一行,一排左一為趙樸初,這是日本佛教團戰後第一次訪華陳毅和趙樸初皆為彪炳共和國史冊的千古人物,同時,他們倆有一個共同的稱謂——詩人。陳毅一生戎馬倥傯,國事加身,留下了700餘首詩作,趙樸初著作更豐,韻文詩作2000有餘。1977年4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第一次正式出版《陳毅詩詞選集》,這本選集是陳毅夫人張茜泣血之作。
  • 臧克家翻譯毛澤東詩詞 傾盡畢生精力做《鑑賞》
    因此,1962年左右,中央有關單位組織了幾位國內著名的翻譯家、外交家和作家,成立了毛澤東詩詞英譯定稿小組,準備出版權威性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  翻譯詩,尤其是中國的舊體詩,需要深厚的中、外文功底和文學造詣。首先得讀懂原詩,它的歷史背景怎樣,藝術表現如何,對某些字句的不同解釋如何處理……真是難關重重。更何況這是毛主席的詩作,意義非同尋常。
  • 中國最有才氣的領袖,他寫的這首詩詞成為千古絕句,至今無人超越
    柳亞子先生在民國的地位可為是大師級人物,而且在文化領域也同樣有很高的聲望,柳亞子先生一生創造了7000多首的詩詞,雖然這些詩詞最後大多數沒有什麼影響力,但是按照當時,在民國已經是非常的又水平了。而被人稱為「民國第一詩人」的柳亞子先生卻極其崇拜毛主席,而且說把毛主席當做自己的偶像。柳亞子經常把毛主席和宋朝的蘇軾、辛棄疾相比,特別是毛主席的《沁園春雪》,柳亞子坦言這首詞是千古絕唱。
  • 毛主席詩詞:16歲寫的七絕有王者風範,最後2首適合送別2020!
    毛主席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軍事家,他還是一位傑出的詩人和書法家。毛主席一生所作詩詞很多,在詩詞作品之中,他指點江山,氣勢豪邁,表現了豐富的情感世界和樂觀的革命精神。1910年,16歲的毛澤東離開家鄉韶山沖,到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去讀書,參加入學考試時,他寫了這首詩。這首七言絕句通過人們經常看見的青蛙形象和心理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想要主宰國家命運的偉大抱負。
  • 揚州籍影像大師陳石林:「我給毛主席加工標準像」
    12月26日晚,揚州日報記者輾轉聯繫上這位84歲的老人,在電話那頭,老人心潮澎湃地講述了許多修剪照片的往事,他還獨家向揚州日報披露:《歷史巨人毛澤東》畫冊即將出版,由中央文獻研究室、軍事博物館、軍事科學院三家單位聯合組織編印,全書共5冊、4000幅圖像,全景展現了偉人毛澤東光輝傳奇的一生。其中1000多幅照片由陳石林耗時10年徵集,先後查找聯繫了全國116位曾為毛主席照相的攝影師。
  • 毛主席詩詞裡有超現實寓意?藝術家達利回答Yes
    今天我們就要說說這兩位好基友的「浪漫」故事,兩人都是畫界奇才,互相欣賞。重點是,他們還有個共同愛好——痴迷中國,甚至把毛主席詩詞變成了超現實主義畫作。提起兩人怎麼相識,還得從他們很小時候說起。正是因為他寫實、造型功底非常紮實…只有地基紮實,才能蓋出各種漂亮造型…」儘管美術老師苦口婆心勸誡小達利好好學習傳統繪畫,但他並不買帳。畢卡索一生繪畫風格豐富多變,達利只愛他畫作中的超現實主義暗示,堅守「超現實」創作。達利為追隨偶像足跡,也去畢卡索曾就讀的馬德裡聖費南度皇家美術學院學習。
  • 蘇軾一生寫了2700多首詩,你至少要背下這7首!
    蘇軾的這首七言絕句,也是寫廬山的名篇。他沒有著眼於寫廬山的秀美風光,而是從大處著眼,寫出了廬山的崇山峻岭、峰巒疊翠。最為後人稱道的是後兩句,詩人將自己的哲思融入詩詞,韻味深長。這首詩也很好的體現了宋詩偏重說理的特色。
  • 紀念毛澤東逝世44周年 重溫毛澤東經典詩詞
    他一生為公,一心為民。終身模範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是一個「為人民的苦難而奮鬥」、「為人民的艱辛而落淚」、「為人民的未來而求索」的偉人。當看到毛澤東同志站在天安門廣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時,全體教師不僅淚眼盈眶,自覺起立掌聲雷動。
  • 他一生功勳卓著,卻非常低調,毛主席一生只為他寫過悼亡詩
    他是新中國的締造者之一;他一生功勳卓著,但卻異常低調;他是毛主席一生最為親密的朋友,從秋收起義開始就跟隨毛主席南徵北戰,戰功無數;他就是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一的羅榮桓。眾所周知,毛主席晚年幾乎不再參加別人的追悼會。
  • 毛主席的這張照片:竟讓當代官員看了無地自容
    這就是為什麼毛澤東時代的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團結 最勇敢最無所畏懼最受人尊敬的民族的根本原因,一張普通的照片讓無數的中國人無限懷念那個充滿激情 熱血沸騰火熱年代。一張普通的照片讓無數的中國人心生驕傲為生在偉大的毛澤東時代感到無限的自豪。一張普通的照片讓人民知道了人民領袖應該是個什麼樣子,一張普通的照片讓毛澤東成為了中華民族靈魂的支柱!
  • 快來圍觀100年前毛主席寫的廣告文案
    我們都知道毛主席的詩詞豪放壯美,是唐詩宋詞之後八百年來的第一個高峰。他的政論文也是一絕,很多政論文絕非一般平庸之作的政治說教、枯燥無味;而是生動有趣,在幽默中傳遞自己的明確觀點和洞見。毛主席的文言文水平也很不錯,比如:氣勢磅礴的《祭軒轅黃帝陵》,情深意長的《祭母文》。
  • 他是毛主席的曾孫,與毛主席同一天生日,從小愛唱東方紅
    他是毛主席的曾孫,與毛主席同一天生日,從小愛唱東方紅文|無名歷史(本文由筆者原創文章,嚴禁抄襲轉載)毛主席是我國偉大領袖,在他的領導下,如今咱們中國繁榮昌盛,對於毛主席的後人,可能很多筆者都不是很了解,
  • 大雪紛飛,欣賞偉人一首寫雪的詩詞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古人那些詠雪的詩詞。他們寫皚皚白雪,寫雪裡的大好河山,多麼美好,多麼令人嘆服。其中岑參寫雪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喻確切,極其形象生動。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也極其誇張之能事。
  • 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然而你最熟悉的居然是這首
    乾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歷史上的最長壽也是在位最久的皇帝。最近的電視螢屏上,乾隆很忙,乾隆的後宮也很忙,大家的關注點都在乾隆的後宮妃嬪上。乾隆自小飽讀詩書,學富五車,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無一不精通。從史料記載來看,乾隆要是放今天,絕對是一個妥妥的文青,愛寫詩的文青。那麼乾隆一生中究竟寫了多少詩呢。據記載,乾隆所作的詩詞總量達到了42613首!
  • 毛澤東詩詞記憶:第一首正式發表作品為《長徵》
    不一會兒,中國文聯總收發室電告中央急件送到,正在等候的劉欽賢跑去取回,徐遲開封,露出了毛主席的一封親筆信和18首詩詞,除了修訂了那8首,又加上了不同時期的10首,讓大家喜出望外。更讓大家如獲至寶的是毛主席的親筆信。信曰:  克家同志和各位同志:  恵書早已收到,遲復為歉!遵囑將記得起來的舊體詩詞,連同你們寄來的八首,一共十八首,抄寄如另紙,請加審處。
  • 楊萬裡一首唯美的詩作,28個字寫得美輪美奐,充滿了無限樂趣!
    當然熟讀詩詞,那麼也是一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只有通過熟讀這些詩詞,我們才能夠更加了解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歷史,這也正是詩詞的魅力。那麼說起詩詞,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詩,那都是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對於後人來說,那都是可望不可及,而且詩詞的種類也是最為豐富,各種各樣題材的詩作都有。
  • 汶川地震引爆全民詩歌熱潮 網友詩作樸素動人
    讓蘇善生沒有想到的是,這首詩被全國近百家報紙刊登,被各大電視臺主持人哭泣著朗誦,被熱心的網友們改編成動人的MV,被眾多音樂人多次譜曲進行演唱,連法國的一份報紙也用了整版刊登這首詩。說出來,寫出來,貼上網———網上有多少個「蘇善生」,難以計數。這場災難在震撼人心的同時,讓無數網友、作家和詩人無法不寫下悲痛與勇氣,團結或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