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哲理,7個生活小故事,教你從細小處著手,不無端吃虧

2020-12-14 文眼看世界

故事1:精明的商家

有位阿姨,在一家首飾店看見兩隻外形一模一樣的手環。但是一個標價550元,而另一個卻標價250元。她心裡大喜,以為自己佔了很大的便宜,便立刻買下那隻標價250元的手環,然後得意洋洋的走出店門。在她走以後,店裡的一個店員悄悄地對另一個店員說,你看吧,這一招果然屢試不爽。

哲理啟示:

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你所能輕易看到的,往往並不是真相。很多事情,是需要由表及裡,透過現象去看到本質的。也只有這樣,你才會離真相越來越近。貪婪會遮住你的眼睛,讓你失去應有的判斷能力。面對誘惑的時候,保持清醒的頭腦,克制內心的貪慾。

天上絕對不會掉餡餅,不要整天想著會有突如其來的好事砸到自己身上。很多看似美好的事情,或許只不過是個美麗的陷阱,等著那些貪婪的人去自陷其中。

故事2:貪婪的乞丐

乞丐對一名經過的路人說,可不可以給我一百塊錢?路人摸摸口袋說,我只有八十塊錢。乞丐說,那你就欠我二十塊錢吧!「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這個原本應該是連小朋友都知道的道理,卻被很多人顛倒過來了。

哲理啟示:

生活中有些人不知道什麼是感恩。在他們心中,只要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全世界都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因為自己是弱者,所以接受別人的幫助與饋贈完全就是理所應當。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是知足。只要沒有達到他們的心裡預期,就會無休止地索取。盡一切可能地綁架並榨取他人的善心。

沒有人是必須要幫你的,而如果有人願意對你釋放善意,一定要懂得感恩與知足。

故事3:發怒的妻子

有一天,妻子在廚房炒菜。她的丈夫在旁邊一不停重複嘮叨,哎呀慢些,小心點,火太旺了……趕快把菜鏟起來!哎呀油放太多了!哎唷,鍋子歪了!請你住口!妻子忍無可忍脫口而出,我知道應該怎樣炒菜!

你當然懂,老婆,丈夫非常平靜地回答說,我只是想讓你明白,當我在開車的時候,你一直在旁邊喋喋不休,抱怨不停,我是什麼感覺。

哲理啟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先人很早就教導過的道理,今天卻依然有很多人不明白。

自己不願意,就不要強加給別人。當你因為別人對著你指手畫腳、喋喋不休而感到心煩的時候,是否有考慮過自己也曾給人帶去過相同的煩惱呢?如果你承受不了這樣的折磨,就請不要將對別人做同樣的事情。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時刻,需要我們相互理解,相互體諒。

很多時候,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上想想,很多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故事4:

我們旅行到鄉間,看到一位老農把餵牛的草料鏟到一間小茅屋的屋簷上,不免感到奇怪,於是就問道:「老爺爺,你為什麼不把餵牛的草放在地上,讓它吃?」老農說:「這種草草質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顧,但是我放到讓它勉強可夠得著的屋簷上,它會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個精光。

哲理啟示: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都不會珍惜。生活中那些能讓人留下深刻記憶的東西,通常都是歷經千辛萬苦、排除艱難險阻才終於得到的。「物以稀為貴」,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所以,不要讓別人覺得你「太好說話」,「要求太低」,有些時候,該端著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放低姿態。

最重要的是,人生要充滿挑戰和未知,才會顯得豐富而精彩。如果展現在你眼前的未來將是一覽無餘和一成不變的,那麼,人生也會變得索然無味。

故事5:愛抱怨的太太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面的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乾淨,看,她晾在外院子裡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直到有一天,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太太的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看,這不就乾淨了嗎?」原來,是自己家的窗戶髒了。

哲理啟示:

當一個人發現問題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找別人的錯誤,而很少有人第一時間去反省自己。

一個人發現別人的錯誤遠比發現自己的錯誤要簡單,批評別人也遠比自我批評要有動力。

人要有質疑精神,更要有自疑精神。如果一個人犯了錯,卻從來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是一味地指責和抱怨別人,那麼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激化矛盾。

自我批評是一種精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只有擦去了心靈這扇窗上的「灰塵」,才能更客觀、更準確地看待外部世界,而不至於因自己眼不亮、心不明而使認知扭曲。

故事6:不停下蛋的母雞

小雞問母雞:可否不用下蛋,帶我出去玩啊?

母雞道:不行,我要工作!

小雞說:可你已經下了這麼多蛋了!

母雞意味深長地對小雞說:一天一個蛋,菜刀靠邊站,一月不生蛋,高壓鍋裡見。你要是不下蛋,人類早就把我吃掉了。

哲理啟示:

存在是因為你創造價值,淘汰是因為你失去價值。過去的價值不代表未來,所以每天都要努力,不要等到被人淘汰或任意宰割時才懂得努力創造。

故事7: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裡。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它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便說:牧人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

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

哲理啟示: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了解的心情。要有寬容的心!

相關焦點

  • 換一種方式生活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但如果他們想要一點生活方式上的建議,我這裡倒是有一直在踐行的8個字可以贈送——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這句話來源於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叫《曾國藩家書》。這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鹹豐年間19世紀中葉)。
  • 15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哲理小故事,讓你終身受益
  • 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_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精選
    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100字小故事大道理】: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勵志故事7(50字):出門 古時候,有兩個兄弟各自帶著一隻行李箱出遠門。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將兄弟倆都壓得 喘不過氣來。他們只好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又換左手。
  • 小故事大哲理(建議收藏)
    人生路上,你是不是曾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困擾?生活的迷茫、職場的緊張有時候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來。也許小編小編為你精選的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能緩解你的壓力,同時給你一些思考及感悟。魚王的兒子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於是個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麼好,我的兒子們為什麼這麼差?
  • 四句話的小詩,常常被誤讀為純粹鄉村生活故事,其實深含生活哲理
    四句話,講了一個故事,準確說,甚至是多個故事。四句話,透過一個畫面,演出了許多場境。四句話,演繹了一個生活哲理,宣示了一種人生態度。四句話,演出了一幕電影,生活氣息撲面而來的電影。千百年來,讓人回味無窮。
  • 「小故事 大道理——走進寓言故事」
    著名兒童文學家嚴文井曾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但背後往往藏著深刻的道理。線上學習,習得方法班主任謝老師在下午的在線答疑時間帶領隊員們回顧了第二單元寓言故事所蘊含道理,教給了隊員閱讀寓言的方法: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的道理、聯繫生活深入體會故事中的道理。
  • 10個哲理小故事,個個蘊含生活大啟示!
    故事蘊含哲理,哲理通過故事得到更好的發揮和應用。請看:10個哲理小故事,個個蘊含生活大啟示。故事 1南非總統曼德拉,曾被關押27年,受盡了虐待。他就任總統的時候,邀請了三個曾經虐待過他的看守到場來觀禮,並恭敬地向他們致敬,在場的所有人全部驚呆了。
  • 讓你終身受益的10個經典勵志小故事
    ;加微號"1148537912",關注本刊總編4PS國際標準/CNCBA主席顏曉濱老師===========================人生路上,你是不是常被一些莫名奇妙的問題困擾?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裡,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裡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 教師必讀的哲理故事
    一花一世界,一棵小小的花朵可以包含整個世界;一事一哲理,一個小小的故事可以悟出深刻的哲理; 教育也是這樣!一則哲理故事往往可以佐證某些深刻的教育理論。 因此,我們總能在很多故事中發現教育的哲理。
  • 不可思議的小故事
    有一天帶著孫子和孫女坐火車,為了能讓兩個孩子安靜一會兒,把雜誌上的廣告撕下來,用幾張彩色小紙片講了一個故事,這就是《小藍和小黃》故事的雛形。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李歐·李奧尼的繪本畫風始終都是粗放式的,比如《小黑魚》,好像是用手掌抹出來的。再比如艾瑞·卡爾,他的作品好像就是廣告彩頁大拼盤,畫風清奇。
  • 《水果籃子》小故事中的大道理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酷拉家的周助,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部動漫《水果籃子》,這部動漫主要講的是女主本田透邂逅被十二生肖附身的草摩家的故事,通過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訴了大家一些人生中的哲理。正所謂生活中的小事都會產生不一樣的人生哲理。
  • 有哲理有趣的小故事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 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 《民間關於「吃虧是福」的小故事》
    結果是:李川選擇了《付出》,投生在一個富貴人家,終其一生樂善好施,富貴一生;而選擇了《接受》的王貴卻投生在一個以乞丐為生的人氏,終其一生皆以乞討為業,終日拿著個破碗,接受別人的施捨。這則故事說明:一個人如果懂得付出,不計較「吃虧」,才能擁有一個富有的人生;相反的,如果錙銖必較,只知道接受,卻吝於付出,必定是一個貧窮的人生。所以,討便宜的,未必真討便宜;吃虧的,也未必真吃虧,真正說來,吃虧才是在討便宜,是討一個「善良人性」的便宜。
  • 小故事大道理 如何給孩子說故事更有益
    小故事大道理 如何給孩子說故事更有益 寶寶喜歡聽媽媽講故事,還在媽媽腹中時,很多寶寶就已經習慣了聽媽媽講故事,媽媽們也一個個都是故事高手。給寶寶講什麼樣子的故事,通過故事寶寶們又能學到什麼樣的道理?媽媽們是否有想過,不同的故事內容會對寶寶們產生怎樣的幫助呢?
  • 哲思: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出自晚清重臣曾國藩的一副贈聯。這句話既是他人生哲學的深刻寫照,也是他人生實踐的高度凝練。著眼大事,胸懷格局;也不可忘從小處著手,腳踏實地。曾國藩一生立志高遠,卻一直堅持做小事,他給自己制定課程表,「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讀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每月作詩文數首」……每日堅持自我反省,甄別錯誤,做好記錄,確保不再犯。正因如此,使他培塑本領,練就堅韌不拔之志,能夠在波浪詭譎風雲激蕩的時局中施展胸中韜略,成為晚清危局的棟梁之臣。
  • 管理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這種人在公司裡面很多,甚至有進一步增多的趨勢,比如所有的高層管理人員、所有的市場人員、所有的輔助人員,都有可能成為上面描述的狀況。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大處著眼看起來比較容易,而且很難進行評價,小處著手就要真槍實彈,好壞自然一目了然,所以大家都願意大處著眼,不願意小處著手,也就是願意多看、多說而不是多做。
  • 16個趣味數學小故事
    收藏起來給孩子講數學故事動動樂數學在人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息息相關。若能良好的使用數學,則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捷。 1、泰勒斯看到人們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來告示上寫著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於是就找法老。 法老問泰勒斯用什麼工具來量金字塔。
  • 馮唐:成大事者,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句話是曾國藩總結的,如果你想知道曾國藩是怎麼把那麼多事做好的,如果你想知道那種持續掙錢的大公司是怎麼做戰略的,就從這八個字開始去想。「勿我」,不要過於自我自我是個好東西,一個人沒有自我,定不下來事。但是一個人如果總想著我,看不到周圍,看不到競爭對手,看不到客戶,看不到同伴,事情也是沒法做下去的,也無法從小處著手,因為他被自己框得太狠了。飄在雲裡,漂在水面,沉不下去。舉個小例子——訂餐,有多少人拿到訂餐信息之後,非常清楚穿什麼?去哪兒?
  • 【小故事 大智慧】7 分蘋果的故事(音頻)
    那位來自監獄的犯人在信中這樣寫道: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一個又紅又大十分喜歡,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想要最大最紅的一個,這時弟弟搶先說出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
  • 2020省考面試技巧:哲理故事的不同解讀方法
    在結構化面試中,有一種題型叫做哲理故事,它所考察的就是考生的發散聯想能力。但是,在這類題型的學習與考察中,考生面對的最大的攔路虎恰恰是不會從哲理故事中進行發散聯想,很可能會出現面對一個故事花費很長時間通讀幾遍之後仍然只能看出一兩個寓意的尷尬情況。所以今天中公教育就來介紹幾個哲理故事的解讀方法,通過例題來示範如何使用對應方法,幫助各位考生學會從哲理故事中看出更多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