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工活做成扶貧大產業

2020-12-22 商丘新聞網

  商丘新聞網訊 11月25日,在虞城縣杜集鎮史橋村及其周邊自然村的很多小巷裡,三五成群的婦女在家門口或大樹下一邊嘮著家常一邊熟練地縫製著手工活。「小曼發的手工活,我一年能很輕鬆地掙萬兒八千的。」該村脫貧戶李秀榮樂呵呵地對筆者說。

  在史橋村「小曼加工點」,90後的楊小曼不言先笑。她說,她7年前嫁到史橋村後,和丈夫到上海多家服飾廠打工4年,成了技術骨幹。2014年春節,他們看到老家有很多生活悠閒又清貧的留守婦女和老年人,產生了在家辦手工加工點的想法。

  說幹就幹,小夫妻跟上海多家服飾廠洽談,通過努力,不到一周就承接了近10個廠家的第一批訂單。回來後,他們帶領幾十名貧困留守婦女掙到了自主創業的第一桶金。消息傳出,周邊十幾個村的留守婦女紛紛前來領取手工活。

  剛領到活的孟玲玲說,她媽去年偏癱了,生活不能自理,哥嫂長年外出務工,她就帶著手工活照顧媽,比出去打工還掙錢,每天能縫4件,現在成了加工點技術員。

  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目前,該村以杜集鎮為中心建立了6個手工活發放點,覆蓋半徑50多公裡,每個點有五六十個長年工人。該村共有132戶貧困戶到她這裡領手工活,每人每天至少做2件,每件工費15元。目前,從上海聘請3名技術人員,先期在貧困村建立加工網點15個、精準扶貧基地2個,把手工活做成扶貧輻射大產業,帶動更多農民增收。

  目前,在史橋村除了楊小曼自主創辦的手工加工產業,還有商丘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田亞波自主創辦的家庭作坊膠帶加工產業、「企業+農戶」模式的蛋鴨肉牛養殖和油豆種植合作分紅產業、能人帶動的變蛋加工、青年才俊返鄉創辦的手提包加工、村級招商的化纖製造業等,根據本村傳統產業開發的帶動貧困戶增收的扶貧產業。

相關焦點

  • 脫貧有門路 致富有保障 固河鎮照亮產業扶貧路
    現在在家門口做些手工活,每月賺600多塊錢,俺很知足!」9月20日,高唐縣固河鎮大趙村貧困戶馬玉英高興地說,通過假髮加工,她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和馬玉英一樣,得益於固河鎮大力發展「一村一品」手工活加工產業,全鎮50多個村莊的180餘名貧困戶在家門口就地「上崗」,變身產業工人。手工活加工產業也成為該鎮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一大亮點。
  • 如何把小米粉做成大產業
    同時也感到,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活動的「後半篇文章」,積極引導和幫助全市的小米粉做成大產業。為此,我們進一步加強調研,作了一些思考。棲鳳渡魚粉專用稻種植基地。活動後又帶著「如何把小米粉做成大產業」這個課題,繼續深入這些企業了解情況。通過調研,我們不僅為郴州各地活躍著這麼多極具地方特色的米粉和小吃而驚嘆,更為這些小小米粉所蘊藏著的巨大潛力和特殊作用而驚喜。原來小米粉裡面蘊含著大文章:1.它連著大田野。米粉的主要原料是稻米,直接連著大片稻田。
  • 藍山扶貧故事丨消費扶貧專館:小麵條大產業 線上銷售新路子
    編者按: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富,則百姓富。近年來,永州市藍山縣按照「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和「四跟四走」的發展思路,積極探索「1234」模式,即完善扶貧產業規劃,促進貧困戶和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雙增長,健全貧困戶、村集體、企業三種模式,強化政策、資金、黨建、後勤四大保障,走出了一條發展產業促進穩定脫貧致富的特色路子。
  • 丹東「莓好佳園」奇異莓異軍突起,把野生軟棗獼猴桃做成扶貧大產業
    挖沙採石,砍伐植被,濫用農藥,土地有機質含量下降,孫媽媽一畝三分地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兒女外出打工,留在村裡的都是老年人,種地是個體力活,年紀越大,種地越來越困難,如何在家門口找到發展前景
  • 常美紅:把「香皂花」做成扶貧產業
    作為一名電商達人,常美紅把一個人的致富項目,逐漸做成了一項有影響力的扶貧產業,受到各級領導的讚揚。她的公司被評為菏澤市巾幗居家創業就業脫貧示範基地。2017年12月10日,央視新聞聯播播發了《山東:打造智慧鄉村 實現鄉村振興》報導,點讚了常美紅和她的「香皂花」。
  • 靖江找手工活做手工之家
    在眾多手工活外發加工項目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手工之家的勵志珠繡,就是因為手工之家的良好信譽,贏得了越來越多人的信任,一傳十,十傳百,知道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在家做手工活勵志珠繡加工,簡單易學,輕鬆自由,可以個人加工,利用空餘時間增收,也可以加盟做代理組織人加工創業,都是不錯的選擇。
  • 九江手工活在家做手工小鎮
    手工之家特別提醒:外發手工活都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技術含量都不會太高,不要有暴富的想法,絕對不能有「少付出、多收穫」的僥倖心理,不要相信網絡上非常吸引人的小廣告。找手工活一定要擦亮眼睛,要通過正規渠道找正規手工活外發加工企業。要到企業進行實地考察,查看該企業是否有營業執照,到工商部門查看該企業是否有正常註冊記錄。
  • 雲南富寧縣:食用菌成為扶貧大產業
    本報記者/李新立為了徹底拔掉「窮根」,摘掉「窮帽」,近年來,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各族幹部群眾搶抓機遇,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使小小的菌棒變成了脫貧攻堅的加力棒,小甘蔗做成了大產業脫貧攻堅離不開產業扶貧支撐,要突出「產業+扶貧」,通過產業發展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增收。說白了,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西安手工活150一天在家做如心工藝品
    西安手工活150一天在家做如心工藝品依託廣闊的市場和純手工工藝文化,打造了閉環式的完整產業規模,不僅如此,有力發揮勞動密集型行業和企業自身的優勢,手工之家採用終身會員制的合作方法保證了就業創業加工人員的利益,免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讓社會上數以千計的寶媽、家庭婦女、殘疾人、返鄉農民工等社會弱勢就業群體,在手工之家的舞臺上,
  • 桐城無需押金手工活如心工藝品
    桐城無需押金手工活如心工藝品前段期間,手工之家參加了春節給貧困戶送溫暖活動,又榮獲「精準扶貧行動先進企業」,在扶貧助殘,愛心公益的道路上,手工之家是越走越遠,不停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是一家有愛心善心、有社會責任擔當、實至名歸的愛心企業。
  • 汝陽縣劉店鎮棗園村:艾草扶貧產業促增收脫貧
    近日,在汝陽縣劉店鎮棗園村河南三才艾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看到,兩條生產線「火力全開」,十幾個工人正井然有序的分工合作,作為原材料的艾草通過一道道加工程序被做成艾貼、艾條、艾柱、泡浴包等產品。近20畝的標準化生產基地,擁有無塵自動化生產車間、手工卷絨車間、企業文化展示區、艾文化展、全封閉式參觀走廊以及可以容納幾千噸艾葉的倉儲倉庫,同時配備國內先進的自動化設備,是集研發、設計、生產、倉儲、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工廠,艾產品製作工藝達到國內領先水準。加工產品種類多達19種,銷往全國各地,憑著優越的品性被市場極度認可。
  • 「小土豆」催生扶貧「大產業」
    自山東省棗莊市與重慶市豐都縣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關係以來,兩地在「豐都所需、棗莊所能」總基調指引下,豐都縣藉助「滕州—中國馬鈴薯之鄉」金字招牌,引入滕州馬鈴薯種,著力解決豐都傳統馬鈴薯品種個頭小、外觀差、產量低等問題,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助力兩地產業扶貧協作不斷走深走實。
  • 山東費縣大田莊鄉:「三抓」措施推進產業扶貧項目建設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消息:今年以來,山東省費縣大田莊鄉針對全鄉重點貧困村多的實際情況,以用好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抓好產業項目建設為主線,從產業項目質量、監管和運營上著手,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了堅實的項目基礎。  抓質量,確保做成民心產業項目。產業項目要贏得民心,做成「民心」項目,做成百年工程,讓公眾「找茬」、讓社會監督。
  • 把祖傳手藝推向市場,貴州婦女特色手工小商品成大產業
    11月29日,記者跟隨2019年貴州省婦女特色手工產業錦繡計劃工作推進會的參會代表們,走進位於織金的四家婦女特色手工企業看到,一把把蘸取熔蠟的蠟刀、一根根穿過彩線的銀針在染娘和繡娘們手中,變成了一個個頗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手工藝品。
  • 達州手工活免押金手工之家
    ,堅守傳承傳統手工文化和幫助解決社會閒散勞動力的企業使命,既追求企業發展,更勇於擔當社會責任,有著十多年歷史發展的手工之家,不僅有成熟的創新體系、產品體系、服務體系、合作模式,同時堅持產、銷、研一體化,擴大個性化定務,依託廣闊的市場和純手工工藝文化,打造了閉環式的完整產業規模,不僅如此,有力發揮勞動密集型行業和企業自身的優勢。
  • 「小車間」撬動「大扶貧」!幫助癱瘓姑姑,湘西妹子把手工品賣到...
    9年間,通過小小的民族傳統手工編織,她編織出了當地民眾脫貧致富的「就業大家園」:一頭連著湘西偏遠農村的留守婦女和老人,一頭連著國內外的各大商場和櫃檯;一頭連著「四通八達」的電商平臺,一頭連著遍布深山的扶貧車間。近日,今日女報/鳳網記者來到龍山縣惹巴妹公司,探尋湘西「小車間」撬動「大扶貧」脫貧模式中的這顆亮眼的明珠。
  • 桐鄉拿回家做的手工活大批如心工藝品
    桐鄉拿回家做的手工活大批如心工藝品如何找手工活不?相信這是很多想做手工活加工的人關心的問題,因為做手工活怕的就是上當受騙走彎路,損失了時間金錢,還浪費了精力,後窩一肚子氣。對於做手工活如何能找到正規的,連續多年央視展播的企業手工之家,提供幾點建議。
  •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如數家珍。  77歲的楊振西家住廈門,樓下就有一家沙縣小吃,扁肉、拌麵和小籠包是他的最愛,「有感情,那是家鄉的味道。」  1989年至1997年,老楊曾擔任沙縣縣長、縣委書記。「沙縣能將小吃做成大產業,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時對沙縣小吃的關心和推動至關重要。」回憶往事,老楊感慨萬千。
  • 最美扶貧人物風採丨產業扶貧的「雙喜」故事
    產業扶貧的「雙喜」故事——記湘鄉市湘中惠農公司負責人鄭雙喜湘潭在線11月28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黃武平)時令進入冬季,以空心菜、莖(葉)用紅薯為主打特色產品的湖南省(湘鄉市)湘中惠農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 貢覺對外加工手工活可拿回家做不要押金
    要找手工活,就來手工之家。在家做手工活掙錢的想法一直沒有斷過,這次下定決心來考察合作,是因為一直以來的關注,讓這個山東的加工客戶對手工之家很了解,對勵志珠珠繡很了解。圖為加工客戶與接待老師在手工之家的勵志珠珠繡前交流。圖為加工客戶在裝裱好的勵志珠珠繡前。圖為接待老師向加工客戶介紹合作的具體事宜。圖為加工客戶聽接待老師介紹珠繡圖紙的相關知識。圖為加工客戶有不懂的及時與接待老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