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心中,國內非常知名的大企業有5G技術遙遙領先的華為,有「讓天下沒有難做生意」的阿里巴巴,還有目前積極轉型的萬達集團。雖說在大家眼中這些企業很有錢,並且國民度很高,但是要談起企業規模以及企業的盈利能力,這些企業遠遠比不上中國石油、中國菸草還有國家電網等等。
不過,更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雖然上面所說的這些企業很強大,但也比不過位於我國金字塔頂端的「四大財團」。那中國最有錢的財團是誰?這四家背景強大,資產過萬億,遠超騰訊和阿里。
保利集團
大家熟知的保利是一家房地產企業,殊不知保利的發家並不是在這一行業,保利最開始是從事的軍民用品行業。經過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保利集團的業務板塊涉及眾多行業,形成了以國際貿易、房地產開發、軍民用物品產銷及服務、金融業務為主業的發展格局。保利集團現在的業務遍布全國100多個城市,全球100多個國家。早在2018年,保利集團銷售額就突破了3000億元,集團總資產也超過萬億。
保利集團最為大家熟知的還是「歸還國寶」事件,2000年保利集團不惜花了2800多萬元的巨資,從海外拍賣會上買下了圓明園的文物,這個國寶非常珍貴,在外漂流100多年後,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
華潤集團
華潤最開始還只是香港的一座地下交通站,後來新中國成立,它隨之發展壯大成為了華潤集團。目前華潤集團總資產是1.4萬億,集團涉及的產業範圍非常廣泛,旗下也擁有眾多的上市公司,其中比較廣為人知的品牌就有華潤萬家和怡寶礦泉水。
其中怡寶2019年的營收有103.96億元,按銷量計算,怡寶是僅次於農夫山泉的第二大飲用水品牌。單單一個怡寶品牌就給華潤集團帶來了如此大的收益,可想而知在房地產、商超,還有金融領域能給華潤集團帶來多大的利潤。2019年前三季度,華潤集團的營收是4462.83億元,這一時間段的營收相當於是阿里巴巴的4倍。
中信集團
眾所周知,北京的第一高樓是「中國尊」,卻少有人知道,這座雄偉的建築物背後的投資者是中信集團。中信集團的發展歷程非常艱辛,目前已經走過了四十多年,傾注了三代人的心血和汗水。
當年,榮毅仁響應國家號召,創辦了中信集團。在他的帶領下,中信集團不斷發展壯大,總資產超過了7萬億,一年的營收超過了5000億元。中信集團旗下的公司也相當多,子公司就有176家,包括12家上市公司。
招商局集團
有些人一聽到招商局就以為是招商銀行旗下的一家小企業,其實剛好相反,招商銀行是招商局集團旗下的,由招商局一手創辦。
招商局集團是歷史最為悠久的「百年大企」,它是清代的李鴻章在1872年牽頭創立的,現在的總部位於香港。招商局在不少人眼中是「巨無霸」企業,總資產高達9.3萬億,一年的營收有7177億元,淨利潤高達1262億元,在所有的央企中,招商局的總資產和利潤總額都是排名第一。而且招商局創下了很多個第一,中國第一家保險公司,中國第一條鐵路等等,很多第一批民族工商企業都是由招商局率先創建的。
現在,你了解這四大財團實力是有多雄厚了吧!所以不少人認為,其中任何一個財團都遠超騰訊和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