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平山——南昌起義最高行政長官

2021-02-23 佛山市高明區譚平山研究會

        譚平山,原名譚嗚謙,別號聘三。1886年生於廣東省高鶴縣一個裁縫兼小業主家庭,小時隨父學過裁縫,後人高明東洲書院學習,清朝末年參加鄉試,中了秀才,繼而考人廣州兩廣優級師範本科學習,畢業後到雷州中學任數學教員,後擔任校長。

  1909年,譚平山在他就讀的「兩廣優級師範學校」時,參加了反清的同盟會。1912年,在雷州被推選為廣東省臨時議會議員。

     他深感周圍氣氛沉悶,抱著追求新思想的渴求,31歲時他考人北京大學哲學系。在北大學生中他雖年紀偏大,卻成為「新潮社」最積極的成員,熱情宣傳社會主義新思想並與義科學長陳獨秀、圖書館主任李大釗和助理員毛澤東等相識,經常交流思想並取得一致。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當天,譚平山在遊行隊伍的前列大聲吶喊,又跑去火燒趙家樓,揮拳癇打大同賊章宗祥,怒斥陸宗輿。隨後,他被警察拘捕,成為轟動全國的「入獄三十二愛國學生」之一。

  1920年畢業回廣州,在廣東高等師範學校任哲學教授。在北京大學就讀和在J「川、說教期間,發起和創辦了《新潮》、《廣東群報》等刊物,寫了大量專論和時評,宣傳蘇俄十月革命,宣傳社會主義,宣傳「五四」革命精神,並把革命刊物不斷寄回家鄉進行共產主義的啟蒙教育。

  1920年12月,中國最早成立的共產主義小組——上海小組的負責人陳獨秀,應廣東省陳炯明之邀到粵任教育行政委員長,陳一到穗,就約其在北大時的廣東籍學生譚平山、陳公博和譚植棠商談建黨之事。次年春,廣東共產黨小組(當時無正式名稱)成立,這時距上海小組的成立僅數月,譚平山成為首任書記。他也是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建人之一,被選為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首任書記。

  黨的一大召開時,他因事未能出席而讓陳公博做代表赴滬。1922年「五一」節,他以勞動組合書記部南方分部書記的身份,發動廣付;10萬丁人群眾舉行大遊行,他本人舉著紅旗走在隊伍最前面。當時,黨內有「南譚(平山)、北李(大釗)、中陳(獨秀)」之稱,此說將譚平山與李、陳並列有些過分(在北大時譚還是李、陳的學生),不過也可見其地位。

  1923年 6月   12日至 20日,中國共產黨在廣州舉行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選Jll陳獨秀、毛澤東、蔡和森、譚平山、羅章龍5人組成中央局(後因譚平山調任駐粵代表,9月補人王荷波)。10月25日,孫中山在廣州召開國民黨改組特別會議,討論改組國民黨的必要性和改組計劃。會上,孫中山指派廖仲悄、譚平山(當時是共產黨員)等9人為中國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孫中山後來在解釋他將共產黨員譚平山引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擔任要職時就說過,他看重譚就是因為譚「有能力和有才智」。

  1924年,譚平山在廣州參加國民黨一大,譚平山因有同盟會員資格、是廣東名流並有共產黨推薦等幾重優勢,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併兼任中組部長。他幫助孫中山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3大政策,利用擔任中組部長之機,安排了許多共產黨人出任國民黨各級職  務。如宣傳部長汪精衛長期不在位,部秘書毛澤東便任代理部長,與譚平山一起掌握了國民  黨內的組織、宣傳大權,以推進大革命。

  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共舉辦了6期,這是第一次國共合作  時期培養農民運動幹部的學校。譚平山和毛澤東。渾代英、李立三、彭湃、周恩來、翟秋白、林伯渠、郭沫若等人出任過教員。畢業後,即奔赴全國各地倡導農民運動。

  1927年春,譚平山出任武漢國民政府農政部長,成為共產黨在政府中的兩部長之一,譚平山在國民政府任職時,正值農民運動高漲之際。國民黨要人大罵他主管的農運「糟得很」,共產國際和黨內一些同志又批評他右傾,夾在矛盾之中的處境使他極為苦悶。1927年7月,國共最後破裂,廖仲愷遇刺,廖案委員會審問兇手時供出:「香港有二百萬元找共產黨,有幾十萬元找猛人。」粵語「猛人」是指有名聲者。追問他「猛人是誰」,回答是「廖仲悄、譚平山」。

  不久譚平山根據共產黨的指示,發表《譚平山、蘇兆徵辭職書》,強烈譴責蔣介石違背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宣布退出國民政府。甩掉枷鎖的譚平山準備大幹一場,便通過與二十軍軍長賀龍原有的交情,趕往九江動員賀龍參加暴動,為黨又爭取到一支雄厚的武裝。當時,賀龍率領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全體官兵,從黃石港分乘數百條木船,浩浩蕩蕩向九江進發。到九江後,譚平山以原黨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身份專程會晤賀龍,把黨內正在醞釀中的南昌舉行武裝暴動的計劃透露給了他,試探賀龍的意見。賀龍表示熱烈擁護,當場許諾:「南昌暴動,無論成功與失敗,我都幹!」 

  7月30日,張國燾以中央代表身份趕來阻止起義,性格剛烈的譚平山大罵張「混蛋」,並在情急之下提出,如他繼續反對就拉出去槍斃。當時前委作為秘密領導機構不公開,起義的對外機構是革命委員會,譚平山擔任了主席團實際上主席(後改稱政府委員長)。

  起義前,當周恩來代表黨的前委把南昌起義的軍事指揮大權交給賀龍後,譚平山曾在旁鼓勵他說:『老賀,你當總指揮就要加人共產黨,不人黨可不行!」這話說到賀龍心坎裡了。賀龍誠摯地告訴譚平山:『頭年駐常德時,結識了周逸群,我就提出加人共產黨的要求,申請過好多次了,考驗也快兩年了。老周說,到時候會有人來找你的。現在既然你找到了我,那我就請你們當『紅娘』!

  在周恩來、譚平山等人堅持下,南昌起義於8月1日發動。凌晨2時,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部舉行起義,經過4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殲敵1萬多人,這樣,南昌守敵幾乎全部被殲滅,起義部隊佔領了南昌城。

  8月1日9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譚平山,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的身份,召集了國民黨中央領導及各省黨部左派代表聯席會議。其中多數是兼有國民黨籍的共產黨員。革命委員雖然仍冠以「中國國民黨」的名稱,但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統一戰線聯合政權。大會選舉宋慶齡、何香凝。鄧演達等25人組成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譚平山任主席。

  起義軍南下途中,譚平山主管徵糧籌款。9月初,賀龍率部從會昌途經瑞金時,在瑞金城邊的一所小學校裡,周逸群、譚平山介紹賀龍加人中國共產黨。

  酷暑中遠徵,大家多感疲勞困苦,譚平山就以《餡餅歌》中『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手」兩句話來鼓勵說:「九九八十一,正應在八一上面,我們的起義是一定會成功的。」10月上旬,起義軍在廣東潮汕失敗,一些主要領導疏散時人地兩生且語言不通,在危險關頭譚平山出來帶路並利用老關係找船,大家平安離粵後紛紛感嘆:『多虧了這個廣東佬!當起義軍在廣東潮汕失敗後,他輾轉香港。

 

  在 1927年 11月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受左傾盲動主義的影響通過了《政治紀律決議案》,對以周恩來為首的南昌起義前敵委員會的全體成員,給予處分,譚平山受到了被開除出黨的處分。對此,周恩來後來在《關於黨的『六大」的研究》中,作了這樣的評述:「他(即譚平山)被開除黨籍的原因,是對南昌起義時譚平山對一位師長說過張國燾若反對起義就把他殺掉記恨在心。當時我任前委書記,這位師長來徵求我的意見,我說黨內鬥爭不能這樣做。後來有人把這事告訴了共產國際代表,共產國際代表就決定把譚平山開除了。今天看來,這個處分是不完全妥當的。如果給他別的處分或送他到莫斯科去,是會好些的。」被迫離開黨組織,成為譚平山人生的一個轉折。

  1927年末,譚平山脫險來到上海找黨,卻意外地得知中共中央已將他開除黨籍。41歲的譚平山生活無著,政治上四面楚歌,決定另找革命出路。以其是份若投靠南京政府不愁沒有一官半職,但他卻堅持反對國民黨的黑暗統治。1930年,鄧演達回國,譚平山與其創建「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這個黨即是農工民主黨的前身,當時被稱作「第3黨」,因為譚平山想在國共之間,找出第3條道路,在主要從事反對蔣活動時也曾指責過中共中央的路線。1931年,鄧演達被蔣介石處決,譚平山亡命香港,移居歐洲。

  後來毛澤東在談到他被李大創安排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當管理負時,曾見到的一些人。其中,所說的『還有個加人共產黨隨後又成為了所謂第三黨的黨員」的人,就是指譚平山。只不過,當時因毛澤東沒有參與南昌起義的過程與領導,對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的戰友譚平山為何成為了『第三黨」成員的苦衷與原因,可能不太清楚,所以他用了『所謂第三黨」的詞語。這個『第三黨」就是中華革命黨,成立於1928年初,出版了《燈塔》、《突擊》周刊,並自稱『第三黨」,譚平山被選為領導人之一。1930年鄧演達、譚平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會。   

        抗戰爆發後,長期反蔣的譚平山回國,並產生了將國民黨改造好的幻想,曾應蔣介石當面邀請恢復了國民黨籍,抗戰初期,譚平山受其命參加了一些文件起草,還就任了政治部指導委員。1939年以後,他看到蔣介石獨裁反動的本質絲毫未改而徹底失望,在重慶見到老同志周恩來、董必武時,誠懇地提出想去延安並回到黨內。中共南方局答覆說,留在國統區鬥爭比起到延安更能發揮作用,只要好好為黨工作,黨會考慮他的要求。譚平山馬上表示,黨的態度就是我的態度。 

   根據中共中央爭取國民黨內開明的民主派的決定,1944年秋,譚平山聯繫19個省市對蔣不滿並主張進步的國民黨人,建立「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他的活動引起了蔣介石的仇視。1947年春,中共駐國統區的代表被驅逐後,特務便準備把譚平山幹掉。由於及時得到警報,譚平山從上海秘密潛往香港,在那裡與李濟深等人合組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

  

  1948年,解放戰爭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捷報傳來使遠在香港的譚平山無比興奮,他揮毫寫下了《迎一九四八年十韻》。未過多久,中國共產黨即向全國發出『五一」的通電,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齊聚北平,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為迎接各黨派人士的北上,由周恩來副主席親自統籌這項工作。他特別指示譚平山要以民主黨派身份,帶動其他民主人士一起北上。

  1949年2月25日,譚平山和李濟深、沈鈞儒等35位民主人士,由東北到達解放了的北平,中央安排他們下榻在北京飯店。他與當年的老友毛澤東重逢緊緊握手時,長長的白須不斷地顫抖,心情激動百感交集。儘管旅途勞頓、海上顛簸,但譚平山總是心態平和、神色安定,他覺得臨到晚年終於找到了應有的歸宿。

  6月,新政協籌備會首屆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上,譚平山被選為常務會員,由他負責領導起草新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條例。9月21日,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開幕,這時的譚平山雖然白髮蒼蒼、須髯飄灑,卻神採奕奕,興高採烈。他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和主席團常委。就在這次會議上,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帥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譚平山被選為人民政府委員。10月1日清晨,譚平山衣冠整潔、精神抖擻地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網絡配圖)

  共和國成立後,譚平山被任命為人民監察委員主任。隨著年事漸高,多種疾病困擾,1953年譚平山不再擔負繁重的行政事務工作了。1956年4月2日,譚平山在京逝世,終年70歲。首都各界人民舉行了公祭,中共中央副主席劉少奇主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真致悼詞,高度評價與讚揚了譚平山革命的一生。

 

相關焦點

  • 譚平山的跌宕人生:曾先後被國共兩黨開除
    南昌起義最早發起人譚平山1886年出生於高明區明城鎮陽明村,1908年考入廣東省最高學府——兩廣優級師範讀書,並在這裡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轉入國民黨。1917年譚平山又考入北京大學,在這裡成為「五四運動」的積極分子。1920年北京大學畢業後,譚平山到廣東高等學校任教,並發起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
  • 參加南昌起義的還有他:章詒和的父親章伯鈞
    譚平山,原為中共早期領導人,早在1920年就加入中共,是我黨的締造者之一。在國民黨和共產黨內都極具威望。他也是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者之一,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委員。譚平山當然是個狠角色!張國燾作為中央代表,覺得南昌起義時機並未成熟,「暴動要慎重」,還提出需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同意方可行動。根據周恩來的回憶,譚平山居然對一個師長說:「張國燾若反對起義就把他殺掉!」我怎麼森森地感到杜琪峯電影的味道?拜託,你這不是黑社會好吧。
  • 合格的行政長官應該什麼樣?
    ▽所謂行政長官,既是一地行政機構的最高負責人,上至一國,下至一鄉都可以稱之。更多的時候,我們習慣是指一個高級行政區劃的行政負責人,比如我們最近經常討論的某些地區。這樣的人,我們又往往俗稱為封疆大吏,這裡要談的是怎麼做一個合格的地方行政長官,而不是受夾板氣,首鼠兩端。作為一個行政長官,一方面受到上級政府的領導,但這種領導更多是宏觀戰略性的。
  • 公務員常識判斷,西藏最高行政長官該怎麼稱呼?你弄錯了嗎
    公務員常識判斷,西藏最高行政長官該怎麼稱呼? 來源:公考客棧店小二 原標題:公務員常識判斷,西藏最高行政長官該怎麼稱呼
  • 關於「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考點清單
    這是考點清單陪你的第 747 天1.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最高行政長官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最高代表澳門特區行政長官由年滿40周歲,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滿20年的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在澳門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行政長官任期5年,可連任一次。在任職期內不得具有外國居留權以及不得從事私人盈利活動。
  • 林鄭月娥當選為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
    林鄭當時正是民望最高的官員,也是媒體的寵兒。不少人希望她緘口不言、明哲保身,也有人想看到她吃飯砸鍋、「為民出頭」。但是,不顧大局、愛惜羽毛並非林鄭作風。她直言政府撤回科目不合適,在接受訪問時更是一度落淚,但自己已「將個人的誠信和公信力押到現屆政府」。她還表示,如果不這樣做,「是對不起香港市民」。>>詳細
  • 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
    這是香港特區舉行的第六次行政長官選舉。 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於今年2月14日開始接受提名,提名期至3月1日結束。一名候選人必須獲得不少於150名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的籤署提名,每名選委會委員只可以提名一名候選人。 提名期結束後,曾俊華、林鄭月娥、胡國興三人獲得足夠有效提名,成為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的候選人。
  • 「一國兩制」下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問題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能否兼任全國人大代表或全國政協委員,涉及「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制度構建問題。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先生在參選行政長官前,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為參選行政長官,2019年4月他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辭去全國人大代表的請求。
  • 李立三要提前發動南昌起義,聶榮臻說,我們得聽中央的命令
    比如南昌起義這次又是如此。對於南昌起義,李立三當然是舉雙手贊成,國民黨咄咄逼人,刀架到我們脖子上了,還不反抗?那成什麼了?所以,周總理擔任南昌起義前敵書記,李立三也是前敵委員之一,同時李立三還是五大選出的中央委員。除了前敵委員會,還有一個前敵軍委會,由聶榮臻擔任書記,聶榮臻當時並不是中央委員,黨內地位沒有李立三高。
  • 嘉祥縣歷任行政長官 (中華民國)
    嘉祥縣歷任行政長官(中華民國
  • 全國港澳研究會專家:香港政治體制是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
    全國港澳研究會專家:香港政治體制是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 2015-09-16 06:20: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電 全國港澳研究會專家15日表示,香港政治體制不是三權分立,而是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行政長官地位超然於「三權」之上,是在強調行政長官在政治體制中的法律地位更加突出,更加重要。
  • 賀一誠宣誓就任澳門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
    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監誓下,賀一誠宣誓就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當日10時04分,賀一誠莊嚴宣誓:本人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必當擁護並負責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澳門特別行政區,盡忠職守,遵守法律,廉潔奉公,致力於維護澳門的穩定和發展,對中央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負責。
  • 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二零零七年行政長官和二零零八年立法會產生...
    1.02    二零零三年十二月,行政長官在北京述職時,國家主席向行政長官表明了中央政府對香港政治體制發展的高度關注和原則立場。        1.03    二零零四年一月七日,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表明特區政府了解市民對未來政制發展的關注。行政長官承諾在維護一國兩制及恪守《基本法》的基礎上,特區政府會積極推動香港的政制發展。
  • 頭條︱澳門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進入候選人提名期
    澳門晚報7月8日電(記者冰潔)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7月8日進入候選人提名期。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法》的有關規定,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訂定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提名期為7月8日至23日。由‪7月8日起,有意參選的人士可親自或指派代表到行政長官選舉事務專區索取適當數目的《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提名表》,並在獲得不少於66名選委會委員聯合籤署《提名表》作出提名後,以向管委會交回《提名表》的方式進行報名。
  • 王萬裡丨「一國兩制」下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問題
    但是,從前面我們對行政長官的法定憲制角色等分析顯然可見,有關法律的內在精神將是更加傾向於支持行政長官兼任國家參政職務的,或者說,行政長官兼任國家參政職務更符合及更能體現「一國兩制」有關法律規範的內在精神,也更有利於全面準確地實施這些法律規範。
  • 澳門行政長官首次正式會見臺灣「陸委會主委」
    原標題:澳門行政長官首次正式會見臺灣「陸委會主委」  中新社澳門8月27日電 (記者龍土有)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27日在政府總部會見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鬱琦,雙方就高等教育、旅遊業發展等共同關心的課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這是王鬱琦第一次訪問澳門,也是歷任「陸委會主委」第一次與澳門行政長官正式會面。
  • 新華社:擺在香港新任行政長官面前的任務十分艱巨
    (原標題:新華時評:同力撐香港攜手創未來) 新華社香港3月26日新媒體專電 林鄭月娥26日正式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
  •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正式任命張舉能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觀察者網訊)6月24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籤署委任書,任命張舉能法官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2021年1月11日起生效。根據《基本法》第四十八條第六款,行政長官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級法院法官。《香港終審法院條例》(第484章)規定,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是司法機構之首,負責司法機構的行政管理及執行其他合法地不時委任給他的職能。張舉能個人簡歷,來源香港終審法院網站:張舉能法官在香港出生和接受教育。他在香港大學攻讀法律,先後於1983年及1984年取得法學士學位和法學專業證書。他於1985年在哈佛大學法律學院取得法學碩士學位,並於同年獲得香港大律師執業資格。
  •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向二百五十四人授勳銜及獎狀
    中新社香港十月九日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今天在香港禮賓府頒授勳銜及獎狀給二百五十三名人士以及一名逝世受勳人士的兒子。  授勳及頒獎典禮分上、下午兩個時段進行。此外,四十六人獲頒授紀律部隊或廉政公署榮譽獎章,五十六人獲頒授榮譽勳章,五十一人獲頒授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以及十六人獲頒授行政長官公共服務獎狀。  已逝世的餘雅妮獲頒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由其子謝德駒代為領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