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看中屈臣氏什麼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北京商報

在屈臣氏大規模轉型試水之際,3月20日,有消息稱,淡馬錫正考慮以30億美元出售屈臣氏的持股,騰訊及阿里可能會參與競購。對此,阿里、屈臣氏兩家公司均回應稱「對市場傳言不予置評」。分析認為,若屈臣氏獲取其中一家投資,可以拓寬其渠道,此外,無論阿里與騰訊是否真的參與了競購,兩大巨頭都為屈臣氏賺足了眼球。

大佬「高頻」動作

根據媒體報導,知情人士表示,騰訊在內的財團正考慮競購淡馬錫擬出售的屈臣氏股份。此外,由於尚未做出最終決定,所以潛在買家不一定會提出切實的報價。估值預期差異可能會讓交易難以達成,而淡馬錫仍可能決定保留該股份。

對於此消息,北京商報記者與阿里和屈臣氏方面進行核實,阿里表示對市場傳言不予置評,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也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言。

實際上,這不是屈臣氏首次被傳出售股份,2019年1月,有報導稱,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正在考慮對屈臣氏集團持股的選擇方案,其中包括部分出售。當時報導稱,在收到一些初步意向後,淡馬錫正在與顧問合作,研究如何處理屈臣氏25%股權的可能性。據了解,淡馬錫曾在2014年以440億港元收購了屈臣氏集團的這部分股權。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認為,股權出售由多種原因組成,但不能排除淡馬錫對屈臣氏未來的發展有自己的看法。不過與上次傳言不同的是,此次參與競購的傳聞中同時出現了阿里與騰訊的身影。

一位從事投資的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稱,對於阿里和騰訊,投資是一個高頻詞且涉及眾多行業和領域。在商業競爭不斷培育出新事物和業務時,兩者巨大的資金體量讓各自的資本布局敏捷且迅速。「投資與風險掛鈎,儘管不可能所有的投資都有回報,但個別項目成功足以獲得可觀的收益,而不投資則直接意味著沒有新空間,這對於投資行業來講是一件公開的『秘密』。」上述人士稱。

新路徑探索期

實際上,經歷過黃金時期的屈臣氏,近年來的業績開始逐漸放緩,根據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以前,屈臣氏在中國市場一直都維持著兩位數增長,從2016年開始,屈臣氏中國市場營收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滑4%,同店銷售額也下降了10%。

面對業績的下跌,屈臣氏也早已開始尋求新的道路,對線上線下渠道均做出了大幅調整。2017年屈臣氏上線了萵筍App,定位為美妝問答購物平臺,開始向新零售方向邁進;2018年7月,屈臣氏對官網進行了升級改造,下線了原本的普通化妝品銷售功能,新開放「屈臣氏健康」、「全球購」和「會員區」三個新板塊,並於兩個月後推出了VIP會員升級計劃。經過一系列調整,截至2018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國同比店鋪銷售額跌幅在二季度大幅收窄至1.4%,算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搶奪零售資源

但無論阿里與騰訊是否會真的參與競購,兩大巨頭都已經為屈臣氏賺足了眼球。儘管事件本身充滿了想像,但這對於頻繁投資的阿里來講或許極為平常。在阿里向線下拓展的新零售版圖中,實體零售門店早已是不可或缺的資源,門店成為了阿里拓展服務外延的「基地」。

分析認為,如果阿里參與競購屈臣氏成為事實,屈臣氏難免會逐漸增加阿里系的色彩,成為阿里商業版圖中的一部分。

一位不願具名的供應商分析稱,企業獲得阿里戰略投資後終究要服務於阿里體系,前者也希望藉助阿里獲取更多的商業、資本資源。

「目前,屈臣氏多數門店進駐了京東到家,藉助京東到家的配送體系延伸門店的服務範圍。如果屈臣氏成為阿里系一員後,自然會考慮向阿里傾斜一部分門店資源。」上述人士稱。

實際上,阿里與實體零售企業的合作越發密切。舉例來講,阿里與高鑫零售捆綁後,淘鮮達與大潤發的聯動越發頻繁,眾多大潤發門店直接懸掛著淘鮮達宣傳物件,雙方業務早已對接,大潤發的商品通過淘鮮達直接觸達著淘寶用戶。

在新一輪的零售領域的資源爭奪戰中,阿里與騰訊的對壘越發明顯。阿里手握銀泰商業、三江購物、高鑫零售等企業,騰訊則將永輝超市、家樂福收入自己的軍團,兩者可謂直接對壘。此前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上半年,阿里、騰訊上億元的投資就分別達到了120筆和210筆。

相關焦點

  • 競購屈臣氏?阿里和騰訊到底在爭什麼
    屈臣氏是長和旗下的子公司,在2014年時淡馬錫從長和手中收購了屈臣氏24.95%股權,涉資440億港元。彼時,為了全面釋放屈臣氏集團的業務價值,長和進行了一系列的資本操作,以求達到獨立上市,時間不知不覺走過了4年,屈臣氏的上市之路仍沒有眉目,如今還傳出了即將經歷第二次大額的股權交易。四年的時間,屈臣氏都經歷了什麼?
  • 阿里騰訊爭搶屈臣氏麥德隆 打的是什麼主意
    屈臣氏集團是香港長江和記有限公司旗下一個以保健及美容為主的一個品牌,是李嘉誠兒子李澤鉅的公司。它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經營超過12000間零售商店。截至2018年上半年,屈臣氏在內地開了3377家店鋪和逾6,400萬會員,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連鎖店。
  • 阿里、騰訊都要收購的屈臣氏,究竟是塊怎樣的香餑餑?
    阿里、騰訊都要收購的屈臣氏,究竟是塊怎樣的香餑餑?阿里巴巴和騰訊集團同時看上了屈臣氏,作為國內的兩大科技巨頭同時「盯上」的獵物,屈臣氏究竟是一塊什麼樣的香餑餑?3月20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考慮出售屈臣氏10%持股,作價打算30億美元。目前參與競購的有阿里、騰訊等巨頭。有風聲透露,本月的屈臣氏管理層介紹會將會有潛在買家受邀參加。阿里、騰訊都看上了屈臣氏?
  • 被阿里、騰訊、萬達同時看上是什麼感覺?Prime Focus到底什麼來頭?
    據悉,與Reliance Capital談判的中國買家,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和萬達集團。另外,渣打私募股權投資持有Prime Focus21.9%的股份,目前也準備拋售股份,但不知是部分還是全盤出售。這也許會導致Prime Focus的管理控制權變更。
  • 超市周報:永輝、騰訊及屈臣氏聯手 麥德龍售中國業務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10.22-10.28),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發布;屈臣氏、永輝及騰訊組團打造「百佳永輝」; 步步高回歸零售,王填重掌步步高商業CEO;麥德龍出售中國業務,誰會是接盤俠……
  • 面對騰訊和阿里,小紅書的未來到底何去何從?
    比如被稱為「種草神器」的小紅書APP就通過大量明星入駐來獲得流量,在今年5月的時候,小紅書的註冊用戶已經突破了1億大關,這也讓小紅書得到了阿里巴巴以及騰訊的關注。一開始社交電商以「平臺+達人分享」的模式來吸引用戶,但是隨著行業競爭越發激烈,流量明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點。
  • 國家出手反壟斷,騰訊阿里們該何去何從?
    可騰訊卻寧願自己搞個微信出來搶奪QQ的市場份額,也要把用戶留在騰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已經形成了壟斷。現在打開手機,找到你最常用的幾款APP。幾乎都是騰訊系與阿里系的天下。去年有個榜單,列出了網民最常用的30款APP。
  • 永輝超市終止投資被蘇寧收購的家樂福,背後是阿里和騰訊的競爭
    隨著線上的發展已經觸頂,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已經向線下布局,在作為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來說,也紛紛加入了未來的新零售行業,這次蘇寧收購了家樂福超市,可以看出網際網路企業在線下布局已經在快速擴張,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不差錢的拿下。
  • 騰訊股價漲幅超阿里:什麼才是網際網路公司的「護城河」?
    騰訊股價漲幅超阿里,馬化騰賣在半山腰,究竟什麼才是網際網路公司的「護城河」?2020年初以來的這波新冠肺炎疫情,騰訊港股的股價走勢是「√」型反轉,阿里港股和美股的股價都是「v」型反轉,騰訊相比年初上漲近25%,可能連馬化騰自己都沒有想到,資本市場會在阿里和騰訊之間投票給騰訊,因為他今年精準減持在了「半山腰」的位置。
  • 阿里的國防不會拿給騰訊卡脖子
    其實也不必百度,微信前一段發了一封討伐淘寶的公開信,來往也在微博裡歷數騰訊的「摸黑」,差不多都有了。  淘寶封殺微信購物連結,理由是什麼?安全。微信封殺來往的雙11 促銷,理由也是安全。但微信出殺要比淘寶出殺來得更「光明正大」。騰訊有專業的安全產品手機管家,它會告訴你,是手機管家查到危險,且順道再建議你,裝上手機管家吧。
  • 揭秘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在家辦公的區別
    作為國內網際網路三家大廠,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在家辦公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返崗時間阿里、騰訊、字節跳動:沒有什麼問題是一個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把對方老闆也拉進來。在家怎麼開會阿里、騰訊、字節跳動:起床洗個頭,再開視頻會議,是對同事們最大的愛。最希望視頻會議增加什麼實用功能
  • 為什麼海瀾之家選擇了騰訊,而不是阿里
    總之,海瀾之家肯定要投靠阿里或者騰訊之中的某一位,這樣才能擁抱新零售。海瀾之家比杭州娃哈哈幸運的多。一個有遠見卓識的企二代是難能可貴的。一個能夠放權,並且全力培養接班人的企一代也是不可多得的。海瀾引進騰訊的投資對海瀾和阿里的現有合作不會有什麼質的影響,至少不會有什麼退步。要想有什麼進步?想必海瀾之家在天貓那裡已經觸碰到天花板了。即便有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我指的是阿里對海瀾進行投資。據我所知,阿里對很多企業不是僅僅投資這麼簡單,有的甚至要控股。這樣的活生生的例子,我就不一一枚舉了。總之,人家周建平也算是稱霸一方的人物,不會為馬雲牽馬執鞭的。而騰訊則不同,騰訊很少對某個企業絕對控股。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鑄就各自10萬億生態圈的,是阿里、騰訊這幾年來強勁的投資。而且,可以看到,對外投資擴張更為兇猛的騰訊,其市值漲幅也超過了阿里。5年前,騰訊市值還只有阿里的一半,如今卻和阿里在伯仲之間。今天,騰訊的總資產中,將近有一半為投資性資產。
  • 騰訊系廠商壓境 如今阿里睡不著
    原標題:如今阿里睡不著阿里在準備什麼硬仗?阿里旗下的海外電商平臺Lazada,再度迎來新的CEO。日前,原Lazada印尼CEO、Lazada集團CTO李純接手了Lazada集團CEO一職,阿里的東南亞電商平臺再度由中國人領導。這是阿里過去半年在人事上「動刀」的冰山一角。
  • 屈臣氏內地開出第3000家門店,羅敬仁最看中的「萵筍」有啥特別之處?
    屈臣氏內地開出第3000家門店,羅敬仁最看中的「萵筍」有啥特別之處?CBO 網訊(記者 周堯)今日(4月13日),屈臣氏在上海舉辦「成就3000店」發布會。會上,除了宣布中國內地市場的店鋪總量已達到3000家,屈臣氏還透露擁有會員總數已達6000萬。
  • 智慧零售「新」玩法:資生堂品牌上新,攜騰訊廣告&屈臣氏打造行業標杆
    不同於過去選擇地鐵燈箱、貼片硬廣的新品宣傳方式,本次資生堂攜手屈臣氏、騰訊廣告整合了屈臣氏的消費洞察能力和騰訊廣告的數據能力,為絲蓓綺新品提供更精準的用戶觸達,並以新品優惠券吸引用戶到店核銷,同時聯動屈臣氏自有資源助力新品銷售轉化,確保絲蓓綺的每一個曝光都更貼近其商品的售賣渠道。
  • 聽阿里 騰訊給你分析什麼是智慧交通?
    在智慧交通這個領域,目前活躍著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平安科技、滴滴、高德等公司;在國外,智慧交通市場中運營的一些參與者包括埃森哲、思科公司、Cubic公司、通用電氣公司、IBM公司、西門子公司、Thales集團和WS Atkins。 記者此前就「什麼是智慧城市的起點」這個話題採訪過數十位業內人士,他們的想法幾乎一致:智慧交通。
  • 巨頭財報雙發,阿里為何能壓倒騰訊
    除總收入外,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盈利,阿里相比騰訊優勢明顯,去年全年阿里巴巴集團經調整的淨利潤為578.71億元,超出騰訊26%;營運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方面,阿里為803.26億元,超出騰訊23%。比較年度,阿里還是壓過騰訊一頭。而有意思的是,就在幾年前,阿里全年收入還只有64.17億元,連騰訊同期的利潤都比不過。
  • 去阿里,騰訊,百度,上班,需要達到什麼條件呢?
    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聊聊工作的事兒,那麼問題來了:去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上班都要什麼條件才能應聘上呢?文聘?經驗?還是工作能力?馬雲一向是那種注重胸懷的人,所以,在招聘人的事情上,如果自己的價值觀和一些別的觀點和阿里巴巴相差很遠的話,那麼可想而知的,不用再說了,可能永遠都錄取不上,所以,阿里巴巴條件就是,要和阿里的思想一致,把阿里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去!就是這麼簡單。
  • 什麼叫做阿里、騰訊、京東的食堂?逛完一圈後,網友:我想跳槽了
    什麼叫做阿里、騰訊、京東的食堂?逛完一圈後,網友:我想跳槽了!想要得到員工的心,就得滿足員工的胃!作為中國網際網路界的巨頭企業,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這些公司,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經營理念,以及企業文化,但不管是哪一家名牌企業,員工食堂一定都不能差,畢竟996工作制能忍,業績定得太高能忍,食堂飯菜太難吃,那就真的忍不了。什麼叫做阿里、騰訊、京東的食堂?逛完一圈後,網友表示:我想跳槽了。