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彬樂:教育要面向世界 與各國共同發展

2021-01-14 荔枝網新聞

  近日,2020年度央視網教育盛典在京召開。論壇以「雲生態·話未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教育行業,表彰先進典型,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把脈教育發展新方向。論壇現場,DBC職夢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學術官葉彬樂就留學行業當下現狀及趨勢做了分享。

  葉彬樂表示,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疫情倒逼很多教育公司從線下調整到線上,新的教育格局快速形成,留學行業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難。海外疫情的影響、留學生招聘的緊縮,對行業產生非常大的衝擊,對留學生求職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下半年,海外疫情逐漸加劇,很多留學生被迫回國找工作,2020年留學生回國的人數高達80萬,突破了歷屆回國人數最高峰。在家上網課、無法出國讀書、畢業季及讀書季的延後等等情況,導致兩屆學生同時在搶一屆的工作,留學生也從在海外求職為主轉戰到回國求職為主,整個留學市場跌入歷史低谷。面臨如此嚴峻的考驗,我們要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及策略,提高應變能力,為留學生提供更好、更優質的多元服務。留學需要有經驗的規劃師,更需要從業者有耐心、有責任,這是對留學行業的一份尊重。

  疫情加速了教育全球化趨勢,我們追求發展,就不能坐井觀天,更不能因為擔心人才流失而閉門自封,教育必須面向世界,與各國共同發展。疫情終將會過去,世界回不到過去,教育也不會是原來的教育。疫情對於出國留學的影響只是暫時的,疫情過後,留學行業還是會逐步恢復正常,作為家長,想要孩子在未來更具競爭力,就要有更高遠的眼界和格局,敢於放孩子在世界舞臺上經歷風雨。

相關焦點

  • 金山小學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公民·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面對當前經濟全球化、網絡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12月31日,重慶市規劃課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公民策略研究》結題會議在金山小學召開。  2014年9月,市教委頒發《關於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工作通知》,提出研學是面向全體中小學生,由學校組織安排,以推動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2015年7月和9月,金小素質教育課程為孩子們插上飛翔的翅膀,分別組織兩支學生隊伍前往新加坡、美國各遊學7天和10天,讓學生走出國門,擁抱世界。
  • 看世界各國如何制定教育戰略規劃
    21世紀教育決策的有效工具和自覺行為 ——看世界各國如何制定教育戰略規劃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周滿生 人才培養的基礎在於教育。將教育看作是促進國家發展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力量,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的共識。  「教育—人才」形成21世紀綜合國力的核心競爭力。為迎接挑戰、創造機遇,世界許多國家,都在紛紛制定面向未來經濟競爭、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的教育長期發展戰略,以謀求最大的發展空間和國家利益。
  •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教育倡議》中英文版發布!
    10月16日,2019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期間,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美國、日本、英國、以色列、菲律賓、泰國等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科學教育專家與我國科學家一道,在「科協素質促進:科學教育與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上,共同發布《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教育倡議》(以下簡稱《倡議》)中英文版。
  • 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 「面向2035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專題...
    2020年11月27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共同承辦的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面向2035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專題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與會專家就國際青少年科技教育政策的制定與發展,區域青少年科技人才培養的策略與路徑,跨學科合作促進青少年科技人才培養模式轉變,科研機構對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支撐作用,科技教育教師專業發展,以及青少年創新能力培養和科學課程教學改革等主題進行了分享和討論。
  • 加強國際合作,促進世界各國人民的發展
    作者:段官敬當前,世界進入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風險挑戰困難和不確定因素交織,決定了世界各國和世界各國人民,唯有保持團結協作、眾志成城,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才能破除世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真正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最大的利益同心圓
  • 教育2035:對話世界的未來
    本次年會邀請了中外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領導和產學研各界領袖及代表共同探討面向2035年的教育現代化,以推動更高水平的教育對外開放,分享各國的教育發展成就和經驗,研討全球教育面臨的共同問題,共同擘畫國際教育發展的美好藍圖。
  • 世界各國的教育正走向何方?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本文簡稱經合組織)發布《教育概覽2017》(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7),報告涵蓋了35個經合組織成員國及夥伴國家,涉及有關教育機構的產出及對學習的影響、教育投入與人力資源投入、教育機會、參與和過渡,以及學習環境與學校組織方面的重要信息。這個世界的教育程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學生在學校的平均學習年限不斷增加。
  • 年會報導|溫元凱:面向未來,教育是重要的發展轉型領域之一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動中國教育進一步的發展。以下為演講嘉賓溫元凱的演講實錄(有刪減):新冠疫情給世界和中國帶來巨大的衝擊,包括教育行業,格局正發生重大變化。那麼我們能不能抓住機遇,來爭取新的發展?改革開放的背景下,中國已經崛起。41年來,中國人民大概創造了八百多萬億的財富,這是個不得了的數字。
  • 為什麼說各國應共同擴大對外開放?
    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複雜嚴峻國際形勢下,世界各國還要不要對外開放,如何對外開放?就此,言之有理工作室採訪了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畢吉耀、張哲人兩位學者。
  • 「三個面向」指引教育發展方向
    這是一座漢白玉拼接做底襯的影壁,上面用金屬材料鑲嵌著數十個大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鄧小平一九八三年國慶節書贈景山學校」。多年風雨洗刷,白色的底襯已經被歲月磨蝕,金色的文字卻依舊光亮如新。  如果查閱網絡圖片,會發現鄧小平的這句話被全國很多學校粉刷在教學樓外牆上。
  •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2020年12月11日清華大學舉行的世界慕課大會作主旨報告/大會發起成立世界慕課聯盟,發布了《慕課發展北京宣言》
    陳寶生:各國秉承合作共贏、開放包容的理念,共同推動慕課與在線教育的建設、發展和共享陳寶生倡議,各國秉承合作共贏、開放包容的理念,繼續加大慕課與在線教育資源建設,加強慕課與在線教育資源應用與共享,促進個性化學習和終身學習,推進慕課與在線教育創新發展,共同推動慕課與在線教育的建設、發展和共享。
  • 博鰲20年|潘基文:為了亞洲和世界共同的未來
    我們相信,更大程度的經濟合作有助於亞洲各國實現發展目標,因此我們的初衷是通過亞洲經濟一體化實現共同繁榮。論壇始終肩負著一個使命——我們相信,更大程度的經濟合作有助於亞洲各國實現發展目標,因此我們的初衷是通過亞洲經濟一體化實現共同繁榮。這一點已載入論壇章程,並在過去20年曆屆年會中得到重申和強調,成為經久不衰的主題。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不易,但進展顯著。今天,亞洲已成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增長引擎。
  • 範玉剛:以文化促進開放包容與共同發展
    21世紀以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凸顯,亞洲文化以其多樣性為世界矚目,其發展不僅在於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繼承,更在於面向未來的溝通交流與創新。上世紀80年代亞洲四小龍的崛起,與其傳承和創新「東亞價值」不無關聯。對於有著豐富文化資源和悠久歷史傳統的亞洲文化而言,需要妥善處理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係,需要在歷史中走向未來。
  • 特稿:四大要「義」——抗疫大考中面向世界的中國「答卷」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特稿:四大要「義」——抗疫大考中面向世界的中國「答卷」新華社記者謝琳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至今累計確診病例已達2800萬例。14億中國人民進行的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充分詮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
  • ...面向人民群眾新需求,面向國家治理大戰略,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面向世界科技競爭最前沿,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面向人民群眾新需求,面向國家治理大戰略,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湧現更多高層次人才的源頭活水(深聚焦)核心閱讀《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印發,提出「面向世界科技競爭最前沿,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面向人民群眾新需求,面向國家治理大戰略」,「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強國」。
  • 王毅:中國將為世界各國帶來更廣闊發展機遇
    第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向好,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既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王毅強調,中國提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既是中國經濟發展壯大到新階段的必然選擇,也是中方積極應對國際經濟發展變化的重要舉措。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中國正在而且必將成為全球的最大市場。以內需為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主動力,這是大國經濟的重要標誌。
  • 知識|一篇文帶你看清,人工智慧+教育(我國與各國……)
    華中師大人工智慧教育學部的成立,再次提醒我們,人工智慧不是單一學科,而將是帶來各學科全面「智能化」。人工智慧對教育來講,一方面是要在人才數量及質量上加快加大培養,形成全教育體系的人工智慧專業人才培養;另一方面是要將智能技術運用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從而帶來教育形態的變革,以及教師能力的轉變。
  • 凝聚世界各國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它表明中國堅持和平發展、與各國互利共贏的決心。   中國進出口銀行雲南省分行行長戴世宏代表認為,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憲法,以立法的形式使黨的主張和方略成為國家意志,把黨確立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目標熔鑄於億萬人民的共同奮鬥中,是中國為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作出的又一重大貢獻,彰顯了中國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國擔當。
  • 未來教育5大新面向,讓孩子成為「可以改變世界的人」
    因此,未來教育的樣貌一定有所不同,透過多元的創新,包括保有孩子的好奇心、探索力,教學時運用科技或營造真實的情境,提供跨領域、生活化的統整學習,注重有效溝通、團隊合作,以及結合家長的資源與力量,是未來教育的五大新面向。過去的教育是把人教成機器,未來的教育則要回歸到人的本質,幫助孩子探索人生、找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
  • 【看世界】教育是全球性的話題,一文認識世界各國的教育培訓行業
    【看世界】教育是全球性的話題,一文認識世界各國的教育培訓行業 作者:麥子 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