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幾何立體教具如何玩能培養孩子觀察力?

2020-12-20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xieyi365

兒童任何一項運動技能的發展都是前一段積累的結果,為了培養兒童的感知能力,特別是練習手部對大物體的操作和眼睛辨別物體大小的能力,蒙臺梭利設計了三套幾何立體圖形教具。

1.10個粉紅色的木製立方體。立方體的邊長從10釐米依次遞減到1釐米。

孩子們可以用這些立方體建造一個塔,而塔是自下而上、由大到小依次疊加起來的。

2.10個棕色的稜柱體。稜柱體的長為20釐米,方截面的邊長從10釐米依次遞減到1釐米。

孩子們需要從最厚的開始,或者從最薄的開始,把它們按次序並排擺成一個樓梯。

3.10個綠色或紅藍相間的薄板,方截面相同,邊長為4釐米,但薄板的長度不同,依次從10釐米遞增到1米。

孩子們可以按照薄板的長短順序,依次將它們疊加起來,建造一個長樓梯。

蒙臺梭利解釋到,教具顏色要醒目,以便孩子能夠通過眼力,判斷出教具之間的差別,並對錯誤進行糾正。

幾何立體教具之所以相比立體插孔教具要大,因為它不能控制錯誤的出現,也就是說,孩子只有通過自己的眼力來判斷,是否按次序擺放正確。

大教具的另一個好處是孩子們可以帶著它們走來走去,學會用自己的小手去抓住並控制這些教具,雖然有助於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

那麼,該如何利用這些教具提高兒童的觀察力呢?老師或父母應該如何進行指導呢?

明確目的

首先,必須清楚,教具的練習是培養孩子感知能力的方式和途徑,而不僅是讓孩子學會正確地擺放。因此,讓孩子自己去探索,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使用教具的核心所在。

示範觀察

只需為孩子示範一下如何擺放就可以了,隨後是細心的觀察和及時的糾正。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兒童運動技能的水平,對待玩具的態度(是粗暴還是謹慎),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風險等。

正確糾正

糾正的目的是阻止他們粗暴對待玩具或胡亂操作,防止出現砸傷自己的情況,而不是糾正次序上的錯誤。

常犯問題

然而,父母們常犯的毛病是過於注重孩子是否正確地完成了擺放任務,而錯失了孩子在試誤中練習的機會。其實,任何人完成任何一項工作,只有通過不斷地嘗試,並最終獲得成功,才能體會到發自內心的喜悅感和成就感。

美國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說過:「嚇阻失敗的感受,會使孩子更難得到掌控的感受;鼓勵廉價的成功,會造就出未來以昂貴的失敗為代價的下一代。」

所以,當父母真正安靜地觀察孩子玩玩具時,才會發現孩子們對一些玩具出現厭煩感,並非玩具他們不喜歡,而是時常遭受到父母強勢的幹預後,使他們無法真正獲得喜悅感和成就感。

因此,必須讓孩子感受過程而不是結果,就如同享受一頓美食,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為了感受咀嚼後所帶來我們味覺上的美好。

蒙臺梭利的忠告是:「孩子想要達到其預期目標的信念引導他們不斷地進行自我糾正。不是哪個老師讓他注意到自己的錯誤,而是孩子自己才智的複雜勞動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篇文章,講的挺好的,大家也看看吧。

相關焦點

  • 蒙氏幼兒園的顯著特徵——豐富的教材與教具
    蒙氏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教室中有著十分豐富多樣的教具材料,這些教具材料都是教師根據幼兒成長需求科學地、持續地投放的。一套完整的蒙氏經典教具數量是100多件(延伸教具更多),這些教具對開發兒童的智力、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培養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說說蒙氏教具
    蒙氏教具的表面化教育效果,即認識世界,習得認識世界和學習知識的方法。蒙氏教具的深層次教育效果是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專注能力、動手能力、歸類能力等等。其實,這些物品都是幫助孩子成長的工具,它能幫助孩子產生專心的特質,教導孩子如何使用心智,發展正常化的人格特質。為了有效幫助幼兒發展各項能力,蒙特梭利教具涵蓋以下五種特性:每一份教具只具有單一項特性。粉紅塔有十個粉紅色的立方體,從一立方公分到十立方公分,由於強調「大小」的特性,因此除了形狀不同外,顏色一致,讓孩子可以專注於「大小」的特性。
  • 幾何篇進階:教具、平面與立體幾何
    先說第一階段——「感知和命名」階段的教具。之前我給大家分享了,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的圖形命名,是孩子學習幾何的認知基礎。立體幾何的空間想像能力:拼接、預測和想像 和平面幾何不同的是,立體幾何需要孩子有空間想像能力,這就更難一些。
  • 什麼樣的玩具可以培養娃的數學思維?分類盤點18種蒙氏數學教具,在家就能學
    美國疫情爆發以來,我買了全套幼兒園蒙氏教具,每天在家帶娃做幾個活動,摸索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市面上不少玩具都是以這些古老經典的教具為模型研發的,於是我就想把這些玩具分類按照訓練技巧分類整理,讓「玩」,變得有目的性,有計劃性。完成這個任務我構思已久,今天終於來給大家交差了!
  • 蒙氏講堂:五大項蒙臺梭利教具
    而這些練習也可以培養社交能力,比如說:活動室裡的蒙氏教具只有一套,所以當小明在玩倒水的工作,小華也想玩時,,她就必須「等待」。而禮貌、問候等日常生活常規也包括在這項練習中,提供了孩子相互交流,彼此配合的機會,使他們從中了解社會行為。
  • 揭秘蒙氏教具| 三角形盒(感官區)
    ,並讓孩子學習三角形的名稱,領會部分和整體的概念,為將來學習幾何和數學做準備。同時,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協調能力和獨立性,本工作適合三歲半以上的孩子。任何孩子的失誤,都無需你指出或上手糾正,因為你面前是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比糾正一個具體的小失誤重要百倍。秋山專欄| 小墊毯,大講究(蒙特梭利墊毯Q&A)秋山專欄| 如何在家庭中引入蒙氏獨特的教學法?
  • 揭秘蒙氏教具 紅棍(感官區)
    這個練習類似玩積木,但積木等玩具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紅棍、棕色梯和粉紅塔有——理解並能夠排序,對幾何體的體驗從立方體進入長方體,接著進入長度的排序。如果孩子可以獨立排列出來,之後可以允許孩子隨意玩一會,只要孩子不用紅棍做揮舞的動作,一般創意擺放是可以的。這個教具很難在家裡找到現成的替代材料。如果實在喜歡,建議直接購買。
  • 造型呆板,操作單一,卻讓兒子玩入迷!這套貴貴的蒙氏教具沒白買
    被我安利了教具的朋友告訴我:教具拿回去以後,孩子根本不愛玩,然後就閒置了,教具好沒意思啊,很枯燥。所以我決定寫這篇文章,分享一下我使用蒙氏教具對孩子進行早教的心得,拋磚引玉,希望能找到和我一樣喜愛蒙氏教育的媽媽,一起討論交流。
  • 為什麼說蒙氏教具是魔法教具?
    教具就是釋放光芒的源頭,它矗立在世界兒童教具的頂峰,是世界上最系統、最科學、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教具。也被很多人稱為魔法教具。它實現了與教學理念的融會貫通,是世界上既能培養孩子生活、工作技能,又能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教具。蒙氏教具的魅力就在於此,它就像是蒙氏教育王冠上最絢麗的鑽石。
  • 高品質蒙特梭利幼兒園的顯著特徵——豐富的教具材料
    蒙氏教師作為孩子的導師則須站在兒童的立場上準備環境,以確保環境及教具材料符合孩子的成長需要,這也是教師的首要職責。、彩色圓柱體、粉紅塔、棕色梯、長棒、彩色圓柱、色板、幾何圖形嵌板、幾何學立體、構成三角形、二項式、三項式。
  • 關於蒙氏教具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具的推廣也應用到了正常孩子的身上,各種打著蒙氏旗幟的幼兒園都推崇教具的操作,到底效果怎麼樣?很多人總是感慨蒙氏幼兒園的孩子如何如何的認真操作教具,其實不是教具多麼神秘,而是蒙氏幼兒園教室裡只是擺放一些教具,其他玩具很少,可供選擇的東西很少,不是說教具多麼吸引孩子,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 蒙氏日常生活教具
    「中國人用筷子吃飯」、「蘇格蘭的男人穿裙子」,從這兩個陳述中,我們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質:  (1)它依各個文化的不同, 內容也就不會完全相同。  (2)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動, 大都可納入這一項目中。
  • 蒙氏教具?一招教你如何辨別正宗的蒙臺梭利幼兒園
    蒙氏教具?都不全是!一招教你如何辨別正宗的蒙臺梭利幼兒園100多年前,義大利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創立了蒙氏教育法,在全世界廣為流傳,被大家交口稱讚。但是發展到中國火爆的背後又有讓人難以把控的擔憂。一個小朋友在玩積木教具,因為不知道要按照形狀大小擺列,導致教具散落一地;一旁大點的孩子主動過來幫忙整理,再教他怎麼擺放才不會倒掉!專注、獨立可以和小朋友們友好相處,是這節蒙氏課讓我認識到的一群3-6歲的孩子。
  • 揭秘蒙氏教具| 砂型漢字筆畫板(語言區)
    「千」可以密密麻麻畫一堆蘋果,告訴孩子千是很大的數字。以家長的智慧,這些簡單的漢字都可以圖解。多樣化練習要等到孩子接近四歲,並且表示出對材料感興趣的時候再進行。這套材料是從蒙特梭利經典教具「砂型字母板」 派生的用來教中國漢語的材料,大家應該能在國內的蒙特梭利教具店裡買到。 這個教具也可以自制。
  • 蒙氏園孩子要上幼小銜接?如何運用蒙臺梭利教具培養幼兒書寫能力
    因此,幼小銜接前期,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一日作息習慣,如專注力、自理能力、秩序感、認真聆聽、正確表達、觀察能力等。而這些能力,恰恰是蒙氏園孩子們的強項。回到家長關注的焦點,孩子書寫能力的練習。書寫能力的培養,不是買一堆字帖,讓孩子照著描、照著畫。那麼,在蒙臺梭利幼兒園孩子們真的沒有練習握筆的機會嗎?
  • 蒙氏教具和玩具有什麼不同?
    那麼蒙氏教具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購買的玩具,或是傳統園中的玩教具有什麼區別呢?蒙氏教具的先進之處又在哪裡?今天我們將通過這篇文章,明確蒙特梭利教具與其他教具的區別。蒙特梭利將抽象化的教育理念、知識點,通過具體化、實物化的教具展現出來,以孩子們喜愛的「遊戲化」的方式,貫穿於活動之中。
  • 六一送孩子什麼禮物?能玩一整年的蒙氏手工禮盒,大人孩子都能玩
    蒙氏教育被推崇是有一定的道理,在倡導孩子天性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學會規矩,這不就是我們家長最希望孩子獲得的教育嗎?蒙氏教育所提出的各種敏感期,也給我們帶娃提供了很多幫助。因此在蒙氏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它的教具也被廣泛推崇並應用。由此延展出來的兒童早教玩具,自然更受到家長們的青睞,跟某寶9.9包郵的山寨玩具相比較,確實有很多不同之處。
  • 抓住孩子短暫的數學敏感期!在家就能玩的蒙氏數學遊戲,讓孩子愛上...
    果果在做蒙氏幾何立體練習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1歲10個月左右是兒童掌握初級數概念的關鍵期;2歲半左右是兒童計數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比如下面這種數數畫圈的活動。文末有資料下載方式歸根到底,還是要培養數感。那麼什麼是數感呢?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小朋友想把一堆糖放進空盒裡面,這盒糖能不能裝下,就是數感在起作用。建立數感可以理解為會「數學地」思考,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
  • 當孩子對蒙臺梭利工作不感興趣,如何尋找蒙氏教具新的興趣點?
    在蒙臺梭利幼兒園,當孩子們對教具工作不感興趣的時候,作為蒙氏教師,應該如何通過工作材料幫助孩子尋找新的興趣點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聊一下。一、孩子們真的失去興趣了嗎?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蒙臺梭利幼兒園的孩子整天就是操作教具。一件教具擺弄了N多遍,當孩子失去新鮮感之後,自然就會覺得蒙氏教具刻板、枯燥。
  • 為什麼說,蒙氏五大領域是幼兒教育的必修課?
    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很多傳統幼兒園的裝飾,假定孩子必須喜歡「花花綠綠」的風格。但蒙氏幼兒園的裝飾風格,淡雅自然,顯然更符合人類的正常審美。蒙氏教育對環境要求極高,它提倡「有準備的環境」為孩子的教育服務。蒙氏教育創始人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們是通過與生活環境不斷互動中學習,在一個充分準備好的環境中孩子可以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所以為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提供各種利於孩子敏感期的教具是蒙氏老師們的很大一部分工作,老師並不是過多直接管理與教授,而是讓孩子藉助環境自主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