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近日,山東壽光百餘只羊因吃含有「甲拌磷」和「毒死蜱」等禁用農藥的蔥葉死亡,引發關注。「前邊打後邊落,走得慢的落一腳」形象地說明了甲拌磷擊倒速度快的功能特點。因其高毒特性,我國農業部早在2002年就發布規定,禁止甲拌磷(3911)在蔬菜、果樹、茶葉和中藥材上使用。毒死蜱學名氯吡硫磷,是糧食、果樹、蔬菜等作物的理想殺蟲劑,對地下害蟲的防治效果尤為突出,被很多國家視為高效農藥。相對甲拌磷來說,毒死蜱相對綠色環保,但由於其在蔬菜種植上使用,極易導致蔬菜產品農殘超標和隱性成分殘留,因此毒死蜱的毒性也不容忽視。
如果這種「毒大蔥」被人類吃到了會怎樣?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人食用這類大蔥發生中毒事件的概率相對較小。她介紹,首先從目前發布的消息來看,涉事的羊吃的大蔥葉子足夠新鮮,相對而言,這些大蔥流入市場,被人買來吃到還要好幾天,這些天就相當於給農藥一個降解的時間,會讓毒性減弱;其次,羊吃大蔥是當飯吃,吃得多,人吃大蔥是當調料吃,吃得少;最後,羊吃的大蔥是未經仔細清洗的生蔥葉,雖說也有人會把生大蔥蘸醬吃,但用來熟吃炒菜的蔥更多,烹飪過程中,農藥會降解很多。朱毅表示,雖說人不必擔心像羊一樣倒地而亡,但違禁高毒農藥殘留的健康風險,一樣不容忽視。
原文來自《科技生活》周刊
註:所有文章均由中國數字科技館合作單位或個人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