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記錄又現達人 86歲老人可5分鐘解開九連環

2020-12-25 哈爾濱新聞網

吳慧君

    哈爾濱新聞網訊(記者 原野 文/攝)「解九連環的世界紀錄是3分57秒,我母親86歲了,5分鐘就能解開。」近日,市民薛先生替母親吳慧君申報「最」紀錄。薛先生表示,九連環是我國西漢時就有的一種益智玩具,如今全球擁有很多愛好者,母親想通過參與活動多交些朋友。

    近日,記者來到吳慧君老人的家裡。老人當著記者的面,將最初的九連環完全拆開再重新串好,各用了5分鐘時間,全程老人一邊和記者聊天一邊把玩。老人告訴記者,她第一次見到九連環是10幾歲的時候,當時只覺得很新奇但並沒有解開。上班後她一直在針織廠做手工活,所以雙手很巧,直至退休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再次得到了一個九連環,老人便愛不釋手了。

    雖然很多網站都有九連環的解法,但吳老解開九連環全靠自己摸索,起初有時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解開,經過10幾年的練習,現在平均5分鐘就可以解開了。

相關焦點

  • 九連環中的數學原理
    九連環作為我國民間玩具,以金屬絲製成9個圓環,將圓環套裝在橫板或各式框架上,並貫以環柄。遊戲時,按照一定的程序反覆操作,可使9個圓環分別解開,或合而為一。「九連環」現已成為一種國際性的益智遊戲,國內外都有學者在研究,拆解九連環的過程中也蘊含著一些數學原理。
  • 【九連環】_益智玩具九連環的解法、圖解大全、視頻解法專題
    【中外玩具網 9月14日訊】自古以來,我國就不缺小發明,小創意,比如九連環,九連環將智慧與樂趣融合,延續至今一直深受歡迎,不少名人都痴迷,九連環象徵著聰明與智慧。按照一定規則順序,一一把圓環解開或者9個環合體則為成功。其解法多樣,可分可合,變化多端。得法者需經過81次上下才能將相連的九個環套入一柱,再用256次才能將九個環全部解下。
  • 速度很快解法不對 母子挑戰九連環最紀錄惜敗
    哈爾濱新聞網訊(記者 原野 文/攝)由哈爾濱中山航服有限公司獨家冠名贊助,本報和多家單位聯合推出的冰城「最」紀錄,自推出「有獎徵集」以來,掀起了市民挑戰紀錄的熱潮。近日,記者接到市民苑曉萍的挑戰電話,稱自己和兒子都是「九連環」的愛好者,想一起來挑戰「最」紀錄。
  • 摩格的九連環真的只有朧月能解開嗎?這心機太深
    《甄嬛傳》中當摩格入京後,皇上特地設了宴歡迎他,這場宮宴表面上看起來一片平和,實際上兩邊都在較著勁,摩格裝作是禮尚來往,直接拿出了一副九連環來為難皇上,若是大臣們解不開的話,不只皇上會丟了面子,還會讓摩格加倍猖狂,那麼皇上想要議和的任務也就難辦了。
  • 阿城老曹:生活中不只有「九連環」
    然而,對電子產品的過分依賴,卻「侵吞」了人們本該有的閱讀有益書籍、參加體育運動、把玩益智遊戲等更有助於健腦健身的時間……而哈爾濱阿城的曹衛東,雖然只有初中文化,卻不僅能玩轉「九連環」等幾十種「智力環」,還親手設計製作了三十餘種。眾所周知,「九連環」是我國一項傳統益智遊戲,民間早有諺語「解不開的歧中易,摘不下的九連環」,來比喻某種比較難解的益智謎題。
  • 千年不衰的智力遊戲:九連環
    「連環可解」與「玉連環」究竟是不是九連環,是這一說法最大的問題。第二種說法認為九連環產生於西漢之前。據說有這麼一個故事: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到長安任職後,有了休妻的想法,於是給妻子寫去一封家書。書信的內容很簡單,只有一排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 數學遊戲:九連環
    ○投稿郵箱:shuxuetg@163.com○郵發代號:4-312○訂閱2016年雜誌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海悅心選圖書網站訂閱九連環是中國最傑出的益智遊戲九連環由九個相互連接的環組成,這九個環套在一個中空的長形柄中。九連環的玩法是要將這九個環從柄上解下來。解下所有九個環需要341步,因此人們需要有耐心。但是,九連環的解法是很有規律的,一旦琢磨出解法,解九連環並不難,而且不會忘記。
  • 個人單項賽項目九連環:對思維有序性和邏輯性要求高
    8月12日至14日,第二屆「國育杯」思維運動會個人單項賽100強入圍賽將進行九連環項目的比拼。選手們通過341步解開九連環,同時涉及對某些環片的迭代往復操作,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將影響成績,這就需要選手注意力高度集中,對選手的思維有序性和邏輯性要求很高。
  • 王瑞:九連環全國比賽學生組第一,質疑的路上用實力證明自己
    九連環被解開的那一瞬間,直至今日,王瑞還記憶猶新:興奮忽地湧上心頭,成就感油然而生。「或許這就是我的開始吧。」王瑞這樣告訴我們,年少時偶然一瞥的初遇卻連接了他與九連環不可分割的命運。 再次相逢是在初中的數學課本上,「兩環互相貫為一,得其關捩,解之為二,又合而為一」,寥寥幾字卻重新燃起他對九連環的興趣。
  • 2分23.384秒盲解九連環 廈門益智遊戲達人創造金氏世界紀錄
    來源:臺海網葉佳希盲解九連環。(受訪者供圖)臺海網12月9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前日下午,廈門益智遊戲達人葉佳希,收到金氏世界紀錄管理團隊發來的郵件,他在2分41秒的規定時間內,以2分23.384秒的成績創造了全新的「最快時間盲解九連環」金氏世界紀錄。昨日,本報記者找到葉佳希,了解他創造這項新金氏世界紀錄背後的故事。
  • 四川86歲老人練左手寫字半年寫2萬字文稿:為記錄汶川地震
    四川86歲老人練左手寫字半年寫2萬字文稿:為記錄汶川地震 澎湃新聞記者 陳緒厚 實習生 韓羽柔 2018-03-13 19:18
  • 《終極筆記》解連環身份被解開,那吳三省本人到底去哪了
    在《終極筆記》電視劇中,解連環身份公開,一直在吳邪身邊假扮三叔「吳三省」。這讓大家好奇,吳三省本人究竟在做什麼?想知道答案,就來一起往下看。19年前在西沙海底墓,解連環和吳三省在墓裡發生意外,解連環假扮吳三省身份上岸後故意稱「解連環」死了。
  • 智力扣 九連環 讓中國傳統益智遊戲重回孩子身邊
    上周末,40名本報小記者來到位於朝天宮的南京市博物館,跟隨博物館工作人員及志願者一起玩起智力扣、九連環等中國傳統益智遊戲。精巧的遊戲設計、絕妙的解扣技巧,讓小記者們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南師大志願者告訴小記者,中國傳益智遊戲九連環、七巧板、華容道、孔明鎖等,對開發思維智力具有獨特的功能。比如,華容道遊戲取自《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曹瞞兵敗走華容」的故事,通過移動各個棋子,幫助曹操從初始位置移到棋盤最下方中部,從出口逃走。 講解中國傳統智力遊戲淵源後,志願者手把手地教小記者12種智力扣和九連環的解法。
  • 教老人用智慧型手機的培訓班期期爆滿 86歲的也來了
    ……昨天下午,海曙區西門街道居家養老互助中心的大教室裡熱熱鬧鬧,頭髮花白的老人們人手一臺智慧型手機,把老師團團圍住。這些老人是智慧型手機培訓班的學員,其中年紀最大的已經86歲了,大多數學員年齡在60歲到75歲之間。
  • 七巧板與九連環,這些暗藏中國智慧的玩具都是怎麼來的?
    宋朝最流行的陶塑玩具叫做「磨喝樂」。這一詞源於古印度佛典,亦稱「摩睺羅」、「魔合羅」或「羅睺羅」,原意指佛教神名。「磨喝樂」最初隨著佛教東傳進入中國,唐代時作為偶像被崇拜,宋人開始將其改進成娛樂性極強的民俗玩具,威嚴端肅的佛像也變成了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小兒模樣。
  • 86歲老人子宮脫垂 手術後一天即可正常活動
    歲的王女士發現陰道脫出一拳頭大小腫物,嚴重影響正常生活,近2月來更是出現大小便困難症狀,一周前王女士家人帶領老人慕名來到了婦兒醫院婦科中心就診,確定老人為子宮脫垂Ⅲ°伴陰道前後壁膨出Ⅲ°,11月8日,婦兒醫院成功為其實施手術。
  • 破解九連鐵環,細觀人生百態
    九連環是中國傳統民間智力玩具,以金屬絲製成9個圓環,將圓環套裝在橫板或各式框架上,並貫以環柄。把玩時,按照一定的程序反覆操作,可使9個圓環分別解開,解開九連環共需要256步,只要上或下一個環,就算一步,不是在框架上滑動。
  • 86歲老伯第一次看牙醫 愛牙日前夕專家呼籲建立老年牙防體系(圖)
    女醫生拿著兩把金屬「傢伙」在他嘴裡「搗騰」了20多分鐘後,才「批准」他在半個小時後去吃養老院裡包的菜肉大餛飩。  看牙的交易  這碗餛飩是夏老伯同意看牙的一個條件。18日早上,二醫大附屬市九醫院口腔預防科的醫生免費給中三養老院的20多位老人進行口腔檢查和基礎治療。夏老伯被查出有6顆牙齒出現楔狀缺損,需要接受修補。
  • 86歲老人左手書寫2萬字手稿記錄地震 四川省防災減災館擬聘他為...
    3月7日,一位滿頭白髮、身材瘦削,但又精神矍鑠的老人,提著一袋資料,來到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袋子裡有照片、手稿,還有小冊子和剪報等,他要為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活動提供圖文資料。特別難得的是,手稿是老人在右手失去書寫能力的情況下,用左手寫成的。
  • 110歲老人長出黑髮與86歲女兒共同生活(圖)
    原標題:110歲老人長出黑髮與86歲女兒共同生活(圖)   110歲的王高氏(左)和86歲的女兒王淑霞在醫院裡生活 老人說:「我也不知道,怎麼活這麼大歲數。 」老人不挑食、不吸菸、不喝酒,一天兩頓飯,吃的鹽也很少,幾乎不吃鹹菜和醬,沒有特別喜歡吃的菜,也沒有不愛吃的菜。平時用鹽洗臉,用鹽水漱口。   本報白城訊 大安市86歲農民王淑霞每天依然在忙碌著———照顧110歲高齡的老媽媽。「我這個年紀了還能有個媽,苦點、累點不算啥,這也是福分。」王淑霞笑著說,母女倆一直生活在一起,相依為命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