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
業」就是人在生活當中的所思所想丶所作所為丶所講所說。
「業」分為「三個種類」丶「三個性質」丶「兩種差
別」丶「四種快報類型」以及「兩種業報時間」°
1.「業」的「三個種類」
①意業
人的思想、意念
②口業
也稱「語業」』是通過嘴講出來的語言。
③身業
人的身體行動丶所作所為
2.「業」的「三個性質」
①善業
蓍業是積極的丶上進的,是能夠在未來世或現世享受「福報」之「果」的「因種」。例如∶主動做好事。
②惡業
惡業是壞丶犯罪與墮落,是能夠在未來世或現世遭受痛苦之「果」的「因種」。例如:主動做壞事。
③無記業
無記業」是符合人道標準的「業」,能夠按照要求做到只能算達標,也就是達到了做人的標準』來世輪迴還可以轉生為人,因此不作記錄。它既不是蓍,也不是惡,所以沒有什麼「果報」°例如:持戒中的不偷竊
3.「業」的「兩種差別
「業」還有「別業」與「共業」之差別。
①別業
自己所造的「業」,完全由自己受報,這個從「業因」到「業果」的整個歴程』被稱為「別業
②共業
倘若甲人的「業」與乙人的「業」或者與其他人的「業」大同小異。當這些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這些「業」加在一起,便會形成一股比「別業」更加強大的「業報」洪流』使這些人共同處在一種環境裡』承受著共同的「果報」°由於大家具有各不相同的「別業」,所以每個人承受的「業報」輕重不同,但是總體上還是大同小異。這種共同的「業因」,使他們承受了共同的「業果」。這種使大家在一趄承受「業報」(「業果」大同小異的報應)的「業」,即被稱為「共業」「業」給「業力」相差不多的人們』安排了相似的命運』使這些人都處在相同的生活環境裡。
③「共業」與「別業」的關係
「共業」的力量』把眾生牽引到一個大體相同的生存環境裡。比如:同在一個世界、同是一個種族、同處個國家』乃至同在一個團體丶同在一個家庭雖然大家都處在同一個環境裡』由於大家各自的「別業」不同,所以每個人獲得的「果報」不盡相同。比如:有十個人,共乘一輛車去旅行,中途出了車禍,結果受傷情況有輕有重。車禍是由「共業」造成;受傷輕重各異則是由「別業」造成。依此類推。任何一個人,只能承受自己「業力」帶來的「果報」』絕對不會受到他人的牽連。如果某事件,看上去好像是受到了牽連』其實是「共業」造成的;否則就不會岀現如此情況。如果這個人沒有這種「業力」,絕不會受到他人「業報」的牽連。有些「業報」』從表面上看』是由團體丶家庭等「他方」帶來的』其實質是「共業」與「別業」的關係。劃歸在何方丶落在何處丶生在何種家庭等一切善惡之報,都是由眾生的「共業」與「別業」所決定的;而不是他連累了我、我連累了他。所以說:一切盡在因緣中,一切都是緣份
4.四種快報類型
「業報」較快的「四種類型」是:「重業」丶「豐
業」、「近業、慣業」
①重業
「重業」與「輕業」』同樣具有善惡兩種性質。「重業」也稱為「大業」°捨命救人等「大德」,是重大的善業。與「重業」相比』較小、較輕的「業」』被稱為「輕業,在「因果報應」時』「重業」先報』「輕業」後報;
「重業」先成熟』「輕業」後成熟。所以』人們最先得到的「果報」,多數來自於「重業」。
②豐業
無論蓍惡丶無論輕重』「業績」累積在一起』最豐碩的「業」,就是「豐業」。「豐業」具有極大的牽引力,是「業報」突出的重點。它會快速得到報應,很容易結出「業果」°
③近業
當人在去世之前』造作了一些「業」,使其難以忘
懷。這些「業」就是「近業」°由於它與下一生比較接近,印象又比較深,所以牽引力特別強』影響力也較大°因此』會比以前所造的「業」更容易或較快得到「果報」°
④慣業
慣:習慣、習以為常丶積久成性慣業」就是一再重複的行為或是其他的一些習慣。
由於習慣成了自然』所以它的「業力」較大』很容易、很快結出「業果」由於這種「業」成了習慣,因此往往成為本性的一部分。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對「慣業」的很好形容。
有的「慣業」』甚至經過了無量「劫」』還是不能把它完全根除』足以說明「慣業」的頑固。
5.兩種「業報」時間
「業報」有「現世報」與「來世報」之分。有一些「業」』在今生就能成熟』就能夠結岀豐碩的果實這樣』此「業」就必須在今生報應』這種「業報」的形式,被稱為「現世報」有些「業」剛種下、有些「業」還沒有成熟丶有些「業」未定輕重丶有些「業」非常複雜業」』肯定要轉到下一世來報應;有些還要轉到再下世,乃至無量「劫」以後再報應。這些在未來世報應的「業報」』統稱為「來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