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的四大財團,總資產超16萬億,其中有一家資產達到8萬億

2020-12-24 騰訊網

說起曝光度比較高的企業,我們馬上會想到阿里巴巴、萬達集團、華為公司等等,但是這些企業畢竟都是民營企業,收入和利潤跟國有企業還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從企業規模和營收能力上來看,中國菸草、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才是體量最大的。

另一方面,國有企業的背後是國家來管理,而民營企業除了有本國資本參與以外,一般還會摻雜著國外資本,比如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並不是馬雲,而是日本的孫正義,這樣一來企業的結構就會發生變化。

除了民營企業和國企以外,我國還有「四大財團」,他們的資本構成更為純粹,那麼這四大財團究竟都有哪些企業呢?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華潤集團,總部設立在香港,在戰亂時期,華潤集團就曾經做出不小的貢獻。華潤集團的前身曾經是香港的一座交通樞紐,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這家交通站發展成為如今的華潤集團。2003年,華潤集團被列為國家重點監管企業。

華潤集團擁有6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華潤置業、華潤水泥、華潤醫藥、華潤電力、華潤燃氣、華潤啤酒。除此之外,我們經常見到的怡寶礦泉水以及華潤萬家,都是華潤集團的下屬產業。目前,華潤集團總資產達到1.4萬億,是我國實力最強的財團之一。

第二家財團就是中信集團,著名的華夏基金、中信證券、中信銀行都是中信集團的下屬公司,子公司數量達到170家。另外,中信集團旗下還擁有房地產、基礎建設、新能源等產業,集團總資產高達6萬億。

第三家財團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家企業,它就是保利集團,這家企業最初從事軍事設施的製造和出口等業務,在1993年的時候,更名為保利集團,旗下擁有對外貿易、房地產、礦產等多個產業,總資產超過1萬億。

第四家也是需要重點了解的財團,它就是舉世聞名的中國招商局。招商局距今已經有140多年的歷史,早在1872年的時候,集團就以航運公司的形式誕生,當時的創辦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李鴻章。

1949年,這家航運公司進駐香港,隨著國人的不斷努力,逐漸將其發展成為現在的招商局,旗下擁有公路、地產、港口等多個民生產業。另外,著名的招商銀行也是招商局的下屬銀行,目前財團總資產已經高達8萬億。

以上這四大財團,資產總和已經超過16萬億,每一家都實力非凡,企業規模大到無法想像。可以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處處都能接觸到他們旗下的產業,由此可見四大財團的實力有多麼強大。那麼,大家知道中國還有哪些財團嗎?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大超級財團:個個總資產超萬億,哪個綜合實力最強?
    比如阿里巴巴,它並不是在中國註冊的,其大股東也不在中國,但還是有很多人認為阿里巴巴是中國企業的代表。而小編今天要說的這四家大企業,不僅都是百分之百的中國企業,還可以說是實力相當雄厚的中國四大財團。它們就是華潤集團、保利集團、中信集團,以及招商局。這四大財團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都是央企。對於央企,大家一定會覺得它們都是「財大氣粗」的,背景和實力驚人。
  • 我國也有神秘的4大財團,個個資產超萬億,民營企業根本比不上
    我國也有神秘的4大財團,個個資產超萬億,民營企業根本比不上 推薦語:改革開放幾十年時間,我國誕生了很多實力超強的民營企業,其中鼎鼎大名的就是華為、阿里巴巴、騰訊、蘇寧等等,這幾大民營企業可謂是撐起了各大行業的半壁江山,比如華為在2019年的營收就達到了8588億,實力不容小覷。
  • 中國真正的「四大財團」,資產均過萬億,其中一個營收是阿里4倍
    不過,更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雖然上面所說的這些企業很強大,但也比不過位於我國金字塔頂端的「四大財團」。那中國最有錢的財團是誰?這四家背景強大,資產過萬億,遠超騰訊和阿里。
  • 國內四大財團,竟沒有李嘉誠家族,資產最高8萬億,財富實力驚人
    說起中國四大財團,很多朋友想到的可能是李嘉誠家族,亦或是國內的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但事實上,國內有一些非常強大的企業並不是民營企業,而是國有企業,而阿里巴巴、騰訊在股權機構上,還存在外資控股,所以這些企業並不算是國內的四大財團,那麼,國內財富實力驚人的四大財團是哪幾家企業呢?
  • 中國四大神秘財團,第一名總資產超九萬億,阿里、騰訊不上榜
    那麼,在中國最能與阿里騰訊(540.500,-3.14%)相競爭的四大財團有哪四家呢? 第一家:中信集團 中信集團由榮毅一手創辦,剛開始創辦,中信集團就已經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並飛速發展,其主要業務為金融,涉及保險、基金等多元化。在中國,能與中信集團相比較的公司寥寥無幾。
  • 國內最「神秘」的四大財團:實力背景驚人,資產均超過萬億!
    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則是"根正苗紅"的中國企業,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國的"四大財團",很多人都聽說過國外有各種各樣的財團,其實我們國內也有,只是比較神秘且低調而已。
  • 中國超低調四大財團,實力雄厚資產均超萬億
    即使這些公司的財務實力已經達到了財團的實力,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內財團。顧名思義,國內財團必須是國有企業,它們一般都是純中國公司。因此,中國四大財團無一例外都是國有企業。他們背景驚人,實力雄厚,都有央企背景。中央企業一般是指受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中央企業。今天,我將介紹我國四大財團都有哪些。
  • 中國真正的4大財團:每家資產都過萬億,阿里和騰訊都比不上
    同樣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截止2020年9月,我國境外上市網際網路企業總價值達16.8萬億元,環比增長12%,其中Top10企業市值佔比83%。而截至2019年年底,集團總資產達到了16180億元,較上年底增長12.4%。
  • 中國四大神秘財團!總資產超過160000億,阿里騰訊都要靠邊站!
    在一般的企業中,阿里巴巴、騰訊是非常有錢有實力,只不過它是民營企業,雖然它們是很了不起的企業,但在這四個財團的面前,顯得十分「渺小」!中國真正的四大財團,每個總資產都超萬億,阿里騰訊根本排不上名!
  • 中國真正的四大巨頭,個個資產都超萬億,阿里也「靠邊站」
    說起咱們中國的「財團」,很多小夥伴肯定會先想到阿里巴巴或騰訊等國內著名的企業。但實際上,阿里巴巴和騰訊雖然都很厲害,馬雲和馬化騰也是咱們中國最著名的富豪,然而阿里和騰訊卻不是咱們中國最牛的「財團」!也是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咱們中國最「牛」的4大財團,資產均超萬億,阿里巴巴都望塵莫及!
  • 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銀行:總資產超20萬億元,工商銀行排名第二
    眾所周知,四大國有銀行是我國銀行業中綜合實力最強、業務覆蓋範圍最廣、淨利潤最高的銀行,尤其是中國工商銀行,2017年淨利潤高達2875億元,除了中國菸草總公司,幾乎沒有哪一家企業的淨利潤可以超過工商銀行。但是說到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銀行,工商銀行也只能排第二。
  • 中國最大財團家族,三代都是首富,總資產10萬億,遠超李嘉誠家族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我國誕生了許多富豪,比如在很多人眼中富可敵國的李嘉誠家族。要知道,李嘉誠家族是出了名的愛藏富,他這幾十年都積極布局海外,恐怕資產已達到了很驚人的數額,也許除了他們自己,沒有人知道李嘉誠家族到底坐擁多大的財富。
  • 美國總資產368.2萬億美元,日本總資產10883萬億日元,中國多少?
    2019年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對於世界的經濟增長貢獻率已經達到了30%,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了全球經濟增長的加速器。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經濟強國的排名中,前四名分別為美國、中國、日本以及德國。其實GDP的數據是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經濟變化的,而一個國家的總資產會顯示出國家的經濟實力,不過在之前我們先說說GDP。
  • 我國「最強」央企浮出水面?資產達6.5萬億,四大行被其「控股」
    在大家的印象中,我國的央企、國企,都是非常具有實力的。甚至世界500強,我國的央企和國企,都能「輕鬆」進入。其中我國還有一些央企和國企,因為「低調」而沒有進入到,世界500強榜中。對於國企和央企,很多人有時候分不清。
  • 中國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9.3萬億元,也是一家國有銀行
    眾所周知,我國一共有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那你知道中國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是誰嗎?中國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9.3萬億元,同時也是一家國有銀行,半年賺407億元,第二大股東是滙豐銀行。交通銀行中國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9.3萬億元,也是一家國有銀行,這家銀行就是交通銀行。
  • 中國最有錢5大隱形家族,李嘉誠排最後,榜首總資產超1.4萬億!
    2018年,中國億萬富翁人數為325人,但淨資產達到9824億美元。此外,在截至2019年底的五年中,全球以外財富增加超過34.5%. 其中,亞洲億萬富翁的財富在5年內增長了兩倍。據普華永道中國財富與資產管理行業管理諮詢公司合伙人秦政表示,過去五年,中國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經濟領域的億萬富翁越來越多。
  • 中信銀行背景有多強大?母公司年入超5000億,資產超7萬億
    2019年,中信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875.8億元,同比增長13.79%;歸屬於股東淨利潤為480.15億元,較上年增長7.87%。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六大行都遠高於中信銀行,特別是工、建、中、農這四大行,淨利潤都上千億。
  • 【2020年三季度末金融業機構總資產347.32萬億元】中國央行:初步...
    文 / 冷靜2020-12-15 16:12:19來源:FX168 【2020年三季度末金融業機構總資產347.32萬億元】中國央行:初步統計,2020年三季度末,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為347.32萬億元,同比增長11.2%,其中,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為315.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5%;證券業機構總資產為9.7萬億元,同比增長23.9%;保險業機構總資產為22.44萬億元,同比增長12.4%。
  • 香港資產管理規模超18萬億 內地軍團高速增長
    香港作為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在2016年全球市場動蕩之際顯示出強勁活力,資產管理規模穩中有升。截至2016年底,香港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合計達到18.29萬億港元,較前一年增長5.2%。整體來看過去5年,香港市場基金管理資產累計增長幅度達到45.3%。  目前,香港管理基金業務主要由四大類組成,其中,基金公司和保險公司資產管理規模佔總規模的七成左右;其次為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佔兩成左右;持牌法團的基金顧問以及房地產基金佔據了另外10%的業務規模。
  • 工行2019年業績出爐 總資產突破30萬億元
    人民網北京3月27日電(申佳平)中國工商銀行(下稱「工行」)27日公布2019年年報,顯示其總資產突破30萬億元,實現淨利潤3134億元,同比增長4.9%。根據董事會建議,工行2019年度預計現金分紅金額為936.64億元,即每10股稅前分紅2.6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