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連環中的數學原理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九連環作為我國民間玩具,以金屬絲製成9個圓環,將圓環套裝在橫板或各式框架上,並貫以環柄。遊戲時,按照一定的程序反覆操作,可使9個圓環分別解開,或合而為一。「九連環」現已成為一種國際性的益智遊戲,國內外都有學者在研究,拆解九連環的過程中也蘊含著一些數學原理。

 

九連環在拆解的過程中有兩個原理:

 

 

1. 如圖一所示,九連環中的第一個環,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上可下;

2. 如圖二所示,如果某一個環在上面的環杆上,而它前面所有的環都在下面的環杆上,那麼這個環的後一個就可上也可下。這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把第n個環卸下,那麼第n-1個環要留在上面的環杆上,而第n-1個環前面的所有環都要在下面的環杆上。

3. 每次只能解下或裝上一個環。

由以上可知,如果我們解下第九個環,我們就要把第八個環放到上面的環杆上,而把前七個環放到下面,進而把拆解「九連環」轉變為拆解「七連環」。我國古代也有拆解九連環的口訣:「上倆下一個,再動後一個;上一個下倆,再動後一個」。而九連環的拆解方法就涉及到了「數列」這一數學原理:

我們假設環的數量為n,記解開n連環所需的總步數是Sn, 解下每個環的步數為an;根據第二個原理我們可以推出,如若要卸下第n個環,就需要先卸下前n-2個環,其總步數就為Sn-2,這時再需要一步就可以把第n個環解下;而為了解下第n-1個環,還需要把前面的n-2個環套上,裝上前n-2個環就需要Sn-2步(因為裝上和卸下的步驟正好相反,所以步數相同),所以卸下第n個環需要an=2Sn-2+1步。因此,解開九連環所需要的步數就是一道數列題:「已知S1=1,S2=2,an=2Sn-2+1,求Sn(n≥3)。」

由上圖可知,S9=341,即拆解一個九連環需要341步。

熟悉九連環的人解開處於原始狀態下的九連環所需的時間大概是6分鐘左右,解開11連環則需24分鐘左右,以此類推,如要解開17連環就要一晝夜以上,這不僅僅是在解環,也是在挑戰自身的極限。這也就是九連環自誕生之後,雖然步驟簡單卻可以在民間廣為流傳,盛行不衰的原因吧。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耿秋實   [責任編輯: 李浩]

相關焦點

  • 數學遊戲:九連環
    九連環由九個相互連接的環組成,這九個環套在一個中空的長形柄中。九連環的玩法是要將這九個環從柄上解下來。解下所有九個環需要341步,因此人們需要有耐心。但是,九連環的解法是很有規律的,一旦琢磨出解法,解九連環並不難,而且不會忘記。
  • 【九連環】_益智玩具九連環的解法、圖解大全、視頻解法專題
    【中外玩具網 9月14日訊】自古以來,我國就不缺小發明,小創意,比如九連環,九連環將智慧與樂趣融合,延續至今一直深受歡迎,不少名人都痴迷,九連環象徵著聰明與智慧。>九連環最早出現在山西省的漢族民間的智力玩具。
  • 千年不衰的智力遊戲:九連環
    如果你熟讀《紅樓夢》,那麼你肯定還記得書中有這麼一句:「誰知此時黛玉不再自己房裡,卻在寶玉房中,大家解九連環作戲。」這裡的九連環就是中國老祖宗發明的古老的遊戲玩具之一。關於九連環的記載在我國古代的書籍中十分常見,書中的記載表明這種古老的遊戲在宋代時就已廣泛流傳。照此說來,九連環這種遊戲至少也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才對。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再向前推呢?這是因為再往前推就「迷糊」了。關於九連環的起源那真可謂是眾說紛紜,下面就有幾種比較常見的說法。
  • 七巧板與九連環,這些暗藏中國智慧的玩具都是怎麼來的?
    簡單的七塊板,蘊含著奧妙的數學原理。七巧板最早起源於唐代,在國外也號稱「唐圖」,其發明最早是受到唐朝家具「燕几」的啟發。「燕」者,「宴」也,所謂「燕几」乃是用於宴請賓客的案幾,可以根據賓客的數量進行任意的拆分組合。北宋時,官任秘書郎的黃伯思對「燕几」加以改進,設計成了六件一套的長方形案幾。
  • 個人單項賽項目九連環:對思維有序性和邏輯性要求高
    8月12日至14日,第二屆「國育杯」思維運動會個人單項賽100強入圍賽將進行九連環項目的比拼。選手們通過341步解開九連環,同時涉及對某些環片的迭代往復操作,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將影響成績,這就需要選手注意力高度集中,對選手的思維有序性和邏輯性要求很高。
  • 智力扣 九連環 讓中國傳統益智遊戲重回孩子身邊
    上周末,40名本報小記者來到位於朝天宮的南京市博物館,跟隨博物館工作人員及志願者一起玩起智力扣、九連環等中國傳統益智遊戲。精巧的遊戲設計、絕妙的解扣技巧,讓小記者們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中國古老的智力遊戲把歷史故事、數學和遊戲玩具結合起來,解題時需要手腦並用,一點不比現代網路遊戲差。」 南師大志願者告訴小記者,中國傳益智遊戲九連環、七巧板、華容道、孔明鎖等,對開發思維智力具有獨特的功能。比如,華容道遊戲取自《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曹瞞兵敗走華容」的故事,通過移動各個棋子,幫助曹操從初始位置移到棋盤最下方中部,從出口逃走。
  • 老物件,新人玩:九連環華容道寫進濟南一小學課程表
    九連環、魯班鎖、魔方、華容道……這些傳統益智玩具竟然變身濟南興濟小學二到五年級學生的必修課。換句話說,上課玩玩具竟然成了一門課,甚至寫進了16個班的課程表。
  • 古典數學,用古人的益智道具,重新開啟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
    還有《最強大腦》節目上的數字華容道,它是屬於滑塊遊戲,巧妙的還原古代排兵布陣的軍事模型,讓我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幫助「曹操」逃離華容道,可以幫助大家建立掌握全局的數學思維,後面的更新中我會詳細介紹這種滑塊遊戲的基本原理,怎麼樣?
  • 阿城老曹:生活中不只有「九連環」
    然而,對電子產品的過分依賴,卻「侵吞」了人們本該有的閱讀有益書籍、參加體育運動、把玩益智遊戲等更有助於健腦健身的時間……而哈爾濱阿城的曹衛東,雖然只有初中文化,卻不僅能玩轉「九連環」等幾十種「智力環」,還親手設計製作了三十餘種。眾所周知,「九連環」是我國一項傳統益智遊戲,民間早有諺語「解不開的歧中易,摘不下的九連環」,來比喻某種比較難解的益智謎題。
  • 王瑞:九連環全國比賽學生組第一,質疑的路上用實力證明自己
    341步,2分21秒……來自聊城大學傳媒技術學院中韓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王瑞在2019年首屆中國傳統智力遊戲全國挑戰賽中,取得九連環解環挑戰賽學生組第一名、社會組第二名、盲解第二名的好成績。
  • 五常市實驗小學郎若熙:享受拆解九連環的樂趣「玩」中輕鬆晉級
    在第二屆「國育杯」思維運動會個人單項賽100強入圍賽九連環比賽開始後,來自五常市實驗小學校四年一班的郎若熙自如的拿起九連環,心不慌、手不亂地完成比賽,而這樣輕鬆的心態,也讓第一次參加這樣大型比賽的郎若熙取得了該項目A組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強勢晉級。
  • 玩華容道、九連環、漢諾塔,萌娃獲了全國思維運動會數獨冠軍
    高迪 ZAKER 哈爾濱記者 鄭煒動手玩華容道和魔方連續還原,快速拆解九連環,想不到玩漢諾塔、魔尺、數獨還能提高數學思維吧 …… 國慶前夕,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培訓中心主辦的第二屆 " 國育杯 " 思維運動會,個人單項賽全部落下帷幕。
  • 張光瑩:搞定九連環的巧手女孩
    因為家裡長輩大多心靈手巧,從小我就對需要各種動手開發智力的遊戲感興趣:剪紙、衍紙、復原魔方、拼合孔明鎖、拆解九連環……今年上半年,為了向抗疫英雄致敬,我用心創作了數件剪紙作品,獲得了濟南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特別榮譽證書。  喜歡上剪紙,大概是因為我的「家學淵源」。
  • 「最」記錄又現達人 86歲老人可5分鐘解開九連環
    吳慧君    哈爾濱新聞網訊(記者 原野 文/攝)「解九連環的世界紀錄是3分57秒,我母親86歲了,5分鐘就能解開。」近日,市民薛先生替母親吳慧君申報「最」紀錄。薛先生表示,九連環是我國西漢時就有的一種益智玩具,如今全球擁有很多愛好者,母親想通過參與活動多交些朋友。
  • 速度很快解法不對 母子挑戰九連環最紀錄惜敗
    近日,記者接到市民苑曉萍的挑戰電話,稱自己和兒子都是「九連環」的愛好者,想一起來挑戰「最」紀錄。     昨天,46歲的苑曉萍帶著14歲的兒子高潤澤一起來到報社,苑曉萍告訴記者,她看到本報的「最」紀錄報導後,買了一個九連環回家與兒子一起練習。二人練習了一個月便來挑戰了。
  • 中國古代四大益智玩具,折射數學智慧,西方稱是「中國的難題」!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中國古老的智力遊戲和古典益智玩具,對於提高玩具品位、開發思維智力具有獨特的功能,西方將它們統稱為「中國的難題」,這些難題涉及了數學中的幾何學、拓撲學、圖論、運籌學等多門學科。由此可見中國古典益智玩具對世界的巨大影響和世界對中國古典益智玩具的重視。
  • 摩格的九連環真的只有朧月能解開嗎?這心機太深
    《甄嬛傳》中當摩格入京後,皇上特地設了宴歡迎他,這場宮宴表面上看起來一片平和,實際上兩邊都在較著勁,摩格裝作是禮尚來往,直接拿出了一副九連環來為難皇上,若是大臣們解不開的話,不只皇上會丟了面子,還會讓摩格加倍猖狂,那麼皇上想要議和的任務也就難辦了。
  • 《紅樓夢》送宮花時,黛玉玩九連環的細節是閒筆嗎?
    它在中國差不多有二千年的歷史,卓文君在給司馬相如的信中有「九連環從中折斷」的句子。而且這首詞很有意味是數字連詞,很有欣賞的價值,一朝別後,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裡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 幼兒園數學啟蒙-益智遊戲篇
    幼兒園小朋友怎麼進行數學思維的鍛鍊?我的建議,小朋友在幼兒園時期只要會簡單的數數、十以內的加法等就行,具體可以看這篇文章《談談幼兒園如何數學啟蒙》,沒必要幼兒園時期就把一年級的數學擼完。平時在家裡,玩玩益智遊戲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適合小朋友的益智遊戲。
  • 出入相補原理,數學江湖中的「獨孤九劍」
    而勾股定理作為我國古代數學的偉大成就之一,值得我們每位中國人為之感到驕傲,2002年在北京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會徽,就用了這圖案作為象徵。勾股定理是人類早期發現並證明的重要數學定理之一,現約有500種證明方法,是數學定理中證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我國古代數學家利用割補、拼接圖形計算面積的思路提供了很多種證明方法. 體現了出入相補原理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