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故事到一本繪本——《藍馬與蒼鷹》創作手記

2020-08-27 貴圖子

這本繪本的開始,是2016年11月29日,編輯翟琳聯繫我說希望我可以為梅子涵先生的故事《藍馬與蒼鷹》創作繪本。拜讀文章之後,被故事裡那個每天奔跑著護送剛學會騎自行車的媽媽上下班的13歲男孩打動了。梅子涵先生的文筆生動洗鍊,還藏著一份幽默感。於是,我決定接下這個故事。

在我看來,繪本畫家的創作比較接近動畫導演。要在充分理解故事的基礎上,通過創作者個性化的繪畫語言,和一幅幅巧妙銜接的畫面,引領著讀者走進這個故事中去。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所有的畫面都是無中生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細細打磨。卻也充滿了無可取代的創作樂趣。

在繪本中,一幅幅畫面就像一個個鏡頭,牽引著讀者的視線進去到這個故事的世界。分鏡頭腳本是繪本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承載著整本繪本的節奏。而繪本的節奏直接決定了讀者能不能有滋有味的順暢閱讀。

給故事分段,憑藉直覺和經驗快速畫出第一版分鏡,是我展開創作的第一件事。這一版分鏡出來,我對故事算是做到心中有譜了。

(舊時公交車)

之後,尋找繪畫風格。這個故事發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上海。我覺得可以通我的繪畫還原那個年代的一些情境,把讀者們帶入到當時歲月,會是一件有趣的事。

(好不容易找到一張舊時教室的照片,我為它填滿了哄堂大笑的學生。在創作這張畫時,我的心也是愉悅的,因為我也想到了自己的舊時光)

我認為相對寫實的畫風和多一些的細節可以更好的展現當時的那個年代。我花了將近一個月搜集素材,六七十年代的影像素材並不多,我只能盡力。

(素材與畫面,這是第一頁,主角亮相)

期間最重要的一個素材一棟老樓,它是演繹故事所需要的重要場景。13歲的梅子涵每天把媽媽的自行車在這棟樓裡扛上扛下。很幸運的,我找到了。這棟老樓的樓梯裸露於樓體之外,非常適合演繹上下樓梯。

於是,我時常的過去拍照,我拍下了它在陽光下的樣子,也拍下了它傍晚時亮起燈的姿態。也踏上了它的樓梯,一層樓一層樓的攀上去,找適合繪畫的角度。

(畫面表達的是聽見勝利的歡呼聲)

在場景素材搜集工作結束之後,心中的畫卷更加清晰了。我開始了角色設定的工作。在我閱讀故事時,腦海中翻騰起的主角的模樣千變萬化。作為畫面創作者,我希望自己的感情也可以更深的投射進這個故事。思量再三,我向我的兒子求助了。他叫毛豆,今年八歲。我讓他像故事裡那樣奔跑,用鏡頭捕捉他的動態和表情,進一步充實了我的素材庫。

在這些採風工作全部完成之後,更加具象的畫面在我的腦海中建立起來。於是,我繼續打磨鏡頭,有一些頁面,多了一些鋪陳,有一些頁面調整到對稱,也有的加快了節奏。

幾次三番之後,我對自己的分鏡節奏感到滿意,正式進入繪畫創作的環境。

「媽媽騎車的路線是延吉路,隆昌路,控江路,軍工路。」梅子涵先生在文章中詳細記錄了路名,我和翟編輯都不約而同覺得如果用長卷表述會非常有趣。也許,當這張大長卷展開時,讀者會想像著自己也跟著13歲的梅子涵在當時的街道上奔跑。

大約半年時間,我完成了全部的畫稿,進入細節調整階段。

我一直覺得繪本畫家的架構是需要非常豐富的層次的,為一個故事準備一缸水,最終呈現給讀者一瓢飲。有些細節,也許只有創作者自己會在意。可就是這一點點的考究累積起來,才能呈現出一本合格的繪本。

比如這張畫,表現的情節是「我」每天樓上樓下搬自行車。我設計成了細小的特寫分格,藉此加強節奏感。在排版之後,我刪掉了最後一格。因為少了這麼一格,使畫面更透氣了一些。同時也增加了讀者可能產生的猜測:為何缺了這一格?如果畫上了,會畫什麼?從而增加參與感。

在文章的最後,我想感謝作家、編輯們給了我創作它的機會,也感謝每一位讀者!

相關焦點

  • 貴圖子親授-屬於孩子的故事繪本創作寒假營
    也許,你的孩子產生過要創作一本屬於自己的繪本故事的想法。但是苦於不知其中方法,希望可以學習如何通過這種獨特的圖文結合的方式講好一個故事。第一日:經典繪本賞析—專業繪本畫家是如何創作出一本繪本的第二日:找到你的故事,打開思維畫出不一樣的分鏡頭腳本第三日:繪本中的角色與場景設定:為你的故事畫出小主角與他的家第四日:大幕拉開:屬於你的繪本創作正式開始第五日:實踐創作中每一位同學有針對性的指導上課地址:南京市八寶東街
  • 從0到1繪本課 | 讓每個熱愛故事的⼈,在創作的路上找到出路
    無關你是否受過全球頂尖的繪畫教育,無關你的身份背景,無關年紀職業,僅僅關於你是否對好故事有執念,以及你的天賦值得被人看見。就像大吳,一個白天工作的上班族,他值得成為獲獎繪本作家,把繪畫從愛好變成職業。2018年初在蒲蒲蘭編輯的牽線下,大吳的習作被送到了偶像面前。
  • 蕭袤: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獎繪本《先生小姐城》創作手記
    蕭袤: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獎繪本《先生小姐城》創作手記 2021-01-08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6本繪本給他們靈感
    藝術創作的第一步就難倒了許多家長,但其實想要找到靈感並不難,比如繪本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家寶貝也有這樣的困擾,那不妨和他們一起看看這6本繪本,說不定還沒等都看完,孩子的靈感就來了。1.《創造自己的世界》為了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創作,作者展示了許多繪畫方法。比如用水彩、蠟筆、彩鉛、拼貼......運用誇張的手法,自由地創作。相信孩子讀過這本繪本後,會受到鼓舞,並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式,進而開始動筆創作。
  • 創作屬於自己的繪本
    課程目標總體目標: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創作原創繪本,了解繪本的知識,運用各種工具進行創作,表達情感與思想,改善環境與生活,學習繪本欣賞評述的方法,提高審美能力。
  • 不同年齡不同讀法,一本從2歲讀到小學2年級的原創繪本
    這本繪本是中國原創繪本,出版社在封面打了一個標籤:「心理自助讀物」,但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這其實是一本寶藏繪本,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這本神奇的繪本——《青蛙與男孩》,看看不同的年齡段,如何發揮好這本繪本的神奇之處。
  • 美學欣賞:忻東旺創作手記:自述作品背後創作的故事
    褭剝亗蚳呦餅鷇嗇傈溂則鞁鎩鎏渾弿糂缸鯰韐鏾竐厾兗衚暗郟豊讎汕旉晙殔籢邒濕冔銻卋漞榡蝗贓皚巔螏崳氦湔鄑藝術是一個生命體,一個人的藝術能夠發展到什麼程度,取決於他腳下的那片土地。舩踫鰓鯄鄁識鉲敱鏽渟緶漀軋渙鮳鱘璛粠鬦輄暢蕢酁涇潰彵攳侾鱺麁剒鞷袻虙弎坳濷萶睮漑用絹呤潬奵看挓逭阞澇遠親160×150CM1999創作手記:畫中的人物是一個市民家庭中兩位來自遠方的親戚,這一老一少是名副其實的遠親,通過人物的服飾和嬰兒車暗示了他們與主人家的僱傭關係,但還不是那種勞務市場中的保姆;其中年長的那位充滿羨慕和善意的笑容與年輕女子那不苟顏悅並帶著一絲悵然的神情
  • 會講故事的圖形,讓孩子自己創造一個獨一無二的繪本故事
    現在的孩子真的特別幸福,從小就能閱讀到各種形式的繪本故事,但我們大多數父母給孩子挑選繪本的時候都是選擇有文字有圖片的繪本,然後按照繪本上的文字一字一句地念給孩子聽。更讓我欣喜的是這是孩子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講給我聽的繪本。沒有字的繪本,怎麼給孩子講啊?看到這樣一本完全沒有一個文字的「無字天書」繪本,有些大人就犯愁了,沒有字的繪本,怎麼給孩子講啊?對我們認識漢字的大人來說,看書都是通過文字來了解書中的內容,而這本繪本中除了圖形,就是顏色,所以大人反而看不懂。
  • 繪本大師和孩子同題創作「找媽媽」,教你5步和孩子在家創作繪本
    經常有家長聊起繪本閱讀,說自己和孩子一起讀了不少繪本,孩子現在喜歡自己編故事,有時候手痒痒的,也想自己畫一本繪本,不知道可行不?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自己在家創作一本繪本。 雖然主題是一樣的,但作者不同,一位是日本繪本作家慶子·凱薩茲,她的繪本故事叫《秋秋找媽媽》。另一位則是來自蘇州的一位小朋友,他創作的繪本故事叫《芝麻找媽媽》。
  • 兒童藝術啟蒙 | 頂級繪本大師推薦:艾瑞·卡爾
    繪本作為兒童最早的讀物,擁有鮮豔的顏色,生動的造型,有趣的故事,還有兒童能理解的思維方式,是最好的藝術啟蒙之路。誰說繪本不是藝術?繪本藝術大師的作品都是堪稱藝術經典的心血集合。現在給大家推薦一個繪本大師:艾瑞·卡爾艾瑞·卡爾出生於1929年的美國紐約。現在他已經是91歲的老爺爺了,但是他的作品永遠那麼充滿童趣。
  • 活動推薦 | 2020中國繪本展 第二期繪本親子故事會徵集啟事
    本次公益活動旨在豐富家長和孩子的日常生活,減少手機使用,共同感受繪本世界的神奇與樂趣;通過親子共讀,感受家庭的溫馨與快樂,幫助孩子愛上閱讀;通過繪本的視頻講述與表演,促進孩子智力發展的多元化,和更多家庭、夥伴分享快樂。並通過本次活動宣傳優質繪本,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繪本,享受繪本、創作繪本。
  • 臺灣「繪本阿公」的創作經 ——訪鄭明進
    為此他專程來到北京,三天的「『繪本阿公』北京行」日程安排得很滿,網絡視頻訪談、圖書館講座、與小朋友互動和新書首發、媒體採訪一個都不少。    坐在記者面前的他談起美術教學和繪本創作、推廣的話題滔滔不絕,表情生動手勢誇張,在格子襯衫和大紅色腕錶襯託下活力十足,絲毫未見疲態。
  • 因為一張圖,愛上一本繪本
    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我很注重繪本的圖片閱讀,也經常會因為一張優秀的圖片而興奮不已。去年起,我開始按照繪本大師對繪本進行分類梳理。目前了解並掌握的大師已經有上百位了。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每個繪本大師都 有自己的創作特點,通過作品可以窺視作者的風格乃至他的學習經歷以及背景。
  • 繪本,不止是故事!我用這本繪本引導孩子創作故事、啟蒙繪畫
    這本由義大利人氣插畫師瑪麗安娜·科波創作的《我們在等故事呢》,真的是一本神奇的繪本,讓人驚喜連連,它的故事就像俄羅斯套娃,一個故事裹一個故事……如果你夠用心,除了讀到裡裡外外幾層的故事,甚至還可以作為以此為起點,引導孩子創作故事、啟蒙繪畫。
  • 「我是小小繪本家」徵文:鼓勵孩子來創作繪本
    7月18日,肯德基「我是小小繪本家」徵文活動啟動。徵文以「守護海洋媽媽」為主題,讓小朋友們對海洋面臨的危機,如垃圾汙染、石油洩漏、過度捕撈、魚類瀕臨滅絕等等問題,發揮想像,創造守護海洋媽媽的繪本故事。「小小繪本家」們的優秀作品還有機會登上《海底小縱隊》。
  • 《小小的故事》:大人小孩都喜歡的繪本
    回想起真正開始了解繪本是大寶剛上幼兒園,班群裡的媽媽分享松居直的《如何給孩子讀繪本》。當時奔著書名去,不想闖進了松居直談日本原創繪本之路。從引進國外繪本到帶領一批插畫師創作好的原創繪本,松居直初衷一直沒變,希望以繪本為媒介,給孩子們種下一顆顆幸福的種子。在陪孩子親子閱讀兩年間,讀的很多作品都是外國引進的。
  • 業內人士談國內繪本創作缺陷:愛從大人視角說大道理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教授周兢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現在很多中國家長都認識到了兒童閱讀的重要性,學前階段,使用繪本是最有價值的早期教育方式。不過在國內,有關繪本的創作與認識仍存一些爭議,比如,繪本是「識字卡」、繪本一定要「寓教於樂」等。「國內原創繪本與國外最大的差距,不在畫畫功底,而在故事創作上。」
  • 繪本推薦 |《小熊進城》這是一個讓孩子盡情施展想像力的故事
    睡前聽故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堅持最重要!安東尼布朗藝術學校畢業後,他在偶然的機會下對醫學插畫產生興趣,並喜歡精細描繪,開始創作自己的繪本。不知是否受醫學插畫經驗影響,讀者不難發現,安東尼布朗喜歡精細描繪,例如常被他拿來當主角的大猩猩,身上毛髮幾乎每一根都清晰可辨。在創作繪本前,安東尼布朗也曾設計過賀卡。1976年安東尼布朗在英國出版了第一本書《Through the Magic Mirror》。
  • 英語專業學生為博物館創作中英雙語文物繪本故事
    18級英語專業學生吳倩倩、陳徐婷創作的中英文繪本故事,分別講述了浙江博物館文物「國寶回歸越王者旨於睗劍」和「萬工轎」的故事。  於是,我帶著這一股熱情,開啟了一次跌宕起伏的創作之旅。葛老師為了讓我們對文物有清晰的認識,就帶我們到博物館,現場聆聽和感受葛老師和其他講解志願者的文物講解,葛老師還推薦一些文物相關資料給我們。  經過實地調研、查閱大量相關資料之後,卻發現理論知識都知道,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困難重重,最怕的是創作出來的文物故事不符合歷史,從而使讀者接收到錯誤的知識。
  • 繪本推薦 |《因為我愛你》一本關於父母對孩子無條件愛的溫情繪本
    睡前聽故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堅持最重要!又到了格子醬推薦繪本的時間啦!今天格子醬給大家推薦的是經典繪本《因為我愛你》,這本繪本通過兔媽媽對兔寶寶的情感傾訴,藉助四季中一個一個生動的場景,帶領小讀者領略四季風光,在閱讀的過程中又可以直接感受到親情的可貴,獲得撫慰和安全感。那麼,今天就讓格子醬帶你一起走進繪本故事《因為我愛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