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性因為來月經,就被趕出家門!這裡的女性歧視有多嚴重?

2020-12-22 草民觀點

當月經成為一種禁忌。

禁入廚房,禁止洗澡,

禁止觸碰水源,禁與他人同坐同食,

禁坐沙發,禁止睡床,

禁入寺廟,甚至禁止回家……

這不是某個城市的疫情隔離,而是令印度女性窒息的「月經隔離」。

長久以來,在印度宗教與文化的雙重桎梏下,月經被汙名化為「不潔」的象徵。

而印度女性,從初潮來臨到絕經的將近40年間,都被囚禁於月經的牢籠裡,接受無孔不入的折磨與規訓。

圖源紀錄片《研究月經的男人》。

被嫌棄與被侮辱的月經

在印度,月經是一個長期被抹去的詞語。

在家裡,父母不會跟子女談論,妻子也不會跟丈夫分享;在學校,生理課上介紹月經那一章總是被有意無意地略過。

即便在電視上看到衛生巾廣告,也會立刻換臺。

無論男女老少,大部分人對月經都所知甚少,只刻板地認為經血是骯髒的、邪惡的。

談論月經更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

圖源紀錄片《月事革命》。

對月經的諱莫如深,反而加深了民眾對月經的迷信想像:

來月經期間,日落之後出門會眼瞎;

痛經或月經不調,則是罪孽太多受到的懲罰;

如果要詛咒一個女人,最好的方法是用她的經血來作法;

為了不被惡靈侵擾,許多女性會將沾有經血的舊布埋在地底……

被問到「什麼是月經」時,印度女孩陷入了長久且尷尬的沉默。圖源紀錄片《月事革命》

而女性作為「不好的血」的載體,自然難逃被隔離的社會命運。

就在剛過去的2月11日,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的一所女子學院就發生了一起瘋狂的事件 ——

校方強迫68位女學生到廁所列隊,挨個脫下內褲供女教師檢查她們是否處於生理期。

該大學由保守的斯瓦米納拉揚(Swaminarayan)派教徒管理,並規定,學生在月經期間不能入住宿舍,必須集中住在地下室的隔離區。

而女學生來了例假,必須到宿管處登記姓名。

可是在過去的兩個月內,登記表上空無一人,於是才有了上面那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

「這給我們留下了精神創傷。」

該校學生控訴道,「校方經常會用月經問題騷擾我們。即便服從他們的宗教規定,我們依然會因月經而受罰。」

女孩來月經初潮時,就是半輩子隔離生涯的開始。圖源紀錄片《研究月經的男人》

事實上,這並不是個例。

在印度廣袤的鄉村地區,「月經隔離」不但更為普遍,條件也更為惡劣。

在荒山野嶺,常常會出現一些被稱為「月經小屋」(Gaokor)的簡陋棚屋,一般由木頭和紅磚搭成,糊上水泥,沒有門窗。

來月經的女性被迫離開家人,隔離在此。屋內沒有床鋪,只能睡在硬地板上,碰到雨季,茅草屋頂還會漏雨,地面也會積水。

在同樣信奉印度宗教的尼泊爾,一名14歲的女孩被迫曠課,呆在狹小的月經小屋裡。圖源:Navesh Chitrakar

隔離期間,除了洗洗衣服,幾乎無事可做,三餐惟靠家人送飯解決,跟坐牢相差無幾。

運氣好的話,遇上一起來隔離的女伴,還能聊聊天。

到了晚上,則常常提心弔膽難以入睡,除了要提防毒蛇猛獸的襲擊,還要擔憂被男性綁架或強姦。

當經期結束,印度女性們通常需要來一次精油沐浴,才能正常回歸宗教和社會生活。

尼泊爾加德滿都一年一度的「為夫祈禱節」,女性需要接受洗禮 —— 洗去經期的罪惡。圖源:Poulomi Basu

因為月經,印度女性不但正常生活受阻,連找工作也備受歧視。

一些僱主考慮到工作效率和利益最大化,不願意僱傭有生理期的育齡女性;即便得到了工作,如果因生理痛導致誤工,也需要繳納罰金。

於是,有印度女性做出了極端的選擇 —— 切除子宮,告別月經。

在印度西部的馬哈拉什特拉邦(Maharashtra),3年內就有數千名年輕女性接受了子宮切除手術。其中大部分女性做手術,僅僅為了一份收割甘蔗的工作。

在甘蔗地工作的印度女性。圖源BBC

當地女性婚齡較早,20多歲女性已是兩三個孩子的母親。

她們認為,子宮已經完成了生育任務,現在亟需工作賺錢,切除子宮雖屬無奈,但也尚可接受。

這種想法逐漸流行起來,當地甚至出現了許多「無子宮村」。

事實上,不少女性做完手術後健康狀況惡化,出現頭暈、背痛等症狀,反而無法下地幹活。

無論來不來月經,她們始終難以成為自己身體的主人。

正應了印度教倫理典籍《摩奴法論》中的文本:「她們在童年由父親保護,青年由丈夫保護,老年由兒子保護,女人絕不適合獨立。」

來月經的女人「就像是你從牛奶舀出,然後扔棄一旁的蒼蠅」。圖源紀錄片《研究月經的男人》

一片衛生巾引發的困境

比起月經隔離習俗,印度女性健康更大的威脅,來自經期的衛生用品。

據統計,超過八成的印度女性都不使用衛生巾,取而代之的是舊布料、報紙、樹葉與木屑。

就算布料經常清洗,但因無法在太陽底下晾曬,只能捂在其他衣服下面,導致感染疾病的風險大大增加。

在印度,約70%的女性生殖道疾病,源於經期不衛生。甚至有女性因蟲子爬進了陰道,就此喪命。圖源紀錄片《研究月經的男人》

你也許難以想像,經期墊著布條去上學,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情。

坐在課堂上,女孩們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焦慮,擔心突如其來的一股潮湧,會弄髒衣服和椅子,引來男生的嘲笑。

而且由於布條不吸水,溼得快,需要頻繁更換。同時,印度40%的學校都不提供廁所,女生們不得不走出很遠,躲開男生的視線,找個四下無人的隱蔽地點。

一天裡如此來回幾趟,幾乎無法上課。

圖源紀錄片《研究月經的男人》。

兩年前在泰米爾納德邦,一位12歲的女孩在上課時經血流到了椅子上,她要求去廁所,卻被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訓斥了一頓。

由於難忍羞辱,她在凌晨3點從鄰居家陽臺跳了下去。

在留下的遺書中,她表示,自己曾受老師「折磨」。

為了不經受類似的恥辱,大部分學生的選擇是,在月經期間請假回家。

23%的印度女孩會選擇退學。

圖源紀錄片《月事革命》。

印度女性不使用衛生巾,大部分的原因是負擔不起。

目前,印度市面上,一包衛生巾的售價在35~55盧比之間,而在農村地區,75%居民每天的收入只有33盧比。

況且,農村女性大多不工作,經濟重擔都壓在家中男性身上,衛生巾自然成了難以負擔的奢侈品。

有趣的是,首先注意到女性的衛生巾困境的,是一名印度男性穆諾。

穆諾被媒體稱為「護墊俠」,電影《印度合伙人》就是根據他的事跡改編的。圖源The Guardian

有一天,他發現妻子珊蒂在把什麼東西藏起來,一看,竟然是一塊髒兮兮的破布,上面還殘留著沒洗淨的斑跡。

「用來擦摩託車我都嫌髒。」

穆諾問妻子,為什麼不用衛生巾。

得到的答案是,這玩意兒太貴了,如果媽媽和妹妹們全都用上衛生巾的話,家裡就買不起牛奶了。

為了安慰妻子,穆諾趕到鎮上的商店裡,付了4盧比(當時是1998年),然後店主像做賊一樣,偷偷地把一包東西塞給他。

電影《印度合伙人》截圖。

他把衛生巾拿在手裡掂了掂,心想,不就10g棉花嘛,竟然賣那麼貴,我自己做肯定划算多了。

說幹就幹。他買來一些棉花,用布料包成一個個長條,然後交給妻子。

沒想到妻子卻說,要用上它們,得等到下個月了 —— 直到那時,穆諾才知道,原來月經是一個月來一次的。

「一個月才有一次反饋,這得花上二十年」,為了加快研究進程,穆諾乾脆親身上陣。

他切開足球,取出裡面的氣囊,戳個小孔,往裡灌滿了羊血,再插上一根膠管,管子的另一端通向墊在褲襠裡的衛生巾。

他把氣囊帶在腰間,走路、跑步、騎車,手一捏氣囊,血就順著導管流出來,很快,褲襠就沾染了一片猩紅。

電影《印度合伙人》截圖。

實驗失敗,穆諾只好坐在水井邊,自己動手清洗帶血的衣服。

目睹了這一幕的村民,全都以為穆諾瘋了。

流言五花八門,有人說他得性病了;有的說他肯定是被詛咒了;還有的提出要把他倒吊在樹上,用鞭子抽打,把他體內的惡靈打出去。

「我成了一個變態。」

沒過多久,他的妻子和母親也因羞恥與不理解,接連收拾包袱離他而去。

穆諾出名後,妻子重新回到他的身邊,與他一起從事衛生巾推廣事業。圖源紀錄片《研究月經的男人》

後來,穆諾終於發現了衛生巾的秘訣:裡面的主要成分不是棉花,而是纖維。

棉花雖然吸水,但一擠壓,液體會再次流出來;而纖維吸收水分後能將其儲存起來,表面依然保持乾爽。

可是,正規工廠生產衛生巾,需要用到數千美元的巨型機器。這對穆諾來說無疑是天價,本就是工具機操作員的他,決定自己動手,做一臺簡易版的。

於是,第一臺廉價衛生巾製造機誕生了,任何人都能在一個小時內學會操作。

機器由於簡單易操作,婦女們甚至可以自己維修,免去了許多後期維護費用。圖源紀錄片《研究月經的男人》

這臺機器生產出來的衛生巾,價格不到市面上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因此得以在印度的鄉村地區大範圍推廣。

購買穆諾的廉價衛生巾製造機的顧客,大多是慈善組織和婦女自助組織,圖中是他們生產的各種牌子的衛生巾。

相應地,印度政府也於2010年推出月經衛生計劃,為貧困線以下的女孩以1盧比的名義成本提供6片衛生巾,而貧困線以上的女孩則只收取5盧比的低廉費用。

目前,廉價衛生巾製造機遍布印度29個邦中的23個邦,不但提高了當地的衛生巾使用率,還為許多婦女解決了工作問題。

一名在衛生巾工坊工作的女性感慨道,如果以前的自己像今天一樣有收入,「我絕不會容忍丈夫那麼多次的家暴。」圖源紀錄片《研究月經的男人》

我不害怕社會製造的噪音

印度女孩Suman就擁有一個衛生巾作坊。

她僱傭了數名婦女,朝九晚五地工作,並為自己生產的衛生巾取名為「飛翔」。

她們挨家挨戶地銷售衛生巾,向顧客展示產品的吸水性能,並遊說她們放棄傳統的布條,改用衛生巾。

令人意外的是,讓農村婦女接受衛生巾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一項調查顯示,15~24歲的印度女性衛生巾使用率上漲至57.6%,更多的女性實行「在家用舊布,出門用衛生巾」的雙行措施。

此外,經期不入廚房的女性如今僅剩14.16%,有關月經的諸多禁令中正在被打破。

圖源紀錄片《月事革命》。

然而,改變月經用品的使用習慣也許容易,要扭轉關於月經的固有觀念卻不易。

印度的月經禁忌與數千年來的宗教思想緊密相連。

最早可以追溯到古時的吠陀神話。

印度教經典之一的《梨俱吠陀》中提到,因陀羅殺掉了弗慄多,而女性則承擔了這份罪孽,月經作為殺害婆羅門階級的懲罰,被認為是「罪惡」和「不潔」的。

仍有41.60%的女性固守著經期不進行宗教活動的禁令,經期不訪問寺廟者更是高達47.62%。紀錄片《月事革命》截圖

不難看出,宗教領域才是印度月經禁忌的核心。

印度大部分寺廟都禁止經期女性前來拜訪。

而位於印度南部的著名朝聖地Sabarimala神廟,執行月經禁令時尤為嚴格 —— 它拒絕所有10~50歲的女性訪問,即來月經的年齡段。

皆因該神廟供奉的神祠是阿雅潘,他曾發誓要獨身,因此被視為禁慾之神。

阿雅潘,訶利訶羅之子。

Sabarimala神廟香火極旺,每年12月底和1月初,都有數百萬名男性前來參拜。

踏進神廟前,這些虔誠的男人需要遵循長達41天的嚴格齋戒。

齋戒期間,他們要遠離物質的俗世歡樂,不能接觸煙、酒、肉類,不能有性生活,亦不能接觸經期女性。

然而,這些男性之間卻十分平等、團結,宛如兄弟。他們甚至取消了社會與經濟地位的歧視,任何種姓都一視同仁。

參拜者會先徒步18英裡(約28公裡),然後在河中沐浴,再赤腳登上神廟中的18級臺階。圖源CNN

反對女性進入神廟的人聲稱,這不是性別歧視,而是對宗教傳統的守護 ——

阿雅潘的傳說與禁慾相關,女性進入寺廟將會給聖地帶來「汙染」。

2015年,神廟負責人揚言,若未來發明出能檢測育齡期女性的機器,就像安檢機能夠檢測人是否攜帶武器一樣,那時他們將會允許女性進入神廟。

此言遭到了印度年輕女性群體的強烈抵制,她們隨即在線上發起「流血快樂(Happy to Bleed)」運動,呼籲女性勇敢為月經發聲,打破性別歧視。

有女性將衛生巾貼在樹上,並寫著「談論我!#打破禁忌」。圖源BBC

2018年9月,印度最高法院判定Sabarimala神廟的禁令違憲,要求其向女性解禁。

3個月後,39歲的Kana和40歲的Bindu成為解禁後首次踏入神廟的女性。

幸運的Bindu得到了家人的支持,Kana則是瞞著家人出門的。

「我騙他們說我是出門工作。要是告訴了他們我真正要去哪兒,他們會把我鎖在房間裡的。」

凌晨4時左右,她們穿著與其他朝聖者相同的黑色衣服,在警察的保護下勇闖禁地。

在兩人之前,還曾有一名女記者與一名女性社會活動家,在警察的保護下全副武裝試圖進入神廟,卻因被扔石頭而不得不返回。圖源BBC

當印度各大媒體曝出她們「闖關成功」的消息後,寺廟突然宣布緊急關閉1小時,對兩位女性所踏過的臺階進行「淨化」。

而Kana回家之後,被憤怒的婆婆毆打至住院,她的丈夫也帶著兩個兒子離家出走,Kana出院之後,不得不住進政府的婦女之家。

儘管被毆打、被拋棄,Kana卻說,「我不害怕。」

「每次女性取得進步時,社會總是製造許多噪音。」

大批男性情緒激動地在寺廟外集會,表示允許女性進入寺廟是媒體與政客的陰謀。圖源BBC

隨著她們的事跡被更多媒體報導,她們成為了當地女性團體的偶像,也成了印度保守派的眼中釘。

Bindu和Kana不得不在印度過上了東躲西藏的日子,Bindu的家人甚至收到了匿名的死亡威脅信。

等待她們的還有大規模的暴力和譴責。

喀拉拉邦爆發了嚴重的暴力示威,要求法院重新修改允許女性進入Sabarimala神廟的法案。

人們衝上街頭焚毀汽車、扔石頭、燒娃娃下詛咒、引爆炸彈,致1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該邦的警察上街後,拘捕了5700餘名示威者。

示威者在街道上焚燒輪胎。圖源The Guardian

幸運的是,這些粗魯且守舊的民意沒有得逞。

就在上月,印度最高法院表示,他們將不再對該法案進行重審。

一名印度女性如此調侃自己的困境:

「如果你流血,就是不潔;如果你不流血,就是不道德。」

月經作為女性的自然生理現象,卻被賦予了太多自相矛盾的意味 —— 它既是生育能力的保障,也是羞於啟齒的禁忌。

紀錄片《月事革命》的導演回憶,害羞的印度女孩Sneha一開始總是用「這個」來取代月經。

但到了採訪後半程,她已經能夠自然大方地說出「月經」這個詞。

「父權制下一切觀念的改變都需要時間,不止是印度,任何社會都是如此。」

相關焦點

  • 女性終於有平等財產繼承權,但印度法律性別歧視依然泛濫
    此次新司法解釋出爐後,印度大部分司法界人士表示歡迎,認為新的司法解釋在實現兩性平等方面「具有裡程碑式的重大意義」。但有一種觀點認為,這只是女性地位的一點點提高,在印度的各種法律條文中,對女性的歧視依然無處不在。
  • 還有多少女性不敢直呼「月經」的大名
    《紐約郵報》刊登了THINX委託全美1500名女性和500名男性進行的一項研究的發現。該民意調查發現58%的女性僅僅因為自己正處於月經期而感到尷尬。42%的女性經歷過「假裝自己沒來月經」,有五分之一的女性由於男性朋友的評論而對自己的月經有羞恥感。在英國,有14%的女孩面對第一次月經不知道這是什麼。
  • 最奇葩的國家,認為女性流血是不幸,並在生理期將其趕走遠離家門
    這些東南亞國家當中,大家最常去的就是泰國和越南以及尼泊爾,其中尼泊爾近年來深受國人的喜愛,儘管這個國家經濟比較落後,但人們嚮往的是它當地的習俗,值得一提的是,它和印度是一樣的,是佛教的發源之地。除此之外,國內還有其他宗教景色以及風俗特色,當地尼泊爾活女神也是當地一大特色風俗,儘管這種風俗受到各國的爭議,但就目前為止,還沒有廢除這種制度。
  • 還有多少女性不敢直呼「月經」的大名-虎嗅網
    《紐約郵報》刊登了THINX委託全美1500名女性和500名男性進行的一項研究的發現。該民意調查發現58%的女性僅僅因為自己正處於月經期而感到尷尬。42%的女性經歷過「假裝自己沒來月經」,有五分之一的女性由於男性朋友的評論而對自己的月經有羞恥感。
  • 印度女性被6人強姦,印度強姦案多發,不僅僅是因為女性地位低
    到底為什麼印度的女性被強姦案這麼多,多到有數據統計,平均每天印度將有近90件女性強姦案發生?那麼這種廁所文化,男性還好,女性就要麻煩了,因為人有三急,所以很多時候時間不是你能控制的,於是就總會發生你單獨在露天上廁所的情況。這大大增加了受到侵犯的可能,有露天上廁所習慣的女性,在受訪調查中,有90%的女性有過在上廁所的時候被男性騷擾,甚至受到攻擊的經歷。
  • 在這裡,許多姑娘生理期被趕出家門,甚至不幸殞命……
    看到越來越多小夥伴,將這個節日的關注重點放在「女性權益」而不單是「買買買」上,主頁君真是由衷地開心。 ——這個身體最不適、最需要關心呵護的時候——被趕出家門,住在條件簡陋的矮小屋子裡。
  • 來月經對女性有何好處?
    來月經對女性的身體都有哪些好處,其實,生活中,對自己的身體要多注意保養了。經常會有很多女人抱怨到,要是沒有生理期該有多好,下輩子還是做個男士吧等等話來發洩自己每個月被折磨的痛苦。但是女人的生理期真的就沒有一絲的好處嗎?其實不是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月經貧困,困住全球4000萬女性
    2013年開始,她和學生一起創立非營利組織The Pad Project,並拍攝紀錄片《月事革命》,第一次將「月經貧困」一詞曝光在主流媒體。月經貧困,泛指女性因為買不起衛生巾等用品,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嚴重時女孩甚至會因此輟學。
  • 女性來月經怕冷怎麼回事
    我相信有不少女性都會在月經期的時候出現各種不適症狀,腰酸背痛、肚子痛的死去活來的,也會有很多的女性在每次來月經的時候會覺得特別的冷,也很怕冷,但是,很多女性並不清楚這是因為什麼,那麼,女性來月經的時候為什麼會怕冷呢?怕冷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女性來月經怕冷怎麼回事?
  • 月經量多是什麼原因 女性月經量多好嗎
    月經是女性的生理標誌之一,很多時候來月經是可以有效的幫助女性去除身體中的一些有害的物質的。但是月經量過多的話,是一種不好的現象。月經量多的原因是什麼呢?月經量多都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呢?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
  • 女性來月經有血塊是宮寒?經期血塊多,主要是這些因素造成
    女性進入青春期後,每個月都會經歷一次月經,月經的好壞直接反應了女性身體的健康狀況。很多女性發現每次來月經的時候都會出現許多血塊,也聽說有可能是宮寒造成的,真的是這樣嗎?正常情況下 ,月經血確實是不會凝的,所以在經血中很少能看到血塊,但是如果個別的人月經血腫有很小的血塊的話,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是比較大的血塊,就有可能不正常了。女性來月經有血塊是不是宮寒?
  • 被忽視的「月經貧困」 :中國女性一生需要在衛生巾上花多少錢?
    策劃丨李彥麗「我從來沒想過當代竟然還有女性買不起衛生巾、棉條,甚至因為來月經沒辦法正常上學」。而事實上,全球範圍內,確實有相當大的人群因為「月經貧困(Period Poverty)」、「月經羞恥」承受著來著經濟和心理的雙重壓力。你是否思考過,女性衛生用品的利潤和稅率水平?我國女性消費水平在全球處於怎樣的水平?一生中又要花費多少?
  • 「散裝衛生巾」爭議背後:被遮蔽的全球「月經貧困」和女性生理剛需
    根據BBC於今年5月28日「世界經期衛生日」發布的報導,在印度3.55億擁有月經的女性中,只有36%能有條件使用一次性衛生巾。其餘的64%,即2.3億名女性,只能在經期使用破布、果殼、灰燼、樹葉、泥土或是牛糞來處理自己的失血。而在非洲的一些國家,女孩們被迫選擇通過性交易來換取衛生巾,從而得到正常上學和工作的機會。
  • 「月經」提前來和推遲來,哪種情況比較嚴重?可能很多女性誤會了
    月經,被稱為是女性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摸不清月經的習性,每次來的第一天都會很痛苦,腰酸背痛、煩躁、痛經等。但好在的是,有規律的月經,女性還能夠做到提前預防,做好準備。更讓人煩惱的是,每次月經提前、推遲,都會影響心情、生活甚至是工作效率會大大下降。還有的女性,因為正在備孕期,還容易被推遲的月經,誤以為是懷孕了,最後搞出了「烏龍事件」。今天我們就來好好了解下月經。為什麼月經會推遲、提前?哪個更嚴重?
  • 女性來例假時,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月經對女性有什麼好處?
    多少人聽過這樣的說法:月經裡有毒素,女性每個月來月經,就是身體的一次排毒的過程,不來月經毒素就會堆積,人就會老得快。月經裡到底有些什麼?不過,雖然經常和這位老朋友「見面」,但它更像是很多女性「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大部分女性往往只認識到了來例假的種種麻煩,卻沒有發現月經的存在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 印度女性最難以啟齒的需求,都被他解決了
    在印度,來例假的女人得到不到呵護,月經也被視作是骯髒不潔的。 機緣巧合之下,從首都新德裡來這裡演出的帕麗無意中當了第一位使用者。 當從她口中得到肯定答覆的那一刻,他喜極而泣。 5億印度女性,原本只有12%的人使用衛生巾。
  • 月經,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正常月經有5個標準,來看看吧
    月經,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正常月經有5個標準,來看看吧月經是女性最重要的生理現象。有的女人覺得它麻煩,其實,月經是女人健康的「晴雨表」,規律的月經是健康的表現,如果失常了,那才是真的「麻煩」。正常的月經除了「月月如期,經常不變」外,我們還需要從月經的「期、量、色、質、味」以及行經時的一些伴隨症狀等多方面進行判別,具體來來看。月經,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正常月經有5個標準,來看看吧一、月經的周期:「大姨媽」多長時間來一次才算正常呢?
  • 保護女性的「月經假」,為何沒有得到許多女性的支持?
    截止目前,至少有包括北京、上海、陝西、山西等10餘個省份,在地方性規定中明確了女性勞動者可以享受1—2天的「月經假」。然而,雖然有二十餘年的歷史,「月經假」仍像是「一紙空文」,這主要原因出在月經羞恥、對職場性別歧視的擔憂、可操作性弱和開具證明的條件和時間成本高這幾個方面。
  • 明知故問 | 都2020年了,女性離擺脫「月經貧困」還有多遠?
    不少女性因為難以承受衛生巾的價格,而陷入「月經貧困」。表面來看,「月經貧困」帶來的最被放在聚光燈下的問題就是圍繞衛生巾和女性健康衛生用品的定價、短缺、質量問題,但忽視更深層次的女性健康、女性教育、家庭等問題,讓不少人覺得重視和關注這種話題是「小題大做」。
  • 女性為什麼會來月經?每月按時來月經,能給女性帶來哪些益處?
    月經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現象。其實不光人類,有生育能力的哺乳動物,比如豬、狗、羊等,都會來月經。正常女性從13歲左右開始來月經,每隔28天左右會來一次月經。月經會持續35年左右,女性大約在49歲時會停經。來月經並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不少女性會很厭煩,會發出「下輩子一定要當男人」、「為什么女人會來月經」,的抱怨。那麼,女性到底為什麼會來月經?女性為什麼會來月經?女性之所以會來月經,是子宮和卵巢這兩個器官協力合作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