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旅居」或「生態旅居」,我們腦海裡浮現的大多都是位於鄉村或山區、海邊的別墅或民宿,有木屋、樹屋,或房車,腦海裡瞬間有了畫面感。再如果談起「智能居住空間」,恐怕二次元動漫迷首先會想到小時候看《哆啦A夢》漫畫書裡的深埋地下的類似螞蟻巢一樣的居住空間,或是《七龍珠》裡重力室等多種智能空間。而我們這群以技術擅長的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就想能不能打造一款極具設計感的產品,為其賦予各種聯動與交互的科技感呢?於是這款名為「洞洞屋」的未來旅居移動房屋產品就誕生了。
在經過 1.0 到 3.0 的產品迭代,我們將於 2019 年 8 月宣布洞洞屋 4.0 上市發售。為表達我們的喜悅與誠意,特意將更多設計靈感落地成現實——洞洞屋 4.0 版本不是 1 款產品,而是有「標準版」和「MiNi 版」以及「泳池版」和「層疊版」之分的 4 款產品,以期適用不同應用場景的客戶和用戶,為客戶打造網紅酒店、網紅民宿提供量身定做般地集成化服務。雖有版本差異,但每一款洞洞屋產品也還都具備「全球投放、智能共享、無人化管理」的特性——都擁有獨立式倉儲水電和環保排汙系統,在任何環境下均可獨立運轉一周時間。
洞洞屋主體工業設計是圍繞著一個圓柱體展開的,起初我們的設計理念是「少即是多」,希望通過該主體設計理念來做創意延伸。這樣的極簡設計風格不僅為我們打開了設計思路,更是讓洞洞屋的品牌有了自成體系的設計風格,讓產品名稱、產品品牌、產品設計語言三位一體和諧統一。同時還為後續延伸設計提供了開放式「接口」,便於後續工業設計方面的迭代,以及「洞洞屋」與各類 ACGN 內容 IP 及更多消費類品牌方開展「痛屋」(本詞源於「痛車」,是指利用各種二次元商品裝飾自己的車子。引申至此,是指裝飾自己的房子。在動漫產業成熟的日本,後還有專門服務這類客戶的「痛屋」裝飾公司)聯名合作。
後來我們的產品初具雛形後,正式將「住在未來」提升到品牌戰略上來——我們的洞洞屋 4.0 新品已經初步實現了「全屋智能」!而隨著 5G 時代的技術革新,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的更多交互,我們相信洞洞屋將不止僅具備目前 10+ 項智能黑科技模塊。我們的目標可不僅僅是用網際網路及物聯網技術設計和製造旅居產品,而是往全屋智能領域做更多探索。
儘管目前我們所擁有的十多項技術創新和洞體式風格化視覺設計已經在市面同類型產品中脫穎而出了,但我們還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產品鋪向更多的自然環境中,從而真正地與自然融於一體,打造更豐富的生態旅居場景。讓「洞洞屋」這款產品成為網紅酒店、網紅民宿業界的代表案例產品。
我們設計的這款洞洞屋產品在落地量產時也進行了材料方面的強化。比如洞洞屋主體是由鍍鋅鋼骨結構為框架,再配以航空鋁與聚氯乙烯材質及氟碳漆(汽車常用塗漆)塗漆為內外飾組合而成,中間有防水阻燃隔音隔熱材料,充分注重安全與隱私,給用戶提供非常舒適的用戶體驗。
在影音娛樂與自然環境的交互層面,我們更是考慮了趣味性、美觀性,我們在「洞洞屋」裡內置了一款名為「小洞AI+」的智慧機器人,在入住洞洞屋時只要喊「小洞小洞」便可激活機器人為用戶提供便捷服務:開關窗簾、調節室溫、播放音樂……乃至還可以將洞洞屋內的窗戶變透明、變磨砂。通過多種智能交互讓這款移動房屋更聰明服務用戶,充滿科技感。
洞洞屋還有 5 個非常優秀、亮眼的高配內容,更是有成為網紅酒店、網紅民宿的超高潛質,成為可移動房屋、智能旅居領域的行業翹楚。這 5 款高配置分別是 180°全景大天窗、智能霧化落地窗、自動恆溫大浴缸、超闊觀景大陽臺、靜音燈光大床。在洞洞屋(標準版、MiNi 版、泳池版)內擁有 2.5 米的超寬天窗,躺在 2 米靜音彈簧大床上便是躺在星空下。兩米大床擁有超舒適燈光系統,而全景穹頂天窗更具備多種智能交互自動開合,還可以定時在夜晚入睡時輕輕關閉、在天亮朝陽升起時緩緩開啟,不錯過每一寸陽光的美麗。而智能霧化落地窗與自動恆溫大浴缸更是行業中一舉領先的配置,全景落地玻璃亦可智能霧化,兩人同寬大浴缸可五分鐘注滿水。至於 1.8 米超闊 180° 無敵視野觀景大陽臺更了不起了,住進洞洞屋,便是融入自然。
我們通過工業設計、智能控制、過硬選材和貼心服務多維度定義了生態旅居的樣子,而「洞洞屋」智能居住空間便是我們理想中的生態旅居產品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