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集萬物之靈,鍾天地之秀

2020-12-15 小暖看歷史

六級剛剛考過,大家考得怎麼樣呢?

其中的一篇翻譯題青藏高原引起了大家的廣泛注意,你是怎麼翻譯的呢?

要說以往的六級翻譯中不會的詞大家都默認用拼音代替,而今年yalaso卻衝上熱搜成了西藏的英語,引起了網友的一片笑聲。

要說為何有人會想起來這個詞,那就不得不提一首金曲《青藏高原》了,自從發布以來,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藍天白雲

民族式的唱法,婉轉的歌聲將聽者帶入到了那個美麗的地方,高山湖泊,藍天白雲,草地如茵,犛牛遍地,布達拉宮等似乎都出現在你的面前。

而其中的名句「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更是洗腦金句,以至於剛看到青藏高原立馬就想到了呀啦索,音譯過來竟沒有點違和感,果然是存在即合理呀!

那青藏高原的正確表示是什麼呢?

青藏高原

那就需要了解下青藏這個寶藏地方了。青藏一般就是指青藏高原,是中國五大地區之一,位於中國南部。如果只聽名字是否有人會認為有一座高原名叫青藏高原。

其實不然,青藏高原涵蓋了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因此青藏高原的英文便是這兩個地方的合稱Qinghai-Tibet Plateau,並不是 Qingzang Plateau,看來六級考試考的不僅僅只有英語水平,還有中國的歷史知識啊!

青藏高原幅原遼闊,被稱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之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拉瑪峰也在青藏高原境內,由於地勢過高,也有著世界「第三極」的稱號。

高原

同樣和南北極相同的是,青藏高原同樣氣候寒冷,不同的是高原空氣稀薄,植被稀少。因此,也是生命的禁區,但也是人們純淨心靈的淨土。

在這裡遼闊的天地之間,感受自然的浩翰和生命的渺小。布達拉宮便位於拉薩,而拉薩作為西藏的省會同樣也使世人爭相參觀。

布達拉宮

不僅如此,世界十大高峰都位於青藏高原。分別是珠穆朗瑪峰、K2、幹城章嘉峰、洛子峰、馬卡魯峰、卓奧友峰、道拉吉裡峰、馬納斯盧峰、南迦帕爾巴特峰、安那布爾納峰。每一座高峰都需要十分有毅力才能登頂,在攀登時也要注意安全。

有時間可以去西藏遊玩。早在2006年,西藏鐵路便正式開通,極大的縮短了從中國內陸去西藏的時間,也帶動了西藏的經濟水平。同時,西藏人民也十分注重生態保護,在修建鐵路時特意為藏羚羊留下幾個洞口供它們遷徙往返。

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的開通彌補了上千年人們想探究這具有古老色彩的高原的遺憾。也因此古代關於青藏高原的詩篇極少。不知道如果古代便能夠去到這個地方,浪漫的李白是否會感覺到達了他夢想中的仙境。

飄渺仙境

藍天白雲,犛牛遍地。穿越千餘年歷史的布達拉宮的屋頂,陽光下金色依舊燦爛,總讓人想對宗教文化的歷史一探究竟。

青藏

兩千年的絲綢之路的印跡,戈壁灘上的殘垣依稀可辨,那個總能叫人對大漢王朝的強盛產生自豪之感的地方。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集萬物之靈,鍾天地之秀。

小暖看歷史,看遍歷史百態,仍保持人間暖色。」

圖源網絡,侵權刪。

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青藏高原「大湖期」之謎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生張帥和張繼峰博士等在Science Bulletin2020年第16期發表了題為:Spatiotemporal complexity of the 「Greatest Lake Period」 in the Tibetan Plateau的「News & Views」欄目文章。
  • 青藏高原科考拾零
    原標題:青藏高原科考拾零   1991年深秋,在老一輩青藏科學家的帶領下,我有幸第一次踏上去西藏的路,開始了我20年的青藏科考與研究生涯。從那以後,我每年都要去青藏高原,多則一年七八次,少則一二次;最長在那裡生活了兩個多月。屈指粗算,至今去了近四十次,計約五百餘天。
  • 亞拉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華民族以及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華夏文明史上聞名遐邇的伏羲、炎帝、夏禹、烈山氏、共工氏、四嶽氏、金田氏等都是高原古羌人。此時,該區域溫暖溼潤,萬物生長,發育繁盛。其南北兩側是已經分裂成型的原始古陸,其南稱為岡瓦納大陸,包括今天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和南亞次大陸;北邊稱為勞亞大陸,包括今天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在一系列的「板塊運動」和隨之而來的「喜馬拉雅運動」中,以「八千年為春,八千年為秋」,滄海桑田,蔚藍浩渺的大海成為了「世界屋脊」。其間,河流縱橫、湖泊密布,叢林茂盛,但青藏高原仍是世界上最年輕的一個高原。
  • 「視草為寶」的青藏高原守護者
    新華社拉薩2月4日電(王嘉藝 魏夢佳)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三大河流的發源地,也是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區,素有「中華水塔」之稱。在這裡,42歲的董世魁已經為「草」奔波跋涉了20年。
  • 青藏高原,內陸高迥
    想起多年之前,我也曾經遊蕩在這片壯闊高原,四處漫遊,看那些在懸崖和林間的逆光下飛揚的經幡,聽那些悠長的念經,喝濃重的酥油茶,心生莫名的歡喜。在高原之上,潔白的哈達、高揚的經幡、林立的瑪尼堆,佛塔下的經輪、神秘的天葬,還有那些永遠磕不完的長頭,用胸膛丈量信仰的信徒……這一切一切,對行進在廣袤高原的旅行者,產生一種從未有過的驚奇與震撼!這是一片有著信仰的神秘之地,廣袤而蒼涼。
  • 神山聖湖孕育的精靈「情侶」——科考專家講述青藏高原動物之「愛」
    新華社西藏阿里8月28日電 題:神山聖湖孕育的精靈「情侶」——科考專家講述青藏高原動物之「愛」  新華社記者呂諾 王軍  西藏阿里,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目前正在這裡進行。
  • 探秘藏藥NO.25 提起西藏就會想到它,青稞——青藏高原的保護神
    西藏很大,大到容得下萬畝花海;西藏很美,美得讓人心馳神往;那裡有草原、有戈壁、有高山,有蒼茫天地,有成群犛牛,還有數不盡的西藏青稞。西藏青稞,世代居住於海拔36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遠離塵世的汙染,飽經強烈的輻射,承受極大的溫差,歷經高寒缺氧等嚴苛的自然條件的摧殘,卻迸發出強大的生長繁衍能力,貢獻出世界最有營養的糧食。苦難磨礪的成長成就了西藏青稞「三高兩低」(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糖、低脂肪)的營養特性,其β-葡聚糖含量更是豐富。
  • 高質量數據集支撐青藏高原天氣氣候預測
    」馬耀明研究員等集成發布了首套高時間解析度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綜合觀測數據集。 該數據集基於「地氣作用與氣候效應團隊」20餘年的艱苦努力,建立了覆蓋高原大地形山區、高寒草甸、高寒草原、荒漠戈壁、荒漠草原、高山森林及高原湖泊等高原典型下墊面的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綜合觀測研究平臺,並對高原不同下墊面大氣邊界層、土壤水熱變化以及地-氣間能量水分交換規律等進行了長期觀測研究。 觀測研究是地球系統科學發展的重要手段。
  • 在青藏高原的神秘王國到底在哪裡。
    說起青藏高原就會想起許多美麗或詭異的傳說,被稱為「世界屋脊」,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華民族的源頭地之一和中華文明的發詳地之一。在青藏高原的西藏更是神秘而又瑰麗,有著足跡罕見的野人,千年不化而又流血的紅雪,顏色各異而又美麗的虹化等等,一個個傳說和故事為青藏高原和西藏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在青藏高原有這麼一個傳說,在青藏高原深處的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隱藏著一個神奇的王國-香格裡拉王國。
  • 追憶鍾揚:青藏高原的「採種者」與「播種者」
    中新網成都3月25日電 題:追憶鍾揚:青藏高原的「採種者」與「播種者」  作者 王鵬  「鍾老師一直想在成都建一個西藏大學研究生分院,因為西藏海拔高條件苦,引進人才比較困難。今天我又到了成都,鍾老師卻已經不在了……」在成都追憶鍾揚,對西藏大學理學院原副院長白玲來說,是一件格外悲痛的事。
  • 青藏高原文化史:原始宗教
    從新石器時期,青藏高原的先民們,在從事狩獵採集、農耕漁獵以及遊牧生活中,面對著大自然發生的雷電風雨、霜雪冰凍的變化莫測,面對著地震、山崩、雪崩和泥石流的各種自然災害,產生了221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對天、地、水、火、山、川、湖、海,產生了敬仰,對各種動物產生了圖騰崇拜,對祖先產生了懷念,逐步有了神靈鬼怪觀念,產生了原始宗教信仰。
  • 探秘藏藥No.9-紅透青藏高原的烈豔之花
    果不其然,生長和成活在高原的植物,是耐寒的,因而才會有頑強的生命力。原來冥冥之中,它和高原有著與生俱來的緣分,我們的不期相遇也只是時間問題,是遲早的緣分。早在它剛剛移植過來的時候,生長在馬路邊的綠化帶上,那裡是我每天必經的路。
  • 在青藏高原東部有座「流淌」的雪山,加冕為「蜀山之王」
    據中國國家地理微信公報報導,在青藏高原的東邊,有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海洋性冰川,就是「流動」的雪山——貢嘎山。在青藏高原東部有座「流淌」的雪山,加冕為「蜀山之王」從山頂「湧出」的幾條冰川,為「蜀山之王」編織了美麗的水晶,加冕為「蜀山之王」,當汩汩沸騰的冰雪融化後,被大渡河、阿呆江等收歸大海,貢嘎山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極高的山地,在主峰周圍,數十條冰川沿著大雪山山脈的分水嶺,構成氣勢磅礴的羽狀冰川群。冰川是從哪裡來的?
  • 青藏高原所揭示青藏高原不同生態區表層土壤中萜類化合物分布特徵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生代環境團隊、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副研究員白豔與陝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天然產物穩定同位素組學團隊博士周友平合作,選取青藏高原周緣兩個具有明顯垂直地帶性的高度斷面,對其土壤和植被中的萜類化合物進行分析。
  • 沙棘:矗立在青藏高原的「綠色金礦」
    這遍布高原再普通不過的植被,被稱為植物級的「活化石」,營養含量極為豐富,不僅可以防風固沙,更對產業、生態、經濟、社會都具有極大地積極影響,是我省眾企業大健康產業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可謂是矗立在青藏高原的「綠色金礦」。
  • 品味萬物之光 感受蟲鳥之靈 上橋南開小學冬季運動會在「鳥語花香...
    四年級一班孩子著漢服表演 張樂藝 攝華龍網11月15日16時13分訊(晏豔輝)聽鳥語,聞花香,品詩詞,親近大自然,昨(14)日下午,重慶市沙坪垻區上橋南開小學校2018年「萬物有光 蟲鳥有靈」冬季運動會開幕式順利舉行
  • 萬物皆有靈,天地不可欺,方便是修真——覺悟傳統文化興時態
    【萬物皆有靈,天地不可欺,方便是修真】——覺悟傳統文化興時態一、萬物皆有靈大自然是神聖不可冒犯的,人類只有敬畏、尊崇自然,才可避免大災大難。《史記·禮書》中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 小滿:成長之光收斂為力,至美之物虛懷待盈
    01小滿節候:苦菜秀,靡草死,麥秋至按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小滿分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小滿的「滿」,既是籽粒之熟,也是雨水之盈。此時酷夏未至,春寒已遠,北方溫度持續升高,南方雨水充沛豐盈,進一步拉低南北溫差,全國各地都陸續進入氣候意義上的夏天。除東北和青藏高原外,我國各地平均氣溫基本上都會在22攝氏度以上,黃河以南到長江中下遊地區開始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
  • 青藏高原湖泊眾多,是不是意味著水資源很豐富?
    青藏高原屬於我國三大自然區中的「青藏高寒區」(另外兩個自然區是西部乾旱半乾旱區和東部季風區),青藏高原地區湖泊數量眾多,青藏高原湖區擁有的湖泊數量有數千個之多,其中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數量有1091個,湖泊總面積約為3.69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5%。
  • 青藏高原植物於苦寒處綻芳華 來了解一下它們的生存之道
    該影片以紀實的方式,介紹了青藏高原珍稀的野生植物資源,尤其是像塔黃、綠絨蒿等因獨特性而著稱的植物,它們在嚴酷的高原環境中為生存繁衍所煥發出的頑強生命力,十分令人驚嘆。  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高原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是中國三大自然階梯中最高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