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發改委樞紐經濟處
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離原則上在1000米以下,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需要可延伸至4000米的空域)為依託,以通用航空產業為主導,涉及低空飛行、航空旅遊、支線客運、通航服務、科研教育等眾多行業的經濟概念。國際經驗表明,作為低空經濟主導產業的通用航空產業投入產出比為1:10、技術轉移比為1∶16、就業帶動比為1:12。低空經濟因其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的特點,正逐漸成為擴大內需、促進就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新興戰略產業。
我國低空經濟蓄勢待飛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密集出臺,我國低空經濟發展迎來重大機遇期。短途運輸、公務飛行、低空旅遊等業務板塊成為行業布局重點,業務佔比從2010年的4.5%提高到2017年的19%。未來,隨著低空領域監管開放,低空經濟將釋放巨大增長潛力。
國家政策加速產業發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進入綜合試點階段。2015年起,國家空管委等先後批准濟南和重慶地區開展低空空域管理和通用航空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珠三角和海南地區開展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試點,西北地區組織通用航空低空空域監視與服務試點。同時,國家對通航產業發展加大支持力度。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培育通用航空市場,加快構建基礎設施網絡,促進產業轉型升級;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規劃綱要》提出,推進通用機場建設,推動低空飛行旅遊發展,培育充滿活力的通用航空市場。
通航企業數量穩步增長。截至2020年8月,我國運行中的通航企業總數達443家,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和中南地區,其中華東地區企業數量在100家左右。通用機場建設加快推進。截至2020年2月,全國通用機場總數達到482個。通航飛行業務全面拓展。2019年我國通用航空飛行小時達到106萬小時,相比2018年增長14%,首次突破百萬大關。
國內城市發展低空經濟的成功經驗
近期,我們對濟南、西安等城市低空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重點考察,發現普遍具有機場功能完善、集聚效應明顯、產業融合發展、市場活力較強等共同特點。
濟南是「1+N」通航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在通用航空與旅遊、體育等融合發展方面卓有成效,開闢低空旅遊航線聯動景區旅遊發展,以應急救援為重點推進通用航空融入城市公共服務體系,發揮商河通用機場資源優勢,布局航空器製造、維修、航空物流、通航小鎮、文旅康養等項目,建設通航小鎮及文旅康養項目,打造輻射山東乃至全國的通航產業園區。
西安是「鏈式聚集、融合發展」通航發展模式。以西安為中心構建「一基地多園區」發展格局。目前西安航空基地已入區通航相關企業140多家,涉及通航航空器及零部件製造、通航維修、飛行培訓、航空會展、機場管理、通航運營、航空旅遊、航空融資、航空文化、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以產城融合賦能通用航空產業新發展,近期重點建設通用機場及相關配套設施,打造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西安航展)永久會址,深度挖掘「西安航展」品牌價值。中期重點發展航空製造、臨空經濟、通航運營、會議會展、通航文旅、無人機等產業,形成產業聚集度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特色通航小鎮。遠期將通過吸納更多航空科研機構和研發企業落戶,形成科技創新指數高、通航運營服務好、綠色生態鮮明、文旅深度融合、城市功能完備的航空科學城。
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
我市通航產業發展擁有良好基礎和較大潛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具有專業學科優勢,金城集團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航空輕型動力的研發、生產和試驗基地,南京輕型飛機股份有限公司「十一五」期間就研發了AC500型輕型飛機,填補了國內4—6座機空白,但也存在空域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產業總體規模偏小、基礎保障能力不足等短板,亟須在未來的發展中破解。
一是做好頂層設計,加大支持力度。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結合南京實際,修訂《南京市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6-2030年)》,編制南京低空經濟發展規劃,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低空經濟產業前期投入大、後期產出高、人才需求多等特點,制定出臺財政支持政策和特種人才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對通航企業、機場運營集團、通航服務部門開展貸款和保險服務,為本土通航企業做大做強保駕護航。
二是完善基礎保障,提升支撐能力。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南京若爾通用航空擴大機場規模,加快建設高淳通用機場,支持浦口創建全國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推進江寧、溧水、棲霞等地通用機場落地建設,在大型景區、商業區、三甲醫院增設直升機場站或停機坪。依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航艾維國際飛行學院、南京若爾通用航空等高校院所和專業機構,加強飛行員、教練員、地勤、維修人員、專業技師以及低空旅遊產品開發、低空旅遊接待服務等與低空經濟密切相關的各類專業人才培養力度,確保從業人員專業素質過硬。加強與東部戰區、民航華東局溝通協作,在保障國防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低空空域資源,保障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空間。
三是延伸產業鏈條,擴大產業規模。依託中航工業、萊斯信息等多家航空核心重點企業,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器整機製造以及發動機、機載設備、關鍵零部件研發製造,不斷擴大通用航空在旅遊觀光、短途貨運、通勤飛行、搶險救災、農業生產等領域的應用範圍,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飛行運營為核心,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拓展,積極發展飛機銷售、飛機租賃、航材銷售、保險融資等通航金融業以及維修服務、機場服務等通航保障業,不斷擴大低空經濟產業規模,打造鏈條完整的產業集群。
四是培育消費熱點,促進產業融合。開發低空飛行產品,培育產品高端、價格合理、服務完善的低空經濟消費市場,推動5A級景區與通航企業合作開發低空旅遊產品,按主題設計低空旅遊線路,形成串聯各主要景區的空中巴士,打造特色旅遊項目。積極舉辦世界無人機大賽、滑翔機大賽等航空賽事和AOPA國際飛行大會等會議會展,擴大南京在低空經濟行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
五是擴大公益服務,培育通航市場。大力實施政府應用推廣工程,支持本市通航運營公司承接全國農林作業、應急救援、通航旅遊、運營服務等業務,鼓勵企業和個人投資通用航空業,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設、運營通用航空。鼓勵市級職能部門和各區政府在應急救援、搶險救災、醫療救護、環境監測、森林防火、工業與能源建設、國土及地質資源勘查等公共服務領域購買通用航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