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寶媽阿麗說她帶1歲的孩子到社區去給孩子做體檢,結果醫生看了孩子的嘴巴之後,說孩子的舌系帶有點短,最好把舌系帶割了,不然將來孩子長大之後很可能會吐字不清,影響孩子的人際交流。
醫生這一說,讓阿麗很擔心。她怕將來孩子大了真的像老公一樣,變成個大舌頭,讓大家笑話。但是對於醫生說要動手術的事又覺得擔心,因此就問我這個過來人。小編想說,真的是問對了。因為,小編的孩子在小時候體檢的時候醫生也這樣說過,當時我也是同樣的擔心。
醫生說了之後,小編當時回家就趕緊上網查閱資料,並且也看了一本育兒書《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上面對此也有描述。
一般來說,新生兒的舌系帶幾乎延伸到舌尖,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舌系帶會逐漸往根部退化,一般在孩子兩歲之後舌尖和舌系帶的距離才會正常。因此說,在2歲之前,如果發現孩子的舌系帶短的話家長根本不必擔心。大可等到孩子兩歲之後再做處理。舌系帶的處理其實就是把舌系帶的薄膜的地方剪開,這個過程很快,是不需要麻醉的。但是如果舌系帶已經纖維化的話,那就有可能需要手術。
一般正常的舌頭舌尖能伸到嘴巴外面,伸出的舌尖形狀為V形,或者是向上能填到自己的上牙齦,而舌系帶太短的話伸出的舌尖就是W型。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的孩子舌系帶斷都要處理或者是做手術,,它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會影響孩子的說話。因此說,父母可以等到孩子兩歲之後看孩子講話的狀況再來決定是否要做這個手術。
小編當時在查閱資料後就決定先不做這個手術,等到孩子兩歲以後再說。之所以敢這樣做,除了查閱的資料的因素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小編自己。在醫生說了之後,我也仔細觀察了自己的舌系帶,和老公的相比也是很短,但是我覺得自己說話很清晰,並沒有大舌頭現象,比老公講話還清楚。因此,我覺得舌系帶和講話是否流利並沒有必然的關係。
就像阿麗的老公,他的舌系帶不短,舌頭也能伸出嘴巴蠻長,但是就是個吐字不清的大舌頭。大舌頭的成因有很多例如遺傳、例如舌頭的大小不對,例如舌系帶的長度,例如發音的方式,例如發言等等。因此說,大家不要以為只要舌系帶短就必然會大舌頭,只要大舌頭肯定是舌系帶短,二者之間並無必然聯繫。
過了這麼多年後的事實也證明,舌系帶短根本就不用處理,因為小編的兒子現在說話不知道有多流利。親愛的寶媽,你家孩子的舌系帶有沒有問題?以後就不要再擔心了!還有什麼問題,也歡迎留言交流!
關注我,育兒知識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