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葉
如今,中國曝光率最高的企業無疑是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和恆大。不過,從成交量上看,這些知名民營企業在成交量和盈利能力上仍然不如很多國企。如中國菸草、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中國工商銀行等公司,即使從世界500強的排名來看,也存在一定差距。
更重要的是,國有企業一般都是純中國企業,但民營企業的股權結構要複雜得多。說起相對「有錢」的國內企業,很多人會想到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但如果說真正的財團,你可能知道的就少了。與阿里巴巴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相比,這些財團的「出現率」並不高,所以認知度也不高,但在現實生活中,這些財團的公司還是很明顯的,但大家並不知道這一點。
那麼,阿里和騰訊是不是財團呢?
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是日本軟銀,騰訊的最大股東是南非報紙,這兩家企業其實都是外資。因此,這些民營企業的性質很難用幾句話來解釋。即使這些公司的財務實力已經達到了財團的實力,其實也不是真正的國內財團。據說美國有四大財團,洛克菲勒、摩根、花旗銀行和杜邦。這四個財團幾乎已經到了富國的地步,他們的財富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那麼,中國有哪些財團可以與這些財團競爭?除了阿里巴巴和騰訊,我們還需要了解一些100%的中國公司,他們是中國四大財團中首當其衝的公司。中國四大財團無一例外都是中央企業。他們有著驚人的背景和強大的實力。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哪家公司是四大財團:
第一個是中信集團。
它從一開始就得到大力的支持。是由榮毅仁創辦。中信集團的主營業務是金融。事實上,中信集團也已開始多元化發展,涉及保險、基金等。在中國,像中信集團這樣大的公司屈指可數。
第二個是華潤集團。
也許大家對華潤集團了解不多。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怡寶礦泉水就是華潤集團的產品。但這只是華潤集團目前涉足消費品、房地產等多個領域的冰山一角。目前華潤集團在世界排名第80位。此外,根據《財富》全球排行榜,可以了解到,華潤集團總資產已達1萬億元,收入已超過4000億元!
而華潤集團曾是抗日戰爭中設立的地下運輸站。當時是在1938年成立的,所以說現在很多人對華潤的印象是「紅色央企」。在1948年的時候,才正式改名為「華潤公司」。四年後,華潤集團被分配到中央貿易部管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商務部。直到1983年的時候,才被改組為中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2003年的時候,中國華潤集團被根植於國資委,成為中央企業。大家可能認為這並不誇張,但其實告訴大家,事實上,華潤旗下的公司,就有6個都已經成功上市,而且,去年前三季度營收已突破4000億元,淨利潤高達377.1億元,遠高於阿里巴巴。
第三個是保利集團。
保利集團成立較晚。它成立於1993年,被認為是四大財團中最年輕的。目前,保利集團旗下共有5家上市公司,員工總數超過10萬人!你可以想像它有多大。騰訊和阿里巴巴絕對是沒法比的。當然,它們的本質不同。保利集團是國資委下屬的大型中央企業。
第四個是招商局。
招商局集團的成立可以追溯到李鴻章時代。招商局集團也是李鴻章在1872年創立的。因此,招商局的主要業務是航運。當時需要通航和運輸,李鴻章建立了這個集團,招商局也經歷了時代的變遷。現在的招商局和以前不一樣了。2019年,招商局集團各項經濟指標再創新高:實現營業收入7144億元,利潤總額1631億元、淨利潤1266億元,截至2019年底,集團總資產9.1萬億元。
基於以上分析,在華潤、保利、中信、招商四大央企中,哪一家實力更強?總資產方面,招商局集團以9萬億元位居第一,遠遠超過其他三家央企。從收入規模來看,招商局集團以7144億元的總收入排名第一,華潤集團位居第二。中信集團排名第三,保利集團排名第四。因此,招商局的綜合實力相對較強。
這四大集團可以說是我國著名的財團。許多人在為祖國的經濟繁榮而自豪的同時,也感嘆祖國的巨大規模和強大。在今年最新公布的《財富》500強企業名單中,中國企業已進入129家,首次將美國甩在後面。雖然與美國四大財團還有一定差距,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財團會更加強大。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