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介機構竟做起付費內推實習生意

2020-08-03 中國青年網

正值暑期實習季,一份業內頂級企業的實習經歷無疑能為大學生的求職簡歷增色不少。因為疫情影響,一些遠程線上實習崗位也受到了學生群體青睞。

不過,《工人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由於頭部企業的實習機會供不應求,在網上,一些中介機構或個人竟做起了付費內推實習的生意,甚至有賣家表示不直接實習也可以購買「實習經歷」。

花5000元能在頭部券商遠程實習?

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臺搜索「遠程實習」等關鍵詞發現,近兩周內發布的相關連結多達上百條,提供的實習機會多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投行、世界500強企業、國內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等。

在加了其中一位賣家的微信後,他向記者提供了多家單位遠程實習職位介紹的朋友圈截圖。賣家表示,他只是通過「個人對接渠道」獲得了這些信息。在記者表示對某個頭部券商的投行崗位感興趣後,他向記者介紹其中介價格為5000元,線上導師一對一帶教,實習時長大約為一個月,會有提前面試,保證offer,並且可以提供實習證明或者推薦信,可以先籤合同,或者先開證明。

記者採訪業內人士了解到,頂級金融機構正規招聘的實習生名額往往供不應求,且偏向名校的財經類專業學生。一般高校的學生想要獲得此類實習機會,大多只能試試看能否靠師長朋友從內部推薦。

2018年,因有網友曝光一份實習內推叫價數萬元,多家金融機構曾集體發聲明抵制付費內推行為,但金融行業付費內推仍然屢見不鮮。

在一家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劉琳(化名)告訴記者,雖然公司表面上不允許,但還是有實習生為了獲得亮眼的實習經歷,通過付費內推的途徑進入公司實習。而公司招實習生的正規渠道一般都是通過官網發布、網絡申請,再經過簡歷篩選、面試,走人事手續後才能正式開始實習。

「也有一些手中有項目需要協助的同事會在朋友圈發招實習生的需求。」劉琳認為,一些中介可能是通過收集這些信息,轉而賣給尋找實習機會的學生群體。

不實習也能「買項目經歷」?

在網絡交易平臺上,記者還發現有一種「不實習也能買項目實習經歷」的情況。有發布遠程實習信息的賣家表示,自己就是某知名金融機構的員工,會親自帶實習生跟項目,做研究報告,跟一個項目的價格在6000元左右。還有一種「更為推薦」的選擇則是他直接把之前做過的項目資料分享給購買者用於包裝簡歷。

「我會直接把項目裡可以用於簡歷包裝的部分梳理好,告訴你該看哪些材料,面試時會問到哪些問題。」賣家表示,這個過程大約只需要1~2周,收費為3500元一個項目。在溝通中,賣家也一直在推薦這種購買項目經歷的方式,表示直接跟項目,他對實習生的要求會很高,並且要等有沒有合適的項目。

當記者詢問是否可以提供實習證明時,對方表示所在行業不會提供實習證明,主要收穫是可以提供一段能夠讓實習生寫入簡歷的經歷。

付費遠程實習存在風險

付費實習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學生在選擇遠程實習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陝西學高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晶對記者表示,付費內推實習是因市場需求產生的,目前屬於法律灰色地帶,很難直接定性。但網絡交易平臺上所發的實習機會很難審核其資質真實性,信息魚龍混雜,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發布虛假信息,實施詐騙。如果是用人單位員工繞開單位,與中介機構進行分成,有可能就侵犯了用人單位的經濟利益,嚴重的甚至構成犯罪。

「售賣實習經歷屬於幫助他人弄虛作假,雖然不違法,但有悖職業道德。」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表示。

劉晶則表示,付費買賣實習經歷雖然沒有明文的法律規定進行約束,但如果籤訂了所謂「實習服務協議」,也會因為違背公序良俗而無效。「這種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對於買賣雙方未來的職場之路都會造成潛在的風險。」

針對遠程實習,在北京從事金融工作的楊女士告訴記者,金融行業的確會有一些遠程實習的情況,一般是協助導師做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工作或者資料整理。如果是名字比較響亮的頭部企業,可能對實習生在找工作時有一定幫助。「相較於實地實習,遠程實習往往未來不會有直接留用的機會,比較適合大二、大三或者研一這種離找工作還有一段時間的同學。」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焦點

  • 頭部企業實習機會供不應求 有中介機構做起付費內推生意
    頭部企業的實習機會供不應求,且偏向名校學生一些中介機構竟做起付費內推實習生意律師提醒,網絡平臺上所發的實習機會很難審核其真實性,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正值暑期實習季,一份業內頂級企業的實習經歷無疑能為大學生的求職簡歷增色不少。
  • 頭部企業實習機會供不應求有中介機構做起付費內推生意
    頭部企業的實習機會供不應求,且偏向名校學生一些中介機構竟做起付費內推實習生意律師提醒,網絡平臺上所發的實習機會很難審核其真實性,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正值暑期實習季,一份業內頂級企業的實習經歷無疑能為大學生的求職簡歷增色不少
  • 頭部企業實習機會供不應求 有中介做起付費內推生意
    頭部企業的實習機會供不應求,且偏向名校學生 一些中介機構竟做起付費內推實習生意 律師提醒,網絡平臺上所發的實習機會很難審核其真實性,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正值暑期實習季,一份業內頂級企業的實習經歷無疑能為大學生的求職簡歷增色不少。因為疫情影響,一些遠程線上實習崗位也受到了學生群體青睞。
  • 頭部企業實習機會供不應求且偏向名校學生 中介機構竟做起付費內推實習生意
    不過,《工人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由於頭部企業的實習機會供不應求,在網上,一些中介機構或個人竟做起了付費內推實習的生意,甚至有賣家表示不直接實習也可以購買「實習經歷」。花5000元能在頭部券商遠程實習?
  • 付費內推實習,最該罵的不止是中介
    金融業畢業生在大機構的實習經歷無疑可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不過,知名金融機構的實習崗位總是僧多粥少,一些中介瞄準機會,做起了付費內推實習的生意。去國際投行實習一個月需要花17000元,去國內頭部券商實習需要2萬元……明碼標價的實習資源背後,中介往往需要打通內部關係,和內部員工進行分成,「裡應外合」將實習生安排在其心儀且花費了重金的崗位上。
  • 2萬元「買」一個實習機會!中介機構盯上付費內推實習
    高薪的金融業一直吸引著不少應屆畢業生的目光,在大機構的實習經歷無疑可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不過,知名金融機構的實習崗位總是僧多粥少,一些中介瞄準機會,做起了付費內推實習的生意。01 花2萬能去頭部券商實習?早在2018年,一些金融機構便發聲明抵制付費內推行為。但如今,金融行業付費內推仍然屢見不鮮。
  • 「實習內推」成生意坑人套路須提防
    □丁家發正值暑期實習季,一份業內頂級企業的實習經歷,無疑能為大學生的求職簡歷增色不少。因為疫情影響,一些遠程線上實習崗位也受到了學生群體青睞。不過,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由於頭部企業的實習機會供不應求,在網上,一些中介機構或個人竟做起了付費內推實習的生意,甚至有賣家表示不直接實習也可以購買「實習經歷」。
  • 內推實習竟要付費?售價千元至萬元不等
    由於這類事件較為隱秘,取證比較困難,一旦遭遇侵權,維權成功概率較小➤ 中介機構提供付費內推實習崗位服務,必須要確保所宣傳的內容真實有效,不能將原本就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崗位包裝成需要付費內推的崗位,更不能在收取在校學生的「內推費」後,推薦的實習崗位與之前的承諾或學生的要求不相符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上學習與線上辦公成為高度熱門話題。
  • 暑期付費實習費用動輒數萬付費內推中介遊走灰色地帶
    「內推本應建立在能力認可基礎上,由正式員工或前任實習生推薦符合崗位要求的新實習生,但現在付費內推在金融圈很普遍。」任凱說。據一些尋找實習崗位的學生介紹,付費內推有點像是灰色地帶。「現在很難找到合適的知名金融機構的實習機會,對於家境比較好的同學來說,如果只要付一些錢就可以得到一個實習機會,何樂而不為呢?」對於身邊選擇「付費實習」的同學,任凱表示理解。不過,任凱也表達了自己的疑慮,「這些內推確實太貴了,而且性價比不高。
  • 花2萬買個頂級金融機構實習機會?揭付費內推利益鏈
    高薪的金融業一直吸引著不少應屆畢業生的目光,在大機構的實習經歷無疑可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不過,知名金融機構的實習崗位總是僧多粥少,一些中介瞄準機會,做起了付費內推實習的生意。  去國際投行實習一個月需要花17000元,去國內頭部券商實習需要2萬元……明碼標價的實習資源背後,中介往往需要打通內部關係,和內部員工進行分成,「裡應外合」將實習生安排在其心儀且花費了重金的崗位上。
  • 知名金融機構實習要「付費內推」?暑假實習變了味
    近幾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優質的實習崗位變得供不應求,特別是一些大型知名企業的實習崗位,更是「僧多粥少」。趨之若鶩的「付費內推實習」參與者往往希望以此增加個人簡歷的「含金量」。早在放暑假前,一些中介機構就會進入大學進行宣講,僅在賀鳴身邊就有十幾個同學參加過不同形式的「付費內推實習」,時間長短不一,少則一周,多則一個月,「大家主要抱著體驗嘗試、豐富簡歷的心態去大公司實習」。在賀鳴看來,「付費內推實習」就是花錢買實習,學不到本質的東西,對個人能力提升沒有太大幫助。
  • 「付費內推」讓暑假實習變了味
    「付費內推」讓暑假實習變了味  【誠信建設萬裡行】  對於大學生來說,能去知名金融機構實習,求之不得。但是,這些知名金融機構門檻高、競爭激烈,特別是在暑假,實習崗位更是一席難求。面對這樣的「稀缺資源」,一些中介機構動起了歪腦筋,他們聲稱,收取上萬元的中介費用,就能給大學生提供優質實習機會。
  • 揭秘付費內推實習利益鏈:明碼標價,花2萬能去國內頭部券商
    高薪的金融業一直吸引著不少應屆畢業生的目光,在大機構的實習經歷無疑可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不過,知名金融機構的實習崗位總是僧多粥少,一些中介瞄準機會,做起了付費內推實習的生意。去國際投行實習一個月需要花17000元,去國內頭部券商實習需要2萬元……明碼標價的實習資源背後,中介往往需要打通內部關係,和內部員工進行分成,「裡應外合」將實習生安排在其心儀且花費了重金的崗位上。
  • 天價付費實習灰鏈調查
    由於這類事件較為隱秘,取證比較困難,一旦遭遇侵權,維權成功概率較小● 中介機構提供付費內推實習崗位服務,必須要確保所宣傳的內容真實有效,不能將原本就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崗位包裝成需要付費內推的崗位,更不能在收取在校學生的「內推費」後,推薦的實習崗位與之前的承諾或學生的要求不相符□ 本報記者 韓丹東□ 本報實習生 郭元橋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 天價付費實習調查:售價過兩萬 實習證明真偽存疑
    由於這類事件較為隱秘,取證比較困難,一旦遭遇侵權,維權成功概率較小  ● 中介機構提供付費內推實習崗位服務,必須要確保所宣傳的內容真實有效,不能將原本就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崗位包裝成需要付費內推的崗位,更不能在收取在校學生的「內推費」後,推薦的實習崗位與之前的承諾或學生的要求不相符  □ 本報記者  韓丹東  □ 本報實習生 郭元橋  2020年初
  • 天價付費實習灰鏈調查:充斥網絡 售價數千元至萬元不等
    由於這類事件較為隱秘,取證比較困難,一旦遭遇侵權,維權成功概率較小● 中介機構提供付費內推實習崗位服務,必須要確保所宣傳的內容真實有效,不能將原本就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崗位包裝成需要付費內推的崗位,更不能在收取在校學生的「內推費」後,推薦的實習崗位與之前的承諾或學生的要求不相符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上學習與線上辦公成為高度熱門話題。
  • 暑期付費內推實習崗位潛規則被曝光 背後暗藏一定風險
    ­  暑假是在校大學生實習高峰期,知名金融機構的實習崗位往往一席難求。在日漸激烈的競爭之下,即便是名校的大學生也很難通過一己之力獲得高端金融單位的實習機會。­  近日,有媒體曝光了「付費內推實習崗位」這一金融行業內部的潛規則並引發熱議。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 付費內推實習泛濫,誰在割大學生的「韭菜」?
    寒假實習季即將到來,為了搜集實習信息,剛上大三的小張通過微信關注了好幾家求職機構的公眾號,看著這些求職公眾號每天推送的付費內推實習信息,她向谷河傳媒表示,「其實還是會心動的,就是感覺價格太貴了。」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指出,2019年我國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相較2014年下降了1.6個百分點。
  • 人民直擊:買來的實習,變味的內推
    一名知乎網友分享經歷時提到,自己和朋友分別買了不同機構的實習崗位,添加導師微信後,兩人竟接到了一模一樣的問候和指示,讓人感覺套路滿滿。「交費後被拉黑;收幾萬元,只教了怎麼做PPT;到手的崗位和承諾的天差地別……」在各社交平臺關於付費實習、內推的討論中,有像劉月這樣自認為獲得「助力」的,也有坦言被坑騙的。
  • 網際網路大廠內推灰產:一個offer中介要價40萬
    「思雨」們想不到的是,付費內推的背後,隱藏著一個龐大的灰色利益鏈,在秘而不宣的運作。仍有越來越多學生為了網際網路大廠的offer,淪為付費內推中介機構和灰色產業鏈的韭菜。但他話鋒一轉告訴思雨要保密,說這是他的暗地生意,一般學員都不知道。模擬面試後,思雨並不是很滿意。劉浩也兌現承諾,免了 200 元的尾款,這獲得了思雨的徹底信任。面試輔導結束後的半個月裡,思雨也陸續收到過一些面試邀請,但仍未拿到一份正式的offer。與此同時,劉浩的朋友圈在頻繁發布學員付費內推實習的成功案例。心急如焚的思雨再次找到劉浩,說了走付費內推進大廠實習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