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滇路上|接力前行,點亮視窗

2020-12-20 澎湃新聞

援滇路上|接力前行,點亮視窗

2020-08-03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眼科 蔣波 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

時光飛逝,轉眼來到永平縣人民醫院已經快5個月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科室同事的支持和幫助下,我很快熟悉了這裡的環境和工作生活方式,並且順利地開展各項工作。

我所在的永平縣人民醫院五官科一共四位醫生,每個醫生都同時肩負著眼科和耳鼻喉科的診療工作,平時工作量較大,眼科臨床經驗也非常豐富,能開展小切口白內障、青光眼、翼狀胬肉等常規手術,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基礎理論不紮實、診療操作有不規範的問題。因此,我從進入科室開始,就著力於積極做好示範及帶教工作,同時,定期進行眼科疾病的小講課,跟進眼科疾病診治的新技術、新進展,開拓大家的視野。

日常工作中,除了繁忙的門診工作以外,我還積極參與各項手術,開展了幾十例翼狀胬肉、白內障、眼眶和眼瞼腫物、瞼內翻等手術,並開展了淚道置管新技術。淚道阻塞是眼科常見的疾病,患者飽受流淚的痛苦,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之前治療多採用環形矽膠管置入來支撐淚道,但該手術操作複雜,要求醫師有熟練的操作技術,同時術後環形矽膠管拔除困難。而新型RS淚道引流管置入手術安全性高、併發症少、操作簡單,手術用時短、患者痛苦小,非常適合淚道阻塞、淚小管斷裂等病人。在4月份我已向金山醫院申請了2套RS淚道引流管,並在科內進行基礎知識的傳授,為日後技術的正式開展鋪平道路。恰逢7月裡,眼科收治了2位症狀相符的患者,通過溝通和準備,我成功的為2例淚道阻塞的病人進行了新型RS淚道引流管置管術,術後患者流淚症狀明顯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這一技術的開展有效提高了永平縣人民醫院在治療淚道阻塞方面的診療手段。

永平縣多山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老百姓就醫不易,我們醫療隊及當地同仁,多次下鄉義診,為當地老百姓面對面進行科普宣傳,增強他們的健康意識。籍此機會,我在多個義診點篩查出了許多白內障、翼狀胬肉、瞼內翻等患者,通過義診和健康宣講,帶動部分病人來縣醫院進行治療。

回首這幾個月的援滇時光,我深深感受到了永平人民的樸實善良和熱情好客,給了我一份寶貴且難忘的生活體驗及學習鍛鍊的機會。作為來到這裡的第一位眼科醫生,我會加倍珍惜接下來的時光,繼續在我的崗位上盡心盡力,為這片土地的人民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守護這一雙雙純淨心靈的窗戶!

創建文明行業

助力健康上海

更多內容

請戳一戳

向所有一線抗疫勇士致敬!

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

微信號 : jinshan-hospital

加關注 我們做朋友吧

原標題:《援滇路上|接力前行,點亮視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寶山這位援滇老師奔走在特殊教育路上
    這是上海市特殊教育專家——寶山區培智學校副校長、寶山區特教指導中心副主任朱劍平援滇一年來的心聲。他口中的「特殊」孩子就是羅平縣患有聽力障礙、智力障礙、腦癱、自閉症和言語發育遲緩等疾病的殘疾兒童。雖然已經回到了寶山特教崗位,不過,朱劍平和羅平孩子們的聯繫一直沒有斷過。
  • 【援滇周記】一年援滇路,勇擔使命;兩地青宏情,永難相忘
    【援滇周記】一年援滇路,勇擔使命;兩地青宏情,永難相忘 2020-07-09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元陽李衛強:一位「詩人」的援滇情
    他就是來自上海華東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的援滇教師——李衛強。上海援滇教師李衛強說:「這裡的學校的辦學條件非常簡陋,這裡教師的教學理念,包括學生的學習理念方面,真的和上海發達地區存在相當的距離。」上海援滇教師 李衛強 下半年還可能有2萬冊左右書會捐贈到我們元陽縣來。
  • 【援滇】瀾滄縣第一人民醫院首例腹膜透析置管術順利完成!
    【援滇】瀾滄縣第一人民醫院首例腹膜透析置管術順利完成!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來到瀾滄後,我院第九批援滇醫療隊隊員張澤錦就開始積極籌備腹膜透析室的建設工作。
  • 周杰:整裝立志赴鄉關,不破貧魔誓不還丨援滇心聲
    周杰:整裝立志赴鄉關,不破貧魔誓不還丨援滇心聲 2020-06-02 0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願15分鐘脫貧攻堅微電影」以上海援滇幹部、武定縣扶貧辦副...
    影片《心願》以上海援滇幹部、嘉定區安亭鎮城管中隊黨支部委員、團支部書記、四級主辦、武定縣扶貧辦副主任顧誠為原型,以滬滇扶貧協作決戰脫貧攻堅為主題,講述了8歲女孩佳佳起初對遠在異鄉扶貧的父親表現出的種種「不滿」到後來漸漸理解父親的感人故事。
  • 兒醫之聲| 上海市兒童醫院第九批援滇醫療隊雲南札記(一)
    兒醫之聲| 上海市兒童醫院第九批援滇醫療隊雲南札記(一) 2020-12-18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中的福州教育人系列報導④| 劉岷晶:在支教路上前行
    今年7月初,中宣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教師節來臨之際,福州教育新媒體聚焦「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中的福州教育人」,將連續推出代表教師李丹、陳瑩、劉岷晶、羅彬等系列報導,敬請關注。本期為第四篇。
  • 滬滇山海情,閔施一家親!
    兩地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滬滇扶貧協作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精心組織、認真實施滬滇扶貧協作工作。【解說】2017年以來,閔行區委書記倪耀明、區長陳宇劍、區政協主席祝學軍等區領導親自帶隊到施甸開展幫扶工作,到實地察看項目推進,解決工作困難。
  • 崔玉濤育學園兒科團隊義診歸來:願始終懷抱善意,一同前行
    2020年10月31日,由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主辦的「韓紅愛心·百人援滇」公益行動順利結束。本次活動共在雲南省4市4州9縣,開展了15天的義診與捐贈活動。此行跨越3500公裡,捐贈總額2000餘萬元。
  • 滇晉十月生日會,予冬日一抹溫暖
    冬天來了,氣溫的驟降帶來了寒意,而雲南滇晉律師事務所卻充滿著溫馨與熱鬧。在這個冬日的午後, 大家齊聚一堂,就是為了給律師助理安鋃舉辦生日會呢!美味的蛋糕,真誠的祝福,歡聲與笑語,這也註定是難忘的一天。壽星在同事們的見證下虔誠地許下生日願望希望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期待著滇晉律所發展得越來越好
  • 上海廣東對口幫扶雲南脫貧攻堅——迢迢援滇路 悠悠山海情
    上海和廣東引導企業在滇投資162.03億元,帶動貧困人口41.08萬人,共建26個產業園區,入駐企業63家,累計援建698個扶貧車間,吸納就業5.05萬人。越來越多雲南的產品走進上海、廣東,形成產銷對接長效機制,僅今年扶貧產品銷售額就超過66億元。
  • 乘風破浪,接力前行!2020年「接力100」新員工入職集訓圓滿結束
    七月流火,一批新的有生力量正式加入了遠東大家庭,載著夢想接力前行。7月25日-8月8日,遠東大學舉辦接力100第六期研究生及第五期營銷本科生入職集訓,幫助接力100新員工更快認識並融入遠東,加速角色轉變,以更好在遠東落地生根,茁壯成長。
  • 7歲哈尼族「鏡面人」患罕見遺傳病 復旦兒科援滇隊員成功診治
    圖說:復旦兒科援滇隊員成功診治雲南罕見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患者 醫院供圖相信很多人看到過文學和影視作品裡類似的情節:主角左胸心臟位置遭受重創卻能死裡逃生,最後驚奇地發現居然是右位心「鏡面人」!其實「鏡面人」可能就在我們身邊。
  • 第五屆浙江省爭做中國好網民接力活動在虞啟動
    5月28日,第五屆浙江省爭做中國好網民接力活動暨紹興市「抗疫情·促發展·話小康」好網民好故事分享活動在我區啟動。省委網信辦副主任季曉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黃愛芬,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趙文中等參加。
  • 微笑不消失,「救」在消消樂——樂元素攜大自然保護協會用愛守護滇...
    在為期7天的公益活動期間,何炅化身為「守護者聯萌大使」,集結玩家組成「聯萌」,通過限時闖關活動收集愛心,逐步點亮象徵滇金絲猴家園的原始森林版圖:當愛心積滿後即可解鎖任務,玩家不僅會見到消消樂為此次公益特別定製版的滇金絲猴形象 「破涕為笑」,還會化身森林巡護員,完成餵養松蘿、清理陷阱、阻止伐木、勸阻遊客、退耕還林、種植樹木共6項保護工作,而每完成一項保護任務,便可解鎖一張有滇金絲猴真實照片及保護知識的成就卡
  • 宜都:點亮脫貧路上的「燈塔」
    12月16日,《三峽日報》頭版刊發文章《點亮脫貧路上的「燈塔」——解讀宜都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精神密碼」》,報導宜都著力引導貧困村扶志扶智扶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 【渭初視窗】春風化雨 夢想成真
    《渭初視窗》,在渭初「勇毅堅卓」校訓的引領下,秉承「師生為本、幸福成長」的辦學理念,承載著全體渭初人的殷切希望,負重奮進、爭創一流,開拓進取、革新開放。它是學校在管理、德育、教學與科研等方面取得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成果。樂揮椽筆、拋磚引玉,一篇篇文章,無夏日之豐碩,可觀向上之精氣;一段段文字,無秋日之斑斕,可讀耕耘之燦爛。如滿天的文星,正帶著憧憬和自信,向大家走來。
  • 雲南首席新聞主播眼中的滬滇情深,《山海之戀》蕩滌靈魂,幫扶事跡...
    在四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山海之戀》中,講述人崔爽以一段富有詩意的「情話」,把觀眾帶到了山海之間,共同感知美好且炙熱的滬滇真情。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山海之戀》在雲南衛視播出後,反響強烈。紀錄片從「滬滇幫扶歷史沿革」「援滇幹部視他鄉為故鄉」「產業幫扶」「醫療教育合作及社會幫扶」等方面,全景式、立體化展現了滬滇對口幫扶取得的巨大成效。
  • 山有所呼 海有所應 紀錄片《山海之戀》還原滬滇幫扶情
    紀錄片《山海之戀》通過「滬滇幫扶歷史沿革」「援滇幹部視他鄉為故鄉」「以消費扶貧為主的產業幫扶」「醫療教育合作以及志願者幫扶」四方面敘事,全景式展現上海助力雲南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點點滴滴。這部精心打磨的紀錄片來到觀眾面前,通過「滬滇幫扶歷史沿革」「援滇幹部視他鄉為故鄉」「以消費扶貧為主的產業幫扶」「醫療教育合作以及志願者幫扶」四方面敘事,全景式展現上海助力雲南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點點滴滴,也把24年間「山」有所呼、「海」有所應的滬滇幫扶路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