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遺憾的是,在全球21個接受調查的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不禁讓人感嘆:為什麼會這樣?如何培養和鍛鍊孩子的想像力呢?
《小的學校》就是一篇想像力豐富的課文,作者是享譽世界的印度著名詩人、哲學家泰戈爾。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把花當作天真可愛的孩子,下雨時,他們放假出來玩耍,最終重新要回到媽媽身邊。
為了把課文學透,今天分三部分把課文知識點進行梳理:
5個二類字都不難記,需要注意的是多音字「假」:
[jiǎ] 虛偽的,不真實的意思,組詞「真假」。
[jià]指按照規定或經過批准暫時不工作或不學習的時間,組詞「假期」。
一類字中,「舞」字最難寫,筆順易錯又難寫,一定要注意上面是四個豎,不要寫錯。
另外「互」字筆順非常容易寫錯,正確筆順4畫:
還有「臂」字是上下結構,上半部分要寫小一點,下面不要寫成「月」。
在這裡提示寫生字時一定養成筆好習慣,不要倒插筆,倒插筆很難把字寫漂亮,非常易出錯。最重要的是,小小筆順題還可能是中考題,2014年中考題就考查了「為」字筆順,結果把學生都「烤糊」了!
想要整體掌握課文要領,首先熟讀之後,給課文分段,找到文章的層次,比如這篇課文可以分三大部分:
第1部分(1-2):寫陣雨落下,花在草地上跳舞、狂歡。
第2部分(3-4):寫想像中花的學校上課時的情景。
第3部分(5-9):放假時,花孩子們衝出學校,回到家,對媽媽揚起雙臂。
第1部分細節要領:
邊讀邊想像情景,並思考:走過荒野、吹著口笛、跳舞、狂歡是什麼修辭手法?對,是擬人,突出了孩子活潑,調皮的特點。
另外為什麼用「一群一群」形容花?為什麼不是一朵一朵?對,那是強調花的數量多,並且和擬人手法相呼應。
第2部分細節要領:
「媽媽,我真覺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裡上學」
從這裡開始打開了想像力的大門,把花比作上學的孩子,把花汲取生長所需養分比作做功課,生動形象。
「他們關了門做功課。如果他們想在放學以前出來遊戲,他們的老師是要罰他們站牆角的。」
想像力繼續升級,把花的生活和孩子的生活聯繫起來,花兒會被「罰站牆角」像極了孩子不認真聽講被老師罰的樣子。啟發孩子想像:給孩子們做什麼功課呢?聯繫植物生長知識,了解到花孩子們做的功課是吸收營養、吸收陽光雨露、努力往上、頂尖冒出、努力往下,紮根生長……
另外還可以想像些什麼?植物從種子到開花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有時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這麼漫長的時間,花寶寶們都要待在黑黑的泥土裡,心情怎麼樣?(厭煩、想透口氣、想偷偷溜出去玩)。結合生字「罰」,體會花孩子厭煩的心情。
通過課文中這些想像力的細節描寫,試著拋磚引玉,讓孩子也想一想,比如稻穀在哪裡上學?小魚在哪裡上學?松鼠在哪裡上學?小鳥在哪裡上學?
第3部分細節要領:
「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裡簌簌地響,雷雲拍著大手。這時花孩子們便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衝了出來」。
要重點體會「衝」字用得相當妙,一下表現出花孩子心情非常激動。另外雨一來,樹枝、綠葉、雷雲和花孩子都放假了,大家一起快樂地玩耍。
「你可知道,媽媽,他們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作者為什麼說花兒的家在天上?這是孩子的想像,他們化身爛漫的小花,是對遼闊天空的渴望,星星所住的地方是寬敞的,太陽媽媽對他們的愛是溫和的。
最後用兩個疑問句,然後自問自答,點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告訴我們孩子是多麼希望能得到太陽般的溫暖,天空般的自由。
1.想像: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是怎樣的情景?
示例:一朵朵嬌嫩的花兒從草叢裡,從小河邊,從大樹旁,使勁往外鑽,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玩得真開心!
2.重點理解加粗字:
溼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
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裡簌簌地響,雷雲拍著大手。
這兩個句子都是擬人的寫法,將東風、樹枝、雷雲當作人來寫,這樣寫讓我們感受到雷雨交加的惡劣天氣,可是花孩子卻很愉快的心情。
3.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
想像情景,照樣子寫一寫:清風一吹,他們便跳起了優美的舞蹈。蝴蝶一來,他們便熱情地打招呼。
通過泰戈爾的這篇《花的學校》,同學們可能重點學習擬人化的寫作方法,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比如「潤溼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中,作者把「東風」當作人來寫,讓它像人一樣有這些動作,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
同時,合理的大膽想像是本文作者重點要啟發孩子的,好文章離不開豐富的想像力和生動的聯想。通過本課的學習,舉一反三,你還想到了什麼,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